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41节

  怎么都说他不行,男子汉大丈夫,问这话很伤自尊的,你们晓得么!

  “……”李长乐看着婆媳祖孙无语了片刻,才说道,“看你这话说的,哪年不打台风?从小看我阿爸修补房顶看到大,闭着眼睛也能补好。”

  “等我吃过饭,去水路张回来,就开始修补房顶,阿威也说了,等他把他家的修补好了,就来帮我。”

  “这还差不多,你一个人,我还真不放心。”李母说罢端着瓷盆朝水沟走去。

  李长乐回屋,见李小海兄弟俩无精打采的坐在那,“怎么了?昨晚玩水着凉了啊?”

  “刚起床,等会儿就好了。”周若楠端着陶盆走了出来,“我煮的红薯丝稀饭,都晾了一会儿了,你先吃了去水路张。”

  李长乐拿起饭碗开始盛饭,周若楠把菜端上了桌,一碟咸鱼干,一盘爆炒小棠菜还有一盘虾皮炒鸡蛋。

  “阿娘拿了些鸡蛋还有鸭蛋过来,我们家养的几只也开始下蛋了。”

  “养了几只啊?”李长乐真不晓得家里还养了鸡鸭。

  “四只母鸡,两只公鸡还有三只鸭子。”

  李小海听后来了精神,过来坐他身边,“阿爸,我们还帮着捡螺丝喂鸡和鸭子了的,阿娘说下蛋了就煮给我们吃,过年还要炖大公鸡吃。”

  李长乐看着活泼了不少的儿子,高兴的把饭放到他面前,“好,明早就给你们煮鸡蛋,过年把两只大公鸡一起杀了炖着吃。”

  他忽然想到这年头可都是原生态的散养鸡鸭还有村霸大鹅,等赶集天就去买几只回来养着慢慢吃。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重活一世还像以前那样亏了老婆孩子,干脆现在抹脖子再嗝屁一次算了。

  小孩高兴的点头,“我喜欢吃大鸡腿。”

  “两只鸡四个大鸡腿,都给你们吃。”李长乐见说到吃大鸡腿,小的依旧还无精打采的,“又没事做,你们不睡觉,起这么早做什么?”

  李小海打了个哈欠,“小洋哥喊我们去沙滩玩,我们就起来了,阿娘说浪头还大,不能去。”

  李长乐看着兄弟俩,严肃的说道:“你阿娘说的没错,阿爸刚从码头回来,浪头比海岸还高,荣军家的船都被掀翻,小孩子更不用说了,被海浪卷下去就爬不起来。”

  “哦哦!我们不去的。”

  “哥哥上次还跟老歪阿娘一起去海边淘海了。”

  “阿娘说没大人领着不能去海边,老歪阿娘是大人。”李小海不满的看着他,“告状精。”

  李小洲不甘示弱,“坏哥哥,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你以为我喜欢跟你玩啊?跟屁虫!”李小海白了他一眼,端起碗开吃。

  李小洲小嘴扁了扁,扭头冲周若楠喊:“阿娘,哥哥说我是跟屁虫!”

  李小海撇嘴,“你本来就是跟屁虫!”

  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两个,平时形影不离的小家伙斗嘴,这才晓得长大后好的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俩小时候也会吵嘴。

  “怎么当人阿爸的?”周若楠瞪了看热闹的男人一眼,屈指敲了桌子几下,“你俩不好好吃饭,想罚站是吧?”

  “不想!”兄弟俩齐声应道。

  李长乐吃过饭,嘴一抹进屋拿了钱出来对周若楠说道:“我去老张家了,回来就修补房顶。”

  “嗯!你路上小心点。”

  李长乐点了点头,拿上雨衣朝村外走,只见家家户户的房顶都有人在翻捡修补房顶,都想赶在雨来前把房顶修补好。

  出村走上大路,担心台风天没车过来,索性边走边等车来。

  这一走,都快到盘镇,才看到一辆小巴过来,想着没多少路了,便懒得拦车,从田坎路沿着长塘去了老张家。

  张家船坞埠头停靠的大多都是木船,这年头,大多用的都是这种小木船,再等几年就会慢慢淘汰,换成钢制大船。

  李长乐看了一圈,才看到自家那艘船停靠在最里面,走过去就看到年轻了不少的老张,蹲在一艘渔船前,用麻丝、石灰膏混同桐油糅合成的泥修补渔船。

  木船由于长年累月被风侵浪击水蚀,时间一长,船板连接处的填充物会出现腐烂、脱落。

  为了航行安全,延长船只使用寿命,就要把木船损伤的位置,尤其是木板缝隙开裂漏水处,进行修补粘合,保证船体的密闭性,以达到海上航行绝对安全。

  国字脸皮肤黝黑的老张看向李长乐,“小后生,你找谁?”

  “张老板,我是李荣堂家老三李长乐,我阿爸让我把修补改造渔船的钱给你送来。”

  “好!你跟我上船看看。”老张把手里的活给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朝他走了过来,“听说你阿爸被蛇咬了,好些了么?”

  李长乐笑着递了一支香烟给他,“好多了,昨天出院的。”

  “那就好,我带你上船看看。”老张顿了一下,“你阿爸跟我说了后,我空闲的时候就把船修补好了,昨天才听你们村的人说,他被蛇咬了。”

  “咬了几天了,他回家就让我把钱给你送来。”李长乐看了一圈后,掏出钱递给老张,“张老板,大概多久会好?”

  老张接过钱点了一遍,这才说道:“柴油机、螺旋桨等都是现成的,一个星期就改装好。”

  “麻烦你了,一星期后我来开船。”

  “挣钱有什么麻烦的。”老张笑呵呵的跟他一起跳上岸,开了条子给他。

  李长乐忙着回去修补房顶,拿了条子就急匆匆的走了。

第75章 出发

  等他到家,陈永威已经在房顶帮忙翻捡添补瓦片了,两人一起忙了一上午,才算把漏雨的位置修补好。

  李长乐想着得去买一袋水泥回来,弄点砖头把瓦片压几道,省得换好的瓦片下次又被台风刮跑。

  刚从房顶下来,李母就从外面回来了,“阿乐,我去稻田看过了,稻子没被吹倒多少,我都扶起来用稻草绑好了。

  稻田旁边那块地里种的玉米被吹倒了不少,你跟我去把倒了的砍了扛回来,把能吃的玉米都掰回来。”

  她说完想想又补充了一句,“这些活以前都是你阿爸跟我在干,现在他腿伤了,只有你跟我一起去了。”

  “好,我这就去砍。”李长乐拍拍裤子上的草屑,周若楠就把刀和绳子拿出来了,“去了回来吃饭刚合适。”

  “嗯!”李长乐拿过绳子,陈永威就伸手接过了镰刀,“哥,我跟你一起去帮你。”

  李长乐点了点头,“你家的玉米没被风吹倒啊?”

  陈永威:“天刚蒙蒙亮,我阿奶就喊我起来把倒掉的玉米砍回家了。”

  李母挑着箩筐出来,冲李长乐说道:“走了!”

  “好嘞!”两人跟着她外走。

  李母见陈永威也去帮忙,感激的说:“还是阿威勤快。”说着又瞪了李长乐一眼,“他连家里的田地在哪都记不住。”

  “阿娘,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吧!”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她,“我记得,就在盐碱地边上。”

  李母好笑的白了他一眼,“还想我煮个鸡蛋表扬你一下不成!”

  三人说说笑笑的顺着长塘到了稻田边,只见稻田中间的秧苗,被风吹倒了澡盆那么大一块,李母已经用稻草绑起来了。

  走过狭窄的田埂就到了稻田旁边的坡地,这些地都是分下户后,李父带着两个哥哥,偶尔也揪着他一起来开出来的。

  不到两亩地,种了玉米、洋芋、芋头还有番薯。

  边上的几垄玉米被台风刮倒了不少,陈永威抓住一棵,手起刀落砍下来后放在一旁。

  李长乐和李母把玉米杆子上那些,长成熟了的玉米都掰下来

  ,往箩筐里扔。

  他想想说道:“阿娘,明年不种这种玉米了,陈阿奶种的糯玉米好吃。”

  李母听后指了一下玉米地里面,“坡坎边上种了有两垄地的,有的已经熟了,想吃就去掰。”

  “等把这些弄完了再去。”

  三人忙了有十几分钟,就把吹倒的玉米全都砍了,玉米棒子也掰下来装箩筐里了。

  李长乐跟着李母去了坡坎边,发现玉米地里还种了豆角。

  母子俩指着成熟了的玉米棒子掰了十几个,抱着回到地边,陈永威已经把玉米杆子全都捆绑在一起了。

  “哥,你挑箩筐,我扛玉米杆。”

  “好嘞!”李长乐挑起箩筐,晃晃悠悠的往回走,“这条田埂也留得太窄了吧!”

  “这条已经算是宽的了,你看旁边那根,只有扁担难么宽,挖成那样至少能多种两行,就能多收十几斤稻谷。”

  李长乐听后想到后世,这些被老一辈人当成命根子的田地,全都用来种菜草了。

  三人回到家,李小涛就跑过来,拿起一包玉米,“阿奶,我们要烧着吃。”

  “我也要。”李小洲也跑了过来。

  李大嫂笑道:“我们家就他俩最馋,说到吃的跑的最快。”

  李小涛小嘴撅的能挂油壶,“你都不烧给我们吃,我们自己烧,你又说我们会把房子点着。”

  李母:“你阿娘说的对,家里没钱建新房,你们要是把房子点着了,一大家子只有去讨饭了。”

  “阿奶,你给我们烧。”李小洲拿起一包玉米递给了她。

  李母扒开玉米叶子看了看,“烧着吃要老一点的才好吃,阿奶给你们挑。”

  “我们也要。”其他几个都从屋里跑了出来。

  “好好好,都有!”李母带着李小慧和李小青挑了十几包出来,一起去灶屋烧煮玉米去了。

  吃过午饭,李长乐几人继续做地笼、蟹笼。

  李母把家里的渔网啥的都清理出来,该织补的织补一下,好的就装起来交给李长乐。

  下午又下起了雨,风也比上午大多了。大伙儿也不想去淘海的事了,安安生生的在家休息了一天。

  大雨过后,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到天黑也没停,李长乐觉得这样的天气睡懒觉真的挺舒服。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太阳才出来了,但风还是有点大,阳光照在阶檐上晒得人发烫。

  李长乐想到李父的伤,端了把椅子出来,去父母那边把李父从屋里背到阶檐上,“阿爸,晒晒太阳,对身体好。”

  “一年晒到头的太阳,还没听说过晒太阳好的。”李父满眼笑意的看着玩闹的孙子,觉得还是在家里舒服。

  李长乐把他的腿抬起来放凳子上面,“阿爸,你看庄稼不也要晒太阳才长得粗壮,结更多的果子,人肯定也一样。”

  “那倒也是!”李父舒服的靠着椅子,“在医院几天,觉得人都快发霉了。”

  “阿爷,晒晒太阳就不霉了。”

  “嗯嗯!不霉了,不霉了!”

  这时,陈永威走了过来,“哥,我们去看看潮水退下去没?”

  李长乐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走吧,先看看去,浪头要是不大的话,我们就去小树林找找地笼。”

  李大嫂听后也有些心动,“小洋跟你三叔一起去,看到退潮了,就回来喊一声。”

  “跟着去可以,我也要跟你一起去海滩!”

  “我们也要去。”一旁的李小海、李小洲说道。

  李母提着菜篮过来,冲几人说道:“看什么看?吃午饭的时候阿赖从海边回来说,码头的浪头还有十几米高,这会儿去了也是白走。”

  李长乐撸了李小洋一把,“听到没?你阿奶说现在不能去。”

  “不去就不去!”李小洋拿起陀螺,“走,去后面找阿山比赛抽陀螺。”

  “噢噢!比赛去咯!”李小波拍了李小海一下,几个大的一窝蜂跑了。

首节上一节41/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