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侠世界/笑傲神雕天龙 第249节

闻言,室内众人俱是默然不语。虽然此战结果刚刚上报,并没有向朝廷请示北伐,但众人却均知不用试探,朝廷定然不会同意北伐。一旦临安朝廷下了严令,吕文焕自然不会支持众人北伐,即使换了他人,也是同样如此。

第510章 北伐之议

“蒙古大军虽败,实力却是犹存,忽必烈更是雄才大略,贤侄为何认为此时便是北伐之机呢?”沉默了一会儿,一灯大师问道。他的大理国便是在忽必烈大军威逼下,被迫投降,对此人极是忌惮。

方志兴道:“此战之后,蒙古大军确实仍有实力,不过大汗蒙哥新逝,必然军心不稳,忽必烈再是雄才大略,也难以完全掌控军心。相反,襄阳城有郭大侠数年来所练精兵,又新近得胜,士气前所未有。如此一涨一落,双方实力已然相差不多。再者,忽必烈此人野心极大,若是有心争夺汗位,必会率军北返,到时郭大侠统领襄阳城中兵马衔尾追击,必会大获全胜。”

“争夺汗位?”一灯大师闻言,不由微微点头。和中原之地不同,蒙古大汗并非嫡长世袭,传承颇为混乱,前些年窝阔台死后,汗位一直有着纷争,直到蒙哥即位,才算稍微稳定,忽必烈作为蒙哥弟弟,又有如此实力,确实有可能争夺大汗之位。作为皇族,虽然大理国的帝位争夺并不激烈,一灯大师也深知这等地位的诱惑,但凡有一丝可能,忽必烈必会返回蒙古争夺大汗,那样的话,确实是襄阳城的机会。

听到两人所言,众人也都暗暗揣测,若是乘忽必烈急于北返之时追击,北伐胜面可谓极大,那样的话,当真可以一搏。不过想到朝廷态度,一些人仍是不免犹疑,朱子柳道:“赶走吕文焕不难,不过若是我等公然赶走了他,或者违抗临安朝廷之命北伐,必然无法得到支持,甚至可能会被视为叛逆,那样的话,可就不止要面对蒙古人了。”

“是啊,朝廷那边虽然对付蒙古人不行,对付我们这些武人,可就拿手多了,若是到时他们认为我等是在反叛,那又如何是好呢?”洪七公附和道。

“临安朝廷那边,晚辈去走一趟,必然让他们不敢乱动!”闻言,杨过大声说道。前些年丁大全等人为恶,他便曾去临安教训了一顿,对此可谓轻车熟路。

对于杨过武功,众人自是放心,不过听到他所言,却都是摇了摇头。若说一般的惩恶扬善、行侠仗义,杨过这种做法还可能起到效果,但这等军国大事,恐怕就不会有多大成效了。毕竟改变一人的想法容易,改变整个朝廷的想法可就难了。纵然理宗皇帝,也无法在众人反对下决定这等大事。

“朝廷想法,我等其实大可不必理会。若是我等公然造反的话,朝廷定会派人来攻,而若攻向蒙古,最多也不过申斥而已。京湖制置使那边,吕文德是吕文焕的兄长,我等若是擒下吕文焕,但凡他稍有顾忌,也不会轻举妄动。”方志兴扫视众人,说道。他这次来到襄阳,主要目的便是为此,对于各方面的反应自然都有所考虑,若是襄阳城中兵马只是擅自北上,宋廷为求安稳,定不会擅自动手,吕文德那里,也是如此。

说完这些,方志兴拱了拱手,沉声道:“诸位,机会难得,若是此次再不奋力一搏,只怕忽必烈再次南下之时,我等可就再无机会了!还望速下决断!”能否打败蒙古,或者让宋朝多拖延一些时间,就看这次北伐的效果了,方志兴自然要尽力促成。

众人闻言,俱是面色沉重。作为天下间最顶尖的高手之一,他们又怎不知襄阳如今局势,若是一味死守,即使这次安然度过,又能顶住几次呢?一旦襄阳被破,长江防线便被蒙古突破,到时大宋朝廷,定然灭绝无疑,北伐之时,可谓刻不容缓。再说,此时由大胜关英雄会而来的武林中人正在老去,其它武林人士,却大多不愿在此死守,此时襄阳城中,可谓是武林力量最盛之时,再往后去,只怕就越来越弱了。而且方志兴所献宝藏,如今已消耗殆尽,再要练兵,也是无米之炊,乘着此次蒙古力量消弱之时北伐,可谓最佳时机。想到这里,众人心中已经偏向了这点。

“郭大侠,你是襄阳城的主帅,不知有何想法?”看着众人神色,方志兴向郭靖问道。郭靖义守襄阳十数年,名声可谓极大,城中精兵又是他所练,可谓是众人中最重要之人,他若下了决心,此次北伐可就定下一半了。

自从听到方志兴提起北伐,郭靖心中便极是为难。若是按他心意,自然是要率军北伐。不过若说反抗朝廷命令,对他来说却是极难定下。而且吕文焕待他极好,若说要驱走或擒下此人,郭靖心中实在有些不忍。听到方志兴询问,又见室内众人都在看着自己,郭靖想了一会儿,沉声说道:“诚如方兄弟所言,此次北伐之事,可谓势在必行。不过忽必烈若是想要争夺汗位,必不会快速离去,反而会乘着与襄阳对峙之时收服军心,换上心腹大将。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上报临安,陈述北伐之要,并且准备物资,若是能够得到朝廷支持,此次获胜的把握定然更大。”

闻言,洪七公、朱子柳等人,俱是暗暗点头,郭靖此言,可谓极为稳妥,若是朝廷支持北伐的话,取胜的把握也就更大了,就是不成,忽必烈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走,对襄阳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乘着这段时间,襄阳城可以休养生息、储备物资,到时无论朝廷是否同意,都是有利无害。

不过沈清辰闻言,却是反驳起来:“郭大侠此言,小道不敢苟同。正因忽必烈要收服军心,我等更应该立即北伐才是。若是等他完全收服了这路大军,北伐可就更无把握了。而且此次蒙古大军齐聚襄阳,北地地方不靖,郭大侠起兵的话,定会有人响应,如果过些日子,以忽必烈的手段,断无这等可能!”作为全真教之人,他久在北地,多年不闻大宋,对于临安朝廷,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忠心,之所以抗蒙,更多的是心怀正义、看不惯蒙古所为而已。此次他率领全真教众人南下襄阳,可谓冒了绝大风险,若是郭靖不能立即北伐,那就有些危险了。

想到这里,沈清辰团团一揖,又向众人说道:“全真教这些年来,一直受到蒙古打压,此次小道率人来到襄阳,更是大大得罪了蒙古人,若是郭大侠不能立刻起兵的话,小道也只好和众位师兄、师叔北返,先做准备了。”

第511章 忠孝之辩

众人闻言,都是有些惊愕。此次襄阳大战,全真教虽然没有派出全部力量,但单是沈清辰这一路,却已撑起了二十八宿大阵中的一路,若是他率领全真教弟子离去,对于襄阳城而言,可谓一大损失。而且后续带来的影响,更是无可估量。想到这里,众人俱是看向方志兴,看他们是何说法。至于在场的全真教中辈分更高的老顽童周伯通,则被众人理所当然地无视了。

周伯通在教中向来没有什么发言权,对此也不在意,方志兴道:“丘师叔刚刚仙逝,全真教有些不稳,正需高手坐镇。若是近期无法北伐的话,清辰师侄需得尽快回返。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体谅!”

闻言,众人虽然知道两人说的确是实情,却也不禁暗暗皱眉。沈清辰只是小辈,若是没有方志兴的支持,如何敢说出这番话,众人只要稍微一想,便知道这必是方志兴的交待。二十八宿大阵是黄药师根据天罡北斗阵和四象五行变化而来,若是少了全真教这些人,难以补充不说,威力定然不如今日宏大,对于襄阳城来说,着实算不上好消息。洪七公道:“蒙古大军未退,北伐更是事关重大,你们全真弟子又何必急着走呢?老叫化我在武林中还算有几分面子,定会让人看顾北地的全真弟子。”论及高手,即便是丐帮,也有些不如全真教,洪七公也想留下沈清辰带来的这一批人。

方志兴淡淡一笑,并不回应,只是向众人说道:“是否起兵,还请诸位尽快决定!”

闻言,众人均知方志兴心意已决,威逼众人答应他的谋划。虽然心中不快,各人却也思考起来,衡量其中利弊。不过大多数人,却是看向了郭靖。作为此次襄阳武林大会推举出的盟主,城中精兵又是郭靖所练,也只有他,才是真正做主之人。

若是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么多绝顶高手的注视,定然承受不住。不过作为天下间的绝顶高手之一,又久经战阵,郭靖身上自有一股威严,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仍是面不改色,身形不动,在那里凝神思索。看到这里,众人不禁暗自点头,作为统率,郭靖虽然机变略有不足,统领大军却是极为适当,在场众人,也无一个能胜过他。

过了良久,郭靖沉声说道:“郭某还是那句话,北伐可以,擅命却是不行。我等若是擅自起兵,被朝廷视为叛逆后如何在襄阳立足,北伐后又会有谁跟随?只要郭某在襄阳一日,定不容他人乱来!”言语之间,斩钉截铁,自有一股凛然气度。

闻言,方志兴眉头一皱,说道:“若是临安朝廷执意不肯?郭大侠就要放过此次机会了?”对于郭靖的固执,他早有预料,但听到他如此明显的警告,方志兴仍是心头一沉,如果郭靖真的不肯配合,此次北伐成功的可能可就不大了。襄阳城中精兵都是郭靖所练,换了他人,即使能暂时指挥,却也不能长久统领。

郭靖沉声道:“北伐之事,郭某自会尽力争辩。朝廷衮衮诸公,断不会没有明眼之人。”

“朝廷之中,是有明眼之人,但是只怕他们得不到重用。而且我等武人,向来为朝堂所忌,如何能取信朝廷中人?当年岳武穆立下那么多的战功,北伐将要成功之时尚且被杀,我等难道还能比得上他不成?”黄药师说道。众人之中,他和方志兴最是相合,也是最支持方志兴谋划之人,眼见郭靖如此固执,终于站了出来。

“岳武穆虽被昏君所杀,却留下忠义之名,普天之下,又有何人不敬!”郭靖大声说道。他对岳飞最是崇拜,听到黄药师提起,当即抗辩起来。

黄药师冷笑一声,说道:“难道你在襄阳守城,便是想留下忠义之名?嘿嘿,黄某可真是收了个好女婿啊!”

闻言,郭靖顿时涨红了脸。这等言语,平日他也曾经听人说过,不过他自问问心无愧,对此自是毫不理会。但此时听到自己岳父说出这话,感受却是不同,嘴唇几次张开,却是说不出来。

洪七公知道自己这个弟子一向拙于口舌,眼看他被黄药师逼得哑口无言,说道:“怎么,黄老邪,你不是说生平最重忠孝之人吗?靖儿所言,又有什么错了?”对于方志兴的谋划,他一直觉得有欠妥当,并不十分赞同,眼看黄药师出言,同样站了出来。

黄药师“嘿嘿”一笑,说道:“黄某所敬重者,是大忠大孝之人,哪是这等愚忠之辈?我等起兵北伐,不为讨伐朝廷,反而能够让朝廷存活更久,又有什么不忠之处。老叫化,你不会也和我这傻女婿一样,愚忠临安那些人吧?嘿嘿,那些人……不说也罢!”

听到这般言语,洪七公也是不由一滞,不知如何回应。但凡临安朝廷稍微有些决断,定不会放过此次机会,那样也不用在此争论了。不过对于这点,洪七公却是没有丝毫信心,若想北伐,方志兴所说自行起兵,实是最佳之法。不过这样一来,虽然不是造反,却和割据无异,洪七公对此,总有些不太接受。

眼看洪七公默然不应,黄药师正欲乘胜追击,忽觉手臂一动,已被一人拉住。却是黄蓉眼看丈夫、师父都被自己父亲驳倒,担心他们争论起来,拉住了自己爹爹。见此,黄药师冷笑一声,说道:“怎么,怕我不给你那傻丈夫留颜面吗?像他这等愚忠之人,掌握襄阳城的兵马,当真可惜了!”

“爹爹……”黄蓉看着郭靖涨红的脸色,拉着自己父亲手臂,说道。

黄药师虽然不顾忌洪七公和郭靖,却到底在乎自己女儿,说道:“好好!爹爹我就不多说了。郭靖,黄某且问你,这北伐之事,你到底赞不赞成?襄阳成败、汉家天下,皆在你一念之间,望你好生思量!”

第512章 江淮传讯

虽然没有明言,众人却都知道黄药师实在逼郭靖做出决断。纵然心志坚定,面对自己岳父这般话语,郭靖也不免有些迟疑,说道:“岳父,这……”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正当此时,室外一个声音传来:“好啊!我早就看出你们这些人图谋不轨,没想到竟然如此逼迫郭大侠。郭大侠放心,只要吕某在襄阳一日,襄阳城中军务都会由你做主。北伐之事,吕某也会和兄长上报朝廷,以郭大侠为此战先锋!”却是吕文焕在宴席上被扫了面子,被手下人看到,告知他一众武林高手聚会的消息,因此赶了过来。虽然之前的话他没有听到,但黄药师言语中的意思,吕文焕却是清清楚楚,当即现身稳住郭靖。

方志兴、黄药师等人早已听到吕文焕的脚步声,却都没有在意。若是在吕府之中,擒下吕文焕可能还会费些手脚,但在郭府之中,抓住他却是轻而易举,只要下了决心,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如今最关键的,还是郭靖心思如何。

“郭大侠,北伐成败,可就要看你的决断了!”方志兴目视郭靖,缓缓说道,对于吕文焕的话语,恍若未闻。

“这……”郭靖扫视众人,眼看方志兴、黄药师、洪七公、吕文焕等人都在望着自己,就连平时出谋划策的黄蓉、朱子柳也是如此,心中为难之极。他知道自己若是拒绝方志兴和黄药师的提议,只怕两人当场便会离去,而若是按他们想法擒下吕文焕,今后是好是坏,却是极难预料,心中着实难以决断。

“靖儿,你自己怎么想的,那就怎么做,不用顾忌我等想法。”洪七公沉声说道。

闻言,郭靖看着师父双眼中坚定的目光,心中猛然一动,已然有了决断。定了定神,正要出言,突听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赶来,一人大声叫道:“报!山东李璮进犯,朝廷诏令襄阳出兵救援,还请大帅回府主持军务。”

“李璮进犯?江淮那边怎么样了?”郭靖闻言,也顾不得和众人说北伐的事了,急忙问道。

那士兵道:“回郭大侠,李璮已经攻下海州等四城,朝廷命我等尽快出兵!”

“江淮有事,临安定然不稳,郭大侠,还请到府中一叙,我等商议如何出兵!”吕文焕听到,急急向郭靖说道。

闻言,郭靖向众人告了声罪,随着吕文焕而去。方志兴等人见此,都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方才众人还想着出兵北伐,没想到如今就传来消息说李璮进犯江淮,反差之大,让许多人转不过弯来。

“忽必烈此人,当真是一大劲敌!”过了良久,方志兴忽然叹道。

朱子柳道:“方师弟是说,这消息是忽必烈那边故意传出的?未必是真?”这消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襄阳城获胜之后传到,着实让人觉得太过巧合。

“是啊!朝廷那边又不是不知道襄阳大战,怎么还会遣人调兵呢?”黄蓉同样说道。

“所以就说这忽必烈心计极深了,想必此人在出兵襄阳之时,已然想到可能并不顺利,所以命李璮进攻江淮防线。江淮是临安门户,朝廷定然心急,若是再有人被蒙古收买,下达这等命令也不足为奇,不过在此时送到,显然早有预谋。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话,四川那边,也定然有人进犯,说不定还要调走襄阳人马。此人心计,当真深不可测!”黄药师叹道。他自负聪明绝顶,但论及这等阴谋,却和忽必烈差之甚远,心中感叹不已。

“这么说来,这消息多半是夸大了,那我等是不是不要理会,就此北伐?”杨过问道。

首节上一节249/3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