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21节

  李母拉了凳子坐在李父病床前,“我就说了嘛,就是王麻子那混子带坏了阿乐,你看现在两人闹翻了,阿乐变的多勤快!

  我们在家的时候,哪天不是夜里半夜不睡,早上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今天这么早就起来收地笼,送鱼蟹来镇上卖钱,以后我们都不用愁了!”

  “阿娘在的时候就说了,阿乐本性不坏,是我们太宠他才把他宠的不像话,加上又听王麻子那狗东西撺掇,路才越走越歪的。”

  “老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和尚出道人,阿威老实肯干,阿乐跟他一起想懒也懒不起来。”

  ……

  李长乐和陈永威从医院出来,看了看对面那些小吃,指着卖火烧饼的小摊,“走,我们去买几个火烧饼给你阿奶和孩子们带回去。”

  他们这里的火烧饼不是武大郎卖的那种火烧饼。

  饼子直径只有十厘米左右大,有咸、甜两种,面则是用上好面粉发酵后,拌上猪油揉成的饼皮。

  咸口的火烧饼包的是用咸猪肉和细葱剁碎作的馅料,包好后,再在饼上涂一层喷香的油酥,然后撒上芝麻,贴在火烧饼炉内壁上烘烤而成,甜口的则包的是白糖。

  李长乐记得丈母娘家附近有一家的火烧饼做的极好,一口下去,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咸香,这次去一定多买几个给儿子吃。

  “好!”陈永威叹了一口气,“我记得小时候阿爸卖完海货回来,就会给我们带火烧饼。”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别老记挂他,你这样他在下面也不安心。”

  “嗯!”陈永威笑道,“哥,今天你立了大功,我买火烧饼奖励你。”

  李长乐伸手揽住他,“走走走,今早吃的泡饭早就消化完了,先来三个!”

  “三十个都成!”陈永威豪气的说道。

  感谢友友剑仙红世打赏支持!

第41章 想到一个点子

  两人到了卖火烧饼的小摊前,指着咸口的先要了两个,一人一个拿着就开吃。

  李长乐咬了一口,觉得这才是记忆中的火烧饼的味道,不是后世的饲料猪肉能比的。

  原本以为吃三个才饱,哪晓得两个下肚就吃不下了,李长乐又给周若楠还有孩子们一人买了一个。

  买了后,又想到小洋他们也回来了,又要了几个,装好后,又想到二哥家,想着不差那三瓜两枣的,干脆一人买了一个。

  八分钱一个的火烧饼,加上两人吃的,算下来一共才花了一块一角二。

  光算钱,真的太便宜,想到有的渔获八分都不值,又觉得心塞!

  早就有些饿了的陈永威吃饱后,高兴的说:“哥,我阿奶喜欢吃红烧肉,我们买肉去。”

  李长乐点头,“我家小洲也说了的,卖了钱给买肉肉回家吃。”

  “我听说现在住街上的人都不买肥肉吃了,瘦肉比肥肉还贵一角一斤。我阿奶说,买肉要买膘肥肉厚的吃着才香。”

  “肥膘肉太油腻了,红烧肉还得五花的烧出来的才香,就买五花肉。”

  “听你的。”

  两人兴冲冲的去了菜市,只听卖肉的、卖小菜的,卖梅菜干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陈永威指着一个肉摊上挂着的,最少有两指厚的大肥肉说:“哥,这家的好。”

  “嗯!”

  李长乐看着觉得这年头的猪肉就是好,肥肉上的油脂都在往外渗,看了一圈没看到单独分出来的五花肉卖,有五花的也都带着肋条和排骨。

  他指着带五花的正肋条肉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胖乎乎的老板看了看两人,“要整斤就九角五一斤,半斤一块一斤。”

  “当然买整斤咯!”李长乐痛快的说,“给我来四斤。”

  “我来两斤。”陈永威也道。

  “好嘞!”

  老板高兴的应下,拿起剁肉刀砍下两根肋条骨,又砍了一刀一根肋条股的,骑缝割下来放在案板上。

  然后侧身飞快将肉裹住一块泡泡肉一卷,用麻绳绑好,提着往秤钩上挂。

  “慢点!”李长乐指着他手里的肉,“把麻绳解开我再看看。”

  “……你看着我割好了的,小后生你放心,保证不少你一两秤。”

  李长乐撇嘴,“你把夹在里面的泡泡肉拿出来,不然我就不要了。”

  陈永威也在一旁帮腔,“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我们买肋条肉你把泡泡肉夹里面给我们,你这不是弄虚作假吗?这样做买卖以后谁还敢来你这儿买肉吃。”

  “……小后生眼睛还挺灵光!”老板讪笑着把夹在里面的泡泡肉拿出来,重新拿起麻绳把肉套住,“你看好,我都拿出来了。”

  李长乐笑了笑,“我小舅就是杀猪卖的,你们的小动作我全都晓得。他说这样不好,只有货真价实才留得住买主。”

  其实这老板还算是厚道的,夹在里面的泡泡肉最多就半斤,缺德的把割下来的肉皮、筋膜、猪娘肉这些夹在里面给顾客。

  “呵呵!”肉摊老板讪笑着开始过秤,“三斤七两。”

  李长乐接过装水桶里,付了钱,等阿威也付了钱,一起朝前面的马路走。

  “哥,你怎么看出来他把泡泡肉夹进去的?”

  “你哥火眼金睛,当然能看出来咯!”

  “……”陈永威回了他一个白眼。

  六月的太阳特别毒辣,晒得人火辣辣的疼,李长乐把竹篓里的草帽拿出来戴在头上,“回去吃过饭睡一觉,就去淘海去。”

  “哥,下午我们去滩涂还是去水坑?要不我们去下竹筒抓跳跳鱼去!”

  李长乐听后忽然想起以前捉章鱼的法子,“山上还有大毛竹吗?”

  “怎么没有?我家都还有七八十个呢!”陈永威一脸稀奇的看着他,“去年冬天你还跟我去挖过冬笋,你忘了啊?”

  “没忘,就是大半年没去过了,以为大的都被人砍光了。”

  “哦!你想去砍毛竹抓跳跳鱼啊?”

  “不是,我想去山上砍毛竹做竹筒抓章鱼去。”

  岩头山西面有一片毛竹林,村里人大多砍来编制各种用具,还有就是用来插在跳跳鱼栖息的洞口,伪装后诱骗它们进去,缺点就是有点重。

  “他们都用瓦罐螺壳吊章鱼,用竹筒能行么?”

  “怎么不行,章鱼只要是洞它们就爱钻。”

  陈永威听后想想还真是,“哥你说的对,还是用毛竹筒好,还不担心摔烂。”

  章鱼没有脊椎,身体非常的柔软,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或牡蛎的贝壳里,偷偷伏击路过的鱼虾,咬住后注入能让其麻痹的毒液,然后美餐一顿。

  渔民发现后,常常用瓦罐、瓶子、风螺壳、大海螺壳等,用筷子粗细的渔绳绑成一串,涨潮前沿着海岸线或是附近有海礁地方,放入海底,诱骗章鱼入住。

  章鱼找到瓦罐,便开心的住了进去,等退潮把罐子拉出水面,章鱼就束手就擒了,连洞穴都不用找,比跳跳鱼蠢萌多了。

  退潮后,将瓦罐等提上来,往里面撒一点盐,顽固的扒在里面不出来的章鱼,就会乖乖的从里面爬出来。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马路边,在路边站了有十来分钟,还没小巴车过来。

  李长乐又热又渴,扭头见附近有个小卖部,跟陈永威打了声招呼就过去买冰棍去了。

  他要了两支绿豆沙冰棍,付了钱看到摆在柜台上装泡泡糖的罐子,脑子里闪过一个主意。

  “老板,你家有这种空塑料罐卖么?”

  “收废品的收走了,你要买的话要去废品收购站,就在前面那条弄巷里。”

  “他们怎么收的?”

  “五分钱一斤。”

  “谢谢!”李长乐出去把冰棍递了一支给陈永威,“走,我们去买塑料罐子去。”

  陈永威不解的看着他,“买塑料罐做什么?”

  “买了抓章鱼。”李长乐咬了一口冰棍,“你看装泡泡糖的塑料罐比竹筒大,比竹筒轻,也比它省事,拿回去把瓶盖拧开就可以用。”

  陈永威扭头看了看,“看着挺好看的,有点贵吧?”

第42章 我儿子来接我了

  “他说废品收购站收五分一斤,一个罐子恐怕没半两重,咱们给他一倍的价钱,买他个两三百个,比背竹筒轻省多了。”

  “废品收购站在哪儿你晓得么?”

  “在前面巷子里。”李长乐带着他走到前面的弄巷,看到废品收购的牌子,径直走了进去,一直走到阶檐上堆满了麻袋的房屋前。

  只见屋里堆满了各种废品,破塑料凉鞋,泡泡糖罐子、酒瓶、废铜烂铁……

  李长乐冲弓着身子在里面忙碌的老头喊道:“老板,你那些塑料罐子卖不卖?”

  老头站起来看了他一眼,语气有点冲,“怎么不卖,东西买回来就是卖的。你要哪种的,有盖子的按个卖,没盖子的便宜点。”

  “我就要这种,怎么卖?”李长乐牵开麻袋拿起一个没瓶盖的,发现还挺厚实,一个大概有半两重的样子。

  “一角一斤,你要多少。”

  李长乐算了一下,一斤大概有二十个,“我要十斤!”

  老头点点头,“你自己挑,挑好了喊我。”

  “好嘞!”李长乐冲站在外面的陈永威招了招手,两人把麻袋里的谷塑料罐倒出来,蹲在那挑选起来。

  陈永威也跟着他挑那种没瘪的,看着干净一点的,两人忙了半个小时,就挑了一堆,估摸着有两百个了,就叫老头过秤。

  老头拿了根麻袋过来,装好挂在大杆秤的秤钩上,除皮后有十一斤,李长乐付了钱,两人捡起来将罐子装背篓里,剩下的装了两个网兜。

  陈永威背起背篓,提着两个网兜,“还是塑料的轻,换成竹筒或是瓦罐,两百个能把人背压弯。”

  “所以说,做事要用脑子,不过少吃一斤一两肉,就换来这么多轻便的罐子,多好!”

  “哥,快点!小巴车来了。”陈永威话音未落,就飞快的跑了出去,扯着嗓门大喊,“师傅,刹一脚……”

  小巴车在几十米外总算刹车停了下来,李长乐和陈永威气喘吁吁的上了车,下车走到回村的土路,就看到两个儿子蹲在土路边玩泥巴。

  他高兴的指着两个孩子,“阿威你看,我儿子来接我了,这么大的太阳,两个小家伙蹲在那也不怕热。”

  陈永威见后想起了以前,“我小时候也这样,阿爸回来去赶集卖渔获,我就早早的在路口等他们,想他们买肉买糖回来。”

  “那是你家,我家人多,连粮食都不够吃,哪来的钱买肉买糖?”李长乐说罢冲两个孩子吼了一嗓子,“宝贝儿子,阿爸回来喽!”

  “阿爸…阿爸……”两个孩子欢呼着朝他跑来。

  小儿子小脸红扑扑的,欢喜的拉住他的手,“阿爸,鱼蟹卖完了没?你买肉肉了没?”

  “卖完了,肉肉也买了,还买了火烧饼,酥心糖。”李长乐看两人的手上全是土,“手上都是土,回家再吃。”

  “哇!好多好吃的!”李小洲在裤腿上擦了擦,把小手伸出来给他看,“阿爸你看,没土了!我想吃火烧饼。”

  大儿子也在裤腿上擦了擦,眼巴巴的看着他。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李长乐看着还是贪吃猫的儿子,自我安慰了一下,放下水桶一人拿了一个,“吃吧!”

  小儿子接过咬了一口,满足的眯眼,“好好吃!跟外婆家外面的阿婆,卖的火烧饼一样好吃!”

  大儿子也点头,想想又问:“阿爸,给阿娘买了没?”

首节上一节21/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