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29节

  如今幺爸给她机会,不但能继续读下去,还能去首都读书。而且幺爸说了,他们三个和颜颜一样,能读到哪里家里就供到哪里。欠的债可以记着,以后工作了还。

  方康,他啥都不在意。就知道去了首都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是和大哥、大姐一起去,跟着爷奶生活。去了是住幺爸的房子,幺妈和二姐对他也都很好。

  只有他,是一点负担都没有的。就是要去那么远,肯定难免想爸爸、妈妈。

  不过爸爸、妈妈说也说过两年他们也要去首都。他就一点心事都没有了。这会儿悬空挨着大哥坐着,他还问方父,“爷爷,有吃的么?”

  方父好气又好笑,“我召集你来开茶话会的呢?”

  小孙子成天就晓得吃喝玩乐,没有高压估计以后难成大器。不过,只要他能自给自足也行。

  他扭头看看方母,“有花生瓜子么?还有之前称的硬糖也抓点出来,给康康润润嘴。”

  说错了,这不是小孙子了。首都的方畅才是小孙子。他还没见过,不好评价。

  以前他觉得方健差不多废了,只能寄希望于方康。但方健去一趟首都回来,倒是懂事多了。至少知道努力读书了。

  希望方康长大些,也能变得懂事吧。他现在最指望的倒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方畅。没见过,所以最有想象的空间。

  方母从屋里拿了个装点心的铁皮匣子出来,打开放到桌上。里头有花生、瓜子,还有冬瓜糖和称的硬糖之类的。

  她示意孙子、孙女自己抓来吃。如今家里富裕多了。田里丰收了,投资给村办工厂的600块也有不错的回报。东西她就舍得拿给方芳吃了。

  这是上回坐火车回来,方明澈买了一匣点心给他们吃。吃完之后,留下的空匣子。放得很好,漆皮都没掉一点。

  方芳有些受宠若惊。从小到大,她想吃点好的,奶的目光都会钉在她身上。

  方康第一个动手,直接抓了个冬瓜糖来吃。

  方健和抓了花生、瓜子。他不爱吃糖,女人和小孩才吃糖呢。

  方芳便也剥了一颗硬糖放嘴里。

  方明华道:“爸,到底喊我们来说啥?你不是还有半个月才要走么?”

  “也没多久了。”方父说着拿起第一本账本,包产到户前的那本。然后一边报数、一边拨打算盘。

  方明华和袁淑芬听着,心头也在跟着心算。老头子拨了算盘也再报结果,可以两厢对照。

  听了第一本账本,方明华道:“我们家在包产到户前,一年才三百多块的收入啊?”

  方父道:“你觉得老子记漏了啊?你说说看,漏了哪笔?就这一年三百多块,还有一百五六是明澈给的。一个月十块,然后三个孩子的压岁钱,我和你们妈过生的钱。所以,咱们种田到底挣了多少,一目了然了。其实也不用我今天来算,每年年底算工分的时候你们早该有数了。咱们一年种田的净收入不到两百。”

  “那还特地算来做什么?”方明华道。

  “让你们加深印象,也是告诉三个孩子一声。省得时日久了,都忘了。好了,接下来是包产到户之后的。”

  又是一通拨拉算盘珠子,方健忍不住和方芳互相看了看。原来种田真的挣不到什么钱啊!

  怪不得之前幺爸在村小教书,都那么多人羡慕呢。他一个月能发三十多的工资呢!

  就是幺妈也有二十多。明惠姑姑转正后也是二十多。不过明惠姑姑家里有钱,她不靠工资过日子。

  方父算完第二笔帐继续道:“那一千的投资是老二的,还有六百是老子的。以后分红会直接打到我们账上。”

  方明华脸色有些僵,合着这一次算是老头子和自己分家?而且,刨开这一千六,以及老头子名下存折上的几百块,家里可谓一贫如洗。

  他知道老头子的意思了,让他知道一下他这些年到底挣了多少。别全伙在一起算,还自我感觉良好。

  “半个月后,我们就去首都了。三个孩子届时明澈说会安排人回来接。到时候就和你们二伯公一家一起上京。这是一百,留给老大和老大媳妇你们过日子。毕竟离收成还有几个月。剩下这老房子,我们和你们兄弟的房间都锁起来。家里就没别的了!至于三个孩子到首都读书,你们一年起码拿300块出来。按去年丰收后的收成算,拿出来之后你们还是能过日子的。”

  方父心头很清楚,先说断、后不乱。如果老二还是个村小老师,包产到户之后大家贫富差距拉近了。那没什么好说的,伙着就伙着,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大不了老二有正式工作,将来老房子老大得。

  但老二如今很明显已经富起来了,看起来还会越来越富。那就要让老大两口子和方健、方康知道,家里到底有哪些产业。自己这份以后可以给他们,但二房的,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老大,老大媳妇,我们两个老的去老二那里,他是该孝顺的。别人说不了嘴!但很可能有人会到你们面前来说算话。你们就记住,那都是羡慕嫉妒恨的。所以才损人不利己的来刺痛你们!你们和老二、林嫣是手足,但毕竟已经分家了。他们愿意帮衬,你们要感恩。”

第192章 父母抵达

  过了五一节,旅行社的办公室就搬迁到四合院的第一进院落了。韩梅组织的搬迁,把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林嫣都忍不住和方明澈道:“她的能力是尽有的。”她还以为自己得操不少心呢。

  方明澈笑了一下,“收入高,主观能动性就全出来了。”

  上辈子韩梅接了老丈人的班去厂里上班,跟林怿如今的工作态度其实差不多。成天能摸鱼就摸鱼,混工资。但98年下岗后,两口子为此吃了大亏。

  当时阿嫣已经不在了,但颜颜1995年考上了BJ的大学。偶尔周末也会去走动、走动,看望一下姥姥、姥爷。这是礼数,毕竟是孩子长辈。

  拎着东西去,吃一顿饭就回学校,不会留宿。到那阵,他们住的依然是老丈人分的这两间房。那时候还有了颜颜表弟。十二岁的小伙子,晚上也是住在饭厅当‘厅长’。

  据颜颜电话里告诉自己的,她舅舅、舅妈都很羡慕自己当老师不用下岗。后来韩梅是去了超市干收银员。那会儿四十了,没什么别的选择。

  林怿,他记得是去开出租车了吧。和贺师傅如今一样,车是老板的,每月得上交一份钱。但这年头的出租车司机很赚钱,1998年之后就不怎么样了。物以稀为贵,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两人挣的钱也就是糊口。两个中年人下岗,两个老年人没了退休工资。经济一下子就拮据了!

  他当时打了5000块到颜颜的卡上,让她给姥姥、姥爷送去。毕竟是阿嫣的父母!

  1998年,他工资其实也不是多高,就几百块。一个人养着女儿,烟都不敢抽好的。

  林嫣点点头,“她的主观能动性确实是被调动起来了。还是财帛动人心啊!”

  方明澈笑了起来,“你弟就富贵不能淫!”

  林怿真的稳得起,老婆都能拿300来块一个月了,愣是不受刺激。下班了依然是伙着工友打牌。别说职工大学,人家连职称考级都不去考。

  说到林怿,林嫣也只有叹口气。真是一点上进心也没有。

  “他如果不是我弟,我看韩梅肯定现在就想把他甩了。”

  林怿为什么这么有底气?还不就是仗着韩梅是在自己姐姐、姐夫的旅行社上班。

  可即便韩梅不甩了他,平时言语中看他不起,他就不难受么?

  方明澈正色道:“你告诉林怿,如果韩梅和他离婚,我不可能因为他的缘故就开除一个有用的下属。”

  林嫣点点头。

  他们夫妻在这里闲话,那边用小货车运过来了的办公桌正一张接一张的被搬下来。然后抬进做好了挂式门牌的各个办公室。这门牌也是雷家人做的,和房子风格统一。

  办公桌是绑了软布叠放的,不然搁不下几张。就这样,还得跑第二趟。但是没办法,现成的货车就这一辆。如今又还没有搬家公司。

  商务车拉客去了,而且那也不是运货的。所以,有车有司机,多跑一趟好了。这样性价比最高!今天是周日,行政人员都用起来,自己搬自己的东西最上心。算加班两个小时。

  肖刚从方明澈二人面前经过,问了下林嫣,“表姐,厕所在哪?”

  “那边。”林嫣指了一下方向。

  厕所也是新弄的,以前的四合院都没厕所。如今每一进都专门弄了一个小单间做厕所。蹲坑式的,上方各有有一个抽水箱。这是专给员工用的,民宿房间有厕所。

  另外,第一进和第二进各弄了个厨房。第一进厨房所在的那排房子,以后就是旅行社的伙食团了。专门招了几个做饭好吃的大姐。

  第二进的是做给住民宿的客人吃。老王那里的俱乐部,卖炒饭的利润都很可观。他们也弄个小饭馆,顺带赚一笔。

  不图像老崔那样赚个盘满钵满,但弄个厨房又不费事。老崔把左右邻居家的小院子都给买下来,把饭馆扩大成原来的三倍了。

  那可是两个一百多平米的小院子,怎么也得要两三万。反正如今个体户的营业执照挂上了,生意好得很。

  过了一会儿,肖刚从洗手间出来。他对在廊下说话的方明澈和林嫣道:“我刚在厕所附近转了转,绿化很好哎。”

  这院子正月间开始搞的,雷师傅他们就把修复房子和搞绿化同步进行。毕竟是明清御用的第一包工头,园林景观也搞得很不错。树木花草连移植到现栽种,弄得很是漂亮。

  林嫣都说虽然花了八千,但这钱花得挺值的。

  办公室搬迁完毕,方家一家四口就从小偏院往华侨公寓搬了。他们家更简单,所有家具、家电都不动。把衣服装好搬过去就是了。

  林嫣在友谊商店买了一整套新家具、家电。家具都是好木料做的,带点欧式风格。家电全是进口货。如今确实是进口货更好。

  21英寸的彩电,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70年代就有了),电冰箱,空调.

  用她的话说,反正都已经负债十万了,再添几万也没事。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先享受了再说。

  大杂院不少邻居都来帮他们搬家,其实也是趁机跑到大名鼎鼎的华侨公寓来看看。刘青峰、耿山开着小货车把电器载回来。朱大海、胡勇他们五个帮着一起搬到电梯里的。

  嗯,前几天,林嫣和朱大海、胡勇他们五个坐下来谈。最后达成协议,林嫣占25%,朱大海15%,胡勇他们四个也各15%。股金一共是两万块!

  如今出面管事儿的是胡勇。朱大海本来还想争取,林嫣直接把他否了。

  “你牵头,回头又弄得各方都来要干股不成?”

  朱大海想说那不是有你们两口子么。有这两口子出面,他相信没人敢胡乱伸手。但话还没出口,就知道这话不能说了。

  林嫣提议让胡勇牵头。毕竟那四个人就是他牵头,过去一年半,内部没有出乱子,外头也没人伸手。

  朱大海很想说,那还不是因为你们两口子之前在村里什么关系都捋顺了。但胡勇他们四个自然是拧成一股,林嫣也支持,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林嫣道:“老朱,咱们做事情,一定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能确保大家的利益最大化。你跟我一样,等着分红好了。哦,你还要做事,那还多一份工资收入。”

  最后朱大海不得已同意了让胡勇掌舵。他当个做事的股东。他不做事,胡勇就准备踢他出局。本来他也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吸纳他,只是为了少一个人捣乱。

  如今大家是要抱团把齐顺挤走,独占这一片的市场。

  过两天就要去买拖拉机了,先买三辆。剩下一万一,大家就准备先靠这个钱把齐顺打个落花流水。

  刚才拆了包装电器的纸箱子进行安装的时候,就连袁大妈都忍不住啧啧出声。这也太先进了!光这些就要值几万了吧,如今的电器可都贵。尤其这进口货!

  然后林嫣就说出了负债十万的事。

  老邻居门一愣,然后反应过来。那套大四合院!听说十多万呢。

  林嫣笑道:“回头5月18号开张,请大伙儿过去坐坐。顺带也看着我们家畅畅抓周。”

  朱文娟笑道:“518,我要发!畅畅的生日还真是好日子。”

  “纯属凑巧!”

  买家具、家电的事,方明澈都是由得林嫣做主的。其实过几年国产电器发展起来,进口货的价格就被打下去了不少。不过,几万块而已,他老婆想提前几年享受当然没问题。

  他们努力挣钱,肯定自己也要享受一下。而且别说,进口货比国产货的质量确实要好一些。

  邻居们还在议论纷纷,这华侨公寓的房子也太好了。还有这些家具、家电也都太好了!

  林嫣道:“在华侨公寓里,这应该就算是正常配置。”

  可以不用装穷了,这感觉真好!而且,邻居也都默认他们就该过这样的好日子。

  关键,他们还负债十多万,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了。

  她就是从那七万里挪用的钱来买家具、家电。可惜华侨公寓没人卖房子,不然用来买房子更划算。

  不过,旅行社的利润节节攀升。光他们家,一年就能分红四十来万吧。所以,就算如今负债十几万,她也没有多担心。

  方畅已经能不太稳当的走几步了。人菜瘾大,成天摇摇摆摆走得很起劲,跟个小不倒翁似的。‘头盔’肯定是离不了的。护膝、护腕依旧戴着,也是省得摔到了。

  他还能说几个简单的称呼。爸、妈、姐之类的。这会儿他就摇摇摆摆的往前冲,直奔房间里去。

  颜颜赶紧跟在后头,“那是我的房间,你要进去参观么?我的!”

  方畅扶着门站好,伸手拍拍自己的胸口。意思‘我的呢?’

  “这边、这边,你的房间在这边。”颜颜引导他去旁边大一点的房间。

  方畅是和敏姐住一间,所以比她单独一个人的房间要大几个平方。但是,她的房间采光要好一些。爸爸妈妈说了,他们尽量一碗水端平。

  畅畅就换了个方向,先进了自己的房间。

  妞妞和宋驰他们也跟着进去。妞妞忍不住道:“好大!”

  这都跟她家的两间屋加起来一样大了吧。

  这套房子240平,四室两厅加一个书房,然后厨房、洗手间。所以,房间肯定不小。

首节上一节229/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