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59节

  晚上的风浪比白天大多了,海风吹得呜呜作响。

  王杰比刚上船的时候要好一些,没吐,但躺在床上一动不敢动。

  两个多小时后,渔船到达吹圆岛,沿途一条作业的渔船都没遇到,看来都回港避风去了。

  回航拖的两网鱼获,虽说没什么惊喜,但胜在量大。

  李长乐算了一下,四网加起来,大概有一万一千斤鱼获。

  金线鱼、小黄鱼、带鱼、马鲛鱼、海鲈鱼、梭子鱼等加起来有六千多斤,黄鱼、银鲳鱼、马友鱼等一共有一千多斤。

  其余的就是些不值钱的青占、黄占、皮皮虾以及水潺。

  “阿乐,鱼获要卖一部分出去么?”

  “不卖,明早把晒鱼鲞的鲜货卸下,剩下的送下桥海鲜行零卖。”

  “一共有七八千斤鲜货,阿喜的铺子哪里吃的下?”

  “后院的仓库已经装修好了,我跟姐夫说了,让他在家把冰块准备好,七八千斤鱼获,批发加上零售,最多几天就能卖完。”

  “有仓库就不怕。”

  渔船到沙头村码头已是十二点多,码头上停满了渔船。

  李长乐看了一圈,没看到顺风号,跟陈阿毛联系后,得知他才刚到白沙岛海域。

  李大哥找了一处水位较深的位置停靠下来,就看到李父、李母站在码头昏黄的路灯下,看着他们。

  李长乐跳下船,“阿娘,我走的时候跟你们说了,回来的时间太晚的话,我们就在船上住一晚,怎么又来接我们了啊?”

  “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来的,刚到几分钟。”

  “我们还要等陈老大回来收些鲜货,你们先回去睡,我们今晚就在船上住。”

  李父点点头,“好,我明早拉板车来拉货。”

  李长乐见他们走了,又追上去叮嘱道:“路上慢点,把手电筒开亮一点。”

  “晓得的!”老俩口冲他们摆摆手,朝南山凹走去。

  阿楠她们没见到人回来,哪儿睡的安心,回去跟她们说一声,让她们睡个安稳觉。

  李长乐几人等了半个小时,才看到顺风号驶入了码头,缓缓的在旭升号边上停下。

  “陈老大,这次的鱼获咋样?”李长乐笑着递了一支香烟给他。

  陈阿毛点头又摇头,“早晓得穿过雾墙后,就跟你们一起返回了,过去一连拖了两网都不行。

  我看不对劲,调头朝正南方向作业,鱼情才好起来的。这一趟,捕捞起来三四万斤鱼获,可惜没弄到好货大货。”

  “那也不错了!”

  “哪有你们好?”陈阿毛看着他笑道,“我还在外海就听别的船老大说,旭升号的阿乐老大卖了三条大货。”

  “运道好,刚巧遇到。”李长乐晓得在码头卖货就是这样,这边刚卖完,那边船老大都晓得了。

  “你运道是不错。”陈阿毛想到李父,“李伯身体没大碍吧?”

  “谢谢挂心,已经大好。”

  两人说话的功夫,李大哥几人已经把跳板搭好,阿泰跟几个船工,也把给他们准备的鲜货搬到甲板上,几人开始过秤。

  墨鱼四角一斤的收购价,一共收了五百斤,三角一斤的海鳗也收了五百斤。

  皮皮虾四百斤,水潺五百斤,大虾和鹰爪虾还有小黄鱼四角一斤,一共收了八百斤。

  大黄鱼一斤以上的一块,一斤半以上到两斤的一块五,两斤以上的两块五,一共收了一千七百斤,加上五百斤小白鲳,共计用了三千一百块。

第363章 同行克妒

  李长乐打了张条子给他,“陈老大,明天我去下桥回来,把钱给你送过去。”

  “没事,你哪天有空,哪天送来就成。”陈阿毛笑道,“走了,赶着回去把鱼卖了,好好睡一觉。”

  “慢走!”

  李长乐几人把收回来的鱼获装进货舱,盖好舱板,回船舱睡下已经两点了。

  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李父和李大肖就拉着板车推着三轮车来了码头,两人刚上船,李大哥就从船舱走了出来。

  “阿爸,这么早啊?”

  “早点把鲜货拉回去,也好早点杀洗好晾晒出来。”

  “这次又收了一千多斤大黄鱼,家里的水缸该不够用了吧?”

  “昨下午,陈会计带我去镇上渔业合作社,买了十几口大缸回来。”

  李长乐听后忙道:“阿爸,合作社的大缸还多么?”

  “还有三四十口!”

  李父想到昨天买的那十几口大缸,心里就一阵高兴,“合作社的经理跟你阿冬伯是朋友,全是装三四百斤的一口的大缸,才四块一口就买到了。”

  “等船上的鲜货拉回去,你去全部买下来,让阿清帮忙拉到南山。”

  “好!”李父想想又道,“等会儿你挑些鲜货出来,我带去送给他。”

  “行!”李长乐拿着铁钩去了货舱,把货卸下船后,和李二哥、陈永威又开船去了下桥码头。

  船刚靠岸,几个拉板车的就围了上来,李长乐看到老徐也在,冲他招了招手,又喊了四个拉板车的上船,开始过秤卸货。

  刚把货舱里的货卸完,林老板就满脸笑容的上了船,“阿乐老大,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李长乐接过他递来的香烟,笑道:“快起风了,就在近海跑了一圈。”

  “这次弄到啥好货没?”林老板嘴里说着,一双虾皮眼不停朝活舱瞟,看到陈永威捞出来的石斑鱼,眼都亮了。

  李长乐指着班车说道:“这次就捕捞到几千斤鱼获,得送我阿姐那给她卖。”

  “我看你活舱里还有不少好货!”林老板说着上前几步,看到桶里的海参就挪不动道,“看看,我就晓得你藏着大货。”

  “活舱里的鲜货坤叔早就定下了,这次连我阿姐那也没有。”李长乐抱歉的说道,“下次,下次一定分一些给你。”

  林老板听说是阿坤定下的,晓得自己抢不过他,“说好了,下次一定分一些给我,价钱你放心,绝不会亏你。”

  “好!”

  李长乐跟陈永威还有李二哥打了声招呼,带着板车队去了菜市街,摸出随身带着的钥匙,打开铺子旁边小门,刚走进院子,李长喜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阿姐,你怎么在这?”

  李长喜满脸笑容的看着他,“你姐夫说你今早要送鲜货来,一大早我就骑车过来了。”

  “你把仓房门打开,我们把货搬进去码好。”李长乐说罢出去招呼老徐几个朝院子里搬货。

  五六个人忙了大半个小时,才把货搬进冰凉刺骨的仓房分类码好,李长喜抢着把工钱给了。

  “阿乐,坤叔真的有心,担心我不清楚鲜货的价钱,还列了一个表给你姐夫,还跟他说,要是有人来找事,就说是他亲戚。”

  李长喜顿了一下,“我跟你姐夫想着他们啥都不缺,只有遇到啥好的鲜货,送有些去感谢他了。”

  “你别管,我们捕到好的鲜货都有送的。”

  “怎么不管,我们不能老占你们便宜。”李长喜嗔怪的看着他,“你下次回来,我挑几样好的,价钱照算,记住了没?”

  “下次回来再说!”李长乐把价格表看了一遍,马鲛鱼从五角一斤开始,越大价钱越高,“阿姐,你新店开业,想要留住顾客,你的服务态度就要比别人好。”

  “我晓得,不能看人家买的少,就拿脸色给人看。”

  “对,笑脸相迎,人家是来消费的,不是来看你脸色的。”李长乐想到后世那些鱼贩还要帮着杀鱼劈鲞,“你还可以帮忙杀杀鱼,劈一下鲞头啥的。”

  嗯!”李长喜欣慰的看着好像一转眼,就懂事开窍了的阿弟,“我蒸了扁食,还做了豆面碎,你先去吃,我去把门开出来。”

  “二哥跟阿威给坤叔送货去了,我等他们来一起吃,你把铺子开出来,我们把货摆出去。”

  “哎!”

  姐弟俩把每种鱼获都搬了一筐出去,用冰块盖上摆在铺子门口,只见街道两边已经摆满了卖菜、卖各种小吃的小摊。

  “阿乐!”老陈过来看了看摆好了的鲜货,“就这些货啊?咋不弄点值钱的大货来卖?”

  李长乐两手一摊,“我也想每次都捕大货,也要遇得到才行啊!”

  “你小子惯会装,你家有没有好货,我还不晓得么!”老陈笑嘻嘻的看向李长喜,“阿喜,新店开业,怎么连鞭炮都不放一挂啊?”

  李长喜笑吟吟的说道:“店铺还没装好,先试营一段时间,等隔壁装好了,再挑个吉日开业。”

  老陈看了一眼隔壁的干货铺子,“日子挑好了,过去跟叔说一声,我来放两挂鞭炮利市、利市!”

  “谢谢陈叔!”李长喜感激的说道。

  这时,斜对面两家海鲜行的老板也走了过来,两人都是上次跟陈东去船上分货的,笑着跟李长乐打招呼。

  “阿乐老大,哪天开业过去招呼一声,我们来放两挂鞭炮祝贺你家新店开业!”

  “好的,多谢许老板、周老板!”李长乐抱拳道谢。

  这时,一剪着小平头戴着根大金链子的中年男子,走到铺子前看了一圈,撇了撇嘴。

  “啧啧!我还以为开大渔船的开的海鲜行,摆出来的全是大货、好货,搞了半天都是些不值钱的烂糟货。”

  李长乐抬头看了他一眼,认出这人也是卖海鲜的,上前一把掐住他脖子,一拳打在他腮帮子上,“死白蟹,你凭啥说老子家的鲜货是烂糟货?

  老子昨晚才捕捞起来的鲜货,你说是烂糟货!今天这筐里的鲜货,只要你翻出来一条烂糟货,老子这些货不要钱全都送你。

  要是翻不出来一条,别怪老子对你不客气!”

  说着将他朝竹筐前面拖,“你给老子挑一条烂糟货出来,挑不出来,就给老子生吃下去!”

  小平头没想到李长乐一言不合就动手,懵了片刻反应过来,挥拳朝他面门打去,哑着嗓子喊:“你个乡巴佬,赶紧放、放开老子……”

  李长乐扭头躲开一拳,冲他肚子就是一拳,“猪头三……”

  “别动手!有话好好说!”

  老陈和许老板、周老板喊着上前分别把两人抱住。

  “老孙,你这嘴臭的毛病真的要改改了,人家刚把铺子开出来,你就说这话,不怪阿乐跟你急。”

  “阿乐老大,听我一句劝,大家都在同一条街做买卖,和气生财!”

  “陈叔,许老板,你们放开我,那猪头三也是做买卖的,我阿姐才开摊他就来触霉头,不是来讨打的,是来干啥的?”

  “老孙,大家都是同行,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周老板拉着小平头劝道。

  “老周你放开。”

  小平头挨了两下,痛得龇牙咧嘴的冲李长乐叫嚣,“老子今天不给他点颜色看看,那阿乌卵还以为老子是吃素的,等着老子今天不弄死你,就不姓孙!”

  李长乐冷眼指着小平头,“你个死潺,有种就过来试试看,今天到底谁弄死谁!”

  周老板小声劝道:“老孙,陈叔说了,李老大原本是在街上做混子的,就这两月才收心回家捕鱼的,你跟他干,只有你吃亏的。”

  老陈也劝李长乐,“阿乐,听叔一句,大家都在一条街上做买卖,应该互相照应才是。阿喜,你也说说你阿弟。”

  “陈叔,周老板,许老板,不是我阿弟不讲理,实在是那位孙老板做事太不地道。”

  李长喜说着拿起一条带鱼,掰开鱼鳃给围观的人看,“大伙儿看看,多鲜多好的带鱼,我阿弟昨下午才开船出海捕上来的。”

  她说着又拿起一条马鲛,“今早刚送到,刚把铺门开出来,那位老板过来,连看都没看摆在竹筐里的鲜货一眼,

首节上一节259/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