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躺平的我发现老婆是公主! 第8节

  对于老丈人他真是没话说了……

  就算他是欠了一份聘礼,但作为老丈人也不能每次来都空手,骗吃骗喝吧?

  尤其是第一句不是问近况如何,直接喊人拿酒做菜招待?

  还美名其曰给他一个孝顺长辈的机会?

  “我之前在库房可看到了,你那还有一坛好酒,和我就不用藏私了,赶紧拿出来。”

  李二大摇大摆的坐着,理所应当吩咐。

  这也太没把自己当外人吧?

  行吧,真不是外人。

  好歹人家闺女嫁给你了,这就当是彩礼的一部分了。

  亲翁婿也得明算帐不是?

  朱融肉疼的将最后一坛酒拿出来。

  他先给丈母娘倒了一杯。

  “岳母大人,这酒烈,但胜在味道香醇浓郁,您试试?”

  虽然老丈人有很多让人吐槽的地方,但见到长孙皇后的第一眼,朱融就被镇住了。

  不是因为长孙皇后长得多么惊为天人,而是那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站在那里就是标杆,让人莫名其妙的就产生敬畏之心。

  他这丈母娘绝对是长安城贵妇的典范。

  长孙皇后对朱融也很满意。

  进门之后她就激动的拉着李可儿说话,女儿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这个女婿,是和她说了很多朱融的事迹。

  俗话说得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说的就是长孙皇后现在的状态。

  孝敬完丈母娘之后,朱融才准备给老丈人倒酒。

  好家伙!

  根本都不用你招呼,人家自己已经满上一大杯,还特别自来熟的和带来的……应该是叫房叔叔的人让酒。

  “老房,你尝尝这酒,好东西,比咱们喝的强多了。”

  被当今皇帝劝酒那是何等荣耀的事情,房玄龄相当豪迈的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他也算是嗜酒之人,无论是长安城最有名的酒坊私藏的几百年的陈酿,还是异域进贡的特色美酒都饮过不少,但朱融的酒还是让他感觉到惊喜。

  既香醇又浓烈,入口回味无穷。

  他又看了一眼已经不知道已经给自己斟了多少杯酒的李二。

  陛下真是一点形象都不顾了,这要是让人看到还不惊掉下巴!

  又看了一眼朱融。

  这小子真和陛下说的那么神?

  在来的路上,李二和房玄龄说了的朱融预测下雨这件事,房玄龄对此很是好奇。

  你说连李淳风都没有办法预测的事情,他随随便便就看出来了?

  大唐钦天监是摆设?

  可事实就是这么打脸。

  他当然不会怀疑从李二嘴里说出来的话,因此进门就多看了朱融几眼。

  眼下的酒又让他对朱融增加了几分好印象。

  他直接默认这是自家子侄辈。

  “朱融啊,你既然断定会下雨,那你和你房叔叔说说,这雨大概什么时候能停?”

  说完就收到了李二赞扬的目光。

  朱融就当是随便聊天,他给出答案。

  “三五个月吧。”

  李二正喝的过瘾,听到这个差点把嘴里的酒喷出来。

  时间如此之长?

  朱融看了一眼李二当下转移话题。

  “对了,岳父大人,您一看就是家大业大的人,这您要是有钱可要支援一下女婿,咱继续屯粮,不说发国难财,但以后肯定会有大用处。”

  跟自家老丈人要点钱怎么了?说的好听点,这叫礼尚往来,加深感情!

  李二突然被点名,说的又是最敏感的钱的事?

第10章 天灾预警这种时候当聋子最好,李二补了一口酒,全当没听见。

  房玄龄看出其中端倪,赶紧打圆场。

  “三五个月?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不瞒你说,你叔我认识一个挺厉害的道士,他说这雨应该下不长。”

  这些都是李二在马车上和房玄龄说的,他带入了下自己的身份。

  “道士?有咱们大唐的李淳风厉害吧?我敢保证,你要问的是他,他保准会拍着胸脯和你保证这雨会一直下,至于具体时间就真不一定了。”

  谁还没个套路?

  尤其是这种玄乎其玄的东西。

  朱融都懂!

  结果这话听到李二他们耳朵里就是另外的意思,三个人惊讶的对视一眼。

  李二作为和李淳风曾经就这场雨进行友好沟通的那位自然最有发言权!

  “贤婿啊,你怎么知道李淳风会如此说?“

  “我猜的,我这身份又见不到李淳风,怎么可能知道他说什么?”

  朱融理所当然的说道,之后嫌弃的看了一眼李二,意思就是他多此一问。

  李二……

  也是长孙皇后体谅圣意。

  她一脸慈祥的看着朱融说:“贤婿,你岳父最近心情比较焦躁,你好好和他说话,就不要故意气他了。”

  要不是皇后身份摆在那里,看李二吃瘪,她真的能笑出来。

  朱融现在干这事绝对是大唐第一人!

  丈母娘和老丈人还是要差别对待的。

  既然岳母大人都这么说了,朱融还真就正经了一下。

  好在现代科学,唯物主义可以完美解释这个事,还不招惹麻烦。

  “这难道不是常识?你让李淳风从钦天监出来到外面走走,他说的保准也是我这话。”

  “别别别,岳父大人你别瞪我,我直说就是了。”

  注意到李二好几次做出要扔茶杯又不舍放下的表情,朱融改口保命。

  “大灾之年都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在动物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比如说老鼠搬家,蛤蟆过街,家畜不进窝……这些不都是灾年预警?”

  “就这些?”房玄龄理所当然的质疑。

  毕竟这些现象也不是什么特别稀罕不易见的,通过这次下这种天灾的判断怎么看都觉得草率。

  “那要是地龙翻身呢!”朱融扔下重磅炸弹。

  他之前好好的回忆了这个大灾年发生的所有事情,前面几件一一都得到了印证,那接下来会发生的就是一场地震,也就是古语中的地龙翻身!

  李二早就在心底认定朱融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他随便提醒了一下。

  “老房啊,你不是在户部和工部都有不少朋友?要不要先给他们来个提前预警?防患未然?”

  老大都发话了,房玄龄当然要给面子,他就重复了一下朱融的话。

  “原来这些征兆都是地龙翻身的前兆?等等,你刚才说的是地龙翻身?”

  自家老丈人是怎么回事?明明就是个商贾,结果身边一个两个都这么关心国家大事,教养出来的女儿也忧国忧民?

  不过他看房玄龄是真急切也不卖关子。

  “不会错的,这就是地龙翻身的征兆……哎,房叔,你干啥?”

  朱融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房玄龄蹭的站起来。

  不顾形象的拉着李二就往外面走。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伞都不带打的!

  朱融想着送把伞过去,马车已经绝尘而去。

  长孙皇后就这么被剩下了?

  长孙皇后没有任何怨言,甚至安抚朱融。

  “他们许是想到了什么急切的事情,你岳父就是这样,说风就是雨,习惯就好。”

  朱融:……

  他怎么就摊上个这么不靠谱的岳父?

  那边被塞进马车的李二无可避免的牢骚了句。

  “天还没塌下去,你这急三火四的干啥?”

  房玄龄脸上满是惊骇。

  “陛下,臣想起一件事情。”

  他是吞咽了一口口水才继续说的。

  “前几日户部得了一道折子,是当地官员上章求表,说是地方上出现祥瑞……正是朱融刚才说的那些现象。”

  “折子?”李二略微思索了一下,想到什么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艹,皇帝日理万机的,再说他当初看的时候也没当什么大事,甚至还美滋滋的准备下旨嘉奖。

  嘉奖个屁,要这些真是地龙翻身的征兆,那……

  想想要是天灾洪涝之后再来个地龙翻身,还有上折子的这个地方也很敏感。

  晋阳。

  大唐龙兴之地,李氏祠堂所在之地。

  要是朱融知道自家老丈人的真实身份就会联想到历史上之后发生的那些让皇帝糟心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8/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