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后那家,一个瘸腿男子在院子里翻晒马鲛头,只见竹架和竹扁上都晾满了鱼鲞。
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爱干净的人家。
李长春是本家叔伯的小儿子,跟他同年,家里以前也有一条小木船,有一次出海打渔遇到风暴,拼死摇撸逃到一座小岛上面,虽说断了一条腿,但保住了性命。
堂叔老俩口心疼儿子,就从老大家搬到他家,堂叔帮着出海捕鱼,他在家下地笼,放钓抓一些鱼获。
大的卖给海鲜行,小的就留着晒鱼鲞卖。
“阿春,还在忙啊?”李二哥笑着打招呼。
“你们来啦!”李长春笑着放下手里的马鲛头,掏出香烟,递给了兄弟俩,“昨晚倒地笼,弄到几条马鲛鱼,我杀了腌起来晒了。”
李长乐看了看挂在竹架上的鳗鲞,只见刀口要端正平滑,快干了的水潺、马鲛……头,气味、颜色还有摸起来的手感都不错。
不像有的人家没晒干的鱼鲞,摸起来粘乎乎的,一看就是翻的不勤,或是腌的太久。
晾晒鱼鲞的竹架和竹扁看样子也经常在清洗,不像那些不爱干净的人家,竹架和竹扁上面黑乎乎的一层,看着就倒胃口。
“阿春哥劈鲞的刀工不错。”
“阿安劈的比我好多了。”
李二哥:“我哪有你劈的鲞好,你劈鲞一刀划到尾,连顿都不带顿一下的。”
“又给我戴高帽子!”李长春说着拉了凳子给两人坐,“前天从你家门口过,看到你家满院子都是鱼鲞。”
“问了二伯娘,才晓得你们晒了送鹿城卖的,今天遇到阿安,我就提了一嘴。你看看,要是看得上,你就收去,看不上,就当我没说。”
李长乐笑道:“你家晒的鱼鲞不错,就是价钱上,我们给得肯定没你在镇上卖的价钱高。”
“都是自家人,我也不瞒你,主要是镇上的销量少,连我家晒的他们都卖不完。”
“镇上卖鲜货的多,大多都买了自己晒。”
李长乐指着院子里那些鱼鲞,“我家晒鳗鲞用的都是四五两一条的鲜货晒的,那种的你卖的多少一斤?”
“我拿给你看看。”李长春转身进屋,拿了一块晒干了的鳗鲞还有马鲛头,递给李长乐。
“这就是四五两一条的鲜货晒的,我送到镇上卖的一块一一斤。院子里那种大虾干一块五,墨鱼鲞一块六,青占、水潺这些都是一角二一斤卖的。”
李长乐算了一下,就照这个价钱收,送到鹿城一斤有四角的赚头,他抬头看了一眼李二哥,这才对李长春说道:
“阿春哥,你把墨鱼鲞和别的都拿来我看看,可以的话,我就照你们送镇上卖的价钱收。”
“好嘞!阿仙把缸里的鱼鲞拿几样出来。”李长春高兴的扭头冲屋里喊了一声,不一会儿,一个三十来岁的圆脸妇人,提着背篓走了出来。
“阿乐,你看这是刚发花的墨鱼鲞,还有这些水潺、青占……”
王水仙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你放心,我家的鱼鲞都洗得干干净净的,墨鱼也是背到海边杀了洗的。”
李长乐看了发花后的墨鱼鲞,还有虾干,“你家的虾干只抽了虾线,我收的话,你得把虾须剪干净了才行。”
“虾干大概有五六十斤,你全要啊?”
“你收拾干净了我就全要……”
王水仙抢着说道:“你放心,我立马就开始剪,保证修剪的干干净净的。”
“好!”李长乐指着簸箕里的鱼鲞,“墨鱼鲞、鳗鲞和那些头,只要跟我现在看过的货,品质一样,你家有多少我要多少。”
“还有不少的,你真的全要啊?”王水仙语速飞快的说道,“发花了的墨鱼鲞大概有八九十斤。
虾干五六十斤,下午就给你收拾干净,鳗鲞也有一百多斤。黄占、青占、水潺……这些就有点多了,大概八九百斤左右。”
她担心李长乐在说大话,还担心过秤后拿不到现钱,堂伯家的人是不错,但阿乐以前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他们一直跟镇上的小贩合作,现在晒鱼鲞送镇上卖的人家越来越多,镇上的生意也不好做。
两个月前送去的鱼鲞,还有好几十块钱的货款没给,阿春才想着重新找人合作的。
如果阿乐也跟镇上的小贩一样,她还不如就送那卖,还不用跟阿堂伯、阿安他们起纠纷。
李二哥笑道:“阿春嫂,你放心,我家阿乐说了全要就全要,现货现款。”
王水仙听后高兴的点头,
李长春忙陪笑道:“阿乐,女人家就是这样,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没事,嫂子问一下是对的。”李长乐冲两人说道,“阿春哥,大家都是叔伯兄弟,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只要你家另外的鱼鲞品质,跟你们给我看的一样,我就全要。”
李长春连连点头,“阿乐你放心,我家的鱼鲞都是一个晒法,保证干净。”
王水仙也道:“我家自己也吃的,还要送点给亲戚家。再说,下嘴的东西不弄干净,哪好意思拿去卖钱。”
“嫂子说的对,进口的东西卫生最重要,只要你们东西好,我们两家以后就长期合作。”
李长乐说着起身站了起来,“家里还有客人,我们就回去了。你们把鱼鲞收拾好,我们从工地回来验货后就过秤。你们放心,现款现货。”
“放心,放心!”李长春夫妻俩,殷勤的把兄弟俩送了出去,看着他们走远才乐呵呵的往回走。
李长乐兄弟走到巷口,李二哥说道:“阿乐,青占和水潺这些,除了运费算下来没多少赚头。”
李长乐算了一下,“有八分的差价,除去开支一斤能赚五六分,虽说便宜,但买的人比较多,出货量大的话,算下来挣的也不少。”
“做买卖我们不懂,你看着办就是。”
“阿春家的收了后,鳗鲞、虾干就够了,等家里的墨鱼鲞发花,我就把货送过去。”
“昨下午才装缸,发花还要几天。”李二哥说着又道,“那天我跟大哥、大嫂还有阿珍商量过了。
发工钱的事就照你说的做,你丈母娘那里,扣除开支,咱们抽一成利润给她,你看怎么样?”
李长乐听后见跟他预想的差不多,点头道:“行,晚上收工跟阿娘、阿爸也说一声。”
李长安拍拍他肩膀,“以后就辛苦你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第227章 烂泥就是烂泥
李长乐到家,就看到几个孩子围在八仙桌前,桌上摆了一堆新课本,还有几张日历画,“放学啦。”
李小洲扭头看到他,飞快的从条凳上爬了下来,“阿爸,我跟阿美一桌的。”
“好好的,不许吵架。”李长乐撸了他一把,看向李小海几个,“新书都要包起来啊?”
他记得自家老大爱惜课本的很,李小洋几个小学毕业后,课本书本全都成了擦屁股的纸。
就他的,全都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后来村里有哪家的孩子掉了课本,就来他家借。
李小海使劲点头,“嗯!阿姐教我包书壳。”
“下午还要去上课么?”
“下午不上课,要大扫除。”
“每次开学都要大扫除。”李小洋一脸郁闷,“我们那组被抽去打扫厕所,大热天,臭的要命。”
“唉!”李小慧哀叹一声,“我们那组也一样,被抽去打扫女厕所。”
李长乐回想起上学时,学校的厕所也觉得一阵恶寒,摇摇头去了父母那边。
葛昌发和张得金正在收拾扑克,屋子里弥漫着跳跳鱼炖豆腐的香味。
“怎么不打了?”
葛昌发笑着指了一下厨房,“姨娘喊开饭了,太鲜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跳跳鱼炖豆腐,能不鲜么!”李母端着斗碗走了出来,“我到码头刚好遇到抓跳跳鱼的上岸,买了几斤,又买些沙回来炖豆面。”
“还有海参炖鸡。”李二哥端着瓷钵从厨房出来,笑嘻嘻的看着几人,“中午这一顿,全是带补的哦!”
话音未落,周若楠又端着一盆沙炖豆面出来,放在桌上。
李长乐笑道:“下午还要卸几船预制板,不整点好的,怎么有力气干活?”
金老头笑呵呵的说:“主人家,太客气了。”
李父跟他客套了几句,大伙儿坐下开席,下午还要抬预制板,一家就喝了两杯老酒,就开始吃饭。
……
李长乐吃过午饭,便让李小洋去项家把项小鱼叫来,把卖八爪鱼的钱给他,然后就带着他去礁石滩下罐子。
“小鱼,下次去下桥卖鱼获,我带上你一道,以后,我跟阿威叔不在家,你就自己送鱼获去那卖。”
“八爪鱼收获好的话,你可以去上次买罐子那里,再买些罐子,多下几组。”
项小鱼点点头,想想又问:“阿乐叔,我去可以么?”
他记得阿爸说过,每家都有自己卖货的渠道,一般都不会带人去抢自己买主。
“怎么不可以?”李长乐笑着看了他一眼,“要是抓到啥好货,你自己送去卖就是。”
“但千万别去水深的地方,还有烂滩涂,万一陷下去了,你自己晓得后果。”
“我不会去的。”项小鱼停下来看着他,认真的说道:“谢谢你,阿乐叔!”
“小鱼,别人帮不了你一辈子,只有学到你自己手里的本事,才是你永远的靠山。”李长乐揉揉他脑袋,朝山洞口走去。
“嗯!”项小鱼冲他应了一声,垂头用手背横着揩了一下眼,大步跟上他走出山洞,下山到了礁石滩,只见潮水已经全退下。
李长乐把罐子从麻袋里取出来,“还记得那天,我是怎么教你下罐子的么?”
“记得,我下给你看。”项小鱼拖着渔绳下水,一直走到齐腰深的位置才停了下来,将渔绳两头绑在竹竿上拉直,用力插入泥沙。
李长乐坐在礁石上,见他回头看自己,便冲他点了点头,示意他没做错,等他把两组罐子都下好,起身拍拍屁股,将麻袋卷好等他回来。
“我还要回去干活,你要去淘海么?”
项小鱼点头,“大阿公说他要教我怎么掏青蟹,我想跟他学。”
李长乐想了一下,才想起来是项老头,“好好学,青蟹价钱不错,要是能弄到软壳蟹,价钱更高。”
项小鱼想起李小洋说他喜欢吃跳跳鱼,“阿乐叔,我还会抓跳跳鱼,等会儿我抓了送来给你吃。”
李长乐也不跟他客气,“叔今天中午才吃过,过几天有的话就送点来给我。”
“哎!”项小鱼高兴的提着水桶,冲他挥挥手,朝滩涂地那边走去。
李长乐走到山头,看向下面的滩涂地,只见不少滩涂地已经挖成了蟹塘。
一块块蟹塘之间垒起了田垄,每道田垄中间还竖了张青绿色的纱网,防止青蟹到别家“窜门”。
他记得养殖青蟹失败后,有的把承包了的滩涂地退还给村里,还有的去别的地方学了技术回来,养殖紫菜、养青子、扇贝、蛤,坚持下去的也挣了钱。
等他回到家,李父他们已经去了工地,刚准备过去,李大哥就蹬着脚踏车进了院子。
“阿乐,我看到大姑家在拆墙,大伯也在那,看样子他们两家合伙干了。”
“管他的,只要别来找我们就成。”李长乐看着他,“你干啥去了?”
“你跟小刚走,阿冬伯就拿电汇单来了,阿欢给家里汇了五百块钱来。”李大哥笑道,“不晓得那小子攒了多久,才攒起来的。”
“给阿娘给他攒着,等他转业还要买房子,实在不行,还得在他单位附近给他买地皮建房子呢!”
李大哥好笑的看着他,“你真以为你袁天罡转世啊?掐指一算,就晓得他回来在哪里上班。”
“反正不是边防派出所,就是海事局,我觉得他八成就在这两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