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76节

  李长忠扯了扯嘴角,“你们忙,我们拉着拖网,就先走了。”

  陈永威见他们走了,拐了李长乐一下,笑道:“还是大哥会哄人,连眼都不眨一下。”

  李长乐睨了他一眼,“你也差不了哪儿去!”

  陈永威一脸惊喜,“真的啊?”

  李长乐点头,“蒸的,继续发扬!”

  “阿乐,记得给晒头的马鲛、青占那些也放放血。”李大哥在隔壁喊了起来。

  “晓得了!”

  李长乐抓住一条还在蹦达的小马鲛,冲鳃盖下部边缘切了一刀,放在一旁,弯腰又抓起一条,摇摇头,“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以前七八两重的马鲛鱼,他们从不放血,但上次发现有几条放过血的小马鲛,晒出来的头,比没放血、到家再杀的马鲛鱼,晒出来的肉质鲜白,

  “麻烦点不怕,别人不放血,我们放了,以后人家肯定指着我们家的头买。”陈永威乐呵呵的抓起一条鲻鱼,手起刀落,血一下就涌了出来。

  李长乐想想也是,两人一起干,花了大半个小时,把甲板上那些晒头的鱼获全都放完血,又捡起来装塑料桶里,撒上冰块盖上棉絮。

  陈永威打起一桶水,开始冲洗甲板上的血污,李长乐掀起棉絮看了看那条大鳎鱼,见冰块已经融化,又抓了一些冰块撒在上面。

  李大哥那边也在补充冰块,“阿乐,你先弄吃的,我们去把地笼网收了,就回航,省得冰块不够用。”

  李长乐点了点头,将装冰块的木箱放好,觉得还是大船好,放血后直接放下面的冷冻舱,四五天不回去也没事。

  陈永威将甲板冲洗干净,发动渔船跟在李大哥后面,加速朝吹圆岛方向行驶。

  一连吃了几顿面,李长乐今早就带些冷饭出来,还有一碗切的细细的酸菜,一把香葱,还有几个鸡蛋出来。

  炉里的火烧旺后,将铁锅放上面烧热,用锅铲铲了一大铲,大肥肉炼出来的猪油放锅里。

  煎鸡蛋,炒盐菜,放葱头翻炒几下,然后抓一把虾皮在里面,冷饭下锅,再倒一点原生态酱油、一点老酒快速翻炒,起锅时将葱花下锅,翻炒几下盛饭。

  陈永威咽了咽口水,“哥,你做的啥好吃的?”

  李长乐端着一碗炒饭,冲他得意的笑道:“李氏扬州炒饭,等着哈,等我泡一碗紫菜汤,再煮一碗白灼大虾。”

  “哎哎!”陈永威咧嘴应下。

  有钞票挣还有好吃的,这日子简直不要太舒服。

  淡水烧开后,放一把小白虾下锅煮开后放入一把撕碎了的紫菜,一把绿油油的葱花,端起铁锅倒进洋瓷汤盆。

  连锅也不用洗,直接一瓢淡水,几片姜、几根香葱,然后就是一大碗对虾,活的大虾舍不得吃,死了的还是舍得的。

  才死了没一会儿,比送到岸上的鲜多了。

  快到吹圆岛海域时,饭菜就好了,李长乐拿起醋瓶子倒一小碗醋在洋瓷碗里,冲前面的渔船挥手,“开饭喽!”

  李二哥挥挥手,示意到地笼边上再停船,几分钟后,船停靠在一组浮球边上,抛锚熄火。

  李长乐把橡皮桶里放着的饭菜,端出放在甲板上,李大哥兄弟俩跳到船上,四人盘腿坐在一起。

  李二哥拿起勺子舀了几勺紫菜汤喝下,一股热流从喉咙润到肠胃,叹道:“热乎乎的,喝着真的舒服!”

  在大船上的两年,他早就吃厌了冷饭冷汤,就喜欢一口热乎的。

  “好吃!”李大哥接连划了几口饭,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加上鲜美白灼大虾,感觉真不错。

  李长乐划了半碗饭下肚,觉得空落落的肠胃舒服了,拿起一只大虾慢慢剥着,“哥,虎子围堵的时候,你捕到多少鱼获?”

  “前后一共撒了七网,加起来有一千多斤,二三十斤的红甘鱼有三条,十几斤重的有七八条,还有两条三四十斤的鳎鱼,两条二十来斤的马鲛和两条金枪鱼。”

  李大哥越说越高兴,笑得眼角的细纹愈发明显,“还是阿威力气大,动作快,拉网速度快,我们刚把网拉上来,他都撒第二网了。”

  “我们前后好像拉了九网,有一网就十来条鱼。”李长乐看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哥才三十二三岁,看着跟四十岁的差不多。

  被表扬了的陈永威憨笑着挠挠脑袋,“是这么多,大哥跟二哥也不慢的,就比我们少拉了两网。”

  李二哥想起捕鱼时的场面,还有些激动,“虎子兄弟太聪明、太厉害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它们还懂得围堵鱼群,让我们下网。”

  李大哥点头,“阿乐说那些有文化的说了,虎子兄弟有十多岁的智商,算起来比小洋还要大一些,还那么大的个头,一群就是六七头,能不厉害么?”

  陈永威激动的说道:“哥,你们不晓得,当时我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就跟做美梦差不多。”

  “小阿威!”李长乐斜睨着他笑道,“说说看,是你第一次打啵的时候激动,还是看到虎子兄弟,赶鱼来给我们捕捞的时候激动?”

  陈永威的黑脸又红了,憨笑着摇头,“形容不来,好像是不一样的激动。”

  李大哥笑着白了李长乐一眼,“阿威别理这不着调的!”

  李长乐想想正色看着三人,“大哥、二哥、阿威,回去后千万别跟外人说,今天的鱼是虎子兄弟驱赶来给我们的,让人晓得了不好。”

  他担心被人晓得后,起码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船尾会跟着一大票渔船,连安生捕鱼都别想,更不用说去捞货了。

  李二哥点头道:“阿乐说的对,村里眼红我们家的人越来越多,我看阿忠兄弟那眼神,就跟赖老大差不多。”

  陈永威接过去说道:“我也看出来了,阿军的眼珠子都快掉你们那条大鱼上了。”

  李大哥点了点头,“阿忠问我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回家也别在孩子们跟前说。”

  李长乐和李二哥点头应下。

  陈永威看着三人说道:“哥,你们放心,阿蝉那我也不说。”

  他说着不好意思的看向李长乐,“上次跟阿蝉说虎子兄弟找我们求救的事,回家就被我阿奶说了一顿,说我狗肚子装不住二两香油。

  遇到一点好事,就在外面瞎嚷嚷,男人家家的嘴里藏不住话,早晚坏事。”

  李长乐兄弟几个想到那天的情景,脸也有些发烫,“阿奶说的对,不能怪你一个,当时我们也挺得意的。”

第255章 鱼获满舱

  吃过饭,收拾好碗筷,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收地笼。

  李长乐拿起铁钩将浮球钩上船,拉起渔绳,把地笼网拉到船上。

  第一笼的鱼获就不好,值钱的就一大一小两只青蟹,加起来有三四斤重,两三斤蛤蜊,一斤多大虾。

  船舱里已经有了上千斤鱼获,几人对地笼的收获也没看那么重,把大个头活虾挑出来,倒进木桶里,继续捞第二口地笼。

  这一笼更差,就一些蛤蜊、几只龙虾,还有几个海螺,连螃蟹影子都没看到一只。

  李长乐收的地笼网不好,李二哥的更差,连龙虾都不见,就几个蛤蜊在里面,跟空网差不多。

  “呸呸呸!”李二哥一连啐了几口,“这么差还是第一次看到,八成是被赖老大那龟孙触了霉头,要不是虎子兄弟送鱼给我们,今天可能是最差的一天。”

  李长乐看了一圈,指着吹圆岛西面说道:“哥,下次换到那里下地笼。”

  李二哥想到聪明的虎鲸,“对,这位置都下了好久了,那些机灵的鱼虾蟹,可能已经晓得这东西是抓它们的陷阱了。”

  李大哥笑道:“你以为它们跟虎子兄弟一样机灵啊?”

  李长乐听后想起以前听说的,“说不定哦,据说有的鱼记性也很好的,能记住三个月前事。”

  “那我们是得换个地方下地笼了。”李大哥几个现在是李长乐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

  到最后,六组地笼一共才收了十二三斤虾子,七斤多青蟹,十来斤兰花蟹,几条黑鲷和一些杂鱼。

  将收起来的地笼抖干净装入饵料,把船开到吹圆岛西面海域,把地笼下了下去。

  李大哥对李长乐说道:“阿乐,拖网放下去后,我们把鱼获分好,等到了码头,我和阿安下船送鱼获去阿东家,你跟阿威开船去下桥送货。”

  “晓得了大哥。”李长乐和陈永威将拖网放下水,一人开船一人分拣鱼获。

  船航行到竹山岛海域,绕一圈后就往回开,到岩头山海域就开始收网,海鳗有五六十斤,白虾七八斤、还有七八十斤鲈鱼、青占、马鲛,其他的就是些杂鱼。

  杂鱼留一桶,今晚要出海放延绳钓用,七八两到一斤的鱼获挑一部分起来做菜,其他的留着晒头。

  李大哥和李二哥把橡皮桶,塑料桶都抬到李长乐船上,兄弟俩发动渔船,朝码头驶去。

  半个小时后,李长乐和陈永威就到了下桥码头,拿了抄网将活舱里的鱼捞起来装橡皮桶里。

  陈永威看着甲板上的鳎鱼,“哥,大鱼怎么办?”

  “用棉絮包着,再用渔绳绑起来,抬到板车上拉过去。”

  李长乐说着将跳板搭好,帮忙送过几次鱼获的板车大叔,见他们来了,忙拉着板车到了船头。

  “小后生,今天要板车么?”

  “要的!”李长乐将盖在大鱼身上的棉絮掀开,比门板还宽的大鱼露了出来。

  板车大叔猛地一下瞪大了眼,看着甲板上的大鱼,“我的乖乖,在码头拉了几年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鳎鱼?”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鱼。”

  陈永威和李长乐用凉悠悠的棉絮把鱼包裹好,再用渔绳绑起来,板车大叔也上前帮忙朝岸上抬。

  三人上岸把鱼放到板车,就有几个鱼贩围了上来,一人掀开棉絮,刚好看到鳎鱼那一对几乎挤在一起的鱼眼。

  “杀甲,这么大的鱼,得两百来斤了吧?”

  另一人看了看比门板还宽的鱼身,“小后生,这鱼是你的,要卖么?”

  “凤凰酒楼定了的。”李长乐简短的应了一句,三人又上船抬鱼获去了。

  码头上的鱼贩都围了上来,掀开棉絮看那条鳎鱼,又看看李长乐家的木船,都觉得奇怪,这么大的鳎鱼平常都在海底卧着,他们是怎么弄上来的?

  李长乐两人当然不会告诉他们,是虎子兄弟送的,只说凑巧遇到搁浅的大鱼,捡了个大便宜。

  围观的鱼贩,看到橡皮桶里的红甘鱼、鳎鱼、还有大马鲛时,拉着李长乐说道:“小兄弟,分几条给我们,价钱保证不比酒楼给的便宜。”

  “对不住,你们要买的话,就去找凤凰酒楼的坤叔,这些鱼都是他定下了的。”

  “小后生,把棉絮解开我们看看,这鱼到底啥样的?”

  “抱歉,棉絮里面裹着冰块,拆开融化的快,鱼就不新鲜了。”

  李长乐见围上来看鳎鱼的人越来越多,觉得失策了,该先抬橡皮桶,不该先抬大鱼。

  忙让陈永威和板车大叔上船搬鱼,他得守着板车,以防有人浑水摸鱼。

  等他们把剩下的橡皮桶抬到板车上,用绳子固定好,拉着板车走了,看热闹的人才慢慢散了。

  李长乐帮忙推着板车,“徐大叔,你每天都在码头等货啊?”

  老徐点了点头,“是啊,三个儿子,两个成家了,小的还在读初中,还得攒钱给他读书建房子。”

  李长乐雇了他几次,觉得他做事挺有眼色的,“以后我来就找你拉货!”

  老徐高兴的说:“好嘞!我今天看到你来了,就忙来找你了。”

  李长乐和老徐到酒楼后厨,敲开门,对阿雨说道:“坤叔呢?”

  阿雨笑道:“有几个老食客来找坤叔,他们在楼上说话。”说着又道,“阿乐哥,红甘鱼价钱我晓得的。”

  “今天这个你肯定不晓得,麻烦你去喊一声,有一条大鱼让他看看。”

  “大鱼,有多大啊?”阿雨伸着脖子看到板车上的鱼后,急忙转身朝里面跑。

  李长乐和板车大叔将橡皮桶和塑料桶抬进院子,而那条大鱼因为太大,直接抬不进门。

  正在犯愁的时候,阿坤跟着阿雨急匆匆的来了。

  “阿乐,弄到啥大家伙了?”

  “大鳎鱼一条。”李长乐笑眯眯指着板车上的鱼,“坤叔,鱼身太宽了,麻烦你喊两个小后生来,咱们竖着把鱼抬进去。”

  阿坤掀开棉絮看了一眼,激动的拍拍李长乐肩膀,“好小子,小船就弄到这么多大货,我都想象不出你开大船出去,能弄到啥好货。”

首节上一节176/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