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三百年突然发现是武侠 第83节

  ……

  在吴胤苦心钻研《大同集》,崔恒在做接任州牧之位的准备时。

  惠世和周弘易已经来到了豫州和雍州的交界处。

  两人选了一处地势偏远的山地,方圆百里之内除了几个零星的小山村之外,就只有一个最强者只是宗师的小门派。

  他们在这片山地的中央打开了那个漆盒,按照崔恒传授的方法,将真气注入到了这一具鸡骨头做的菩萨玉骨之中。

  霎时间,拳头大的菩萨玉骨上居然冒出了粗达百丈的光柱,,纯净至极的慈悲佛光直冲云霄,仿佛贯通了天地。

  并且,在那云天之上,还浮现出了一尊端坐莲台的菩萨虚影,方圆数百里都清晰可见,更有梵音禅唱回荡在天地之间,声传千里。

  这幅景象,简直就像是有一尊上界的菩萨降临到了这里。

  距离最近的那个小门派直接就吓傻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离自己不远的惊天异象,却没有一个人敢过去探查。

  这种程度的异宝出世,小门小户过去岂不是找死?

  与此同时

  刚刚走下金光山离开宝林禅寺,打算前往丰州鲁郡的空慈和尚停下脚步,目光呆滞地看向远方的天空,骇然道:“菩萨玉骨?!”

  刚刚走出雍州地界来到豫州的道一宫掌教张漱溟也懵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天上的菩萨虚影,砸吧了一下嘴,喃喃道:“开什么玩笑,哪里来的菩萨玉骨?!”

  除此之外,豫州和永州境内,大大小小的门派家族也都看到了天上的异象。

  全都被惊动了。

  菩萨玉骨现世的异象惊天动地,根本不可能瞒得住。

  这则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各地。

  无数武林人士闻风而动。

  不论自己有没有抢夺的资格,全都一股脑的跑去了雍豫交界之地。

  就连原本打算去丰州鲁郡的空慈和尚留了下来。

  他收到了渡法的新调令,停下手中一切事务,全力抢夺菩萨玉骨。

  只有张漱溟没受到这个突发事件的影响,继续往丰州方向前行。

  大晋建炎三十一年,秋。

  雍豫交界之地,有菩萨玉骨现世,天下为之震动!

第99章 见他如见天意菩萨玉骨出世,无数武林人士赶往了豫州和雍州交界的地方。

  想要夺取这件万古罕见的佛宝。

  尤其是佛门弟子。

  丰州的莲花寺、大盛寺,兖州的净土宗,巴州的大慈寺等纷纷派出了内景绝顶前去抢夺。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先天高手前往,想要试一试自己的佛缘。

  就连一些玄关,乃至化气、凝气层次的武者也纷纷赶了过去,想着碰碰运气,看能否在混战里分一杯羹。

  毕竟,大佬争抢宝物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喽直接获得宝物认主的故事,可是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的。

  不过,这所有的势力,在宝林禅寺的面前都不够看,整整六位神境的出现,直接就镇压了所有人。

  可就在宝林禅寺打算收取这具菩萨佛骨的时候,搞笑的事情出现了。

  这具菩萨玉骨居然会动,并且似乎非常不认可宝林禅院。

  只要有宝林禅院的人接近,它立刻站起来拔腿就跑,跑远了之后就会再次坐下来,重现成为一具安安静静的乖佛骨。

  如此诡异的情形不仅让宝林禅寺的众多“神僧”傻了眼,也让其他前来凑热闹的武林人士目瞪口呆,同时心头火热。

  原来神物择主的故事真他娘存在啊!

  现在这具菩萨玉骨明显是瞧不上宝林禅院这群和尚的样子,那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得到这具佛骨了,是不是也有机会成佛作祖了?!

  于是,抢夺菩萨玉骨的人迅速增多,很快就出现了连不会武功的普通人都过来凑热闹的情况。

  这倒也正常。

  君不闻,在说书先生的故事里,许多秘籍神功可都只有不会武功的傻小子才能修炼的。

  菩萨佛骨应该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吧。

  在这具菩萨玉骨的闹腾下,整个豫州直接乱成了一锅粥,几乎成了大型捉迷藏现场。

  上至神境,下至普通人。

  全都被这具佛骨遛狗似的带着到处跑。

  根本就没有人怀疑过这具菩萨玉骨的真假。

  毕竟上面所蕴含的佛韵力量是做不了假的。

  那分明就是远远超越了神境之上的佛力。

  这种层次的菩萨玉骨等同于道门所讲的地仙遗蜕。

  谁能伪造,谁能作假?

  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人!

  ……

  张漱溟同样没有怀疑过那具菩萨预估的真假,但他并没有参与抢夺。

  一来他是道门魁首的掌教,出面抢佛门的菩萨玉骨,实在太掉价,等以后见了众位祖师,多半是要被打死的。

  二来就是在他看来,前往丰州去见那位行走在人间的仙神,明显要比抢夺一具菩提玉骨要重要得多。

  于是,他一路排空驭气,在豫州的菩萨玉骨争夺战开始前,就已经来到了鲁郡城外的上空。

  为了表示自己对崔恒的尊敬,张漱溟自然不会直接城内的上空,但他想在城外的上空看看大神通早就的大湖和大河。

  云上高空狂风呼啸,将他的袖袍吹得猎猎作响。

  可却吹不动他的头发,是的,张漱溟会飞。

  这是他拥有的神境能力之一。

  道一宫传承万年,底蕴远远超过任何武林门派。

  其中一点就体现在神藏境界段对体内宝藏的修炼上。

  哪怕是七望姓这样传承古老的豪族,对神藏境的修炼只能延续内景时构建的小天地理念,对身体进行随机改造,从而打开体内宝藏。

  至于能够获得什么能力,只能大致确定一个方向,并不能准确地打开某一个神藏。

  道一宫则不同。

  万年传承,让他们积攒了巨量的神藏修炼经验。

  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可以精准地决定打开体内的哪一个神藏,也能确定自己将会获得什么样的能力。

  绝大多数人首选的能力就是“御风”和“踏云”。

  这两种能力能够让人拥有飞上天空的能力,并拥有日行千里的速度,相遇比寻常神境来说,已经堪称是神仙中人了。

  毕竟,普通的内景顶多拥有两三种神藏能力。

  而道一宫得益于万年积累的底蕴经验,总结出了不同神藏之间的相似特性,可以让多个神藏相互兼容,彼此配合。

  这也就让道一宫的神境普遍拥有九个神藏能力,多的甚至能修炼到十二个神藏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大家都是神境,但道一宫的神境与其他神境已经不能一概而论了。

  “真是不可思议!”

  张漱溟站在云端之上,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大湖和大河之上,忍不住赞叹起来,“顷刻之间造就这般奇景,实在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已经拥有了九个神藏能力的巅峰神境,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力量极限在哪里。

  如果只凭自身的力量,并且是只出一招,就算是拼了命也顶多能弄塌方圆百丈的地面。

  而且塌陷个两三丈的深度估计就是极限了。

  可按照周弘易信里的描述,这个塌陷了方圆数里的深坑足足有三百丈深,扔进去几座小山都填不平!

  这是何等的伟力?

  太不可思议了!

  更离谱的是当时造成这种情况的力量,居然只是一张纸,还是通过周弘易隔空激发的。

  太离谱了!

  如果不是周弘易信里描述的信誓旦旦,他根本就不会相信。

  作为道一宫的掌教,张漱溟不只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也清楚人仙乃至地仙的极限在哪里。

  就算是更高层次的天仙,他也有所了解。

  甚至,在百年之前,他还见过天仙层次的大能出手。

  那般惊天动地的威能,让他记忆犹新。

  可即便如此,也远不能和眼前的这造化奇景相提并论。

  “不知道,这位鲁郡太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然拥有这般大神通,又为什么会来这里做一个小小的太守,还要去做州牧?”

  张漱溟心里颇为好奇,下意识地看向了远处鲁郡城太守官署。

  其实,在张漱溟来到鲁郡城外上空的时候,崔恒就察觉到了他的到来。

  第一反应是有些惊讶。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遇见会飞的人。

  而且从力量本质的层次来看,似乎也是相当于炼气七层的神境,但却比王家的那个神境强大十倍不止。

  这张漱溟可以说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见到的人里最强大的一个。

  “有点意思啊。”

  崔恒的目光饶有兴致地看了过去,并且带上了些许法力,瞬间穿过了千丈高空,落在了张漱溟的身上。

  与此同时,正在遥望鲁郡城的张漱溟忽然全身一僵。

  遍体生寒,手足冰凉。

  他只觉有一道浩瀚深邃,蕴含着无尽威严的目光骤然间从鲁郡城方向升起,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瞬间就让他无法动弹了。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目光?

  张漱溟甚至找不到准确的言语来形容。

  他只能感觉到无边无际的浩瀚,以及高邈不可及的无尽威严。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他的脑海里就只浮现出了一个词

  天意!

首节上一节83/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