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牛来说,他现在身为四九城电视机厂的一把手,那就要为电视机厂以后的远景发展负责。
但电视机厂身在四九城,主营业务却是外贸,这在老牛的眼里,本来就是有点病态畸形的发展。
这不是说老牛从一开始就不看好电视机厂的未来。
还是那个老话题,要看跟谁比。
现在四九城电视机厂,已经是国内的NO,1
并且在整个东南亚,除了小日子家的电视机厂产业,四九城电视机厂,也能排到老二。
但如果想着打败小日子的电视机,如今的生产与销售的这条线,那就有点发展畸形了。
外面对咱们认可的人数毕竟只是一小部份。
不论社会形态,还是工业技术水平,都让咱们自家的工业产品,在外面只能被当成低档货。
所以想要突围,何雨柱那个馊主意,还真是一个好办法。
这段时间,老牛同志拜访了工业口上的许多人。
包括有一位老同志,何雨柱要是见到,也得给对方磕一个那种。
何雨柱发展到现在这个高度,能让他自愿磕头的人,可以算的上屈指可数。
现在这位是海棠花的助手,前几年回四九城,现在是主管工业发展。
也能算得上何雨柱的主管上司。
当然,因为某些原因,这位现在是相当低调。
基本就是只做事,而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何雨柱参加一些重要会议的时候,倒是远远的见过几回,不过还是没机会跟对方近距离接触。
“这个想法是很大胆的。不过有一定的可尝试性。
咱们的科技发展,现在跟人家相比,落后多少?该怎么奋起直追?
这些的确需要好好思考。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说达到什么水平,就真的达到了。
还是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那才能名副其实。
小牛同志,你这个想法,我个人是很支持,
你可以做个详细的发展规划出来。
我上会跟老同志们提一下。
让下面的同志们放心,不需要带着紧箍咒工作。
只要是一心为这国家好,大家会看到的。”
老牛得了这个许可,就跟何雨柱当初跟他提议的时候差不多,也是心里一颗巨石从肩膀上卸了下来。
浑身轻松。
大多数有理想的人,所怕并不是在前进路上遇到什么困难。
而是害怕自己永远只是独行,遇不到志同道合者。
等娄晓娥到了夏威夷停留的时候,就收到了港岛那边的催促电报。
上面只有一句话,~有合作商谈,速回,谭。
而发电报的单位则是很有意思,正是港岛某社。
娄晓娥清楚,这该是她的阿姨谭大小姐特意给她发的。
也就说明这次合作,在谭大小姐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般的小事,也不用在这个时候,特意给她发一份电报。
关键是催了也没用,航空公司的航班,也不能为了娄晓娥一个人改变航向。
必然的还是需要去小日子转机,才能把回港岛。
所以谭大小姐这封电报,并不是催她速回,而是提醒她早做准备。
这次谈的这个事情,并不是港岛某社临时起意跟她谈的。
而是四九城那边来的命令。
相当重要,这才是谭大小姐发这封信的真正用意。
到了小日子,娄晓娥又接到了更详细的电报,这回是郭书苗发过来的了。
上面说的,是某润公司想跟何氏商贸合作办厂。
这个消息,哪怕是娄晓娥看到了,也是激动了好一阵子。
也难怪她激动,某润公司在港人心中的地位,那不是一个公司那么简单。
谁都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是谁,也知道这家公司的使命是什么。
但就算港府上层,对这家公司做的事情,也只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敢太过于较真。
有经济学者,曾经做过一个很中肯的描述,说某润公司是港岛经济的压舱石。
他们在港岛一天,那不论洋鬼子还是它们后面的主子,就安心一天。
更别说某润在港岛的各种投资,以及庞大雇员群体了。
某润,38成立,一开始叫做‘联合行’。
名字前面的一个字,那是中华的华字。
而后面这个“润”字,是谁的“字”,懂的都懂。
咱们的广交会,以后后面各个大事,某润公司都有参与。
像是娄晓娥之前做的生意,其实也跟某润公司打过交道。
但那时的她,还不够格让某润亲自找她谈合作的问题。
第1619章 世事不可尽如人意
何雨柱抖了抖,一个激灵,混身舒爽。
人到中年,何雨柱自认还是爱美女,爱美食,爱幻想。
但他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好像又清楚了一些。
就好像刚才他撒尿一样。
把控方向的姿势就是很不同了。
这个变化跟何雨柱对社会的认知并没有关系,但对他自己的认知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没奈何,当一个男人没有冲动的时候,也就说明他成熟了,所做之事,都需要考虑的更多。
就像是最近老牛说让他参加一个代表团,去港岛进行一次商业谈判。
说实话,何雨柱很是动心。
他倒不是想着港岛那个花花世界,也不是想见娄晓娥。
但他的确是有点想何媛跟何大清了。
思虑再三,何雨柱还是拒绝了老牛。
虽然如果他去港岛,可以让三方的会谈更加丝滑。
但很明显就是,在一次商业会谈当中的丝滑,对于会谈几方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因为有很多顾虑的问题,就因为有个熟人在中间,有顾虑的一方,可能就不好意思提了。
那以后,这个顾虑,就可能会无限的放大,从而造成合作的破裂。
这也是后世人,朋友合伙做生意,基本上没有好结果的原因。
就是因为太熟了,没有用合同跟一些规章制度,把双方所必须遵守的事情写进去。
这才是矛盾发生的根源。
再说,何雨柱就算去了,他又能替哪边说话.
这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小生意,而是投资最少几千万美金的大生意。
跟原来的‘友谊’电视机无关。
重新生产一个牌子的新厂子。
四九城电视机厂出技术以及一些技术员,
某润公司出部分资金,还有一片生产厂房。
娄晓娥则需要花钱去欧洲购买一个二线或者三线的电视机品牌还有对方的技术储备。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销售渠道建设这一块,是由娄晓娥去建设的。
以后经营所产生的利益,除了维护厂子的生产以及扩产之外。
就是由娄晓娥负责买买买,购买各种电子行业的技术储备。
至少十年,四九城这边不需要该厂上缴利润。
这里面难题很多,但最大的有两个。
一个是娄晓娥本身就想着在电气行业发展,她名下也有一些已经开始产生盈利的电气产品。
比如说,录音机的制造。
这对娄晓娥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四九城录音机厂,把录音机外贸这一块,交给了别人。
但录音机的生产,娄晓娥只需要购买一家技术成熟,市场营销不行的厂子,稍微做点变动,换个牌子,就能借助她自己的成熟渠道进行销售。
甚至娄晓娥还借用了很多四九城录音机的外观元素。
比如说双喇叭,金属按键啥的。
市场销售的反馈,很不错。
这家公司,她也没有放在自己名下,而是在小日子的小蓝同志名下。
商业经营,本质上就是你不挣的钱,我去挣。
不是自己的,那就可以去抢夺。
说不着什么职业道德之类的屁话。
就像是四九城录音机的外观造型的新颖。
何雨柱当初研发这个的时候,已经跟这家厂子提过,让他们在港岛注册外观专利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