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297节

  自古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可不会跟李怀那二五零一样,一味地显示自己,结果帽子不仅丢了,还背锅被流放到大漠边防之地,说不定这辈子就老死那里了。

  钦差匆忙地完成流程,直接就去了地方官安排的住所。

  “大人辛苦了,一路前来!”

  方向负责招待钦差李文中,他本事礼部员外郎,说实话以他的级别根本不够格做钦差,到安陆州这边进行安抚且操持兴王的葬礼。

  如果兴王是正常死亡,作为钦差来操办藩王的葬礼,那绝对是个肥差!

  可是兴王是怎么死了,大明子民现在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傻子才愿意做钦差干这件事。

  李文中也不想做这个傻子,可是他人微言轻,也没多大后台,能站在今天这个位置,那也是小心翼翼、到处应酬才得来的。

  上封将这个苦差事给他的时候,他也不好得罪,媳妇知道了他获得这样差事,在家还哭了一通。

  毕竟李怀因为这种差事,被流放到偏远之地,跟下大牢没什么区别。

  李文中的媳妇跟李怀媳妇有来往,都在礼部供职,彼此也认识,且李怀的官职高。

  李文中精明,平时很会逢迎李怀,也让自己的媳妇搞夫人外交,结交李怀的媳妇,奉承着。

  李怀做人不是太变通,但他是杨廷和的学生,家里还算是官宦世家,为人很是高傲,虽然对李文中平时也算照顾,但总有些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架势。

  李文中也不介意,借着两人都姓李,多少年前是一家的名义,他和夫人跟跟李怀一家走动很频繁。

  李文中夫人知道李怀一家被流放后,看到自己曾经羡慕的李夫人一副狼狈的样子,吓坏了,担心自己一家也步入李怀家的后尘。

  李怀看到媳妇哭得凄惨,很是无奈,只能安慰妻子自己不会有事。

  这差事虽然不是什么好差事,但如果自己迎难而上,能在上司那边挂上名字,以后有升职不说,他也不认为自己只要低调行事,这事会出什么问题。

  反正到了当地,人家兴王府和地方官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能不出面惹到他们,他就尽量不出面,他就不信,他还能惹怒他们,让自己成为箭靶!

  那兴王世子自始至终没出来闹腾,想必也不是个强硬能干的。

  且他在礼部工作,当然看过兴王家的情况,还有听同事也说过兴王府的事情。

  那兴王大世子就是个脑子不太清醒的,要不然也不会在玄妙观那么长时间,让老二朱厚当了那么长时间的世子。

  他们私下还讨论过,兴王有癫疾,这种疾病民间传言就是傻子病!

  老爹有这种病,儿子是个半傻也很正常!

  “方大人,你也知道我,初来乍到,这是你的地盘,这兴王府的事情你得给我支个招!”

  方向刚坐下,李文中就拉住了他。

第345章 葬礼

  “李大人,您坐!您坐!”

  方向有些无语。

  这李文中虽然是礼部员外郎,从五品,他是知州,五品官,自己官职比李文中高些。

  但人家李文中年轻,且是京官。

  这次被派下来处理兴王府这件事,虽然看着是麻缠事儿,但也说不定朝堂那些人觉得这人是有能力的,如果这件事办好,那绝对是要升职的。

  毕竟李怀右侍郎的职位现在还空着呢!

  他方向虽然现在是知州,但年纪也不小了,说实话对于他来说,对于他来说能在安陆州这富庶之地,在这个位置上养老已经是很满足了。

  特别是有兴王保驾,他在这安陆州顺风顺水,日子过得不要太顺遂。

  先前贼乱的时候,很多城池被攻破,因为有兴王的帮忙,安陆州一直坚挺,且成为周围的安全之地。

  他当时在官场圈子也是名声大噪,甚至有人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只是笑笑没应答。

  官场的复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明白自己的情况,在这安陆州还算可以,主要是有兴王一帮能人帮忙,如果离开这些,他在那个圈子也不好玩得转,想想还不如在这安陆州更安全自在一些。

  方向看看李文中,知道这人纵然看着这样低三下四不体面,但这人相比较李怀那绝对是聪明人。

  知道自己在这安陆州多年,明白其中的情况,这是想扒着自己想让自己帮忙他好好完成差事,以免再出甚么差错。

  “方大人,你一定得帮我!”

  李文中紧紧拉住方向的衣袖不撒手。

  “李大人,这……这怎么做,我能帮忙一定帮忙,绝对不推脱,你先别激动,坐下来咱们细说就行!”

  方向再次劝慰李文中。

  “那好,方大人,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也是为了混口饭吃,都不容易,我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有眼缘,想认你为朋友,咱们也不客气,我叫你老方,你称呼我老李就行,这样也更亲切自在,好比兄弟一般!”

  “老方,我在礼部多年,也很不容易,说实话以我的级别根本不能完成这差事,只是上面压下来,我也不能不接,只是我人生地不熟的,这差事我也就知道个大致流程,只是十里不同俗,入乡还要随俗,所以,这兴王府之事怎么办,还需要你来指点我一番,我听说你喜欢品画,这是张择端的一副家宴图,小弟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研究,放在我手里也就是暴殄天物,就拿来给为兄看一看,先放在你这里,你多研究研究。”

  李文中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画轴交到方向手中。

  “李大人,这……这东西珍贵,你不可……不可……你有什么需求,只管说,我一定照搬,你不就是说这兴王的葬礼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你既然称呼我为老方,我也叫你老李好了,老李,这差事好办,简单,你只需按照我的说法,怎么简单怎么来就行,我保证你这差事安安稳稳的!”

  方向直接说道。

  世子前几日说过,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有下来的官员来找自己,果然不如他所料。

  这世子真是料事入神呢!

  ……

  正德十五年,兴献王朱佑去世。

  其葬礼极其奢华。

  按照规制,朝廷应辍朝五日,只是这些年遇到藩王离世,很多都是走形式,以一些理由,辍朝一日意思一下即可。

  兴王葬礼,朝廷严明为表彰兴王以前的功绩,直接辍朝七日,以示哀悼!

  文武百官,于西华门内北方偏西之处设御帐(幄),摆放御座,御座铺素褥。在御座前设讣者的拜位,两侧设百官的陪哭位,东西相向。

  讣者位北设奉慰官员之位,北向。赞礼官二人,也位于讣者位之北,引导讣者的引礼官二人,位于赞礼官之南,引导百官的引班官员四人,位于百官陪哭位之北,全部东西向。

  礼部奏请派李文中掌管行丧葬礼仪,由翰林院撰写祭文,并谥册文、墓志铭。

  由工部制造铭旌,派遣官员搭建陵冢。

  钦天监官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

  御祭(下旨祭祀)一,皇太后、皇后、东宫各一,在京文武官各一。

  自初丧至除服,御祭凡十三坛,封国内的文武官员各祭一。

  封国内的文武官员齐衰(次于斩衰)三日,哭临五日,封国城中军民素服五日。

  京城有消息传来,朱厚照知道兴王离世后,旧疾复发,一直缠绵病榻,心系皇叔。

  大丧之日,还在几个内官拖扶下出席,只是他因为太过于哀伤,没多长时间,就要昏厥,很快就被抬了回去,太医院一帮人迅速进宫帮忙诊治。

  京城百姓无不感叹正德帝跟兴王的叔侄之情,似乎完全忘却了造成兴王离世的原因,先前各个藩地宗室哭太祖之事也被渐渐遗忘。

  这是李文中办的最悠闲的差事。

  兴王的葬礼,他只是象征性地出席了一下,就因为伤心难过头晕目眩,被方向以及袁宗皋等强行让人带到住处休养。

  至于工部建造兴王的墓葬,只是派了一个不知名的官员象征性出席了一下,不过直言需要多少花销,直接上报就行!

  这年头不说藩王,很多官员富户,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坟茔和准备寿材。

  兴王也不一样,他的墓葬早早就准备好了,只需到自己百年之后,找朝廷报销就行。

  不想如今早早地就用上了!

  兴王的葬礼折折腾滕大半个月才结束。

  兴王的葬礼刚结束,朝廷关于晋封兴王世子朱厚熙为新的兴王的旨意就下来了。

  因为李文中是礼部的,刚好还在安陆州,传达旨意的任务再次落到他头上。

  根据方向的建议,李文中只是将旨意送到了兴王府,简单传达了下就结束了。

  这兴王葬礼刚结束,听说世子心情不是很好,他可不敢让新的兴王招待,完成工作就匆匆回京复命了。

  等一切都恢复正常,已经是近十月左右的时间。

  ……

  苏屯盐地,如今已经大变样。

  一排排规整的房屋,红砖绿瓦,显然是一处祥和的庄园。

  除了一处大宅子,其余都是小院,鸡犬相闻,一副祥乐的世外庄园模样。

  这里地处深山,一般很少人来。

  至于官府那边,都知道这个地块是三不管地带,现在是安陆州兴王的私地,听说他们先前有人在那里开荒地做跑马场游玩。

  皇家贵胄,只要不惹政治上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出头去惹那些活阎王。

  先前礼部的李怀的下场,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自从出了那事,更是没人敢触霉头到人家私地,毕竟安陆州官员还不管不问呢!

  “王爷,不,老爷,你走路累了就歇歇,看山不见山,这山看着不高,爬起来可不低,你可别累着!”

  一个尖利的男声同前面一个地主老爷打扮的男子说道。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张佐,这还是出来好,你看这天高云阔的,自由的感觉真是好啊!”

  中年男人发出痛快的感叹声。

第346章 皇上出事了?

  发出感叹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办过葬礼新去世的兴王朱佑。

  而他身边劝他那人正是因兴王去世内疚引咎辞职回家养老的张佐。

  “张佐,我这是自由了,只是委屈熙儿了,不是我大意,也不至于……”

  朱佑自己梦想的生活就是能游历这大明山水江河,早些年也偷偷去过不少地方,只是每次都冒着风险,好在安陆州基本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不至于出现有揭发自己的事情。

  只是为了将这个区域及官员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天知道他为此做了多少努力。

  作为藩王,作为朱厚照的叔叔,他倒是没有朱宸豪那样的狼子野心,只是他也不想像废物一样被囚禁在那方寸之地终老。

  阴差阳错,在儿子的帮助下,他终于脱离那个地方,有了新身份,他终于获得了自由。

  只是想想自己的儿子以后要在那里重复自己的命运,未免有些心痛不安。

  “老爷,大少爷已经说了,你不要忧虑,即使他以后留在安陆州,也会平平安安过好日子的。没有那件事,大少爷和您不一样都还得待在安陆州?咱们家大少爷绝非池中之物,老爷,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只要大少爷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老爷,你看这块荒地,先前咱们府跟襄王都不希罕,谁能想到这里竟然有最值钱的玩意儿,我看这要不了多久,大少爷自己创造的家业就能赶上兴王府多年的经营了,大少爷真是太厉害了!”

  张佐劝慰朱佑,看着忙碌拉蔬菜、腌咸菜的有序人群,忍不住发出慨叹。

  他们家大世子,不!他们家新兴王太牛了!

  “是啊!我老了,不想那么多了,熙儿确实能干,比我当年厉害多了!我现在也不想那么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我不给他添麻烦就行了。”

首节上一节297/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