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11节

  他们两人看看谷大用,发现他也跪下了,也匆忙跟着跪下。

  “谁知道呢?反正也没有什么先例,这样当皇上的也不多见,谁知道是什么礼节!毛尚书懂礼节,他还没到,反正他早晚就是皇上,直接称呼也没什么。”

  崔元直接说道。

  谷大用这人不爱说话,但也是个老滑头,反正他是谁也不得罪,他们两人也没必要当什么露头椽子。

  不过,估计毛澄那老小子跟着,估计要指挥一二!

  礼部的人最龟毛,这次毛澄虽然年纪大了,但作为礼部尚书还是坚持跟过来,估计就是想在新皇面前显示自己懂礼节!只是估计他来了也没机会了,因为典礼很快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商量什么时候回京问题。

  他们已经收到兵士汇报,毛澄和国舅爷张鹤龄已经在安陆州城外了,估计明日就会过来。

  徐光祚他们惊奇的是商量什么时候回京的问题,兴王爷朱厚熙根本就没出面。

  先前接旨典礼过后,兴王爷就回去了,说是王爷先回去看孩子了。

  每日饭后王爷都要去看三个孩子,有时候还要给孩子喂饭。

  今日因为典礼,已经耽搁不少时间了。

  这……这叫什么问题!

  一个大男人沉迷于修道不说了,这整天纠缠于后宅老婆孩子,这也太没……出息……

  出息两子,徐光祚不好说出口。

  反正出来商谈问题的是袁宗皋。

  袁宗皋的态度倒是很诚恳。

  先是夸赞如今的皇上敦厚,后又说皇上因为经常在玄妙观,不是太喜欢跟人讨论问题,就让他们传达自己的意思。

  “皇上可曾说什么时候出发进京?”

  谷大用首先问道。

  他也觉得这新皇性格有些古怪,这项工作谷大用其实并不想做。

  这些年他虽然还受朱厚照重用,但两人只见关系基本上算是渐行渐远。

  谷大用是很有志向之人,他心中最崇敬的人物就是郑和,是的!那个下西洋的太监!

  尽管郑和也是五根不全之人,但他的英武和志向,那就是谷大用的目标!

  只是原本让他寄予希望的朱厚照似乎有些太不堪一击,他的那些梦渐行渐远。

  如今朱厚照已经驾崩,谷大用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自保。

  他想看看新皇是不是值得自己投资之人,如果不是,这次接驾也有一定的功劳,到时候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刘瑾的下场他们是有目共睹!

  江彬、钱宁的下场,谷大用早已看到结果,不愿自己跟他们一样成为牺牲品。

  所以,在迎接秦邵进京的事情上,相比较徐光祚和崔元的微微高傲,他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客气有礼,但也尽量避免过于谄媚。

  “皇上先前问什么时候能带家眷过去?”

  袁宗皋作为朱厚熙的代言人,首先问的是这个问题。

  那三人听了这问题,呆愣片刻,随即也有些了然。

  “这……这可能皇上先过去,毕竟事情太过于紧急,皇上要先行,等京城那边安顿好了,家眷就可以直接过去。”

  崔元回答道。

  “国不可一日无主,皇上需得尽快先行!”

  谷大用提醒道。

  “额,那我跟皇上说下,先前皇上也问到这个问题了,我们也说了情况的紧急,既然那边安顿好了就可以直接接家眷过去,皇上说那就尽快上路,早点进京安排!”

  袁宗皋似乎松口气说道。

  “那你们商量好什么时间可行没有?”

  徐光祚朝袁宗皋问道。

  “明日就可出发!”

  袁宗皋道。

  “明日?”

  “明日!”

  ……

  兴王府王爷寝宫。

  “都安排他们休憩了?”

  秦邵看着急匆匆过来的袁宗皋问道。

  “是的!皇上,已经商量好明日出发了!”

  袁宗皋回禀道。

  “嗯,也好,明日毛澄他们刚好到,我们刚好出发,累死丫的!”

  秦邵冷笑道。

  “皇上,马匹、马车都准备好了,明日随时可以上路!”

  朱宸进来回禀道。

  “嗯,不用带太多马匹过去!根据以前的数量减半!”

  秦邵直接吩咐道。

  “不用太多马匹?可这次带的卫队……”

  袁宗皋有些疑惑道。

  “我们要换路线进京!”

  “换路线进京?”

  “是的,换路线进京!”

第366章 瓦解之术

  “皇上,您打算走甚么路线?”

  袁宗皋很是好奇。

  按照他的想法,皇上身份尊贵,虽然此次进京要低调,还是至少要乘坐马车轿撵的。

  “用时最少的路线!”

  秦邵直接说道,然后摊开桌子上的地图让几人查看。

  朱厚耗费巨大精力才用大礼议斗倒了杨廷和是为何?

  其原因就是重要的37天!

  也就是朱厚照时到朱厚进京的这37天内,杨廷和独揽大权,不仅逐渐解散了边军,还斗倒了不少异己。

  这37天的掌权经历,让杨廷和权利欲膨胀,再也不想撒手权利!

  秦邵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早日进京。

  那选择路线的时候就要选择能缩短时间的最佳路线。

  “先从汉江坐船北上到襄阳,在从襄阳骑马途径豫省到河北香河,从香河出发到通州!”

  秦邵指着地图说到。

  说到通州的时候,秦邵看了眼王寅和朱宸,两人了然地点点头。

  这个路线先前秦邵跟王寅和朱宸一起商量了几天,得出最省时间的路线,不过这路线还没有跟袁宗皋看。

  旱路虽然骑马速度还可以,但是马匹毕竟耐力受限,需要补水和草料,还有行一段时间还需要换马让马儿休息,这些都是要耗费时间的。

  水路则不然,只要有人轮班开船,一路上什么都不受影响,可以在传上吃喝拉撒休息,不用停下来。

  水路除了汉江那段是逆流外,其他都是顺流,速度远比骑马要快点多。

  “王……皇上,这路线可以,节省时间,还不伤身体,只是可能需要来回奔波,可能要辛苦您了!”

  袁宗皋也很赞成这个路线方案。

  不过想想,他们家皇上先前可是一直骑马来回京城安陆州,船也没少坐,行路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且京城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况,早点进京,也免得夜长梦多!

  “皇上,府内需要安排跟随人员,我先前已经挑选过了,护卫那边朱宸负责就行,侍医纪善和曾慎都是周侍医的弟子,深得他的真传,让他们两个都跟着;内官由张佐张奉正负责,已经挑选了10人;典膳所那边,也挑选了8人,到时候负责皇上的吃食。”

  袁宗皋一一回禀道。

  “护卫队那边由我和陆松负责,我们已经挑选100名精壮护卫跟随,到时候我带两个小队跟随皇上的船只及马匹,陆松负责周勘察。”

  朱宸回禀道。

  “船只那边可曾安排好?”

  秦邵想了下再次问道。

  “五天前已经安排好,方知州先前让鲁通判去巡查河道,专门征用了一些大船,说是清理泥沙,船只已经检查和整理完毕,到时候我们直接征用即可。船只还有不少富余,到时候王妃带小公子们进京也可采用这条路线!”

  袁宗皋再次回禀道。

  ……

  第二日。

  袁宗皋找到谷大用商量启程的问题。

  他早已看出来了,徐光祚和那个驸马也就是墙头草、油滑之辈,相比较利落果断的还是内官谷大用。

  两个有根之人还没人家一个没根的利落,这倒是挺让人唏嘘的!

  “都督,你们说想早日启程,下官也很理解。我昨日跟皇上商议了下。启程日期有两个可以选择,一个是明日一早就出发;另一个要三天后!皇上想三日后,因为后天是安陆州这边祭司的日子,皇上想祭奠一下老兴王,只是我先前听你们说紧急想走,就过来说说情况,如果明日出发,恐怕还要劝劝皇上。”

  袁宗皋似乎很为难地说道。

  “袁长史,三天后,这时间有些太慢,你也知道先皇驾崩秘而不发,就是担心皇上没到上京,恐有生变!我还是建议明日一早早点出发的好!”

  谷大用说实话有些急,这次的差事是好事,但也承担着不少的风险。

  他这两日虽然也见到了这位新君,但是印象确实不深,冷冷的。

  在没来之前,谷大用其实已经设想过这大明新君的反应和情状。

  虽然朱厚照突然驾崩,作为先帝先前宠爱之臣,谷大用的地位如今略微尴尬。

  但他跟刘瑾和江彬不一样,他做事的时候都会留一线,做事不针对人,他还能作为迎接新君的人选,至少目前看来,他人混得至少不那么差。

  当然他也有不少自己的内线。

首节上一节311/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