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最强BOSS只种田 第274节

牛大力又看了眼前的黑板一眼,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画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细细一琢磨,眼前一亮,脑海蓦然闪过一个词。

黑板报!

难怪刚才第一眼见了会有种熟悉感。

记得前世教室一般有两块黑板,一块给老师上课用,一块留给学生办黑板报。

说起黑板报可不单单只是学生画画写字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们去构思,去创造,怎么在一块大黑板上画出风格,凸显黑板报的主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眼前的黑板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这块黑板报是大丫三个丫头商量画出来的。

这么一想。

看来有必要再弄一块黑板了。

夜里,牛大力一家在院子乘凉,牛大力顺便把这事跟冷秋娘提了一下。

冷秋娘有些不理解一个私塾为什么要弄两块黑板,牛大力想了想,用通俗易懂的说法解释给冷秋娘听,还将白天看到的黑板报说出来。

冷秋娘听得似懂非懂,但她还是清楚一件事,后面的黑板是给学生动手写写画画的。

------------

469 开学啦

而且大丫,二丫和秀儿常常在黑板写写画画,她是知道的,起初三个丫头是自己画自己的,写自己的,当时黑板被画得乱七八糟,没有什么顺序可言。

只是后来,大丫她们懂得商量,黑板被她们越画越有意思起来,看得冷秋娘都有些舍不得擦掉。

如果当时后面有黑板给大丫她们画画,那她就不用擦掉了。

还有一次,路过讲堂时,听见大丫她们在商量要画什么写什么,这不正是姐夫说得黑板报能调动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吗。

冷秋娘越想越觉得有必要在后面弄块黑板,三个丫头听了这事,可是高兴坏了,她们有她们的黑板,以后那她们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了。

次日一早,牛大力到周木匠家,又拜托他制作一块黑板,周木匠拍拍胸脯,让他三天后来取。

转眼间到了三月中旬,私塾一切准备妥当,正式开课的消息传遍了杏花村,不少村民翘首以盼,都想看看村子唯一一个教小姑娘的私塾是怎么样的。

尤其是要上私塾的人家,早早就领着家里的孩子出门。

王二一家也不例外,可王二大嫂和王二弟媳心里就不痛快了,以往王二一家在家里的地位属于最低的,什么活都是他们一家干。

可就在去年王二和他媳妇到作坊做工就不用干活了,如今连他们家的闺女也要去上什么私塾,那以后家里的衣服谁洗啊?

本来她们还想闹的,但谁知王二媳妇发了狠,说如果不让小翠上私塾,那干脆就分家过好了!

王二嫂子和王二弟媳顿时萎了,如今家里挣得最多银子的就是王二和他媳妇了,一旦分了家,那她们大大的吃亏了。

末了,她们也只能同意让小翠上私塾了,可偏偏她们家的闺女见小翠能上私塾读书,她们也闹着要上私塾,她们心里别提有多糟心了。

一路上,王二媳妇不断叮嘱自家闺女,“小翠,到了私塾要好好听先生的话,要认真听讲,村里能读书识字的姑娘不多,这么好的机会,你千万要把握住,回家也能教教你弟弟。”

小翠心情本来就紧张了,还听着老娘絮絮叨叨,心里越发紧张,甚至有些不耐烦,“娘,你从昨天说到现在不累吗?你不累,我都听烦了!”

王二媳妇气道:“你这丫头还不爱听了,我说这么多还不是为了你好。”

王二圆场道:“好了好了,小翠第一次去私塾心情难免会有些不好,你就少说几句!”

王二媳妇还想说什么,忽然一道声音从身边传来。

“这不是王二家的,你们老老小小出门,该不会是要去牛大力家办的私塾吧?好好的姑娘上什么私塾啊,还是去给那样的人教?村里谁不知道那牛大力的小姨子是被婆家赶出来的,上那念书,保不定教坏你家小翠!”

说话的人是一名挽着菜篮子的肥胖妇人,这肥胖妇人看起来一副好言相劝的模样,可王二媳妇清楚这肥胖妇人没那好心。

“我说朱大花,你有这闲情还是管好你自个吧,听说你家那位不知跟谁在草堆里打滚,被人给瞧见了,啧啧,还真看不出来,王大麻还有这胆子!”

王二媳妇心里本来就不痛快,一听这肥胖妇人阴阳怪气的话,顿时来气了,“当家,我们还是赶紧去私塾,免得迟了!”

说着,王二一家也不搭理肥胖妇人径自走了。

那肥胖妇人面色青紫,冷哼一声,“瞧那瑟样,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而此刻,牛大力和冷秋娘院子门前围满了村民,这些村民可不只是来送自家孩子上私塾的乡亲,还有一些喜欢凑热闹的乡亲也过来了。

好在,牛大力早有准备,和李香兰,以及王石虎一家接待送姑娘上学的乡亲。

因为来的乡亲们比较多,所以牛大力并不打算让大人进私塾,一些凑热闹,想看看私塾样子的村民暗自可惜。

而送闺女上私塾的乡亲对于牛大力一家可是相当信任的,将闺女送到这里,交代自家闺女要好好听冷秋娘的话,还很客气的跟冷秋娘说,自家闺女有什么不听话的地方,别跟他们客气,尽管教训就是了。

大丫,二丫和秀儿领着小姑娘进私塾,这些小姑娘小脸都显得有些拘谨紧张,手心都冒汗了。

不过,有个说话好听的二丫活跃气氛,一下子就将紧张的氛围变得没那么紧张了。

进入私塾里,不少小姑娘第一眼就被后面墙上的黑板吸引住了,尽管她们不认识黑板上的字,但黑板上的图画是真的很好看。

一个大爱心,大爱心里写了几个大字,爱心旁还画了看起来很奇特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有小狗,小兔子,以及鸡鸭,可模样跟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但看起来特别可爱讨喜。

不少小姑娘惊叹出声,“这是谁画的,好好看啊!”

二丫小脸有些小得意道:“这是我和我姐,还有秀儿画的!”

众小姑娘齐齐将目光看向大丫,二丫和秀儿,眼中无一不是目露崇拜羡慕之色。

二丫倒是很享受这样的目光,笑嘻嘻道:“这黑板是给我们用的,你们以后也能在这黑板画画!”

有个干瘦的小姑娘惊异道:“我们也能画?”

二丫点了点小脑袋,“是啊,这黑板就是给我们办黑板报的!”

之后,二丫把什么是黑板报告诉她们听,众小姑娘听得有些迷糊,但她们还是知道一件事,这块大黑板是留给她们画画写字用的。

小翠指着黑板上的字,有些不好意思道:“二丫,上面几个大字,你知道怎么念吗?”

其他小姑娘齐刷刷把目光看向二丫,其实她们也好奇上面写了什么。

二丫甜甜笑道:“上面写着,开学啦,欢迎你们加入!”

这面黑板报其实也有牛大力的一份功劳,不过他是给三个丫头提了一些小小的建议罢了,画和写都是三个丫头完成的。

------------

470 这样的私塾不行?

这一天,不少村民都关注着冷秋娘的私塾,其中有不少村民候在私塾外面,却在这时,一声声整齐嘹亮的朗读从私塾里传来。

“人之初,性本善....”

外面的村民默默相视,这声音对他们自然不陌生,尽管他们听不懂里面念了什么,但隔壁私塾就是这么念的。

只是和隔壁私塾不同的是,这是小姑娘清脆悦耳的声音。

有些小姑娘的爹娘并没有离开,听着这朗诵的声音,莫名的激动不已,又有些自傲,这声音其中就有他们家闺女的。

随后的几天,冷秋娘忙着教小姑娘读书识字,由于大多数小姑娘都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经过一番商议,私塾一般是早上晚些上课,下午早放学。

这样一天上课时间差不多有三个时辰,时间很明显不充裕,但大多数小姑娘都很专心听课,尽管她们不像其他私塾一样,有书捧在手里念,也没有毛笔,墨水让她们写字,但她们真的很知足了。

毕竟,十里八村能读书识字的小姑娘有几个,私塾时间不充裕,那她们回家在地上练。

与私塾的忙碌不同,村里却是如同砸开了锅般。

不少村民听说冷秋娘办的私塾是在墙上教书,而学生在沙堆写字,都有些啼笑皆非,敢情之前所谓的只要带个人上私塾是这个意思啊?

还别说,这样还真不用花银子,连书都不用买,笔墨纸砚也省了,直接写到墙上,沙堆里,那还用花什么钱呀?!

“都说牛大力憨厚老实,我看也就那样,连书都没有,那还算个屁的私塾啊,也就摆摆样子!”

“谁说不是呢,墙上写字也就算了,还让孩子在沙子上写字,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见有这样的私塾!”

一时间,不少人抱着看好戏的态度,但也少不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议论声。

可作坊做工的乡亲们却不服气了,尽管东家办的私塾确实和其他私塾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起码是真得教自家孩子读书识字的。

要知道自家闺女一从私塾回来口里就念着什么诗句,还会教家里的弟弟妹妹写字,他们可是亲眼见的。

再说了,那些说东家抠门也不怕闪了舌头,试问一下,十里八村有哪个财主员外愿意给底下人的孩子办私塾的?”

没有!

别说是办私塾了,一般的财主员外没有压榨底下的人,也没克扣一点底下的人的月银就算不错了,就算真有人肯办私塾,那也只是出银子建个私塾,但该收的束还是照样要收的。

这灵魂一般的质问顿时问得不少村民哑口无言。

但村里的读书人听了这事,摇摇头,“如此读书,不过贻笑大方罢了。”

甚至村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童生更是嗤之以鼻,说了一句,“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但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冷秋娘依旧埋头教书,对于外界议论声充耳不闻,而牛大力和李香兰从王婶家听了这些事,但他们并没有将这些不好的言论告诉给冷秋娘听,免得冷秋娘分心。

二丫如今是私塾里的小班长,手底下管着三十多号人,可把这小丫头得意成不知什么样了,总是昂着小脑袋,迈着小步子,身旁跟着秀儿这个小副班长。

但做了没两天,这小丫头就要撂挑子了。

牛大力哪会不清楚这小丫头想什么啊,当初执意要上私塾的本意就是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的,但不曾想当班长的担子有些重,就想甩手不干了。

当然,牛大力可没如了二丫的意,不管二丫怎么卖萌讨好抱大腿,依旧让二丫到私塾上课。

反正意思就是自己约,不对,是自己讨来的机会,就算含泪也要上下去。

三月底,摆酒席,牛大力将所有作坊做工的乡亲们请来,这顿酒席有开工宴的意思,不少妇人听说明儿作坊要正式开工忙碌了,激动得面红耳赤。

等了这么久,总算要开工了,尽管她们家男人如今在花田里干活,有的在荒地上干活,可她们却是闲得发慌啊,以前每天待在作坊里忙碌,一天眨眼就过去了,如今闲在家里,感觉度日如年啊。

这顿酒席上,妇人们无一不是在谈论自家闺女的事情,她们也没想到自家闺女才在私塾上了半个月,整个人有些不太一样了,她们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只是感觉。

“我前几日跟我当家说了这事,他还不信,还说是我看错了!”

“是啊是啊,我当家说可能是闺女长大了,闺女长没长大,我们当娘的怎么会不知道啊?”

“汉子的心思没咱们细腻,我看啊,咱们闺女肯定和以前不一样!”

“被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我家大闺女有些不一样了,你们也知道我那闺女,说话大声,跟个男孩似得,可如今她说话细声细气的,还总是说一些我听得有些懂又有些不懂的话来!”

有个粗枝大条的妇人被周围妇人这么一提,也想起自家闺女近来的不对劲。

接着,众妇人议论开了,尽管她们没有议论自家闺女为什么会变得和以往不同,但她们每个人心里门清得很,自家闺女是因为上了私塾后,才有这变化的。

“其实不瞒你们说,之前听说东家办的私塾是在墙上教书,孩子们在沙盘上写字,我那嫂子弟媳没少用这事寒碜我,我当时真有些不想让我家小翠上私塾的。”王二媳妇暗暗庆幸。

“谁说不是呢,我也差点...”又一名妇人想到了什么,轻抚了胸脯,“好险当初被我家男人给拦住了,不然有我后悔的!”

其实有这想法的人家不在少说。

当时冷秋娘私塾在墙上教书的事情传出来后,村里的读书人都说了,这样的私塾只会耽误自家孩子,还让她们的孩子以后别上东家的私塾。

若不是后来她们顾及那私塾是东家办的,她们还真有可能不让自家闺女上私塾了。

如今想来,她们差点耽误了自家闺女的前程。

------------

471 才七文一斤?

首节上一节274/3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