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92节

丁齐:“灌木丛有一种叶子,可以当纸用。”

石不全听明白了,赶紧道:“快去吧,我等你。”

等尚妮回来后,八人终于结伴又走进了庄园。石不全已确定这是明代的建筑,带着早期徽派风格。三进三重的院落,大体可以分几个部分?按传统的建造格局,并非九宫格,而是有五个部分,暗对应五行。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前院、庭、后园和东、西跨院。有时候因为地形、地势限制,宅院的形状会有各种的变化,但大体的格局轮廓还是能找出来的。较讲究的传统宅院,主要房屋之间还有回廊相接,各个院落的回廊之间有耳‘门’联通。

所谓“主要房屋”,是宅院主人日常生活会走到的地方,哪怕雨雪天气也不必打伞。众人刚刚到过的是前院,进‘门’后以及左右两侧都有回廊,两边对称有四间厢房。头两间厢房昨天已经打开了,而后面两间的陈设却有些怪。

每间屋都放了四个一人多高衣柜,四脚以及格柱的材质似是黄‘花’梨,板材似是樟木,顶部底部稍窄,柜子四面都有一个‘肉’眼不易察觉的坡度。打开柜‘门’后松手,柜‘门’会自行缓缓合。黄铜合页与把手如今并无朽坏迹象,还能正常使用。

柜子里放的是衣服,明代的样式,有绸质、纱质、棉质、软麻质,还有厚一点的毡呢质,样式也是大小不一。左边厢房里是整整四柜子男装,右边厢房里是整整四柜子‘女’装,给人的感觉,这一大宅子男‘女’老少的衣服都放在这里了。

屋还各有一面镶在檀木架的大铜镜,椭圆形,约有六十公分高,三十公分宽,虽然无法和现代的穿衣镜尺寸,但在那个年代也是相当大型的贵重器物了。

铜镜的材质并非纯铜亦非青铜,据石不全辨认,是一种铜、银、汞合金,还有特殊的表面工艺,使镜面可以打磨得非常光滑,并且耐氧化,可长时间保持光可鉴人的状态。此刻的穿衣镜表面并未生锈,但有些发暗仿佛是‘蒙’了一层雾,人站在镜前只能照出一个轮廓。

石不全道:“用绒布沾细磨料好好擦一擦,这个镜子可以照人了。”

朱山闲却纳闷道:“按照古典庭院的格局,前院两侧通常是‘门’房和账房,前面的两间屋子倒像是‘门’房,后面这两间屋子怎么放的全是衣服?”

石不全:“不仅有衣服呢,柜子最下面那一层放得的是整匹的料子,还可以拿来做衣服。”

庄梦周笑道:“许是给客人准备的,我们要不要一人来一套?”

冼皓赶紧摆手道:“我们还是先不要动这些东西,再看看别处吧。”

范仰似是自言自语道:“这里当然不是一般的庄园,所以布置也非同一般,一般人家谁会在大‘门’外的亭子里放一柄金如意?”

绕过回廊进入正厅,这里是整座庄园最开阔的一间屋子,正面有四方桌和两张太师椅,侧面对称放着两列高几与座椅,是古典式的客厅,以大块方砖铺地。四方桌背后是堂屏风,挂的是一幅画,画得是站在庄园‘门’前远眺小境湖的月‘色’景象。

此画有落款还有篆章,仔细看篆章刻的是“南‘门’妖王”这四个字,落款题名是“朱敬一”,年月是永乐七年,也是1409年。

绕过堂屏风,后面‘门’外还有个四方院子,是整栋建筑的庭。主厅非常高,其侧后方左右都有楼梯,可以登围绕庭的房屋二楼。庭的两侧以及后方正面,房屋都是二层结构,这里也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一般‘女’眷都住在楼。

庭院落没有种树,摆着两口长条形的荷‘花’池。这并不是在地挖的池子,而是用整块的条石凿出来的四面雕‘花’池槽,放在石板铺地的庭院。这两口荷‘花’池有一丈多长,差不多一米宽、高度也有一米左右。

池已无荷‘花’,池底积了一层湿泥,还能看出很久之前枯萎的荷‘花’痕迹。谭涵川道:“这些淤泥里应该还能挖出来莲子,说不定还能种出古代的莲‘花’。”

丁齐:“将来可以好好收拾收拾,假如你们有兴致住进来的话。”

范仰:“淤泥里能挖出来莲子?那莲子会不会也是什么仙家灵丹妙‘药’啊?”

朱山闲:“有可能吧……你现在可别挖!”

丁齐:“冼皓师妹,你怎么不说话?”

冼皓:“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是个做编剧的,以前写的是故事,今天感觉自己跑到故事里面来了。”

尚妮:“对呀,对呀,我也是这个感觉,都有些看傻眼了,可惜前面的经历都不记得了,真羡慕你们。”

石不全:“你也不用羡慕我们,除了庄先生,出去之后我们都会忘记。”

尚妮:“那我们还看个什么劲啊?”

石不全恍然道:“对呀,反正都记不住,我们在这儿参观什么呢?”

庄梦周:“先看看再说,谁带手机了,手机还有电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道:“对对对,赶紧拍照!”

尚妮撅嘴道:“我的手机没带进来。”

石不全:“用我的,国产品牌,超长待机,还有电呢!”

说着话他们已经走进庭左侧的回廊,庄梦周推开一扇‘门’道:“这里应该是庄园主人的居所,楼应该是书房了。”

这间屋显然是现代人所谓的“主卧”,因为面积很大,几乎占满了庭左边这一侧,里面还隔成了三间。间应该是个小型的起居室,右边的隔间像是个读书喝茶的地方,靠窗放着短案,里面有一张绣墩软榻,左边的隔间里放着一张大‘床’。

这‘床’很大,被后世戏称为“一室一厅‘床’”。‘床’还有一室一厅的?因为它像一套小屋子,四柱框架可以挂蚊帐与帘幕,正面进去之后两侧还可以坐下,用来换衣服脱鞋,然后再‘床’。如今只有这么一张‘床’,不见围帐被褥等‘床’用品,因此一览无余。

只看了一眼,冼皓红着脸扭过头去,只见‘床’围内测的描漆木雕竟是各‘色’‘春’宫。尚妮哼了一声道:“那个朱敬一算是仙人,我看也不是什么正经神仙,难怪自称妖王。”

石不全小声道:“你可能是误会了,这在明代并不少见,无非是为了镇宅辟邪,还有求子之意……”

范仰:“阿全你不用解释,我们都懂。”

尚妮岔开话题道:“这里是主人的卧房没错,可是庄先生怎么知道楼是书房呢?我看那右边的隔间像书房。”

庄梦周摇头道:“右边的隔间是休憩玩赏的地方,也可以百~万小!说写字,软榻晚也可以睡随时听使唤的婢‘女’。但古人对读书十分重视,正式的书房不可能那么随意,书房也是处理公务和商谈要事的地方。像这种院落格局,主人卧房的楼不可能再住别人,所以当书房最合适。”

木质的楼房有一个缺点,是有人在楼走动时楼下的动静会很大。主人卧房面肯定不会再让别人随意走动,所以最好布置成主人自己的书房。几人了二楼,打开“主卧”面的房间,果然是书房。

书房有一张宽阔的长案,还放着一排排格架式的书柜,但格架都是空的。书案放着三块大小不等、形制不一的砚台,经石不全鉴定,有两块是宋代的,有一块应该是明代初年的,皆是‘精’品!在屋角一面带‘门’的橱柜,又发现了几刀宣纸。

石不全的眼神直发亮啊,这可是明代的古宣啊,而且生宣、熟宣都有,分开放得很整齐,保存得非常完好,这要是拿去做……算了,反正带不出去。书房并没有书籍,有纸有砚却不见笔墨,多少也有些怪。

与书房相对的二楼西侧,应该是‘女’子的闺房,里面也有‘床’榻桌椅。围绕庭的二层小楼呈三面凹字形格局,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屋子是空的、并无陈设之物。假如众人都搬进来的话,这座庄园也完全能住得下。

传统的古代庭院,只要档次有规模,按形制庭一共有几个楼梯?答案是四个,两个是在前厅后侧左右的角落,另外两个是在后面回廊的拐角处。下了楼穿出庭,便来到了后园,这里有一道游廊直入园,通往后园央的一座小湖。

据尚妮判断,这座小湖竟不是人工开挖的,而是依照天然地势修建。有一座船坊探入水,所谓船坊又称不系舟,修成船形的底座,面并非开放式的凉亭,而是四面带‘花’窗的屋子。可在坊饮酒或推窗赏景,屋放了一张八仙桌、两张靠背椅、六个象鼻脚坐墩。

前几年收藏市场的明清古家具炒得很热,假如这里的东西都能搬出去,得值多少钱啊?可惜搬不出去,算能搬出去好像也不该动这个心思,丁齐的感觉,这些陈设仿佛应该与这座庄园、这片方外世界一体,真搬出去卖古董简直是焚琴煮鹤。

后园‘花’草杂‘乱’、有几株大树的树冠张开掩住了湖岸。小湖居然没有淤塞,水质看去也非常清澈,居然是活水。后园的西北角是假山,竟与院外的天然山体穿连,假山修有暗渠,引山的泉水进入庄园。小湖旁另有水道将泉水引出,通往西跨院。

从后园西侧的耳‘门’前绕到西跨院,石不全惊叹道:“古人有冲水的厕所了,建造得真是巧妙!”

茅房在西跨院,建造在引来的水流方。西跨院还有几间偏房,按照传统形制,应该是仆役所居,通常还有通往外面的侧‘门’以及停车马的地方和牲口棚。但这里并没有马棚,可能小境湖也不需要什么车马。

厨房在东跨院,有一大两小三个灶头,居然还有自来水。这当然不是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另有一道暗渠从后院引来,长流不断。厨房的隔壁还有一间屋子,屋有池,同样可以引水蓄水。尚妮好地问道:“这个池子是干嘛用的,修得这么漂亮?”

石不全笑道:“当然是洗澡用的,修在厨房隔壁,好烧热水啊,还可以放个大木桶。”

东跨院另有几间偏房,按传统形制应该是厨娘等婢从所居,照说还应该有柴房,与西跨院的马棚相对应,但这里同样也没有柴房。石不全又纳闷道:“修了厨房却没有柴房,到底做不做饭啊?”

首节上一节92/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