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564节

  张殿才还亲自带学生去考察过,样本堆得跟小山一样,全是修下来的销轴、耳轴、弹簧垫、热蚀螺栓。

  谁知回去不到一个礼拜,那边突然变了口风。

  厂里最初答应合作的副厂长,临时被调去“五七干校”学习。

  新换的厂长不认这茬账:“你们要东西,能批得下几吨钢材?能给我们调设备指标?”

  科研项目在生产系统眼里,既不算政治任务,又不能带来产值。

  白白调拨物资出去,还要安排工人记录使用载荷和损伤情况。

  没人愿意干这活。

  张殿才连着跑了三趟厂办,结果生产科说:“得技术科先盖章”。

  技术科长一听要写详单,连脸都没露。

  保卫科更不松口,说外调设备要厂里研究,连“螺栓都不能随便捡走”。

  给他气的硬是在技术科走廊蹲了三天,才堵到人。

  结果被对方一句“厂委会还没研究”就给打发走了。

  更夸张的是,

  之前答应送来的第一批“样本”,居然是从厂后院废铁堆里随便捡的!!!

  连零件服役时长、使用环境、换件时间都没有标注!

  张殿才气得把那根锈蚀裂纹都看不清的履带零件直接砸回到地上。

  今天上午他刚讲完材料强度理论。

  原本打算中午直接坐车,再去厂里再跑一趟。

  谁料刚拐回办公室走廊,就瞧见自己门口站了个人。

  上午的阳光斜着照进走廊。

  逆光中,

  一个高个青年站得笔直,身边立着一根锃亮的长金属棍,肩上还斜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

  金灿灿的光斜着扫过他肩膀、额角、袖口,那棍子上也泛着铁质光亮,看得人眼皮直跳。

  哪来的孙悟空这是???

  张殿才吓了一跳,差点以为哪个实验室的学生扛着金属制品堵他来了。

  不等他先开口,“孙悟空”扛着棒子走过来了。

  “张老师~”

  青年呲着大牙,礼貌又热情的跟他打了打招呼。

  “你是那个经济系的学生?”

  “对,张老师。”

  “孙悟空”上前一步,笑得很爽朗。

  “我是陈露阳。上次冒昧请您画图,您说有事儿让我改天再来,我就来了。”

  张殿才眉头微皱。

  他现在手头几个科研项目正忙着,实在是没时间给一个学生画什么标准件的工业图纸。

  至于上次的那句“改天再说”也就是个客气话。

  哪知道陈露阳竟然又来了!

  他现在本就心情烦躁!!

  刚要开口把他撵走,

  只听“咣当”一声,陈露阳将手中的大铁棒子一甩!

  接着气吞山河的一声吼:

  “张老师,您看看这个。”

  说着,

  勇猛无双陈露阳单手把那根足有胳膊粗细、弯成香蕉形状的销轴往前一举,硬生生地杵在张殿才的眼前。

  “咻”地一下,那玩意儿几乎擦着张老师鼻尖晃过去。

  张殿才下意识往后一仰,吓得脸都白了。

  “诶呦我……!”陈露阳眼皮一跳,赶紧往回缩了缩,嘴里疯狂解释: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主要是这轴子太沉了,我这还没握稳。”

  “这是环卫局清障车上的销轴,车跑得勤,一天三十多趟,前两天突然断了,我们拖回去修的时候就发现这根轴早疲劳成型了。”

  “您看这弯度,原始直轴硬生生地拉成了香蕉形,还是靠自身疲劳损伤崩的。拆的时候我们都吓了一跳。”

  “我听说您正在做连接件疲劳研究,这种实物样本,不知道您能不能用得上?”

  张殿才眉毛一动,终于忍不住弯腰看了过去。

  只见销轴表面拉痕密布,两端轴肩也明显出现了挤压斜变,中段一边甚至有了剥裂的趋势。

  这种连断口都带着使用痕迹的金属零件,是做材料建模最好的样本。

  跟那堆“没载荷记录、从废堆里拣的”所谓样本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他心头“咯噔”一下,把那句“我没空”生生咽了回去。

  “进来说。”

  张殿才低声道,转身开了门。

  陈露阳高高兴兴地拎着工具包和那根沉甸甸的销轴,跟着进了屋。

  刚一进屋,他就手脚麻利地拉开拉链,从里面掏出一个烧蚀变形、螺纹处还带着明显裂痕的旧火花塞。

  “张老师,这是我们修理中心刚拆下的故障件,212型号,服役过三年半,高频短程、频繁冷启。”

  张殿才一怔,下意识的拿起火花塞翻看了一下。

  碳层厚重,螺纹炸口真实可见,尾部还有热胀冷缩留下的细纹痕迹。

  “这是你们修理厂的?”他抬眼问。

  “对。”陈露阳点头,

  “除了火花塞,我还有断裂的销轴,但是那个太沉了,我一个人没法扛到学校。”

  “剩下的样本都让我放在宿舍楼一层杂物间里了,不方便全拿过来。如果您想要的话,可以派个学生跟我一起去看看。”

  张殿才看着手中的火花塞,整个人像是做梦。

  他撞了一鼻子灰,死活拿不到手的东西,

  现在却被一个学生,扛着大棍子堵在门口主动送上门来。

  “你有多少?”

  “挺多的。”陈露阳开口。

  “只要修理厂一直开下去,我们就能持续拆件、记录、归类。”

第423章 其实咱们都是修车

  “张老师,”

  陈露阳直接把话说开了。

  “我知道您忙,可我这边确实也急着用图……咱们能不能谈个合作?”

  “我提供样本,您这边给我们出几张工业图纸?”

  张殿才没立刻回答。

  他拿起那颗烧蚀火花塞看了几眼,眼神有些复杂:

  “你是说,你那边能稳定提供这类服役件?型号、工况、车况都有?”

  “都有。”陈露阳答得干脆。

  “喷嘴、垫片、轴承、连杆、活塞……只要是车上常坏的,我们基本都能攒起来。而且我们还会做拆解记录和分析。”

  张殿才犹豫:“你图纸要多少?”

  陈露阳回答:“目前需要火花塞、喷嘴管、橡胶垫片。”

  “这三样是最常坏的,我们想先半年内做出这三样的通用件,一年内冲十件。”

  张殿才沉吟片刻:“你拿来的这些东西,我们课题确实需要。”

  “但是我手头实在抽不出时间给你们单独画图。我可以让大四的学生帮你们出一批图。现在他们正练工业图纸结构分析,如果你能稳定供样,我就安排他们出图。”

  陈露阳沉默了一秒。

  “张老师,您的学生我当然信得过。”

  “不过我这边的情况有点特殊。”

  “我们修理中心要做的是标准化生产,图纸后头要对接的是真拉模具、铣坯料、装配上线,不是光画一张图就完事。”

  “所以……能不能先帮我们出一张火花塞的标准模板图?”

  “结构图也行!”

  “加一张配套的工艺建议图,能带点基础加工顺序就更好了……哪怕简单示意一下加工顺序。我们后头就按这个模板套。”

  张殿才盯着他看了几秒,没说话。

  办公室一时安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张殿才终于叹了口气:

  “你明天中午再来一趟。我先不保证一定画,但我试着看一看。”

  陈露阳眼底带着掩不住的兴奋:“行!那我明天准时来!!谢谢张老师!”

  张殿才挥挥手:“别谢太早,图纸这活,麻烦得很。”

  陈露阳高兴的不行:“您愿意看看这第一张,就已经是帮了我大忙了。”

  “林启明!”

  张殿才冲着走廊嗷唠喊了一嗓子。

  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大四男生推门进来。

  “张老师,您找我??”

  张殿才往陈露阳那边一指:“这是陈露阳,你跟他走一趟,看看他带来的那些废件什么样。”

  “合适的,能用的,就拉进实验室。”

首节上一节564/7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