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86节

“真要被小王不幸言中,从天帝国很可能气数崩溃,凡人再次沦为待宰羔羊。”

“还请国师早做打算!”

说完,秦昌诚满脸严肃,对陆宽深深一拜。

这一拜,就是又把陆宽往反天之路上推了一把,简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让他非常难受。

这秦昌诚是真的突然想到,还是早有预谋,在此演戏?

陆宽不敢深入细想,他没好气地回道,“那你说该怎么办?难不成本座还能自己称帝不成?”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何为受命于天

“难不成本座还能自己称帝不成?”

自己称帝,相当于叛宗了,秦昌诚又不是不知道从天门的强大。

谁知秦昌诚听到陆宽这句气话惊喜连连,他大笑着拍着双手,“国师总算想明白了,小王甚是高兴啊!”

我想明白什么了,我怎么不知道?陆宽脸色又是一僵,艰难转过头去看着秦王。

只听见秦王满面红光地继续道,“陆大人,传国玉玺上刻的什么?”

“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啊!”

当时向天剑尊者建议一统凡间各国,制作传国玉玺,刻下这是陆宽为了纪念前世,致敬那位千古一帝而采取的举动。

也是他的一点小小的秘密,是他对于前世记忆的怀念和寄托。

现如今,似乎因为冥冥之中的巧合,这八个字,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效应。

还没等陆宽感慨许久,就听见秦昌诚继续亢奋地说道。

“国师刻下的这八个字,正反应了您的内心最深处的所思所想,暗合了天道意志啊!”

“帝国的合法正统,理当来自天授,帝国延绵万世,理当既寿永昌。我之国度,当由我来主宰,何须从天门赐予?”

“传国玉玺,国之重器,内蕴帝国气数。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现在陆大人您手持此玺,掌帝国气数,天下归心。”

“这,就是受命于天。此时称帝,自当得天地认可,从此帝国不再受制于人。”

“还请国师为天下苍生计,早日称帝自立!”

当年无心之下刻下的八个大字,被秦昌诚这一通解读,让陆宽有点发懵。

自立称帝,坐拥运朝,扛起反天大旗?

陆宽被秦昌诚这一下逼宫逼得很难受。

他有心反驳,可是秦昌诚说得不错,万一到时候从天门取消了他的国师身份,或者更进一步解散了从天帝国,帝国气数必然崩溃。

没了气数,这些凡间君王拿什么资本和仙人对抗?就凭陆宽一个人?

一切一切就转瞬成空了。

陆宽可不敢天真地寄希望于宗门仁慈,从天门内对他恨得牙痒痒的远不止一个两个,看看高茂斌,看看司马仲辉就知道了。

前途和命运当然要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最安稳。

拥兵,才能自重。

陆宽只得咬牙切齿地请教道,“秦王好口才,那敢问想要得到天地认可,真正受命于天,具体操作该如何呢?”

这是在问称帝流程。

称帝立运朝乃是天大的事,可不是陆宽在这里对天吼一嗓子,就能得到天地承认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果祭祀礼仪没有做好,是无法得到百姓认可,更无法得到天地认可的。

秦昌诚见陆宽一步一步按照他引导的方向在前进,喜笑颜开,“此事不难,小王这里有全套预案。国师只需要按照流程修建祭坛,然后率领群臣祭祀天地,立下国号。”

“最后书写圣旨,盖上大印,传旨天下,就可以了。”

“咱们从天帝国有数百元气数,陆国师仁爱之名天下皆知;必然能得到帝国百姓承认,必然能得到天地承认。有此两项,天道便会滋生感应,然后透过祭坛降下赐福。”

“从此以后,陆大人您就可以稳坐钓鱼台。除非搞得帝国天怒人怨,这帝位,谁也夺不走!”

秦昌诚居然不声不响连称帝流程都准备好了,这么多年来,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陆宽惊奇地看着眼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秦王,内心翻滚不已。

听到还要摆祭坛祭祀天地,然后昭告天下,等待天道赐福,陆宽连连摆手,“如此一来,简直就是和从天门彻底撕破脸,这是取死之道,本座断然不会做这件事情的。”

从天门是几乎不关注凡间的事情,但是不代表陆宽就可以胡作非为。如果这么大张旗鼓自己称帝,这简直就是打宗门的脸,宗门肯定不介意好好教训教训陆宽。

这个道理秦昌诚自然也懂,他笑眯眯地说道,“国师不反对称帝就是,小王可以先把这些东西慢慢筹备起来嘛。国师反正也要游历天下,也正好看看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听听各国君王的心声,什么时候需要了,就可以马上加冕,不至于陷入被动。”

看陆宽还是非常犹豫,秦昌诚手中把玩玉球的速度也不由得微微快了几分,他决定再送上一剂猛药,加上最后一把火。

“小王见国师非常在意气运之法,想必对国师修为很有帮助。但是小王大胆推测,国师哪怕走访天下,把各国君王的气运之法都要来,也无法成功调用帝国气运。”

“非一国之君,无法调用气运!”

“但是陆国师只需要加冕称帝,呵呵……”

各国君王可能不敢说完全弄明白了气数,因为气数在东州大地上是首次出现,它以前只存在于这些凡人帝王的推测中。

关于气数的性质,还需要慢慢摸索。

但是气运,自从有了凡间王国,这些君王就接触到了气运。

这么几万年下来,早就把气运的门道摸得透透的了。

如果要问这天下谁最懂气运,非这些君王莫属。

陆宽无法调用从天帝国那庞大的气运云海的原因,如今秦昌诚给出了终极推测。

就因为他只是国师,而非大帝。

只要称帝……

这番说辞一出,陆宽内心顿时陷入了剧烈的挣扎。

如果能身合气运,按照齐广武的说法,就可以感受到大道法则,这就是陆宽碎丹成婴的契机所在。

而且以后修炼到元婴巅峰,想迈入极境,更需要努力参悟大道法则。

气运对陆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且气运对敌的手段虽然还不够丰富,但是当气运的体量达到从天帝国这个规模时,那些平淡无奇的一招一式的威力,也将变得极其惊人。

量变引起质变,在不能动用气数的前提下,从天帝国的气运云海,说不定就会成为陆宽最大的底牌。

陆宽心中天人交战,但是他看向秦昌诚的眼神却不是那么友善。

秦王知道如何才能有效调用气运,那为什么不早说,非要在这个关头抛出答案?

不就是为了把陆宽往既定的方向推吗?

陆宽心中憋闷,他愤声说道,“秦王好博学,好胆子,本座今日受教了!”

“那今天,秦王有话不妨一次都给本座讲清楚。”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太白湖坊市

“那今天,秦王有话不妨一次都给本座讲清楚!”

面对陆宽的严厉质问,秦昌诚丝毫不慌。

只要陆宽愿意扛起反天大旗,秦昌诚不介意当一回恶人,得罪和冒犯做也就做了。

他嘟嘟的肉脸挤成一团,眼睛被笑眯眯的表情压缩成了一条缝。

假装没听出陆宽的不满,秦昌诚一拍大腿,热情说道,“国师这个话说得好啊,小王还真对气运运用有些心得。”

“气运和气数不同,国力强盛,气运就多,百姓认可不认可反而不重要。”

“但是除了气运总量,国师您能调用的比例也非常关键。”

“并非帝国所有气运,您都可以征用。”

“想要调动尽可能多的气运,就必须名正言顺,必须名传天下,让尽可能多的帝国百姓认识您,承认您至高无上的地位。”

“气运是天下人的气运,有些山野小民,从未见过天威,没听说过圣旨,这些人就算对帝国有贡献,但是他们连皇帝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您又如何调用得动由他们产生的这份气运呢?”

“以国师之身无法调用气运,也是同样的道理。帝王才是一国首脑,国师之位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能调用的气运比例极低。可是只要自立为帝,这比例就一下子上来了。”

“然后兴建天坛,祭祀天地,传旨盖印,昭告天下,天下百姓自然就会识得您、承认您了。”

“所以国师……”

说到这里,陆宽哪里还猜不到秦昌诚后面想接着说什么?

搞了半天,还是想拐着弯劝自己称帝呢!

陆宽一阵烦躁。

不等秦昌诚把蛊惑的话说完,他直接打断,“称帝之事,以后再说。本座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如此膨胀,但是现在就和从天门决裂,显然愚蠢至极!”

听到陆宽没好气的话,秦昌诚把玩玉球的手微微一滞。他的脸上还是挂着笑容,内心却在微微叹气。

是啊,他何尝不知道,如果现在和从天门决裂,就是找死。凡人对抗仙门,如果十拿九稳,又何须等到今天才反?

可是如果不用这么极端的理由强迫,国师可能就像鸵鸟一样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那才是真的糟糕至极。

如今将最坏的结果摆在陆国师面前,逼他绞尽脑汁寻找出路,反而能有一丝成功的希望。

果然,只见陆宽越说思路越清晰。

“照你这说法,帝国国师能调用的比例虽然低,但是只要足够多的百姓认可本座,不一样有可能做到气运加身吗?”

“让天下人都知道从天帝国,都认识本国师,这简单至极,哪用得着称帝这样大动干戈!”

“本座欲兴一物,名为报纸。用纸张记载天下趣闻,卖给普通百姓,也好教他们知道这世间百态。”

“每期报纸首页都记载本座事迹进行宣传,何愁本座不会名动天下?”

“至于以后,什么时候真不得不走出那一步,也不过就是多出一期报纸的事罢了,不至于动静太大。”

报纸?

陆宽嘴中这个新名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秦昌诚,连手中的玉球都不转了。

秦昌诚何等聪明,他心中百转千回,迅速就推出了报纸的妙处。

想不到啊想不到,本只想逼一逼国师,没想到逼出这么一个好东西。

不过有一句话秦昌诚没有告诉陆宽---就算他以国师之位名动天下,也绝对无法调用一丝一毫的帝国气运。

但是,为什么要告诉陆国师真相呢?报纸真办起来,也是有助于提升实力的大好事啊。

一旦天下百姓人人都看报纸,都听里面的故事,报纸的发行者将彻底掌控凡间舆论。

此时只要往报纸中夹带一点私货,那这份影响力……

首节上一节86/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