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穿好鞋子,提着背篓,一路聊天打屁,朝滩涂那边走,走过那段烂泥滩,就到了滩涂地。
他们到时已经有几个人在这挖沙了,看着不像是渔村人,动作一点都不熟练,弄得浑身泥浆。
李长乐提着水桶往前走,眼睛像雷达似的扫视着四周,顺手捡起几个沙蛤。
这东西还有个美人名称,西施舌,据说西施帮助勾践灭吴后,惨遭沉江,其死而不亡,化作沙蛤,蛤肉身形似西施之舌,故名西施舌。
捡了一捧沙蛤后,起身看到远处的跳跳鱼,像武林高手般在滩涂地上跳跃飞舞。
想到鲜美的跳跳鱼,他打算去码头买两斤回去炖豆腐。
鲜的跳跳鱼炖豆腐味道那叫一个美,鱼肉嫩而香,入口顺滑,汤汁鲜浓,还有一种绝妙的烹饪方式,用稻秆熏烤。
一直熏至皮黑冒油,然后再暴晒两天,熏制好的跳跳鱼干,用梅干菜烧,入口香醇,味美。
李长乐想着想着连口水都流出来了,决定回去了就去码头买,回来后还一次没尝过呢!
这时,他看到离他两三米远的地方,层层叠叠的舒展的细软飘忽的触须,在水洼里如葵花般朵朵绽放。
他急忙上前一脚插下去堵住沙退路,同时手也伸进去将它抠了起来,看了一眼后,满意的放进水桶。
接着干!
李长乐拎着水桶继续找寻,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沙,多挖点,挑最肥的送去孝敬丈母娘。
还不错,又发现一只,挖起来个头没那么大,扭头又发现一个,大小如同脚拇指的指甲盖出气孔,以他的经验,下面肯定住着蜻子。
李长乐拿出铲子,一铲子下去,一条有十几公分长,比成人的大拇指还粗的蜻子就铲了起来。
上边带着一节子软肉,是蜻的鼻子。
蜻子的鼻子是蜻子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当蜻子饥饿时,晶杆会自动溶解成食物,用于充饥。
挖起一只后,在附近又挖起几个,听到后面有人在说话,扭头一看,是隔壁阿赖老婆和几个妇人提着水桶在他后面,这些人后面还有人跟着。
“呵呵,阿乐淘海啊!”阿赖嫂讪笑着问道,另外几人也不好意思的讪笑着。
“嗯!”李长乐嗯了一声就不管他们了,自顾自在滩涂地上找沙,在一个浅水洼里看到一只八爪鱼蠕动着触须,飞快的朝海水的方向爬。
他够着手一把抓起,将它放进水桶里,继续往前走,捡到几个血蛤,一些花蛤,又发现一只沙。
李长乐弓着身子抠沙,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想着都来这一个多小时了,才弄到这么点东西,难不成昨天把好运用完了?
后面跟着的阿赖嫂一帮人,觉得跟他后面也跟以前差不多,还没以前一心一意淘海的时候找到的东西多。
“算了,烂泥塘比那边多不说,跟了一路也没淘到啥好东西。”
一小后生走到李长乐边上,看了一眼他水桶里的渔获,“还没我淘到的渔获多呢,咋一个二个还都说你运道好?早晓得就不跟你来烂泥滩了。”
“呵呵!”李长乐干笑两声,“你妹的,老子又没请你跟,你找没找到好货,干老子屁事。”
最好都别跟,老子也方便去溶洞小金库。
小后生迷糊了,不解的看着他,“我小妹没跟你,就我跟来了。”
李长乐懒得跟他说那么多,挥手道:“滚滚滚,再跟着老子,对你不客气。”
“我才懒得跟你呢!”小后生悻悻的走了。
阿赖嫂一帮人见李长乐黑着脸赶人,想着前面的烂泥坑又深又不好走,跟着他也淘不到啥好东西,也转身走了。
陈永威和葛昌发提着水桶走了过来,“哥,挖到多少沙了?”
“就这些!”李长乐把水桶放在地上,“你们呢?有找到好货没?”
“难怪不得那些人都走了!”陈永威笑着放下水桶,“你还没我淘到的货好。”说着翻捡起来,“两只青蟹,十来个沙,还有些蜻子,沙蛤,血蛤……”
“哈哈,”葛昌发得意的笑了起来,“你俩连我都赶不上,看看,三只青蟹,沙都是大个头……”
“不错,这么肥的沙卖了可惜了,给我拿去孝敬丈母娘刚合适。”李长乐说着就从他水桶里把沙捞了过来,“不用你买大红鹰了。”
“卧槽,你这小算盘打得够响的哟!”葛昌发指着他怪声说道。
“小气吧啦的家伙,走走走,赶紧干活。”李长乐笑着提起水桶,三人继续在滩涂地找寻目标。
越往前走,陷进去的越深,葛昌发开始打退堂鼓,“太难走了,我们去东头的礁石滩凿牡蛎回家吃。”
“我们斜着朝那边走,过去就不会往下陷了。”
陈永威指了一下东南面,将裤管撸到大腿根,“那儿有一片大岩石,上面的牡蛎比东头大多了,还有个大水坑,应该有好东西。”
第114章 意外收获
李长乐对这一片不怎么熟悉,随着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有一片石滩。
两人想着来都来了,再往前不过就多走几十步,就跟着一起过去。
走了有十几分钟,才到了,这里跟刚才的滩涂地不一样,脚下的泥沙明显硬实多了,再往前走,只见几块大岩石耸立在海边。
走到岩石上,只见一块大水坑旁边的石头上,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小水坑。
李长乐看后觉得台风过后来这淘海,收获肯定不错。
礁石上面果然还长着不少牡蛎,个头比码头那边的大多了,但比溶洞的就差远了,葛昌发喜欢吃这东西,兴致勃勃的拿着凿子凿了起来。
李长乐对牡蛎没兴趣,和陈永威提着水桶朝水坑走,过去就看到几只剑虾在水洼里,被太阳晒的奄奄一息。
“嘿嘿,还没死!”陈永威一把抽出捞海马的小抄网,将几只剑虾一网打尽,觉得在这种小水坑捞鱼虾,还是小抄网好用。
李长乐朝礁石旁边的水坑走去,扭头时,眼角的余光好像看到左侧的水坑有动静,忙转身走了过去。
还没走到就伸着脖子找水坑里看,刚好看到一道红褐色斑点的背鳍露出水面一闪即逝,没入了深水坑。
水坑里还有不少、剑虾、白虾、皮皮虾在游动。
石头边上还有一个有他手掌大的海蛎螺,最让他激动的还是潜入水里的那尾,长着红褐色斑点的鱼,他觉得大概该是石斑鱼。
“阿威快过来!”李长乐激动的喊了一嗓子,放下水桶,将网兜挂裤腰上,提着抄网下水,先把海蛎螺捡起来装网兜里,又去捞皮皮虾和剑虾。
“哥,看到啥好东西了?”陈永威刚跑过来,葛昌发也屁颠屁颠的提着水桶来了,“你小子看到啥好货了,嚎的那么大声?”
“坑里好像有一条石斑鱼,我就看到鱼鳍了。”李长乐说着比划了一下,“光鱼鳍就有扇面那么大。”
如果真的是石斑鱼的话,正好酒楼那边有宴席,送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你眼睛花了吧?”葛昌发盯着水坑深处连连摇头,“不可能,大潮水又没来,大石斑怎么会冲到水坑里来?”
“老子又没七老八十,扇面那么大的鱼鳍会看不清楚?”李长乐说着又道,“台风才过去没几天,八成是那时候就被冲里面搁浅了的!”
陈永威连连点头,“还真有可能,我哥运道好,在近海都遇到鱼群了,一条大石斑又算啥?”
葛昌发想想还真是,阿乐这小子这段时间运道好的邪门,他瞪眼看着前面黑黝黝的深水坑,觉得里面可能真的有大石斑。
“对对对,就是台风天的时候冲进来的。”他兴奋的把袖子往上一撸,拍了水里站着捞皮皮虾的李长乐一下,“你还捞个屁啊,赶紧网下去捞啊。”
“那么深的水,你晓得它躲在哪儿,我等你们过来,把水舀出去一些,水落鱼出,晓得不?”
“哥,我晓得么,念水落石出,不是水落鱼出!”陈永威抢着说道。
“咱们现在是捞鱼,不是找石头,当然叫水落鱼出咯!”李长乐笑嘻嘻的放下抄网,上去誊水桶舀水。
“卧槽,还能这样来啊!”葛昌发拍拍陈永威,“阿威,这家伙嘴上抹了油的,不管说啥都能找出一百条理由。”
陈永威一脸佩服的说:“我哥一直都比我们机灵,要不我们怎么想不出来!”
“……”葛昌发对这个动不动就无脑崇拜的家伙无语了,白了他一眼,“干活,干活,先把鱼弄出来再说。”
“幸好那些人都走了,还跟着的话,大石斑就不够分了。”
陈永威像是看到了大石斑,乐呵呵的跑过去提水桶和背篓。
李长乐则在想,现在的石斑鱼能卖到多少钱一斤?上辈子一条一两斤重的石斑鱼,就能卖几大百呢!
葛昌发激动的提着水桶过来,搂住桶底就把里面的渔获往阿威桶里倒,“哈哈,跟着你俩果然没错,水坑里都能遇到石斑鱼。”
“别倒了,老子这儿有网兜。”李长乐忙叫住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网兜,让他把渔获倒里面,养在旁边的浅水洼里。
“你这家伙,家什带的挺齐全的哦!”葛昌发绑好网兜说道。
李长乐得意的睨了他一眼,“想挣钱不把家什备全怎么行!”
“你说的对,我以后也要上点心了,既然准备好了,要吃这碗饭,就得把准备工作做好。”
李长乐笑着拍了拍肩膀,“懂事了,值得表扬!”
“你小子,想柴吃是吧!”葛昌发冲他挥了挥拳头。
“老子夸你还不高兴啊?”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把网兜拴好。
陈永威过来把水桶放李长乐脚边,放下背篓就开始脱衣服、裤子,“哥,你把鱼装网兜里,我先下水试试深浅,咱们再动手。”
“好嘞!”
李长乐把鱼获倒进网兜,绑在一块石头上,回头见阿威已经到了最深处,水刚好没过他胸口。
陈永威朝两人走来,“哥,三个壮劳力加把劲,舀他两个小时,就可以捞鱼了。”
“行,那就开干!”李长乐提起水桶下水,舀起一桶泼了出去,陈永威也拎起水桶干了起来。
葛昌发倒了几桶水后,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他娘的,水里凉快多了,阿威这小子都不晓得早点带我们来这边。”
“你不说去凿牡蛎,我还没想起来呢!”
陈永威力气大,满满一桶提起倒出,三个壮汉撸着袖子干,水哗啦往外倒,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阿乐,有鱼从我脚板上游过去了。”葛昌发惊喜的喊了起来,“他娘的,以前就晓得在水沟里筑坝舀水抓鱼,怎么就没想到水坑也可以呢?”
“如果不是看到大石斑,我也没想到舀水抓鱼。”
李长乐说着看了看地形,想着下次去下桥,得去买几根塑料管回来,直接把管子下水坑里,吸一口水就流到下面去了,省时又省力。
三人干了一会儿,就累得呼哧呼哧喘气,汗珠子和水珠子顺着耳根往下流。
“大鱼,真的有大鱼!”陈永威指着后面,兴奋的喊了起来。
李长乐两人扭头看到一个水花,只见鱼尾一甩又躲到了深水区,本来有些累了的两人,这会儿好像也不累了,像打了鸡血似的,大桶大桶的朝外面倒水。
累了就抽出香烟点燃,叼着香烟继续干。
直舀得手膀子发酸,腰腿酸痛,水坑里的水也越来越浅。
忽然,三人身后传来“哗”地一声水响,全都不约而同的转身,朝水坑看去,总算看到了大石斑的真容。
体长接近1米,全身长满红褐色斑点,张开的背鳍和尾鳍上的红褐色斑点像孔雀羽毛一样,漂亮极了。
石斑鱼,是鲈形目科石斑鱼属的鱼类,性凶猛,以鱼、虾、蟹为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
因其肉质白嫩细腻,味道非常鲜美,还有“海鸡肉”之称。
李长乐觉得这条鱼送酒楼,绝对不止一两块一斤。
葛昌发兴奋的两眼放光,“卧槽!真的是大石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活的大石斑,这得卖多少一斤啊?”
陈永威也兴奋的说:“哥,看样子有三十多斤。”
“这么大的石斑鱼能卖多少一斤?”
李长乐虽说也关心价钱,但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为一条鱼就能卖上千上万,或是几大百。
陈永威想了一下,“上个月我看到阿东收的两三斤重的,好想也是卖的一块一斤。这么大的,应该能卖到一块五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