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257节

法源没接茬,板着脸道:“请你们站好!”

法源给三人拍完了合影,丁齐突然又道:“我们能不能请二位大师拍张合影?”

冼皓问:“还要找谁来拍呢?”

法澄又扭头喊道:“师兄,你也来帮个忙吧!”

随着话音,桃花尽处又走来一个和尚。他看上去非常年轻,穿着很普通的僧衣,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身材高大、容颜俊朗,论相貌完全可以成为女频的男主角了。听见法澄喊的那一声师兄,丁齐和冼皓已经反应过来了,又赶紧行礼道:“法海大师好!”

在他们所读的中故事里,芜城有一座九林禅院,九林禅院有三位高僧,法海、法源、法澄,此刻居然全见到了。因为白蛇传的缘故,法海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这位高僧偏偏也叫法海,但此法海非彼法海,九林禅院也不是金山寺。

法海合什还礼,并没有多什么,接过手机就给四人拍照。拍完之后冼皓眨了眨眼睛道:“丁齐,我们能不能与三位大师一起合个影?”

法海还没答话,法澄已经点头道:“不必再找人了,给法海师兄留个空就行。”

丁齐正想问谁来拍呢,不料法澄已经安排好了,只要空出个位置给法海就行,还是让法海来拍。这怎么拍啊?难道是让法海施展分身神通,再变出另一个法海来?丁齐很期待,中的法海神通广大,有这个本事也很正常,但丁齐还没亲眼见过呢。

不料法海并没有分出化身,就是很正常地对着众人拍照,他应该站的位置就是空着的。拍完之后丁齐接过了手机打开相册一看,法海居然就站在众人之间,照片上有他!

合影都拍完了,法澄却掏出一个手机道:“师兄,用我的手机也拍个合影呗,今日难得见到这两位方外之人。”

冼皓也掏出手机道:“用我的手机也拍几张,麻烦大师了!”

丁齐:“你就别凑热闹了,头我传给你法澄大师,您也用手机啊,是充话费送的吗?”

法澄竟有些紧张地反问道:“丁施主,这违反戒律吗?”

丁齐:“我不知道呀,法澄大师您才清楚,应该不违反吧。”

法澄似是松了一口气道:“不是充话费送的,我不捉财物,拿什么钱去充话费呀。这是庙产,庙里发给我用的。有位施主捐了一批手机,据他的公司和电信部门有合作,电信部门连机带号送了一批先不了,拍照。”

用法澄的手机也拍完了合影,丁齐又掏出手机道:“法澄大师,我们能不能加个微信好友?”

法澄却摇头道:“贫僧没有微信。”

冼皓问道:“那你拿手机干什么?”

法澄打开手机道:“欢迎下载九林禅院a。随时掌握佛事法会动态,了解历史名人典故,学习禅修真谛在线功德捐助,扫描二维码一键完成。”然后又扭头问法源道,“住持师兄,我没背错吧?”

法源把身子转过去了装做没听见,却抬手指向他走来的地方对冼皓与丁齐道:“从这里往芜城的路旁便是九林禅院,山门在此,不必远求。”

丁齐与冼皓再度行礼致谢,辞别三位高僧,走出了这片桃花林。法海、法源、法澄亦合什还礼,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光头闪闪发亮。

199、两道菜

走出桃花林就来到一条公路旁,可见人来车往,与外面的世界没什么两样,公路旁还有公交站牌。丁齐与冼皓并没有坐公交车,沿着公路向芜城市区方向走去,前走不远又闻到了一股酒香。道路对面有一家酒厂,修得很漂亮的大门楼上还立着旗杆,国旗迎风飘扬。

这景象,那里像是方外世界啊。假如真有这样一个方外世界,也不可能与外面的世界几乎什么都一样吧?这里反倒更像是一个传中的平行世界,但是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平行世界吗?就算有,难道这么轻松就能穿越吗?

丁齐的感觉已不清是玄幻还是科幻了,反正已经来了,先看看情况吧。

走过酒厂又看到不少处工地,还有很多已竣工的楼盘。近年来城市都在向周边延伸,老城区的面积有限,很多房地产开发项目都分布在外围的新城区,比如境湖市的雨陵区与江北区。而芜城市的规模比境湖市多了,从市郊的昭亭山脚下步行就可以到达市区中心。

他们进入芜城市区首先经过的地方是老北门,有一条由北向南城贯穿旧城区的街道。城北这条路显然很多年都没有拓宽过了,马路两旁的树木都很高大,前行大约一公里左右,路的右边人行道上立着一块牌子,指向民居间的一条巷,牌子上写着“九林禅院由此向前三百米”。

丁齐问道:“进去看看不?”

冼皓:“既然来了,当然应该去参拜一番。”

两人拐进了路旁的巷,巷子里是水泥和石板混合铺就的地面,弯弯曲曲高低起伏,周围是参差错落的老房子,有些显然已经没人住了。地方的老城区搞动迁比较麻烦,很多开发商宁愿在新城区起楼盘,反正距离也不远吗,所以城市中不同地点的风貌对比显得很强烈。

在巷子里走了几百米,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地,感觉就似柳暗花明,他们来到了九林禅院的大门口。九林禅院不收门票,空地侧面得禅房是用斋的地方,香客可以在这里吃早饭和午饭,都是免费的大锅素菜与白米饭。庙里平日用的米和油等物,基本也都是香客捐的。

庙门前空地上有摆摊卖香烛的。有一人的样子最醒目,手持九环锡杖、身穿明黄色的僧袍、披着大红金线袈裟、脑袋上戴着电视剧里唐僧那样的帽子。他站在那里,身旁边还立着一块牌子:“欢迎合影留念,每次收费十元”。

九林禅院大开中门不卖票,每天两顿素斋也是免费提供给香客,香客自己往功德箱里放钱就行,多少随意。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这么座庙在这里,附近无事的居民也可以找点生意做。一看这“和尚”就不是庙里的和尚,而是附近的居民装扮的。

见丁齐和冼皓走来,那“和尚”招呼道:“帅哥美女,来张合影呗,背景就是九林禅院的大门,留个纪念!”

旁边卖香烛的贩也招呼道:“进庙要烧香的,我这里全套都有,有二十的、八十的、一百八十的,你们要哪一种?”

丁齐悄声道:“我们刚才和三位高僧合影,好像没给钱啊。”

冼皓掩口笑道:“庙里有功德箱啊。”

九林禅院的格局十分奇怪,它没有单独的山门殿和前后院,整个寺庙都是开放式的,周围这片空地就相当于院落了,四周那些民居就相当于院墙了,进庙直接就到了大殿。

这里的大殿的格局也是丁齐从未见过的,从前往后深而狭长,进去之后首先看见当中供的地藏菩萨,两侧是十殿阎君。香案上摆着香,还立着一个牌子,黄线很昏暗,仔细看才能注意到上面的字迹“烧香免费,每人限取三支。”

丁齐与冼皓对视一眼,将随身带的现金都放进了功德箱里,然后各取了三支香,在油灯上点,退到香案前的团蒲后面举香敬拜。两人都不是佛教徒,并没有下跪叩首,而是将三支香高举过顶深鞠躬,随即便听见了当、当、当三声清越的鸣响。

殿中坐着一位僧人,背朝着大门方向,穿着深青的僧衣,位置在香案的右侧,他手持数珠闭着眼睛好似在念经,丁齐和冼皓进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反应,两人也没有去打扰他。当丁齐和冼皓举香敬拜时,他却拿起一根棒槌敲响了身前的紫金钵。

这样突然响起的声音,往往会把人吓一跳,可是丁齐和冼皓并没有被吓着,甚至感觉很自然。这钵声清越悠长,仿佛在元神中荡,丁齐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前方的地藏菩萨很两侧十殿阎君好像都看了他们一眼。

塑像当然都是睁着眼睛的,但只是泥塑木胎,当钵声响起的时候,这些塑像却仿佛都“活”了过来,令丁齐有一种被目光注视的感觉,冼皓亦有同感。

敬拜之后,他们将香插进炉中。而那敲钵的僧人又闭上了眼睛,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甚至都没有扭头看两人一眼。

丁齐和冼皓并没有打搅这位僧人做功课,只是向他点首以示感谢,然后绕过地藏菩萨走进了后殿。大殿的前后两进是一体的,中间并没有庭院,都在一间狭长的厅堂里,通过布置分隔成前后两进。

但是一走进后殿,就感觉光线明亮了不少,仿佛穿行了阴阳两界。后殿更像一间陈列室,左中右三面的柱檐上,依次挂着禅宗三十三祖的画像,就像在介绍禅宗传法的历程。

左手第一幅是禅宗祖师摩柯迦叶的画像,也就是在灵山法会上见释尊拈花而微笑的哪位。禅宗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达摩东来中土,为中华禅之始祖,留衣钵又传至中华禅六祖慧能。后殿中右手最后一幅慧能的画像,恰恰与迦叶相对。

参观完九林禅院出来,两人很长时间都没话,也没有找人问路。丁齐走过每个路口时都注意看路牌,又走了十来分钟,向左转进入了滨江路,他终于开口问冼皓道:“你在想什么呢,怎么一直不话?”

冼皓开口时仿佛长出了一口气:“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好像是想起来什么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想起来,这种感觉无法形容”

丁齐掏出手机打开相册道:“法海大师给我们拍照的时候,我们身边明明是空着,但他却把自己也拍进了照片中。”

冼皓:“这位大师一句话都没,但他什么意思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丁齐:“境界不到,就不必多想了咦,前面知味楼到了!”

知味楼共有三层,前门朝街,后临句水河。大堂里挂的电子钟显示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多,而日期比外面的世界快了两个月。

首节上一节257/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