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外贸 第18节

  三口人走了没几步,突然有一小伙从边上挤了过来,重重的撞到了叶母胳膊上的包,藏在胳肢窝下的手掌中还捏着一枚夸胡刀片,正要往包上划,原来是位来打食儿的佛爷。

  叶母这时却黑着脸一个巴掌就把人给扇到一边,气呼呼的指着他破口大骂:“你特么瞎啊,挤你大爷挤,敢死去啊?碰坏姑奶奶包,我特么死你丫的!”

  王秀兰此时的心情也很好理解,就像是你花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了一双新鞋,刚出门就被人踩了一脚,那真是杀他心都有了。

  “我艹……”

  小伙张口就要骂回去,叶青伸手摁在他脑袋上,蒲扇般的大手就跟抓着蛋子儿似的,好似稍稍用力就能捏碎。

  他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小伙,眼神冷冽:“孙贼,你敢骂一句,但凡你嘴里牙能剩下一颗,我就是你孙子!另外,下回儿打食儿把招子擦亮点,没特么看见那是个刚买的空包吗?”

  小伙闻言脸色变了变,张了张嘴,嗫嚅了一下,最终屁都没敢放一个,就灰溜溜的跑了。

  “呸,什么德行!”

  叶母冲他啐了一口,回头看了眼已经能给他老娘遮风挡雨的贴心儿子,一脸欣慰的笑了笑,随即三口人上了三楼。

  三楼主要卖的就是文具跟家电、体育用品等,这时期被老百姓们趋之若鹜的三转一响就在这。

  他们上来就是收音机的柜台,里面大大小小的也摆了十多种款式的收音机,便宜的四五十,贵的一百五六。

  此时柜台前围了不少人,正眼馋的打量着那些收音机,不过买的没几个,基本都是看热闹的。

  叶母经过时停了下脚步,往里头看了眼后,便带着叶青俩人直奔文具区。

  刚从儿子手里得了个包的她豪爽的不得了,直接豪掷五毛钱给叶青买了瓶英雄牌的大瓶蓝黑钢笔水,而后又给叶小毛买了几根儿铅笔与作业本,就准备下楼。

  在经过体育用品的时候,叶小毛踮着脚看了几眼卖乒乓球拍的柜台后,才一步三回头的与叶母他们往楼下走。

  叶青留意到后,想到小老弟惨不忍睹的学习成绩,便拍拍他脑袋瓜,激励道:“你要是能考试得第一,我就给你买一个带胶皮的。”

  “不想买就直说。”叶小毛不仅没高兴,反而丢给他一个白眼。

  小老弟还是很有逼数的,知道自己没那个学习天赋,叶青的许诺连望梅止渴都算不上,至少人家曹操手下还有梅子可以幻想,他是连想都不敢想。

  “烂泥扶不上墙。”叶青无奈的摇摇头,不再管他。

  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要是长大了能出息点帮一帮,不成就随便给找个养老单位混日子去。

  不多时,三口人回到了一楼。

  叶小毛顿时来了精神,聪明的他立即借着老娘刚得一包,心情不错的机会,再次央求:“妈,给我买个果丹皮吧。”

  “就一根儿啊。”心情美丽的叶母轻易的就答应了他,来到柜台前,花了五分给他买了根散装的。

  终于得到心心念念的果丹皮的叶小毛高兴不已,平时他要想买一根,都得攒一周零花钱。

  所以此时都舍不得直接吃,而是把卷成一条的果丹皮捋开,咬下一小片在嘴里慢慢咂摸,这样能吃好几天呢。

  买完了果丹皮,三人又去了其他柜台,叶母依次买了半斤白糖、一卷棉线、一大包火柴、电池等等一些日用品。

  她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目的明确,到柜台就掏钱、掏票,买好就直接转向下一个柜台,从不闲逛乱看,效率极高。

  如此花了半个多钟头,把该买的都买好后,叶母便带着大包小裹的领着俩儿子从百货大楼出来。

  紧接着他们就去了离得不远的制衣铺,到地方跟大师傅说明情况,给叶青量了下尺寸,又留下九尺半的确良布料跟两块钱加工费,他们便准备打道回府。

  不过叶青可不想这么快就回去,他都惦记友谊商店好几天了,于是等从制衣铺出来,就跟老娘说道:“妈,您跟我弟先回,我去友谊商店溜达一圈。”

  “那你去吧,记得早点回啊,也别乱买东西。”叶母上前接过他手里的东西。

  “满兜就五块钱代金券,我想乱买也没钱啊。”叶青轻笑一声,转身溜溜达达的往友谊商店的方向走去。

  这一时期的友谊商店还没换地方,依旧在东长安街那边,挨着另一涉外场所四九城饭店。

  位置离叶青家这边也不算远,就四里多的距离,他个儿高,步大,一路闲庭信步,走马观花,半个钟头不到就到了地方。

  那是一栋灰色苏式三层楼,窗户加装铁栅栏,正门悬挂着印有中英俄三种文字的友谊商店铜牌,门口有持枪武警站岗。

  这家友谊商店开业于六四年,是特殊的涉外场所,从开业之初就只接待外宾、华侨,以及少部分有外交身份的特殊人群。

  叶青很早就知道这里,也一直对这个充满了神秘感的商店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每次他从这里路过,都会下意识的驻足看上一眼,猜测着里面究竟都有什么。

  而今天,他终于不用猜了,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去游逛。

  叶青两手插兜,跟个街溜子似的溜溜达达的来到门前,门口的警卫正要上前阻拦时,他掏出自己的工作证,笑着递过去:“您好同志,我是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来买点工作需要的用品。”

  警卫显然接触过这一类情况,接过工作证仔细看了看,又一位工作人员确认了下,就让他进去了。

  可怜巴巴求点票,o()o

第32章 来都来了

  叶青方一踏入友谊商店,霎时间,一股混合着皮革、香水和进口清洁剂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入目的,是满屋的琳琅,许多商品都是市面上见不到,或者很不常见的。

  日本的三洋收音机、东德的莱卡相机、朝鲜的人参、波兰的毛呢料、瑞士的巧克力、法国人头马等等一些进口货,看的叶青眼花缭乱,心中不由得产生出有一种回到了后世高端商场的错觉。

  而除了这些进口货外,这里还有许多国内的特供商品,如雪莲的羊绒衫,中华烟、茅台、五粮液、大白兔奶糖等等。

  这里甚至还卖古董,清三代的景泰蓝、书画,明代的青花瓶,唐代的金银器……

  “啧啧!”

  叶青楼上楼下的逛了一圈,涨了不少见识的同时,也大致的摸清了各种商品的价格,想买的很多,但能买得起的却没多少。

  就比如说那台日立的黑白电视,足足需要一千多外汇卷或者代金券,他就是把俩腰子放这块,也带不走。

  还有那个苏联的红星怀表,也得三百多块。

  就他兜里那五块钱,都不够干嘛的。

  不过华夏人有个习惯,那就是来都来了,要是带点什么回去,总感觉亏得慌。

  于是乎,叶青挑挑选选一阵,先去买了两块象牙白的力士香皂,这是上海产的特供产品,采用进口棕榈油,英国的配方,皂体呈现特有的象牙白光泽,使用时前调是青草香,中调玫瑰香,后调则是桂花香。

  东西好肯定是好的,可价格也不便宜,一块二代金券一个,相当于两块六毛四的国内货币,要知道四九城日化二厂的北海香皂也才两毛二一个而已。

  不过这也没毛病,友谊商店针对的客户人群是老外,肯定不能像面对自家老百姓那样,基本不赚啥钱,有的甚至还要亏钱来保证民生。

  宰他们就对了!

  叶青也心甘情愿被当外国人宰。

  他这两块香皂是给老娘还有大姐的礼物,买完后他又去进口烟酒柜台,花一块八买了一盒万宝路,准备拿回去给老爹尝尝鲜。

  两样东西买完,他手里的代金券也没多少了,只剩下八毛。

  叶青不像其他业务员,把手里代金券看的什么似的。

  知道后世历史走向的他,虽然兜里没几个子儿,但还真没把这点钱儿当回事,来的时候他就没想再把代金券揣走。

  于是乎,他又揣着最后的八毛钱,来到卖特供糖果的柜台,瞅了瞅里头的大白兔,这东西在外面很少见,只要一上市就撒手没,没点人脉你看都看不到,不过这里却是敞开了供应。

  友谊商店的大白兔分两种,一种是铁盒的,卖一块二,一种是袋装的,卖六毛八。

  铁盒的他肯定买不起,便买了一袋六毛八的,白底儿蓝兔的包装,一袋二十颗糖,而后他又来到隔壁柜台,用最后的一毛二买了一袋光明水晶糖。

  一袋十颗,有玻璃纸、糯米纸双层包装,同样比外面百货公司贵了不少。

  至此,叶青兜里那点代金券算是花了个毛干鸟净。

  待去收款区付了款后,不一会儿叶青就拎着一只装着他买的那些东西的牛皮纸袋从友谊商店里出来了。

  “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回身望了眼以往神秘无比的友谊商店,叶青喉间发出一声淡然的轻笑,拎着纸袋晃晃荡荡的往家的方向走去,一点都没为十多块钱换回这点玩意儿而心疼。

  就当下这种环境,钱多了也没啥用,所以叶青对钱看的并不重,主打一个该吃吃,该花花。

  真要赚钱那也得是改革以后的事儿了。

  回去的路程叶青依旧没坐公交,拎着东西走了二十多分钟,很快就回到了前门大街。

  在经过前门副食店时,见门口摆着半车西瓜挺不错的,就凑上前对着一翠绿的大个儿西瓜拍了拍,而后对坐在一边喝茶水的副食店售货员小伙问道:“同志,这西瓜保熟吗?”

  “那就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挑了。”小伙抱着膀子站在一边。

  叶青见状撇撇嘴,挑了几个西瓜拍了拍,听听声后,心里就有了底,便从兜里掏出路上花三毛五一盒买的八达岭烟,递了根过去,问:“怎么卖的?”

  “哎呦,八达岭呢!”小伙连忙接过来,也热情了许多,笑呵呵的道:“都是今儿早从庞各庄拉来的,一等瓜四分一斤,二等瓜三分,水果票都一样,一斤一分儿。”

  叶青了然的点点头,随即往前凑了凑,小声道:“哥们,我没带水果票,不过兜里有工业券,你看能不能找人跟我换换?”

  “您想怎么换?”小伙眼睛一亮。

  “就这个。”叶青指了指之前相中的那个十多斤的大西瓜,道:“我拿零点五张工业券换。”

  工业券虽然比水果券好的,可用的地方也多,所以价值要高一些。

  “成。”

  见他给的还挺高,小伙立即上前称了下西瓜的重量,而后就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儿又出来,将几张水果票递给叶青,接着又给开了张三联单:“您那是一等瓜,一共十五斤,拢共六毛。”

  “得嘞。”

  叶青很痛快的从兜里拿出一张零点五面额的工业券给他,然后进屋付钱。

  待他出来时,那小伙已经很贴心的用草绳帮他把西瓜捆上了,直接拎着就能走。

  “西瓜拿好,哥们,以后再有这好事,直接找我就成。”

  “谢了,兄弟。”

  叶青莞尔的看了他一眼,拎着西瓜往家走去。

  过了不多时,他便回到了廊坊二条,远远地就瞧见王秀兰在胡同里跟几个老姐妹显摆着手提包。

  “你们说这玩意儿哪有帆布包实用?花里胡哨的,我说不让青子买,他非要给我买,拦都拦不住,这给我气的啊。”

  “哎呦,王姐,您可真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孩子孝顺还不好?”

  “这不瞎花钱嘛。”

  “那不比我家那小子强?都上班了,还三天两头找我要钱呢。”

  听了几耳朵的叶青好笑的走上前:“妈,冯婶,耿姨,您几位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正说你呢。”耿姨笑盈盈的看过来,目光在他身上流转,稍稍有些火热,有一种丈母娘看女婿的感觉。

  人俊,工作好,还孝顺,多好的小伙子啊。

  而她家老三又刚好跟叶青年龄差不多,再加上这么多年的邻居,给他们促成一对还不是轻轻松松?

  “嚯,这西瓜不小啊,得十五六斤吧?”冯婶这时也走上前来。

  “十五斤呢。”

  “又乱花钱,照你这样下去,你那一个月九十二块的工资早晚祸祸没。”王秀兰蹙着眉,很不高兴的样子。

  “……”

  叶青满头黑线,脸上表情僵硬,笑的异常尴尬!

  您能不能别每次都这样?太刻意了啊喂!

  先求票,另外说一下,看评论总有书友老爷说剧情拖沓的,可我写的不是爽文啊,它得附和常理啊,一个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毛都不懂,咋让他去谈判?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再有,这本书写的就是一名外贸业务员的日常生活,所以节奏不会太快,老五在这里只能对心急的书友老爷们说抱歉啦。

第33章 夺少?

  “走走走,妈,咱回家说去。”已经数次被老娘拿出来当众炫耀的叶青老脸实在遭不住,赶紧上前拉着王秀兰往回走。

首节上一节18/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