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47节

  李大嫂扭头看着他,“怎么忽然要走啊?我这里还有不少佛手螺呢!”

  “是啊,还有不少小鲍鱼没撬下来呢!”李二嫂也说道。

  “阿乐捡到……”李大哥把情况对她们说了一下。

  李大嫂听后笑道:“阿楠,才几个海参不怕的,要是石缝里都挤满了,那就得立马回家。”

  周若楠不好意思的笑笑,“大嫂,我们还带着孩子,还是小心点的好。”

  “是啊大嫂!”李长乐指着手表,“都玩了一两个钟头了,孩子们也累了,我们还要去收延绳钓。”

  李大嫂看看懒洋洋的坐在礁石阴凉处的孩子们,“行,下次你们来这儿,我们再来。”

  “这段时间都在这儿附近放地笼、延绳钓,想来随时都可以。”

  李长乐接过项小鱼提过来的水桶,发现小家伙撬了不少佛手螺。

  家里几个孩子都在歇凉,就他们兄弟俩还在撬螺,没了依靠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努力。

  李大哥冲岩石下乘凉的孩子们挥手,“走了,收延绳钓去了。”

  “噢噢,收延绳钓喽,回家喽!”

  孩子们听后立马来了精神,爬起来提起水桶就朝大人跑,李长乐和李大哥抱起两个小的,率先往回走。

  “阿娘,阿弟趴我腿上睡着了,流了好多口水。”李小海指着自己裤子说道。

  “老大真乖!”周若楠接过他的小水桶,揉揉他脑袋,“走,回家。”

  一行人刚走到礁石下面,李二哥和陈永威也来了。

  “我们还以为你们还舍不得走,打算来喊你们去收延绳钓呢!”李二哥说着接过李大哥背着的李小美。

  “哥,我们网到十二只野海鸭,还撒了两网,又网到几条黄翅鱼和黑鲷。”陈永威说着伸手接过周若楠提着的水桶。

  “手气不错,等会儿给你收第一组延绳钓。”

  “好嘞!”陈永威提着满满的两桶,轻松的走了上去。

  东西早就收拾好放到船上了,一行人到船停靠的地方上了船。

  周若楠妯娌带着孩子们坐好,李二哥发动机器,快速朝延绳钓驶去。

  李小洋挤到李长乐身边坐下,“三叔,等会儿让我拉一钩试试?”

  李长乐断然拒绝,“不行,海鱼力大,万一遇到梭子鱼或是大鱼,你这小身板都会被它拉下水。”

  “这么厉害?”

  “不信,等会儿你坐那边看你阿威叔拉鱼。”

  “哦!”

  放延绳钓的海域不远,不过十来分钟就到了,船速减缓后,陈永威和李长乐将竹筐放好准备收钓。

  李大哥把放气的长针拿出来做好准备工作,周若楠妯娌和孩子们,好奇的看着几个男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以前只是听他们说,在船上如何如何,上船看他们干活还是第一次。

  陈永威勾上浮标,第一钩就拉上来一条两斤来重的马鲛,虽说有些失望,但开张就有鱼上钩,几人还是挺高兴的。

  李长乐收好浮标和沉石将钩挂好,把线组理顺放好,李二哥已经把鱼拿去放橡皮桶里了,反正都要杀了做头的,没必要占用活舱。

  陈永威拉第二钩时,觉得有货,高兴的看了李长乐一眼,“哥,这条有点大。”

  “小后生不错嘛,情场得意,连手气也好起来了。”李长乐说着又想起这片海域黑鲷鱼蛮多,担心又是一条大黑鲷?

  李大哥听后走过来伸着脖子看,大伙儿也都望着这边,等着看到底是什么大鱼?

第218章 新品种

  陈永威用力拉着子线把鱼往上拉,水里的鱼忽地发力,线往下一沉,把他拉得往前一倾,手里的线差点没抓稳脱手,人也差点掉到海里。

  “啊~”周若楠妯娌和几个孩子吓的惊呼出声,李小洋嘴张的大大的,这才相信李长乐没骗他。

  李长乐和李大哥忙上前,“阿威,我们帮你!”

  “不用,刚才没注意才被它偷袭的。”陈永威咬牙拉线,海里的鱼也在跟他角力,想要逃出生天。

  李长乐见他拉得这么吃力,激动的看向李大哥,“看样子比上次的红甘鱼还大!”

  “应该是,阿威比你的力气大多了,他都这么吃力,海里的鱼起码三十斤上下了。”

  李大哥兴奋的转身拿起抄网,准备等鱼露出水面,就下手网鱼。

  周若楠妯娌和孩子们都转头看着海面,李二哥干脆松了油门把船停了下来,大伙儿都伸着脖子看着,都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鱼?

  陈永威脸上的汗珠子像雨点一样往下滴落,鱼也渐渐露出了水面,也能看出是条什么鱼了。

  只见大鱼头大嘴小,头部及胸鳍的鳞片上还有着不规则蓝纹蓝点,背鳍有一黑斑。

  “青衣,是青衣!”李长乐激动的指着水面大喊起来。

  “是大青衣!”李大哥激动的纠正他。

  “嘿嘿!大青衣!”陈永威兴奋的憨笑。

  青衣鱼学名舒氏猪齿鱼,统称为“隆头鱼”也有叫“龙头鱼”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鱼的头部多由4块骨头组成,而青衣的头部则是由一块完整的骨头组成的。

  这种鱼头大嘴小,头部背面轮廓圆突,肉质细腻嫩滑、鲜美,刺也很少。

  它游水的时候是用胸鳍摆动推进的,姿势看着十分奇特。

  孩子们都激动的站起来朝前走了几步,周若楠妯娌忙拉着孩子们,不让他们上前,担心他们不小心把人挤下水,还怕误事。

  李二哥直接跑了过来,近距离观看,“卧槽~好大一条!”

  一人一鱼又僵持了一会儿,陈永威感觉大鱼挣扎的没那么厉害了,缓缓将它拉到渔船边上,猛地用力将鱼拉出了水面。

  李大哥快速递出抄网兜头就抄,一边的李长乐也倾身上前,帮着抬抄网的铁丝圈,两人一同使力,将鱼给抬上了甲板。

  “哇~好漂亮的大鱼!”李小青、李小慧看着鱼身肥圆、色彩斑斓的大鱼惊叹出声。

  周若楠妯娌也连连点头,“还是活鱼好看。”

  “好大的鱼!”

  男孩子欢呼着拥在一起,李长乐拍着陈永威哈哈大笑,几个男人高兴的手舞足蹈。

  陈永威揉着被线勒疼的手,看着鱼笑得一脸灿烂,“哥,我估计有三十来斤。”

  李大哥连连点头,“有,至少三十斤。”说着揉揉他肩膀,“小后生这把子力气,整个村都没几人能比。”

  “我阿奶说我憨劲大。”陈永威憨笑着接过李长乐递来的水壶,一连喝了几口,嘴一抹又开始干活。

  “这条能卖五六十块了吧?”李二哥乐呵呵的问。

  “活的完全没问题。”李大哥乐呵呵抱起鱼朝活舱走,得赶紧放气,死了就卖不起价了。

  李二哥忙回到驾驶位发动机器,缓速前行,李长乐把线组收起来放好,兴致勃勃的看着陈永威收钓。

  “你家小定打算送多少礼金给你家阿蝉?”

  “我阿奶说现在的行情是,家里条件稍好点的,小定送三十二块的毛线钱,礼金三百六,两块银洋,一般的一百多也有,大定还没说,应该还要多一些。”

  这年头订婚分小定、大定。

  小定就是订婚那天送去的礼金,大定是婚期决定后,婚前送的礼金,小定礼金少,大定礼金还要多。

  李长乐记得后世已经没这么分了,都是大定小定一起送,条件好的几百万的也有,一般的三十多。

  但这边嫁闺女几乎都亏钱,哪怕后世也一样,家里条件差的,礼金多少陪嫁多少,条件好的的人家,陪嫁房子、车子的也多。

  李大哥笑道:“你送的多,金家的陪嫁也多。去年王支书大女儿结婚,陪嫁了脚踏车、缝纫机、电视机、三人沙发,被子都是十几床,听说还亏了几大百。”

  李大嫂接过去说道:“阿威,你家阿蝉的嫁妆肯定多,她以前在海渡帮人补网,一天的工钱都是好几块,要跟你订婚,连工钱也不去挣了。”

  “阿蝉在家也天天补网的,金大叔去海渡接网回来给她补。”

  陈永威想到说话做事都爽利的金蝉,愈发觉得老天送给自己的老婆就是好。

  说话间又拉上来一条三四斤重的米鱼,一连拉了六个钩子,才拉到空钩。

  第一组五十个钩子,有九成挂钩率,大青衣一条,马鲛九条、两三斤到五六斤的米鱼七条,然后就是青占、鲻鱼、鲈鱼等。

  大的都送进活舱,小的直接放橡皮桶冻着。

  黑鲷鱼最多,大大小小一共拉了十来条起来。

  李长乐早就看得手痒痒了,船到第二组延绳钓,立马就拿起铁钩将浮标勾上,拉起主线,觉得没啥重量,还以为是多春鱼,拉起才发现是一只青蟹挂在上面。

  “卧槽~还有这么贪嘴的螃蟹。”

  “就是,比我家小涛还贪嘴。”李大哥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阿爸,我哪有这么贪嘴?”李小涛鼓着腮帮子,双眼白的连黑眼珠都看不到了。

  李二哥大乐,“阿乐,手气好像有些不对哦!”

  “刚才那钩不算,看我第二钩!”

  李长乐自信满满的拉起线组,脸一下就沉了下去,暗道:手气好像真的不行了,第二钩就空钩?

  拉起钩子一看,果然空钩,钩子上的鱼儿还被吃的就剩半截。

  “它娘的~这么厉害,吃掉半截就跑。”

  “可能是虾子吃了的。”李大哥笑嘻嘻的看着他,“阿乐,要不换我来拉一钩。”

  “再拉一钩,还不行的话就换你来。”李长乐提起来一看,心都凉了半截,“又是空钩,看来真的要换人了。”

  他想着可能是自己前段时间运道太好,把好运都用光了。

  看了看眼巴巴的看着这边的老婆孩子,想到以前回去跟他们说,只要自己上手,拉上船的都是好货的事,都有些脸红。

  “哥,你来拉!”李长乐泄气的让到一旁,冲李大哥说道。

  “你再拉一钩,还没货的话再换我来。”

  “是啊哥,再拉一钩,不行再换人。”

  李长乐点了点头,再次拉起线组,刚上手就感觉有货,想着只要不空钩,哪怕是条青占也行。

  李大哥见他手臂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有些激动的问:“大不大?拉得动么?”

  “拉得动。”李长乐用力将鱼拉出了水面。

  李大哥拿起抄网将鱼捞起,“不错,马友鱼一条。”

  李长乐笑着点头,“这种鱼好吃,拿回去晚上加菜。”

  马友鱼学名午鱼,这种鱼的肉质细嫩鲜美,一层层的鱼肉像千层糕一样层叠在一起,蛋白质的含量也很丰富,有补虚劳、健脾胃的功效。

  经过腌制加工后的马友鱼,鱼肉会一层层分开,味道也很好。

  李大哥听后有些心疼,“阿乐,七八斤重的马友鱼能卖到两块一斤,一两斤重的才几角一斤,等会儿拉到小的拿回去吃,味道一样的。”

  陈永威将钩子取出,“是啊哥,七八斤重能卖十六七块了,咱们还要攒钱买船,就听大哥的,卖了算了?”

  “行,等会儿拉到小的,就留起来吃。”

首节上一节147/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