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44节

施良德当时正在视察一个他先前估计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下属分支机构,对他而言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却突然看见二十九年前的恩人,孰轻孰重不问可知。假如他真的将老者当成思念多年的恩人,就应该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追过去。

可是施良德是怎么做的呢?装做若无其事,却派了一个保镖盯住老者的行踪。老者心如明镜,并没有特意甩掉盯梢者,第二天来到这个无人之处,果然将施良德给引来了。丁齐从心理学角度已经可以断定,施良德并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让别人知道他与这位老者的关系。

江湖传闻,施良德是从一位游医那里得到一张偏方,然后才开启了行医创业之路。传闻就是传闻,谁都难以确定真假,施良德本人也从未公开承认过,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这肯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迹。

但这是老者和施良德的私事,丁齐尽管好奇,也不想去管闲事,他只对另一件事感兴趣,又开口问道:“老前辈,您真的是江湖疲门大师吗?请问‘观身术’是怎么回事,真的能做到像《扁鹊见蔡桓公》中神医扁鹊那样吗?”

老者微微一怔,随即又笑道:“你连他们后来那番话都听见了,还说自己不是高手?”

丁齐:“您老真的误会了,我真不是什么高手!那些话我的确听见了,我可以解释的,只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种技巧,刚才的状态……”

老者摆手道:“你不用解释什么,能听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要提醒你,你听见了今天所有的谈话,最好不要让施良德知道,今天的事情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可能会有麻烦。不好意思,我偏偏选中了这个地方见他,给你带来麻烦了!”

丁齐摇头道:“我当然不会说出去,您老就放心好了,我今天就当什么都没听见。”

老者看着他又说道:“江湖疲门秘传的观身术,内行人也不是没听说过,没什么不能告诉你的。你既然知道《扁鹊见蔡桓公》这个典故,那么回去之后可以再查查《庄子》中的另一个典故,就是《季咸见壶子》的故事。看明白之后,大概就能理解了。”

丁齐一时有些发愣,《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他在中学课本上学过,而《季咸见壶子》的故事,以前还真没听说过。老者说完话已经离开,丁齐在后面又问道:“老前辈,您到底是什么人,我能不能请教……”

老者转身打断他的话道:“我姓吴,叫吴申守,你可不要告诉施良德……江湖相见便是有缘,有缘还会再见的。”言毕便飘然而去。

吴伸手?好奇怪的名字,听上去甚至有点搞笑,丁齐一个人被晾在了灌木丛中,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今天无意间听到了这么一段私人谈话,撞破了某些人的隐秘,又莫名其妙与这位吴老前辈聊了半天。

丁齐可以肯定这位老先生是位高人,他刚才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向对方解释自己是怎么听到谈话的,更想向对方请教,自己又为什么能听到?

方才那种奇妙的状态是他自行摸索出来的,从没有谁告诉他那是怎么回事,老者却说他是高手,还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显然是误会了。

042、秘籍

当天晚上,丁齐在家上网查资料,《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又读了一遍,《季咸见壶子》的典故也查到了。

《扁鹊见蔡桓公》典出《韩非子》,故事很简单。神医扁鹊某日见到蔡桓公,开口道:“君有疾在腠理(注:体表),不治将恐深。”蔡桓公曰:“寡人无疾。”等扁鹊走了,蔡桓公还对别人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十天后,扁鹊见到蔡桓公又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再过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再次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但蔡桓公都没当回事,还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时什么话都没说,居然转身就走了。

蔡桓公也很好奇,就派人去问扁鹊,今天是怎么回事?扁鹊告诉来者,国君病已入髓,他没法治了。五天后,蔡桓公突发急病,赶紧派人去找扁鹊诊治,而扁鹊已经收拾东西跑路了。结果蔡桓公暴病身亡

另一个《季咸见壶子》的故事,典出《庄子》,就比较复杂了。庄子的文章本就不好懂,而且网上的很多翻译大多是望文生义,就更不好理解了。

壶子是列子的师父,而列子是战国人,也是后世道家尊奉的冲虚真人。季咸是郑国的一位神巫,开口能断人死生存亡、祸福寿夭,说谁哪天死就哪天死,应验如神,简直快赶上阎王爷了,谁见了都怕。

列子见到了季咸,回去便对壶子说:“师父,我以为您已经老厉害了,可是现在有位季咸比您还厉害!”

壶子说:“我的本事,你只学到了皮毛,远未得道。其人只认表象、未知实质,不信的话,你明天叫他来,为师让你见识见识!”

第二天列子请季咸来了。季咸见到壶子后,出门便对列子说:“你师父不行了,也就能再活十来天。我看他的气色,所透露出的生机就像被水浇灭的灰烬。”

列子回来哭着告诉了师父。壶子却说:“我刚才显示的,是大地寂然不动、无始无终的心境,他当然看不见我的生机。你明天再找他来一趟。”

第三天,列子又把季咸找来了。季咸出门后说道:“你师父遇到我真是走运,他有救了!我看到他的生机不再完全闭塞,已有重新吐露的迹象。”

列子回去告诉了师父,壶子说:“我今天展现的,是天地交感,万物将分未分、已现萌芽的心境,他则看到了其中孕育的一线生机。你明天再叫他来。”

第四天,壶子又来了,出门摇着头对列子说:“今天不合适,因为你师父的状态很不稳定。等他不再这么恍惚难测了,我再来看。”

列子回去告诉了师父,壶子说:“我刚才给他展示的,是阴阳交互、万物并作的心境,以他的本事当然看不明白。大鱼潜藏的深水曰渊,静止不动的深水曰渊,流动汇聚的深水曰渊。渊之相有九,皆深不可测,这里我只说了三,反正他都看不透。你明天再叫他来吧。”

第五天,季咸好像已经上瘾了,列子一去叫,他就又来了。结果只看了壶子一眼,季咸转身便跑。壶子道:“一句话不说就想跑?快把他追回来!”

列子出门转了一圈,回来对师父说:“看您把人给吓得,他早就跑没影了,我没追上。”

壶子笑道:“我刚才给他展现的,宛如一个世界之本源、万物变化之始终,似有迹又似无迹。他看不到究竟,心神被牵夺、无所适从,所以就跑了。”

列子这才清楚,自己根本还没得到师父的大道真传,收拾心思好好修炼吧……

反复看了这两个故事,丁齐坐在那里琢磨了半天,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越琢磨越糊涂了。扁鹊的故事好理解,其人应精通望诊,甚至能一眼断人生死、知病可不可治,这也许就是江湖疲门秘传“观身术”的本事。

可是季咸和壶子的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呢?季咸也是一眼能断人生死的神医,最后也是被壶子给吓跑了,但故事中的“正派”和“反派”好像调换了过来。壶子可不是蔡桓公,他想让季咸看见什么,季咸就会看见什么,结果是完全看不准。

假如只谈扁鹊的本事,那么“观身术”应该叫“观生术”才对,可是既然叫了这个名字,就必有其道理。壶子向季咸展示的,应该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其境界是层层递进的,而且是身心一体,他是怎么做到的?

观身,观身,难道是先观己身,而后观身外众身,甚至清楚别人都看见了什么?丁齐是个心理医生,他也清楚,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故事中壶子第一次见到季咸时所展示的心境,丁齐似曾相识,仿佛有点像他今天静坐时的感受。

难道《庄子》中的这个故事,是某种修炼秘籍?这也太玄了吧!不用跳崖、不用钻洞、不用漂流到海上孤岛,秘籍就在自古传读的书里写着?

不对,不对!季咸可不是神医,他是看相算命的,按江湖八门的说法,他应该算是惊门中人而非疲门中人。但根据丁齐看过的那本《地师》中介绍,江湖八大门手段相通,有时候惊、疲难分,门槛术都是通用的,看相算命的有时也懂望诊。

假如吴老不提《季咸见壶子》的故事,丁齐还能明白,但他老人家这么一说,反而把丁齐给绕进去了。或许这也是江湖套路吧,让人越绕越不明白,越不明白便越觉得高深莫测。

丁齐本想去请教石不全,可是吴老临去前提醒,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那么最好相关的所有信息都不要向人透露,所以丁齐也就暂时打住了念头。吴老称他是个高手,丁齐当然也是有想法的,他感觉自己好像无意间触碰到了一扇通往神秘境界的大门。

不是神秘的世界,就是神秘的境界。丁齐在学习催眠术的时候,发现与发掘了自己特殊的天赋,否则他当初也不能“弄死”田琦。他如今每天的静坐以及所感受到的那种奇异状态,究竟是心理学技巧的锻炼呢,还是小说中所谓的修炼呢?

无论怎么说,丁齐每天清晨还是会去小赤山公园中那座山包中静坐,如今不仅是习惯,而且成了一种自觉。有朝一日若能再见到那位吴老先生,丁齐一定会找机会向他请教的。

施良德只在境湖市停留了两天,而在博慈医疗只待了一个下午,他离开之后一切如故。官场上的规矩,上级领导视察,哪怕只是路过,下级部门一定要认真准备、尽全力接待好。有时就算接待得再好,可能也没什么好处,但如果接待得不好,恐怕就有后果了。

一个企业哪怕是私营企业,只要规模大到一定程度、自成体系,很多规矩就和官场上差不多了。叶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有些微微失望,老祖宗并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冲他来的;而另一方面,老祖宗好像对他以及博慈医疗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事后他也没什么更受重视的迹象。

又过了几天,叶行的精力完全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了,因为石不全终于发现了方外世界的线索。据石不全的说法,那卷图册损毁得太严重,很难彻底修复,但他也修复了其中部分内容,结合丁齐先前的“考证”,终于能确定那处方外世界的地点。

石不全先给丁齐打了电话,紧接着又给叶行打了电话,并同时给他们的微信上发了一张图。这张图就是石不全修复的内容,丁齐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境湖市古代的地形示意图,地形和地貌和他查过的明代古地图差不多,但据石不全说那图册是宋代的。

古代的地图,远没有那么精确,这张图不过是个地形示意,在其中标注了一个点,旁边写着三个字小境湖。

假如就按这张图中的点去找,那是很不靠谱的事情。可是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图中还另有标注,又画出了另外四个点,并配有相关的注释,竟然应用了三角定位法。甲点和乙点相连成一条直线,丙点和丁点相连成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叉处就是小境湖的位置。

甲、乙、丙、丁这四个点位置,注释中都有详细的说明,描绘了特殊的地形地貌,只要找到这四个地方就可以完成定位。丁齐看见这张图之后闭上眼睛仔细回忆了一番,就大概想起了其中三个点的位置。

按照图示,那四个点如今应该都在的南山森林公园内,丁齐曾详细考察过那一带,图册注释中描述的地形地貌又很特殊,所以丁齐有印象。

丁齐当时正好在医院,拿着手机就去找叶行。敲门进去,却发现叶行办公室中还有一位客人,于是便说:“叶总,石不全刚才给我来了电话,他那边的工作有进展。你如果有空的话,忙完了我再找你聊聊。”

有客人在场,丁齐说话很有分寸,具体是什么意思,叶行应该能听得懂。不料叶行却微微一皱眉,随即便招呼道:“原来石师弟也告诉你了,我还正想找你呢。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范师兄、江湖八大门的要门传人,他也是来和我们一起寻找方外秘境的。”

丁齐很擅长解读微表情反应,叶行方才开口时微微一皱眉,虽然很快就掩饰过去了,但丁齐也注意到了。好像这位叶总对石不全绕过他直接将最新发现也告诉了丁齐,感觉有些不满意。有这种反应,就说明叶行在潜意识中并不愿意丁齐继续参与这件事,至少不是平等地参与。

首节上一节44/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