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中途能把活儿搁下,来给送水,赚点外快。
送一趟一毛钱的工钱,就两公里。算上压水井,十几分钟就办完了。
就当坐久了,出来活动一下。
一天送三趟,用不到一个小时。但一个月能因此多九块钱。
差不多一张大团结了。购买能力很强的,能买小二十斤肉。
因此,他们两口子也挺乐意。
把水续上,宋全看生意挺好,便问方明澈,“大兄弟,要帮忙么?”
“没别的事儿了,你已经帮了大忙。”这点生意,他们夫妻还能应付。而且,人家还有自己的事儿。
宋全点点头,骑着旧自行车、载着空桶回去了。
这第二天,林嫣数过钱高兴的告诉方明澈,“超过二十了。我瞧着还能涨!”
广场上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就可惜他们只能在广场一角。要是东南西北都摆上,这一天不得小一百啊?
方明澈中肯地道:“很快就会有其他茶摊摆出来了。”
林嫣呼出一口气,那倒是。他们生意好肯定被有心人发现了。而且,冲大碗茶没有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准备复杂、繁多的工具。
今天直接去小饭馆吃的饭,省事了不少。
回到家还早,林嫣还能再看一个小时的书才回去。
她回到娘家后,肯定是还要继续看书的。
他们夫妻前两年参加高考,陆续凑齐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俗称十七本)
如今除了教材和真题,还有誊抄的习题册,主要还是看这个。
十七本嘛,两边各放了几本。
“明澈,这个题目我不会做。”
方明澈看过去,是一道几何题。于是把凳子挪过去,细细给她讲解。
第二天再去广场,果然离了一大段距离有了一个更大的大碗茶摊。
人家还是集体的,一个街道办搞的。把辖区内的七八个回城知青都组织起来了。
不过,不是他们幸福里那边街道办的。
看来人家的街道办干部更积极些,不等上头下任务已经开始组织了。
这种每月发定额工资,产权属于街道办。
上辈子有回了BJ的女知青给林嫣写信,就提到回城后被安排了这样的工作。
方明澈记得最开始给大家开的工资是36块钱一个月。
这年头,国营的看不上集体的,集体的看不上个体户。
这三个阶层,在婚姻市场上的行情都不一样。
人家人多,林嫣不免有些担心生意被抢。
方明澈道:“没事,大家正当竞争!”
前两天就他们这一家大碗茶摊子,他也懒得兜揽生意。
这会儿看到有几个外国游客,便笑着抬手招呼道:“Hello,Welcome to Beijing!”
那几个外国游客听到这声便走过来了。
至于街道办的茶摊,那几个回城知青还没放下长衫客的面子,张不开嘴吆喝!
不过这个生意,不用吆喝也会有一些。而且大家离得还挺远,于是各做各的生意。
外国游客来了,方明澈招呼他们坐下喝茶,“Sitdown please!”
然后就把茶水给冲上了,一人一碗。
“Thank you!”
方明澈继续微笑,“You are welcome!”
第41章 新的人设
上辈子颜颜在BJ工作、定居。已经变成老方的方明澈来给她带孩子。
08年开奥运的时候,街道办组织大家伙学习简单、实用的100句英语。
方便大家上街遇上外国友人问路或者啥的。
他还跟着高音喇叭学会了:BJ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几个外国人开始喝茶,方明澈又朝看着就是外地游客的招呼道:“大碗茶,暖身又解渴的大碗茶。两分钱一大碗,喝不了吃亏、喝不了上当!两分钱就是一大碗”
那几个游客看外国人都喝这里的大碗茶,而且喝一碗暖暖身子也好,便也走了过来。
几个外国人喝了茶付钱,并声明多的是tip。
林嫣道:“啥意思?”
“小费,不用找了。”方明澈直接把一块钱的纸币收了起来。
林嫣听了方明澈的解释,皱眉道:“这不就是打赏么?”
“这是外国的文化。人家觉得咱的服务好,所以给小费表示认可。要尊重外国友人的文化传统!”
旁边的外地游客道:“老板,你还会说英语啊?”
“就会几句简单的。”
“你们不是一般人吧?”
方明澈道:“去年高考差点分,这不一边自食其力一边复习。就当是勤工俭学!”
因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总理、总设计师等人都去法国勤工俭学过,这个词儿就被抬了抬身价。
因此他这么一说,那些喝茶的游客也就不把他们当摆摊的普通人看待了。言辞间都客气了些。
这没准哪天就考上大学,鲤鱼跃龙门了啊!
大概是因为刚才两张桌子都坐满了,人从众!
刚空出来一张桌子,便又坐下来几个人。
还有附近其他游客看到了也往这边走,站着喝都行。
一时生意还挺红火。
林嫣瞅了瞅不远不近那个多出来的大碗茶摊,那边人倒是也不少。
毕竟广场上的客流量是真的大。
等忙过这一波,林嫣道:“明澈,你教我几句简单的英语,等下外地游客也我来吆喝。”
要淡化明澈的存在感。
不然回头被竞争对手发现他是黑户,跑去举报怎么办?
出面的事还是都由她来吧。
方明澈点头,“好!”
一般人应该不至于为了集体的生意,就轻易结私仇的。
不过,阿嫣有这个意识挺好。
于是抽空就教她说简单的、实用的英语。
还给她讲了外国的小费文化,省得她心头有疙瘩。
林嫣听过道:“都要给小费啊?”
“对啊。一般是10%到15%,但如果人家认为你的服务值得更多的回报,也可能多给。”
既然是普遍现象,林嫣便接受良好了。
她还笑道:“那外国客人多些好了。”
“你真实际!”
林嫣白方明澈一眼,“都出来摆摊了,还不实际点啊?”
“对对对,有道理。”
接下来林嫣便用现学的几句英语,以及方明澈刚才招呼外地客人的套话吆喝了起来。还编了些新词。
效果还不错!
今年1979年是恢复高考以后第一年考外语科目,但不考外语类专业的只是参考,分并不计入总分。
也就是说,考理工科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
考文科的科目有:数学、历史、地理、语文、政治。
不论理工科还是文科,外语分都不计入总分(仅供参考)。
所以,如今还没有后世对英语的疯狂看重。
会点英语的人,凤毛麟角。
英语卷面成绩高的(满分100,90以上),外语类专业都能降分破格录取。
方明澈的英语也就是在如今不重视英语的环境下,听着能唬人。
用来招揽外国游客,差不多就是最大的用处了。
他也没打算往专业方向去发展,语言不是他的长项。
不过,他们夫妻会的实用英语足够用了。
有外国人来问厕所在哪,他也能给指个方向、简单说明一下。
淡场的时候,方明澈道:“阿嫣,我去刺探一下对手的情况。”
林嫣道:“你不怕.”
“越大方越没事。”谁还没事让人拿红袖章出来看啊?
他抱起在一旁玩耍的颜颜朝对面的茶摊走过去。
对方领头的是个男的。看着比方明澈大两岁(不过也不好说,知青劳累、显老),一起的人喊他老程!
方明澈把女儿搁地上,散了四只大前门香烟给老程和另外三个男知青。
他是先在这里摆茶摊的,还主动过来睦邻友好。
对方接了烟,态度自然也就不错。
他和男知青聊上了,有个女知青还笑吟吟的弯腰逗颜颜。
这会儿大家都是淡场,茶摊也没什么需要收拾的。
“老兄,你们是街道办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