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肯定是不能裁的,但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配件厂,都被老牛裁掉了。
像是螺丝的供应任务,老牛就外包给了“小,专,精”里面专做螺丝的厂子。
裁撤下来的人,老牛办了几个补习班,让那些人学习电视机厂别的必须的岗位技能。
自然闹得风风雨雨。
但当老牛把数据对比,放在那些指责者面前的时候。
所有的指责,都是卡在了喉咙里。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专门生产螺丝的厂子,一个工人一天的生产效率,抵得上原本电视机厂同岗位两个半工人的生产力。
并且人家合格率更高。
也就是拿着同样的工资,原本附属工厂一个工人,一天能生产一百个,质量问题百分之五。
那专业厂子,一个工人,一天能生产二百五六十,也就出现四五个问题螺丝。
那次老牛是当着全厂领导的面,把两个分厂领导直接给撤职了。
这个按照道理来说,是不合规的。
毕竟咱们职场人员的上升以及撤职,那都有一番很正规的流程。
哪怕电视机厂因为特殊情况,实行的是厂矿企业厂长负责制也是不合规。
但很诡异的是,没人敢提反对意见。
甚至就连那两个被打回市府那边待岗的领导,都是屁都没放一个。
也没别的原因,就因为老牛在会上说了一句~“纵容下面工人薅羊毛”。
有现实数据对比,谁敢在这个事情上龇牙?
这年头的人,不管工人还是领导,都还是要脸。
大家都同样是人,都拿着同样的工资,凭啥你干活干不过人家。
除了管理松懈,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认可了偷懒才是常态。
一个个把头钻在沙堆里面当鸵鸟。
动不动一句,别人也是那么干的
结果现在有了比较了。
这就让那些想当咸鱼的人,却是躺平不了了。
就光这头一把火,就让整个厂的厂风厂貌为之一新。
也让全厂领导见识了老牛同志的果决性格。
所以说,有本事的人,不论什么环境都能做出成绩。
规则改变不了,那就成为利用规则的人。
就像那些二次培训的工人一样。
按理来说,那些工人不能裁撤,不能压低工资。
人家愿意学多久,那厂里就得养人家多久。
但老牛在这个上面也没惯着那些人。
直接搞出了一个“光荣榜”出来。
把某些工人,以前以及现在的表现,全都标注到了上面。
照片,工作年限,原来的生产效率,都标注的相当详细。
一开始无所谓,但随着那些被撤下“光荣榜”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培训合格,已然二次上岗了。
留在‘光荣榜’上面的那些人,就真的心慌起来了。
开始的时候,几百号人一起在榜上,有那偷懒摸鱼的,并不在乎。
想法也是那种“大家码大家齐”的心态。
可是后来,上面的人慢慢变少。
而留在‘光荣榜’上面的‘英雄’们,曾经的事迹描述,字体却是越来越大。
这让谁还待的住?
这帮人从原来的偷懒惯犯,一下子成了学习最积极者。
谁也不想成为留在上面的最后一个人。
特么的,要是背个偷懒的名声,那以后还怎么有脸在这个厂里混下去。
很多事都是如此,看上去好像老牛用的办法,都相当简单。
就是公开数据,让全厂工人作为裁判。
但能做到公开公正,不讲一丝私情,那主持人本人,就得有一个相当大的心脏。
并且这个人,绝对要干净。
“这种事,就是如此,必须下手稳准快。
咱们电视厂,也只有您能干这个活。
别人,包括我,都牵扯太多了。
您信不信,要是我主持这个事,我家里电话都会被打爆。
跳马吃炮”何雨柱闲聊不耽误下棋。
吃老牛炮的时候,还顺手把他边角上的一个兵给抹下了棋盘。
老牛正端着茶缸喝茶呢,眼神却一直在棋盘上面。
眼见着何雨柱又偷棋,不由没好气的说道:“我说您这就没意思啦。
咱们可都是成年人,战力相当,您还需要偷棋?”
何雨柱一点不好意思的想法都没有,反而是冷笑道:“你能偷我家何平的棋,我就不能偷您的?
咱们两个,到底是谁没意思?”
说到这儿,老牛那张公正无私的脸,也不由染上了红晕。
他喃喃解释道:“谁能想到您家那小子下棋那么利害。”
也没别的,最近这段时间,老牛休息天,经常性到何家蹭饭。
而何雨柱这段时间又忙着学校的事,很多工作,都会突如其来的乱入。
经常性,他穿着围裙在厨房忙的好好的,一个电话过来,他就得出去忙。
像是为了请那几个在原单位不受重视的数控人才,何雨柱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后来还是何雨柱动用了私人关系,从四九城养猪场弄了十头大肥猪,才把那个陈勇从第二机械厂给换出来。
也就是因为这些闲事,就常常放老牛的鸽子。
而老牛在这期间,也在何家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他发现何家的二儿子何平棋下的很好。
不论象棋围棋,都有一定的造诣。
一开始他还能跟何平下个旗鼓相当。
但两三次下来,何平摸清了他的套路,现在老牛已经下不过那孩子。
逼得老牛只能靠偷棋才能偶有胜率。
相当凄惨。
第1510章 家事公事,事事操心
在老牛来说,他就是不想输给孩子,被孩子所鄙夷。
但却是没想到,被何平逮了个现行。
小家伙委屈巴巴的找刘婷告状。
刘婷知道了,何雨柱自然也就知道了。
于是才有今天这么一出。
“……哎,您家二小子,那棋跟谁学的啊?
相当有灵性。
有没有想过,给他请个专业大家教教?”老牛对何平虽然是逗归逗,却也是关心的。
毕竟要不是有何平代何雨柱留客,好几次他还得出去寻找饭辙。
按理来说,何雨柱一走,哪怕有刘婷做饭,老牛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了。
但这个年头的做客,又很有意思。
就像老牛,他媳妇还没过来。
他到何家做客,都会带着粮票肉票啥的。
其实也就是在何家搭伙吃一顿。
他把票据都给了何家,他自己自然就没有了。
至少家里是没准备的。
所以何家要是不留他,老牛的饭辙还真不好解决。
也就是何平经常在何雨柱因公外出的时候,约他下棋,老牛才能心安理得的留在何家蹭饭。
按理来说,老牛作为一个大主任,日子过不了这么寒酸。
但也就因为他严于律己,所以他在电视机厂进行的那些改革,才能那么顺利的进行下去。
别的不说,现在电视机厂的招待餐小食堂,基本上就处于停工的状态。
里面几个鲁菜厨子,都被老牛安排去了大锅菜上面帮忙。
其实老牛也不是那种甘做苦行僧的人,但每个集体的改革都是那么一回事。
他必须以己为尺,给全厂领导设立一个表率。
也只有全厂人的想法统一了,才好进行下一步。
古今中外,所有的变革都是如此。
肯定先是统一思想,拉拢大部份人,然后才是雷霆暴雨,变革才能成功。
商鞅城门立木,取信于民,方有秦大一统之底蕴。
而那种人心不齐,就想着推行的变革,必然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