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兄实在太无私了 第74节

“欲治天下,当制人而不制于人!”

齐广武这两句话犹如惊雷一般在陆宽耳边炸响。

是啊,自己这是傻了吗?前世那么多例子都忘记了?

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靠别人赐予的,而都是要通过流血牺牲才能争取来的。

自己要建立仙凡平等共居的和谐国度,想仅仅靠理想,靠一腔热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的。

靠一张嘴皮子就能劝说天下金丹真人和元婴尊者与普通凡人互相尊重、平等共处?

简直是天真幼稚得可笑,怎么可能做得到!

这也是陆宽以前下意识刻意回避的问题。

而今天,齐广武将血淋淋的现实和解决方案一起直接挑明摆在了陆宽眼前---仙人不服,那就打到他们服为止!

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

真理只在力量能辐射到的范围内,重大问题从来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必须要用铁和血。

若是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东州的仙宗神门上,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

而若是自己积蓄力量,反倒可能以战止战,达成目的。

果然前世这些智慧,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啊。

陆宽内心默默叹道。

更何况,齐广武哪怕今日投诚,就当真可信?

按他所说,凡间君王无不想反天,那要是陆宽不闻不问,将来岂不是会造成天大的麻烦?

万一凡俗真的因为自己播撒火种而壮大了,而后想要屠仙灭神,自己提前一步将凡人力量掌握在自己手里,也未尝不是为仙门留一条出路。

陆宽看着齐广武,长叹一声,“本座自然不会辜负天下凡人,但是你让本座现在就出手对抗东州仙门,无异于以卵击石,万万不可取。”

听到陆宽松口,齐广武喜上眉梢,能让陆宽走出第一步,今日目的他就达成了。

要劝陆宽彻底和仙宗神门决裂,哪里能是容易的事情?以后还有机会,慢慢磨就是了。

他对着陆宽深深一拜,口中高呼道,“臣齐广武,拜见陆国师,从此之后,忠心追随,绝无二心!”

“国师心系天下凡人,仁义无双,令人折服。”

“为了防止仙门骤然出手发难,现如今小王有一策献上……”

就在齐广武准备开口进言时,有一位传讯的小太监匆匆走进来,将一份漆封好的密信递给了侯公公。

这举动一下子就打破了御书房的气氛,齐广武脸色极为不悦。

侯公公见状正要开口斥责,但是当他看到密报上火漆的颜色时,又生生将嘴边的话收了回去。

这是最高等级的急报。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为上者当不仁

最高等级的急报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侯公公挥手让小太监退下,他迅速拆开火漆,取出密报,递给齐广武。

接过侯公公递过来的密报,齐广武抬眼扫了一下,突然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悠闲喝茶的身体蓦然坐直,甚至用手重重拍打了扶手,显得极为愤怒!

齐广武的失态引起了陆宽的注意,他暂时放下反天一事,疑惑地问道,“发生了何事?”

齐广武强忍住火气,将密报递给陆宽,恨声说道,“何映天这个废物,妇人之仁,酿成如此大祸,寡人定要砍了他!”

何映天,莒城城主何映天吗?

当日莒城相谈,何映天对答如流,表现得可圈可点,怎么会是废物?

陆宽怀着不解读起了密报。

“臣何映天,万死莫赎!莒城已被拜水教余孽占领,城卫军哗变,恳请陛下早日发兵,迟恐生变!”

什么?

看到开头这短短几十个字,陆宽惊呆了。

就这么几天,形势就突然恶化,莒城被拜水教信徒占领了,这怎么可能?

难怪是最高等级的急报。

现在陆宽也知道了,天下君王享一国气运,气运越旺盛,他们的好处也越大。似发生一城暴乱这种会影响气运的大事,不可不认真对待。

往下仔细一看,陆宽沉默了。

齐广武的愤怒是有原因的。

他之前有密令何映天,待侯万宜被陆宽铲除后,趁此机会,一举剿灭所有拜水教信徒。

宁杀错,勿放过。

务必彻底铲除拜水教,不能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手段血腥也无妨。

身为君王,齐广武对气运异常敏感,他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早已敏锐地意识到,拜水教将成为大齐乃至天下的心腹大患。

连陆宽的气运系统也是默许屠城密令的,可见拜水教隐患之大。

可是这些理由何映天并不知道,他虽然反对救助百姓,但是看到大量狂信徒在他眼皮子底下就这样陆续昏迷死亡后,还是犹豫了。

他最终选择了让这些人信徒自然死亡,而不是出手直接剿杀。

这就埋下了祸根。

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这些昏迷信徒的家庭都先后陷入了粮食危机,而何映天为了饿死这些信徒,坚决不开仓不放粮。

这就犯了众怒,一开始还压得住,到最后,连城卫军都哗变了。

因为城卫军们也是从莒城选拔的青年,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快饿死了。

一天夜里,一位年轻的城卫军士兵想去粮仓偷点粮食,给自己已经陷入昏迷快死亡的妈妈煮粥,结果被城主府的执法队发现,要受军法处分。

一番推搡口角之下,年轻的城卫军士兵不小心捅死了执法队的文官a。

这下事情可真被闹大了!

军法处置也是死,抢粮食给妈妈也是死。

于是他索性振臂一呼,在军营中高喊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没想到竟然一呼百应。

是的,城卫军们不少家庭也都有类似的情况,亲朋好友奄奄一息。

就这么非常魔幻的,城卫军就在这一嗓子下,突兀地发动谋反了,年轻的城卫军们一路杀向了城主府。

何映天只能靠自己的亲卫队苦苦防守,能把密报递出莒城送到大齐皇宫,已经实属万幸。

他现在,正缩在军营,苦苦支撑。

可是这又如何呢?就算他何映天以死谢罪,就能平息这动乱吗?

拜水教的信徒们就这么占领了莒城,如果不管不顾,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逐渐壮大,又出现几个侯万宜这样的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就是天下大乱。

可是如果现在想要夺回莒城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就需要从数个城池调动大量的军队前往镇压。

大军一动,耗费的就将是天量的粮草;攻打莒城这样一个修缮良好的城池,也会死伤无数。

若是何映天选择一开始选择更灵活一点的做法,比如假称所有昏迷之人身具瘟疫,必须隔离,然后不声不响将他们架走后尽数处死。

最后开仓放粮,鼓励剩下居民积极务农生产,莒城又怎么会乱?

处理掉所有昏迷之人,不过死几万人,而现在变成攻打叛军,死亡可能就奔着十万去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昏迷的人叛军也救不活,还是会死。

难怪齐广武高呼何映天妇人之仁,气愤不已。

想到这里,陆宽感到非常惭愧,因为他一开始甚至是希望何映天出手把所有狂信徒救醒的。

如今他只能庆幸,还好他没有这样做,不然局势只会更加糟糕。

再联想到铁牛父子,想到柱子父女,陆宽也沉默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能不能在这样的动荡下保住性命,有时候真的就是看运气了。

看到眼前手中的密报,陆宽心里非常沉重。就因为何映天动了恻隐之心,结果好心办成坏事,他自己也陷入生死不明的境地。

莒城发生的一切,深深给陆宽上了一课。

从今天起,他又明白了一个残酷的道理。

为上者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作为一国之君,应该考虑百姓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考虑某一郡、某一城的百姓。

为了一国百姓的安危,牺牲一城无辜的百姓,这样做对吗?

不同的人可以持有不同的立场。

但是作为君王,作为为上者,就不应该犹豫,就应当抛弃仁心,冷酷无情,选择对大多数人更有利的决策。

如今莒城发展至此,都是何映天一时心软所致。

可是,为上者,真的就只能这样不仁吗?

叹了口气,陆宽心中悄悄做出了决定。

发了几句怒后,齐广武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作为一代明君,他可以坦然面对困境和现实。

沉吟片刻后,齐广武抬手示意侯公公赶紧召集内阁大臣紧急议事,讨论调兵攻打莒城,消灭拜水教余孽一事。

布置完这一切,齐广武充满歉意地对陆宽说道,“还望国师恕罪,本来小王是想和国师探讨征讨仙宗神门之策的,可如今,不得不先处理拜水教之事……”

陆宽挥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看向齐广武,沉声开口道。

“齐王不必忧虑,本座有话要说。莒城之事,未必没有挽回余地。”

闻声,准备出去传旨的侯公公止住了脚步,询问似地看向了齐王;齐广武也不解地回头看向陆宽,寻求一个解释。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上之道(下)

陆宽缓缓起身,认真地开口道,“若是之前,本座虽然不忍,但也只能赞成齐王的做法。长痛不如短痛,应当快刀斩乱麻,毫不留情地迅速剿灭拜水教。”

“但是现在有了西域僧仙的《修金身》和侯万宜的《立神国》,结合从天门的功法,本座隐约有了另一个想法。”

“反正现在局势也很难更糟糕了,不如让本座去莒城试试看吧,说不定就能找出一条新的破局之路,一旦成功,就能少造杀孽,避免生灵涂炭。”

“莒城之事发展成这样,本座亦有责任。此时出手,也是应有之义。”

听到这番话,齐广武感慨万千。

有仙人愿意出手,平息十几万凡人造反就非常容易了。

可是,别的仙人哪里会在乎几十万凡人的死活?

首节上一节74/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