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405节

陈安谷一怔:“难道不应该实话实说吗?”

丁齐:“我传授你秘法,只是不想畅乘福地传承断绝,而不是阻止族人做出应该做的选择。你可不对族人们撒谎,但也没必要什么都说出来。”

陈安谷想了想,终于点头默认了丁齐的建议。这段时间他确实说动了此地一多半的人迁居出去,因为他如实告诉了大家眼下真正的处境,而丁先生只愿意等他们三个月,再不出去恐怕就会永远困死在这个地方了。

很多人也跑来向丁齐请教外面的情况,说句实话,北宋时期外面一带的详情,丁齐也不是太清楚,只能答自己所知的东西,告诉他们外面是怎样一个世界。

丁齐发现家家户户都已经在收拾东西了,包括那些声称不愿意走的人,其实也在暗中打点行装。时间很快就到了三个月,村庄里的存盐终于吃完了。

人为什么要吃盐,丁齐在闲聊时也请教过谭涵川。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陆地上生存的其他野生动物是不需要额外吃那么多盐的,它们也没地方买盐去。老谭的答也很有趣,据说这是一个进化史上的谜题。

首先第一个因素,居然是人不长毛!与其他陆生恒温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人的体表没有那么一层厚厚的保温毛发,皮下脂肪层也不够厚实,而且皮肤非常脆弱细嫩,遍布毛细血管,汗腺非常发达。这就导致了人类有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优势散热非常快。

那么在寒冷的环境下怎么办?穿衣服啊!学会穿衣服御寒也是智慧诞生的标志,假如没有智慧又不长毛,人这个物种早就灭绝了。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脱去毛发的?应该就是学会有意识地主动补充盐分时,伴随着智慧出现、穿上衣服。

除了皮肤系统,人类还有两个系统与其他动物有显著的区别。其一是包含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高,进行复杂思维活动消耗的热量也非常大。其二是包含肠胃在内的消化系统,其总重量占体重的比例非常低,因此需要高频率地不断进食来保持体力。

有些动物一次吃饱之后,体内储存的食物能达到甚至超过总体重的一半,然后很长时间都可以不再吃东西,搁窝里趴着就行。而人类是绝对做不到的,没听说过饿肚子时一百多斤的人,一顿能吃下好几十斤的饭。

看似是生存方面的劣势,但是换一个角度又成了极大的优势。人的耐力非常好,能够长时间持续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连续的劳作,或者说在稳定的功率下持续的输出。

如果单纯看力量,人肯定比不过牛;看速度,人也比不过马。但是在集体狩猎的时候,人们不停地追赶围捕,最终能累死绝大多数猎物。当然了,现代都市中的宅男们,已经不会也没必要再发挥这种生理优势了,但同样会继续摄入与消耗热量干别的。

正因为人体的散热功能非常好,消化体统负担小,在连续运动时不至于导致体温过高。比如一群人拿着长矛去追一群鹿,鹿群的速度很快就能把人甩开,但是它们跑完一段距离就要停下来休息,猎人们就会慢慢追上来,最终能把这一群鹿活活耗死。

很多动物吃饱了之后跑不快,饿着肚子又跑不远。没有人工饲养并精心照料的野生马匹,在这种连续追赶的耐力比拼中,也远远不是人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人可以日复一日的持续劳作,而且这种劳作是相对高强度的,是在大脑有意识的指挥下劳作,生产效率无可比拟,这也是发展出文明社会的基础。人类体力劳动的本身,就伴随着脑力劳动的过程。

想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不断地补充食物和水分之外,人还要维持电解质平衡,摄入大量的盐分。天然食物环境中的电解质摄入量,是满足不了这种要求的。假如盐分摄入不够,仅仅有其他的食物,人就会失去这种耐力优势,做各种事效率都急剧下降。

有一件真人真事。在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期间,一位潜伏大陆的中统少将,接到台湾方面传达的重要命令,就是想办法一定要破坏重庆榨菜厂!因为在当时,榨菜是运往前线极重要的军需物资。

老谭当初的总结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效率最高的动物,但得额外摄入大量的盐分,这是进化使然。至于人为什么会进化成这样,谭涵川也解释不了,反正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再讨论下去,恐怕又成了丁齐等人曾思考过的另一个问题,进化本身是否有意识?

总之畅乘福地里的存盐耗尽,除了那些憨子,谁都意识到了危机。这一天,族长陈安谷在旷野上组织了全体族人大会,每户人家都要派代表参与。陈安谷的废话也不多,直接就宣布了决定,明天一早便起程离开这里,率领族人去外面另辟家园。

经过这段时间的沟通,大概有五百来人愿意跟着他走。还有另外三百多人则建议留下,但他们不是建议自己留下,而是建议所有族人继续留在这里。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搬来一张凳子,站在上面来了一番慷慨陈词,也真难为他了,其表现简直有点像后世的演说。丁齐已经认识这个小伙子,他叫杨福来,是本地为数不多的识字者之一,与后世的畅乘福地之主杨晨功长得很像,或者说就是年轻了十几岁的杨晨功。

杨福来站得高高的,挥舞着手臂很激动地说道:“在此就算享受百年,浑欲而无知,与朝生暮死何异?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丁齐倒没多说什么,这次族人大会只是发出一个通知而已,反正他明天就会打开门户离开,谁愿意跟着就跟着。第二天鸡鸣之后,大队人马收拾行装离开村庄,陈安谷还在想那三百余名族人,丁齐却告诉他不必担忧,那些人会跟过来的。

果不出丁齐所料,所有人都跟着大队伍走了。那些原先不愿意离开的族人其实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见大家真的要迁居,他们也不想独自留下,那些憨子也被招呼着一起上路。

打开门户后,丁齐才告诉他们另一件事,他们的大部分东西其实都带不出去,除非就是从外面带进来的。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人们只得抛弃了大量的物资。

但丁齐事先也有准备,下令男女分开编队,因为绝大部分人出去之后身上连衣服都没有了,在户门外取已经准备好的草叶蓑衣蔽体,携带鸡犬之类继续前行。

还好他们走的路并不远,路上采恰好成熟的野桃充饥,前行三公里多,当天日落前到达了五号山谷所在。这里已经搭了很多简易的棚子,棚子里也堆了一些物资,是这半个月丁齐带着陈安谷出来做的准备,如今的天气也不冷,能给族人们足够的缓冲时间。

丁齐叮嘱陈安谷,就率领族人在此地定居,出来了之后就不要再把他们带去了,但陈安谷本人却可以抽空去,也应挑选传人继续传授畅乘福地秘法,以使控界之宝与天地秘境传承不断绝。

暂时将这批族人安置妥当,天已经黑了,丁齐又独自返了畅乘福地,来到村寨中央,仍然独坐于那棵大树下。当村中传来鸡鸣声时,天光已微微放亮,丁齐终于睁开眼睛站了起来。

丁齐已经出离了定境,看见的并非是宋代的早晨,而是八百年后村庄的废墟。这是一番很奇幻的经历,丁齐低头看着手中的桃核,此物已被他祭炼成一件法器,好像还是包含生命力的法器。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这枚桃核中仿佛包含了一个世界,若它他种下去生长发芽,好似又能演化出一个畅乘福地来。但这只是感觉而已,并不是丁齐真能种出一个畅乘福地来,至少现在他没这个本事。

那么这枚桃核真正的妙用是什么?它就相当于一个新的控界之宝!丁齐在元神定境中为畅乘福地再创一套秘法传承,并祭炼了另一枚控界之宝。假如他将这套秘法与控界之宝传给别人,得传授者只要修炼有成,仍然可以掌控这方天地秘境。

说完全掌控天地秘境也许夸张了,但至少能够掌控其门户,也能够借助此桃核感应天地在此继续修炼。对于丁齐本人而言,这枚桃核的用处其实不大,他有方外秘法,所祭炼的景文石可开启任意方外世界的门户,根本就用不着再多此一举。

但是换个角度,这枚桃核就意义非凡了。它是丁齐专为畅乘福地炼制的,还配合相应的秘法,相当于畅乘福地传承的一个备份。

不可能人人都有丁齐这样的修为啊,就算是丁齐本人,也是修为突破七境后才能不借助控界之宝真正开启门户,带领他人出入方外世界。而这枚桃核以及相应的秘法则不需要这些前提条件,就是方外世界传统的传承手段。

举一个例子,假如杨晨功把自己的控界之宝丢了,丁齐就可以把这枚桃核包括自己所创的那套秘法都教给他,然后取代畅乘福地原有的传承。

丁齐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也不是想借此谋夺畅乘福地,只是修炼中的尝试而已,也是将方外秘法修炼到更高境界的探索。丁齐在定境中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运转心盘推演世界,其实就是在祭炼这枚桃核,至少他成功了第一步。

看着手中这枚桃核,丁齐觉得它离真正的控界之宝还差点意思,这种感觉是形容不出来的。丁齐所见过的控界之宝其实都是神器,而这枚桃核并不是,丁齐还没有本事祭炼出神器来。

它更像是一枚专为畅乘福地祭炼的、用处更大的副器,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取代控界之宝,配合专有的秘法传承,只能用于这个方外世界。畅乘福地眼下也许并不需要,但是别的方外世界需要啊!

比如传说中的枭阳国,假如真的找到了这个方外世界,却无法找到控界之宝,也没有得到其秘法传承,那么怎么让方外联盟去探索开发呢?同样可以这么办。

天亮了,丁齐收起桃核在鸡鸣声中走杨晨功等人住的院落。对于他而言,祭炼桃核用的时间可不是一夜,而是真真切切的三个月,同时也消耗了三个月的寿元。当丁齐走进院门的时候,麻晓也恰好从屋子里走出来,只见她惊讶地叫道:“你谁呀?”

309、吃鸡

惊呼之后,麻晓瞪大眼睛又问道:“丁老师吗,怎么一夜之间您就变得这么沧桑?”

丁齐下意识的摸了摸脸,才发现胡子已经很长了,再摸了摸脑后,头发也长了不少,而且指甲也不短了他曾在妄境中度过了三年,破妄之后并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突破大成修为后,他首次运用定境中“穿越时空”的神通,而且一夜就消耗了三个月的寿元,完全炼化了那两枚灵桃的药力,将一枚桃核祭炼成功,却没想到头发、胡子、指甲也像生长了三个月一般,方才心里在想事情,因此没有注意。

听见声音其他人也出来了,看见丁齐的样子都吃了一惊。田仲络语气惊疑道:“丁院主,您这是修炼什么神功去了,不会是因为那桃子的灵效吧?”

丁齐苦笑着解释道:“我在村中那棵大桃树下入定,定境中经历了三月时光,今天早上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让诸位见笑了!”

大家都没有笑,看着丁齐都是一脸震撼之色。假如换个地方说这种话,别人可能只当个故事听。可是这里不一般啊,它就是一个方外世界,在场众人早已见证了人所不知的玄奇,多少也能理解丁齐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这番话也显露了丁齐的修为,这世上不仅有神奇之地,亦有神奇之人!

丁齐进屋找东西刮胡子修指甲,头发倒没剪,先找了根细绳于脑后扎了一个短短的小辫。麻晓赞道:“这么看,丁老师更潇洒了!”

丁齐:“先别说这些了,吃早饭吧,这煎鸡蛋好香啊!”

这里也有柴米油盐和各种日常用具,基本都是杨晨功从外面带进来的,他这些年有空时也会来到畅乘福地中小住,物资当然会准备齐全。杨晨功解释道:“这就是当地的土鸡蛋,今天早上刚下的,我们几个找鸡窝掏出来的。”

畅乘福地中有鸡,丁齐今天凌晨就听见了鸡叫,也看见了鸡在村庄中溜达。在他的定境中带领族人迁居的时候,狗都跟着走了,鸡能带走的也带走了,但还有一些留了下来,成了无人饲养的野生土鸡。

鸡本是古代人工驯养的家禽,在这里又重新归野生,看品种很像农家芦花鸡,但体形稍微小一点,而且会飞。虽然这些鸡无法飞得太高太远,但扑腾着翅膀过河上树还是没有问题的。杨晨功显然对这一带的情况很熟悉,天刚亮就带人把新下的鸡蛋掏来做早饭了。

首节上一节405/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