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106节

  不久他参加院试考得秀才,彻底翻了身。

  眼里更是看不上秦卢氏,且卢二娘子在不久后也去世了。

  秦文斌更是无所顾忌。

  且他赘婿的身份对他以后也不利。

  干脆就将自己的户口迁到了自己原籍。

  村子里的族长纵然觉得秦文斌有些过分,但碍于他的身份也不敢太得罪。

  好话说尽,说是要秦文斌给秦卢氏留个孩子,就是以后将她做个留在家里妾,有个孩子傍身也好。

  秦文斌为了自己的面子回到老河口张沟村一段时间,后不打招呼偷偷又溜走了。

  秦文斌走后,村人发现秦卢氏怀孕了。

  族长觉得毕竟是秦文斌的孩子,还是要通知一下的好,以后万一秦卢氏有个三长两短(秦卢氏因为打击,精神已经有些不正常),孩子也好有个照应。

  虽然秦文斌岁秦卢氏不待见,孩子他应该不会嫌弃吧?

  从他老家打听到秦文斌去了安陆州,就派人去安陆州传信,结果说没有他这个人,只好作罢!

  秦文斌这人就是典型的那种,宁我负小人,小人不可负我。

  儿子没用,他不希望成为自己的拖累!

  儿子有出息了,干嘛不认!

  以后他也不怕得罪那胡氏,反正他那儿子开店,听说赚的挺多,比那胡屠户要发财多了。

  有人估算秦邵那店一年盈利上千两。

  上千两什么概念!他一年的俸禄也就是几十两。

  县里面经常应酬,根本就不够他花,只能靠胡屠户接济。

  每次胡屠户来送钱那嘴脸,他是看得够够的!

  如果认了儿子,那他以后就不用那样扣扣搜搜地过日子了!

  只是秦邵愿意认自己吗?

  想想先前他对自己的那态度,他真是有些心虚。

  “老爷,你说什么呢?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您只要是那秦秀才的爹,哪有不认之理?咱们大明可是以孝治天下的!就是再大的官,不认爹娘不孝顺,这事都说不过去,除非他的功名不想要了!”

  刘管事笑着说道。

  这家伙可真够阴的!

  “对!刘忠,你说的对!这天下哪里有不认老子的道理!”

  秦文斌脸上的阴郁瞬间一扫而光。

  ……

  玄妙观。

  “王爷,那月饼你少吃些,太油腻,吃多了对胃不好!”

  秦邵看大口吃月饼的兴王无奈地劝道。

  这王爷也是,一个大男人怎么那么爱吃甜食呢?

  比如他,虽然也吃月饼,也只是品尝小半块就够了,这东西太腻了!

  不说是油腻问题,兴王的情况暴饮暴食也不是太好。

  “好了,吃了这块就不吃了,看你小子那抠唆劲,这月饼也不是你做的,听说是你那未过门妻子的手艺,不错,算你有眼光,找了个贤惠的妻子。”

  朱佑笑道。

  不知道为什么,跟这小子呆在一起,心情就会轻松很多。

  且这甜食吃了,心情也会很好,就是不能多吃真有些可惜了!

  “对了,你小子这次连中小三元,也算是一路得意,不会真的就此止步吧?”

第122章 朱厚要去玄妙观

  秦邵有些无语。

  这刚考过秀才,还没喘口气,就有人后面催了,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这乡试后年才考,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秦邵真的想喘口气,读书倒不是太苦,问题考场太磨人了,真是不堪回首。

  听说乡试考场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想想都累。

  “你这小子,知道人家新考上的秀才都去干什么了吗?都去书院读书了!很多人后年的考试不打算参加,都已经开始苦读!你可倒好,考不考还没想好!多少人想有这样的机会,你却不知道珍惜!”

  朱佑本来不错的心情,这会儿瞬间郁闷,甚至想暴躁。

  自己那个儿子想他母妃出来,接连耍花招。

  无奈之下,他只能眼不见为净,躲到这玄妙观,让他们团聚。

  只要不再搞乌烟瘴气的修道炼丹就好,其他的就随意些。

  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管教好的,自己给他布置了功课,慢慢来吧!

  “我也没说不考,等过了这几天再看书学习。考上举人也好,听说能免费近百亩呢!”

  秦邵想想觉得挺诱人的。

  “瞧你那点出息!一品大员还能免税千亩呢!”

  朱佑气得都不想说话了。

  “一品大员能免税千亩?”

  秦邵太惊异了!他没想到会那么多!

  祝老头都没给自己说,且朝廷的政策有时候是变的。

  祝老头也是世家子弟,一向觉得金钱是阿堵物,读书是圣洁之事,怎么能总与钱挂钩呢!

  他在兴王这边这样说,不怎么敢跟祝老头说那么多,那老头太较真了!

  以前知道兴王身份之后,稍微有些拘束。

  如今随着距离拉进,秦邵觉得自己跟兴王之间倒是没有了多少拘束,不牵扯利益关系,彼此倒有些忘年交的意思。

  “你别一惊一乍的,瞧你那没出息样!难道你眼里只有赚钱和买田地吗?”

  “人活着首先要有钱有地,温饱解决,方思欲望,我现在还没想那么多!”

  “你……你眼里能不能先别总那么世俗之物,本王是说,你是有些聪明的,读书不错,还能做生意,人……人也算端方,除了爱点财,其实你是适合做官的,造福一方百姓。”

  “什么?我做官?王爷你不是开玩笑吗?我是个不喜欢束缚之人。先前我也跟王爷说过我的志向,就是赚足钱,有众多土地,然后畅游这大明山水!”

  秦邵兴致勃勃地说道。

  “本王懂得你的想法,年轻的时候本王也有那样的梦想,只是一个人能力越大,其实就应该承担响应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世上弱小的人还很多。当我们有能力时,更应为那些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爷,这就是你明明为藩王,本不应该参与政事,却宁愿冒着出头的风险为安陆州做那么多的原因吗?”

  秦邵纵然并不是伟大的那种人,在他的字典里,过好自己最重要。

  前世他想要的不多,但因为自身的弱小,什么都不属于自己的。

  重活一世,他的目标就是把自己过好,至于其他的他从未想那么多。

  但是对于那些能为别人做事,兼济天下弱小的人,他从内心也是欣赏的。

  这也是他愿意跟兴王走得近的原因,借势的原因有之,更多的是他对这人内心还是很激赏的。

  “我只是做了我的分内之事而已,大明王朝是朱家的,我作为朱家子孙,享得了这繁华,自然也就应该付出些。更何况我还有那些能力。你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你的能力和头脑与一般普通人不同,既然你拥有能进官场的能力,不为为天下苍生造福,岂可安心享受这朝廷福利?”

  秦邵看着兴王,明白这个人是心有责任之人,只是这个时代不容许他这样的人承担这份责任,他也只能寄情于山水。

  看到自己还算有些能力,就忍不住游说自己。

  这是想让自己给他老朱家出力呀!

  老朱家的人看来天生强势,天生喜欢指挥别人,别人有些能力就要帮跟着他们做官,天生道德绑架的楷模。

  朱元璋当年就是这样,他看中的人就必须做官。

  贵溪有个叫夏伯启的人,有些小才干,战乱的时候,干脆躲到乡野去教书。

  朱元璋平天下后让他出来做官,他不想做,觉得寄情于乡野也不错。

  老朱派人去叫他,他和自己的侄子干脆直接剁掉左手的母指,证明自己残废,不能接受“荐举”。

  老朱知道后大怒,不但将那老夏和他侄子抓起来,还“枭令,籍没全家”!

  就是不但砍了那两人的头,还抄了家!

  真是太狠了!

  老朱可不得的自己狠,还振振有词:且人之声,父母但能生其身体而已,其保命在君。

  就是说:老夏们,你们父母只是生了你们的身负,你们的生死要凭我来裁决!

  不转弯抹角的意思:

  我老朱比你们父母重要,我大明朝更是,没有我大明,哪会有你们,你们胆敢违背皇帝命令,活该你死,犯了你们!

  这朱氏家族天生就是不讲理强势,藩王们被教育的也是一样。

  秦邵觉得这兴王还算通情达理,但在出仕的事情上很是执着,比老祝头过犹不及。

  “等我后面自然会去参加考试,王爷不必忧心,咱们还是下棋!下棋!哈哈哈!”

  ……

  兴王府。

  “母妃,您受苦了!”

  朱厚看着神情憔悴的兴王妃蒋氏,眼泪汪汪地说道。

  “儿,你这些日子可好?”

  蒋氏抱着自己的儿子泣不成声。

  从这个儿子出生到如今13岁,她几乎没有一天离开过,这个儿子就是自己命。

  虽然如今这儿子几近“成年”,在她眼里还是跟小孩子一样。

  “母妃,你别哭了!父王去玄妙观了,父王应该是让步了,估计走就是让我们见面,你可以提早解禁。”

  朱厚有些不好意思。

  “儿,你父王这些时日有没有去王氏那里?”

  “有……有时候会去!母妃问这何意?善化没了,侧妃心情不好,父王也是去安慰一二而已。”

  “儿,你太傻了!你……你身体不好,我……我担心你父王有别的想法,你父母刚四旬,那王氏还年轻,比母后年轻,他们万一再有孩子……”

首节上一节10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