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外贸 第94节

  送走了一波客商的叶青拿出烟点了根,无聊的打了个哈欠,以为今天就要这么轻轻松松过去。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伙日本商人从楼下上来,在一位翻译与政工代表的陪同下,四处闲逛着。

  不多时,他们一行人来到叶青所在展位附近,一边打量着周围展品,一边嘀嘀咕咕的说着事情。

  “真是可惜,本以为这次能在华夏搞到钙补充剂,没想到这么大的展销会,竟然没有这种产品。”

  “只能找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那我们下一站去哪里?”

  “爪哇岛吧,那边有一家大型化工厂有生产饲料级钙补充剂,如果他们可以吃得下我们四百万美元的订单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化工公司的翻译就跟在一旁,为政工代表进行着同声翻译。

  这些话也恰巧被叶青听到,当得知对方需要饲料级钙补充剂时,一向记忆力很强的他立即想起自己在检验科帮忙期间,曾有人找到尹兰,要磷肥喂狗的那件事儿。

  随后又听到四百万的订单,以及长期合作,他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起来。

  于是叶青沉吟了一番后,便上前一步,对那几位日本人说道:“几位需要饲料级钙补充剂是吗?”

  他的突然开口,让并没有什么准备的公司的那名翻译愣住,不明白叶青为什么要问这个,公司又没有这东西,所以并没有及时翻译给那几个日本人。

  好在对方自己带了翻译,听完翻译内容后,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日本人走上前,欠了欠身,客气的道:“是的,这位先生,我们正在寻找饲料级钙补充剂,可惜贵方并没有这种产品。”

  “那不知刚刚几位所说的四百万美元的订单,以及长期合作协议,是真的吗?”叶青又问。

  几个日本人听到他的问话,顿时一头雾水,你又没有货,问这么多干什么?

  倒是那名站出来与叶青说话的男子,心中一动,忙道:“自然是真的,如果贵方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话,我们最少也能签下四百万美元的订单,甚至是更多,至于长期合作的话,我想三年也该是没问题的,而且我能保证每年的订货量都不会小于四百万。”

  一加三就是四年一千六百万,可是不少了!

  叶青舔舔嘴唇,笑道:“那几位留一个联系方式吧,如果我找到货的话,会及时联系你们。”

  中年男子赶紧从身上拿出名片,走上前双手奉上:“那就麻烦您了,先生。”

第165章 再立功

  叶青接过名片扫了眼,不等边上的政工代表开口,就主动将名片交到他手上,并谨慎叮嘱道:“这名片您可收好了,搞不好这玩意儿就是一个一千多万的大单子。”

  业务员守则中有明文规定,是不允许他们私自收藏外商联系方式的,必须统一交给单位处理。

  政工代表一听,神色多了几分郑重,忙将名片小心收进兜里。

  而后,叶青又对那个日本男人道:“几位先生继续逛吧,我得去帮诸位寻找钙补充剂,就先失陪了。”

  “麻烦了,先生。”日本男人忙又鞠了一躬。

  “再会。”

  叶青冲他轻点了下头,便抹身走向楼梯口隔间。

  此时常香彤他们都已经在准备下班了,见他进来,赵刚笑问道:“怎么了?不能是临下班了你这头来了一单吧?”

  “是也不是。”几天下来,叶青已经跟这几个领导混熟,闻言嘿嘿一笑,拉过来一把凳子坐下,道:“我找到一份大单,总价值最低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大单!”

  “多少?”罗晨差点被嘴里一口烟呛到,急忙起身走上前,确认道:“一千六百万?我没听错吧?”

  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在出口方面一直都不是强项,每年的广交会上,能出口个四五千万就不错了,这一千六百万,对化工公司来说属实是一笔巨款了。

  “到底怎么回事?”常香彤等其他领导也立即向他看了过来。

  “不是一单一千六百万。”叶青见他们有些误会了,赶紧将情况解释了下。

  “你这个小同志,这不说话大喘气吗?我还以为真是一千六百万呢。”赵刚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我这不是没把话说完嘛。”叶青一脸无辜。

  “四百万倒也不少了。”罗晨却是挺知足,眼神灼灼的望向常香彤跟赵刚两大业务处处长,问道:“咱们能不能吃得下这一单?”

  “吃倒是吃得下,就是有点困难。”常香彤沉吟着道:“咱们目前还没有大型工厂生产饲料级钙补充剂,都是一些地方性的小企业在生产,产能极其有限。”

  赵刚皱着眉接茬道:“他这四百万的单子,少说也要两三万吨,得需要多个工厂同时生产,光审批,定计划,调拨资源这一套程序走下来就得不少时间,再加上生产,运输等环境,需要不少时间,不知道日本人那边等不等得了啊。”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弊端了,在这一时期,工厂生产活动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计划安排,当出现紧急生产任务时,需要经过一套特殊的审批流程和部门体系,非常的繁琐,也非常浪费时间,经常会因此错失商机。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涉及到的生产单位过多时,弊端体现的就更加明显了。

  “先试试看,总价值一千六百万的单子,对咱们可是一块大肥肉了,没道理送到嘴边了还不吃!”

  罗晨凝眉思忖了一番,便准备调兵遣将,去跟下面工厂核实产能,确定事情的可行性。

  叶青这时才有机会插嘴,笑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领导,咱们公司不是有三万吨从科威特进口的磷肥因为严重受潮被搁置在天津港,正跟科威特打官司呢吗?”

  “咱们可以跟他们谈一谈,低价把这批磷肥收了,然后加工成钙补充剂卖给日本人,这样不仅能节省不少时间,而且差价也能不少赚。”

  “至于后续几年的订单,那就好办多了,咱有的是时间来想办法,是建厂,还是多地联合生产,都可以的。”

  “磷肥还能加工成钙补充剂?”这可涉及到罗晨的知识盲区了,诧异的望向叶青。

  “没问题的,我听检验科的尹兰组长讲过,磷肥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钙补充剂,虽然人不能用,但饲料级肯定没有问题。”叶青点点头。

  “我以前也听人提起过这种事,好像是可以。”常香彤有些不确定的道。

  “那就去找人确认一下。”罗晨立即秘书吩咐道:“小张,你赶紧去楼上找找相关的专家。”

  “好的。”

  秘书赶忙从隔间小跑出来。

  “原来你小子是胸有成竹才过来汇报的啊!”罗晨又笑眯眯的看向叶青,忽的瞪起眼,责怪道:“可有想法你怎么不早说?害的我在这愁了半天!诚心的是不是?”

  “我哪敢啊,是你们也没给我机会把话说完啊。”叶青苦着脸道。

  “哈哈,不过该说不说,小叶这脑瓜子是真的活泛。”赵刚上前拍拍他肩膀,一脸欣赏:“凭着几句话,就捉到了商机,还在短短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不仅能帮助咱们签下订单,还解决了那批磷肥的争议问题,厉害啊!”

  “都是领导们指挥有方。”叶青腼腆的笑了笑。

  “就别往我们脸上贴金了。”常香彤微笑着道:“这件事也就是让小叶碰见了,要换做是其他人,估计也就一听罢了,绝不会联想到磷肥。”

  “那确实,我连磷肥能加工厂钙补充剂都不知道呢。”罗晨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后,又再次打量了几眼叶青,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目光有点微妙。

  而后,他们几人又聊了聊天津港口那批磷肥的事情,过了几分钟,罗晨的秘书就带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匆匆回来。

  “领导,这位是广州化工局的刘向阳同志。”

  “您好您好,刘同志,麻烦您了。”罗晨忙上前跟对方握了握手,就赶紧问道:“具体情况您都了解了吗?”

  “已经了解清楚了。”罗向阳轻点了下头,笑道:“关于将磷肥加工成钙补充剂这件事,从技术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大规模的话,可以采用湿法磷酸工艺,而且国内也有多家化工厂具备加工条件。”

  罗晨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随即又询问了下技术难点,以及产品信息,待确认可以达到客户要求后,就赶紧从屋里出来,去找总经理周志国汇报情况。

  而且就在当晚,化工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与一些相关部门的代表连夜开了个会,并与各方确认了下叶青提供的方案中的所有环节的可行性。

  最终,会上一致通过,决定按照叶青提供的方案,接下这一单。

第166章 闭幕

  夜里十一点多,爱群大厦。

  刚刚结束了关于叶青挖掘到的那笔四百万钙补充剂订单的解决办法的会议的周志国与罗晨二人从会议室走出来。

  “太晚了,就别回去。”这些天经常开会开到半夜的周志国哈欠连天的拿出烟,递给一边的罗晨:“我那屋还有地方,等会找服务员要一张帆布床,你在这对付一宿吧。”

  “成。”罗晨欣然点点头。

  而后两人一边聊着订单的事情,一边往楼下走,很快就到了周志国所在的楼层。

  走进走廊,就见过道两侧摆满了帆布床,每张床上都躺着一位来自国内各大外贸公司的工作人员。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广交会的住宿问题就一直都是个难题,不仅他们这帮外贸公司的人住宿困难,连外商也是如此。

  就比如说今年,很多来的晚的外商都跟走廊里这些外贸公司的职工似的,需要在走廊里睡帆布床。

  这种情况直到七十年代后期,广州兴建大批宾馆后,才得到缓解。

  周志国俩人轻手轻脚的小心翼翼走在楼走廊内,生怕弄出动静吵醒连日操劳的这帮职工们。

  少顷。

  俩人来到周志国房间外,拿出钥匙打开门,二人先后走进屋内。

  房间不大,就二十平左右,有个独立卫生间,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以及一张写字台。

  “来,搭把手,咱俩把写字台往墙边搬一下,给你腾个地。”

  “唉,好。”

  俩人一个正厅级,一个副厅级,吭哧吭哧的把沉重的写字台搬到墙边放好后,又去外面找到服务员,要了一张帆布床,一床铺盖回来。

  摆好床,铺上被褥,饿得发慌的周志国又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饼干盒搁到桌上,并倒了两杯开水:“我这也没啥好东西,后厨那边也早下班了,你就将就吃点吧。”

  “已经很好了。”

  俩人一人拿着一块饼干,就着开水边吃边聊工作。

  说着说着,周志国突然提道:“小叶最近一段在会上表现很亮眼啊,已经立了几次功了。”

  “小叶这个小同志确实是个人才,别看才工作两个多月,年岁也不大,但在专业素养上面,不少老同志都不如他,而且行事风格也灵活多变,从不拘泥一格,是个天生干外贸的好料子。”罗晨的神情中满是掩不住的赞赏。

  “那你觉得这笔单子让叶青跟他师父负责怎么样?这单子毕竟是他一手发觉出来的,而且大致方案也是他想出来的,由他来操作的话,应该更轻松些,正好也能借着机会锻炼他一下。”

  “这个……”罗晨闻言迟疑了下,才道:“暂时就先不要考虑小叶了,对于他,我还有点其他想法。”

  “什么想法?”

  “您先容我卖个关子成不?”

  “嘿,你个老罗,跟我还卖上关子了?成吧,那你说让谁负责这件事比较好?”

  “白峰就很好,他是老业务员了,这点事情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另外再搭个年轻人,让他多带一带。我有预感,明年尼克松过来之后,咱们的外贸工作将会得到蓬勃的发展,所以要多锻炼年轻同志。”

  “可以。”

  ……

  转眼时间来到十一月初,广交会即将结束。

  今天是八号,展会的最后一天,明日后这场秋季广交会将正式撤展。

  是以,叶青他们这帮业务员们今天几乎是忙得不可开交,从早上刚上班,就在谈判区没出来过。

  如此一直到下午一点多,叶青才终于得空吃口饭。

  “叶先生。”

  他刚吃两口,这段时间每天都会跑上楼看上他一眼的李上安跟只鬼似的突然窜了出来,笑么呵的站在叶青跟前,瞅瞅他饭盒里连肉都没几块的简单饭食,眉头一皱:“你们公司的伙食待遇这么差吗?这一场展会下来,交易额最少也要几亿,不说吃多好,总得有点肉啊。”

  这时候大家都在忙,边上也没政工代表,叶青说话就随意了些,闻言笑道:“我们是大集体生活,讲的是奉献与荣誉,兄弟姐妹是一家,不搞特殊化。”

  这就涉及到理念问题了,李上安没跟他掰扯,转而问道:“不说这个,我来是想问问你,我什么时候联系你们公司合适?”

  “下个月吧,这个月我们得处理广交会上这些订单的后续事宜,得下个月才能抽出空。”叶青想了想道。

  “还得下个月啊。”李上安轻吐了口气,一副有些等不及了的样子。

  叶青哭笑不得:“您再急也不差这几天吧?”

  “,你不懂我们这些游子的心情,我足足想了那座城四十年啊!”李上安唏嘘的摇摇头,随后又借着机会跟他聊了几句老家的情况,直到叶青吃完了饭,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首节上一节94/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