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185节

  既无人兵马出城接收降卒。

  也无蒙恬的使者前来邀他入城……

  就好像蒙恬早已打定了主意,不参与战利品分割!

  这令陈胜知道,蒙恬那里,应该发生了某种违背蒙恬本意的变故……

  陈胜略一思索,就果断放弃了深究的念头。

  资料太少,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但想来,无外乎是打压异己之类的老把戏。

  他并不觉得失望。

  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对蒙恬抱有什么希望。

  大家各为其主、各凭手段。

  你能坑死我,那是你高明。

  我认栽。

  但你动了手,还没能坑死我。

  那就不能怪我后边报复回来……

  陈胜最后看了一眼蒙城,转身从身侧亲卫的手中接过一条缰绳,翻身上马,督促麾下将士打扫战场去了。

  ……

  辰时,陈胜大营之中的一万民夫赶到蒙城北,加入到打扫战场的行列。

  午时,战场打扫完毕,诸多数据汇聚于陈胜之手。

  是役。

  陈胜军斩首八千级,俘虏降兵五万七千余人,逃逸者数千,死于攻城之战者数千。

  缴获战马八百匹,骡马驴牛三千余,粮草二千石。

  令获兵甲辎重无数。

  将台之下。

  陈胜看着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数据,心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么多的降兵、大牲畜,来年郡中无论是想扩军还是想扩大生产,都不愁劳动力了。

  忧的是,距离明年开春还有三四个月,他养不起这么多饭桶……

  霎时间。

  他脑海中已经接连闪过“世家豪族”、“州府”、“朝廷”等等弄粮食的渠道。

  但很快就被他一一否决。

  世家豪族什么的,就不说了。

  陈郡的世家豪族,算是被他给薅秃了。

  没个十年八载,缓不过这口气儿来。

  州府也不说了。

  蒙恬就是吕氏的家臣。

  他的态度,代表的就是吕氏父子的态度。

  就蒙恬今日的所作所为,他要想从州府换粮食,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带着麾下的兵马给州府打工,要么拿这批降兵换。

  这两条路,哪条陈胜都不想走!

  朝廷……

  在陈郡,他陈胜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

  在朝中那些高高在上公卿们眼里,他估计就是个跪着要饭的。

  偏偏他这人打小儿腿脚就不好,跪不下去。

  就在陈胜的思绪渐渐跑偏,渐渐往歪门邪道的路子上靠拢的时候。

  下方的项梁忽然上前一步,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热切之意的笑着拱手道:“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陈胜一见他眼神中的热切之意,心头便登时一亮,暗道了一声:我怎么把这个土财主给忘记了?

  他当即扭过头对侍立在一侧的范增和陈刀等人说道:“整顿兵马,启程回家!”

  众人听令,齐齐兴奋的行礼道:“唯!”

  待众人离去之后,项梁正要急着说话,陈胜已经抢先一步笑道:“世叔要说的,是降兵之事吧?”

  项梁见了他的笑脸,心头略松了一口气,抱拳道:“将军……”

  他一礼还未行下去,陈胜已经一手抬住了他的双手:“世叔,仗已经打完了,此处又只有你我二人,就别在将军前、将军后了,您还是唤小侄大郎吧!”

  项梁也笑了,“哎,大郎。”

  陈胜邀他坐下。

  项梁先是大大的称赞了一番他的战术指挥,不断拿他和他那俩离家出走的不成器子侄做比较,听得陈胜心头极为受用。

  实话说,他调项家军入营之初,其实是想请项梁来做统兵大将,率领他们去与屠睢军作战的。

  毕竟项梁曾在幽州军中做到了裨将,论统兵经验,他当为陈郡之最。

  连砀山之战前的蒙恬,比起项梁来第应该都还有所不如。

  但项梁入营之时,正逢陈胜他们在拓县成功伏击了屠睢军的先锋,心头有了些许底气,就没急着提这一茬儿。

  而来他郑重的思忖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亲自统兵。

  一来,他麾下的势力,暂时还类属于家族企业,中间的管理层,不是自家的叔父,就是他的心腹,贸然请一个外人来做高管,内部恐会有怨气,甚至包括他自己,也有些担忧项梁拿他的兵马做炮灰给项家军铺路……承认亲疏有别,是一名智者最基本的素质。

  二来,他和他麾下的兵马,都需要学习和锻炼,黄巾之乱刚刚掀起,现阶段的黄巾军,还处于一门心思“人多势众”的乌合之众状态,正是最好的练手对象,现在都不自己亲自指挥兵马去作战,等到后续战争的烈度逐步增长,他就更没办法上手了。

  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一役打下来,他和他麾下的兵马,都得到了充足的长进。

  即便还够不上名将和精兵的门槛。

  他们也决不再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大郎,而今黄巾之乱愈演愈烈,九州半壁烽火、势如累卵,世叔不得不为族亲计,你看,此役所俘的降兵,可否均给世叔一部分?”

  项梁笑容满面的说道,说话之时不断打量陈胜的脸色,末了又道:“不用太多,有个两三千人足矣!”

  陈胜豪迈的一拍手,笑道:“害,世叔这是哪里话,此役乃是小侄与世叔一同战而胜之,降兵本就该有世叔一部,提什么均不均的,就太见外了!”

  项梁大喜,却又听到陈胜道:“不过世叔,今岁郡中旱情粮荒,您心中也有数,小侄儿支撑着一郡老小艰难度日,本就已经捉襟见肘,而今这一批壮丁,正好作明年春耕之用,原本是极好的事。”

  陈胜轻轻摇着头,叹息道:“可小侄实在是养活不起这些大肚汉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

  项梁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道:“大郎升迁郡守之后,施行的诸多仁政,某家在项县也有所闻,这样罢,某家可代族中向郡中献上一批粮秣……”

  “世叔这是哪里的话?莫不是以为小侄是在借机向世叔索粮?”

  陈胜似是大感不悦的说道:“世叔拿小侄当什么人?”

  项梁连忙道:“世侄多虑了,某家绝无此意!”

  陈胜一挥手:“献粮之言,休要再提!若是传出去,旁人还不知会如何看待我叔侄二人呢……还是换吧!一人十石粮秣!”

  “如此既不亏世叔,也能解郡中粮秣短缺之火急!”

  “也别什么两三千人了,世叔何等英雄人物?将两三千人太屈才了!”

  “小侄儿做主,两万人以下,无论世叔要多少,小侄儿都绝无二话!”

  项梁蓦地睁大了双眼。

  一人十石?

  你怎么不去抢?

  不!

  就是去抢,也没你这来得快啊!

  眼下这节骨眼儿上,粮食多金贵啊?

  价比黄金!

  还有价无市!

  还未等他从陈胜突然狮子大开口的漫天要价之中回过神来,忽然又听到陈胜叹息道:“世叔,若是为难,此事就罢了吧,回头小侄儿给您挑两千人,送到项县,至于粮秣之事,小侄再想想其他法子……嗯,州府手里,应该还握着一大批粮食。”

  项梁愣了愣,猛然清醒过来,连忙笑道:“大郎哪里话,你给世叔颜面,世叔岂能不知?世叔方才只是在想,该换多少降兵比较合适……这样吧,世叔先预定五千人,待世叔回转项县后,即刻派人将粮秣送进陈县!”

  经陈胜一提点,他才陡然意识到,粮食金贵,只是对于缺粮的人金贵!

  对于他们这种不缺粮的高门大阀而言,当下还有什么比能够守家护业的兵马更金贵的东西呢?

  比如陈胜口中的吕氏父子,他们肯定会很愿意按照陈胜的价格,换取这些上过战场,只需要稍加操练就能练成一支精兵的降兵!

  再转念一想。

  一人十石粮食这个价格,好像也不算离谱。

  一石六十斤,十石也才六百斤。

  正常年景,一钱可以买三斤陈粮。

  换算过来,一个人才卖二两银子。

  正常年景,就是买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丫鬟,这个价格也算是半卖半送……

  陈胜心头狂喜,面上却还皱着眉头说道:“世叔,可别勉强!老话说生意不成仁义在,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伤了你我两家的世交情谊!”

  他就知道,项氏肚子里肯定有货!

  项氏在陈郡之内虽声名不显,郡中诸世家大族也都下意识的将项氏排除在陈郡的权力圈子之外。

  但项氏毕竟是坐拥一座城池数百年之久,不似封邑、胜似封邑的老牌世家!

  和项氏比起来,所谓的陈郡第一地主王家,连暴发户都算不上!

  他也不怕项氏坐大。

  虽然项城距离陈县很近,某种意义上说,都算得上是他的卧榻之地。

  但只要他不扯旗造反,他和项氏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再有类似于此次屠睢军北上的事件,他还可以再拉上项氏一同御敌。

  退一万步说……

首节上一节185/6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