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33节

  “要,也不是改行……”李长乐把对葛昌发兄弟说的对他说了一遍。

  “行啊你!要收哪些品种?以后海鲜行不收的鱼获,我就来找你!”

  “海蜇、多春鱼、鲻鱼、皮皮虾、水潺,青占……只要不超过四角一斤的鲜货,我都收。”

  陈阿毛听后高兴的说:“正好,皮皮虾还有二三十斤,多春鱼和鲻鱼也有几十斤,都给你了。”

  皮皮虾本来想拿回去送人的,能卖几角钱给孩子买糖吃也好。

  “行,都给我!”李长乐喜滋滋的把竹筐挂到秤钩上,跟陈阿毛一起过秤。

  两筐墨鱼一百九十五斤,马鲛和鳗鱼两百六十斤、加上其他鲜货,李长乐一共付了陈阿毛两百块。

  送走了陈阿毛,又来了两家卖鱼的,李长乐忙着分拣过秤,两个船老大忙着把大货挑出来送海鲜行。

  “卧槽~哪来的短命崽子。”

  忽然一声怒骂,李长乐抬头看到卖鱼获的许老大,骂骂咧咧的提溜着一个头发枯黄,满脸脏污的半大孩子,劈手夺过他手里的石斑鱼。

  “小崽子,又来偷老子东西,老子打不死你!”

  男孩看了李长乐一眼,就连忙垂下了头,一声不吭地挥手、蹬腿用力挣扎着,想要挣脱他的桎梏。

  “还想跑,把你娘爸叫来,上次偷老子几条马鲛,这次更厉害了,大石斑一条。”

  许老大越说越气,张开蒲扇般的大掌,就朝他脸上扇去。

  “算了,许老大!”李长乐见状连忙上前拉住了他,“我问问是哪家的,让他父母把偷鱼钱赔你。”

  “这小子比跳跳鱼还滑溜,放了就抓不回来了。”许老大收回手,气哼哼的指着那孩子,“小兔崽子,你哪家的?把你娘爸叫来,把钱赔给老子。”

  李长乐重生后根本就记不住,村里那些半大的孩子到底是哪家的?

  看他的样子,又觉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见他低着脑袋不吭声,威胁道:“不说是吧?我去问阿东,就晓得你是谁了?”

  “阿乐,这孩子是项忠家的小鱼,你认不得啊?”老陈和阿三拉着板车停在几人跟前。

  “你说他是项忠家的小鱼?”

  李长乐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没想到他就是前世跟自己一条船干活的,成天笑嘻嘻的阿乐叔、阿乐叔的那个项小鱼。

  他以前只晓得兄弟俩父母早走了,从不晓得这个孩子小时候是怎么过的。

  “对!”老陈冲许老大说道,“老许,算了吧!这孩子父母前年出海遇到风暴,到现在都没找到人。”

  “原来你就是项忠家的孩子啊,你早说一声啊,许大叔给你几条就是。”许老大说着松开了手,就要去拿鱼。

  他晓得前年那场风暴,那次他们村也有几条船被掀翻,他朋友也是那次事故没了的。

  项小鱼转身一溜烟就跑了,果然跟跳跳鱼一样滑溜。

  “唉!”老陈叹了口气,对李长乐几人说道:“项忠两公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可怜的还是两个孩子。

  这孩子是老大,才十来岁,还有个弟弟才七八岁,爷奶也没了,叔伯家也有自己的孩子,哪又照管得过来。”

  “唉!”大伙儿不约而同的叹气,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每次事故后那些失去亲人的嘶嚎痛哭声。

  大海养育了渔村人,也是渔村人的噩梦……

  几人心情有些沉重的将分拣好的,虾子、鳗鱼、马鲛过秤。

  李长乐把钱结给两人后,算了一下收到的鲜货,晒虾干的虾子已经够了,鳗鱼有三百四十斤,马鲛四百斤,墨鱼才两百九十斤。

  还有鲻鱼、小黄鱼、多春鱼、水潺这些,加起来已是一千多斤了。

  想到昨晚忙到十一二点才把鱼杀好,李长乐打算先送一批回去,让李母请几个妇人帮忙杀鱼,省得一家人累到半夜。

  一千多斤鱼虾,一趟根本就拉不回去,他把竹筐搬了一部分寄放阿东家,剩下的搬到三轮车上。

  蹬着三轮没走几步,就看到李大哥、金老头、赖老二驾驶着渔船朝码头驶来。

  李长乐停下三轮,看着渔船缓缓靠岸,“哥,今天的鱼获怎么样?地笼收回来了么?”

  “鱼获还行!”李大哥提着缆绳跳到岸上,有些心疼的说道:“地笼只收回来四组,还有一组没找到!”

  集鱼袋里最先进去的那些鱼获都死了,成了后来进去的鱼获的饵料。

  李长乐见他一脸疲惫,忙上前接过缆绳帮忙系好,“还有四组已经不错了,我以为都卷走了呢!”

  李大哥白了他一眼,“就你想得开,十口地笼全都是新的,重新做又要花几十块了。”

  “想得开才好,有句话叫财去人平安!”李长乐上前拐了他一下,小声道,“等会儿跟你说个好消息,你就不心疼了。”

  “一天到晚神神秘秘的。”李大哥好奇的指着三轮车上的鲜货,“哪来的?”

  “收来的,你以为我出海捕来的啊!”

  “臭小子!”李大哥笑着跳上船头,“我们今天去昨天那片海域,鱼获还不错,捕捞到几条大货。”

  李长乐跟着跳上渔船,“我看看,啥大货?”

  李大哥乐滋滋的看着他,“两条大青鲨,一条旗鱼,三条鱼大概有三百多斤!”

  感谢友友子非鱼打赏支持!谢谢!

第201章 我会好好干的

  “运道不错嘛,捕捞到墨鱼没?”李长乐看了看货舱里的大鱼,“青鲨留着给坤叔做鱼翅,他昨天才买了那么多大货,旗鱼就给阿东家。”

  “墨鱼有几十斤!”李二哥说着把竹筐提了出来,“坤叔要啊?”

  李长乐笑着摇头,“不是,晒干货用!虾、马鲛、鳗鱼别卖了,都留着带回去杀了晒鱼干!”

  李大哥忙道:“金叔家和赖家也有墨鱼。”

  “太好了。”李长乐说罢看向金辉和赖老二,“阿辉,赖二哥,把你们的墨鱼给我留着哈!”

  金辉点头,“我家有五六十斤,你全要啊?”

  “我家也有五六十斤,你要就都给你留着。”那边的赖老二也说道。

  “好嘞!全都给我留着。”李长乐高兴的跳到岸上,把放在陈东家的杆秤拿出来,开始过秤。

  两家人刚好一百一十斤,加上家里的六十多斤,今天一共收了四百多斤墨鱼,再多也担心没场地,先晒一批出来,过两天再接着干。

  李长乐跟两个哥哥打了声招呼,蹬着三轮就往回赶。

  到码头转角的缓坡时,李大哥见他弓着身子卖力的蹬着三轮车,试了几次都没上去,忙跑过去帮他把车推上缓坡。

  “阿乐,要我帮你一起推回去么?”

  “不用,前面都是平地,你赶紧去帮着把鱼获分拣出来,找阿东家,再买点冰块把鱼冻起来。”

  “晓得的!”李大哥送了几步,才转身往回走。

  李长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到家,周若楠已经去新地基帮忙去了。

  李母见收了这么多鲜货回来,忙放下手里的活,帮着把竹筐抬下车,“你哥回码头了没?”

  “回来了,今天的鱼获还不错!”李长乐拿起帕子擦了擦汗水,“阿娘,你赶紧去请几个手脚利落点的妇人,来家帮着杀鱼!”

  李母皱眉道:“花钱请人多划不来啊?我这就去新地基,把阿楠和你嫂子他们喊回来,最多干到半夜就杀好了。”

  李长乐无语了,还真是要钱不要命,“娘诶,有一千多斤鲜货,一家子又干到半夜啊?

  花十来块钱请几个人一起干,最多干到十点就杀好了,身体不吃亏,又不耽误明天出海,哪就划不来了?”

  李母瞪了他一眼,“就你钱多!十块钱可以请十个人了……”

  “那就请十个人回来帮忙,趁新鲜赶紧杀出来。”李长乐不由分说的塞了十块钱在她手里,“赶紧的,我还要拉板车去码头拉鱼获回来。”

  李父见状也道:“阿花,就听阿乐的,天气热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哦哦!”李母转身朝弄巷走去。

  李父忙一瘸一拐的去厢房,将板车架子抬下来放在轮胎轴承上,将板车手柄绑在三轮上面,“慢点骑,别翻沟里了。”

  “放心,闭着眼睛都不会翻沟里。”李长乐跨上三轮,拉着板车朝码头赶。

  等他到码头,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把一部分鱼获送阿东家卖了,还把他寄存在那的鲜货搬到外面,等他一到,兄弟仨就把留下来晒干货的鱼虾往车上搬。

  陈家那里卖了八十多块,这里还有几十斤墨鱼,三十多斤虾,十来条鳗鱼、二十多斤青占,皮皮虾、马鲛没卖。

  算上那几条大货,今天的收获还是不错的。

  李长乐蹬着三轮,李大哥拉着板车往回走,出了码头到堤坝上,见四下无人,忍不住问他,“阿乐,到底啥好消息啊?”

  帮忙推车的李二哥,上前拍了他一下,“赶紧说,最讨厌说话说半句,吊人胃口的人了。”

  “今天带到鹿城的鱼干全都卖完了。”李长乐得意的看着两人,“不但卖完了,以后每隔半月就要送几百斤过去。”

  “杀甲!你遇到伙食团的啦?”李二哥激动的问道。

  李大哥连连点头,“肯定是,除了伙食团,谁吃得了这么多。”

  李长乐把事情的缘由对两人说了一遍,“得让姐夫多找些工匠一起干,早点把房子建好,鱼干才晒得开。”

  “跟阿金说一声,让他多找几班工匠,四栋屋子一起开工,到阳历过年应该能完工。”

  “我们兄弟几个家的,阿娘找人看好日子了,大后天就是适合动土建屋的黄道吉日。”

  “哦哦!”李长乐笑道,“明早几点去水路张祭船?下午边防派出所的要来给我和阿威颁奖。”

  “哟~出息啦,派出所还给你颁奖!”

  “就上次那个水雷……”

  “好人好事值得表扬。”李大哥笑眯眯的看着他,“明早三点多开始涨潮,我们去水路张祭船,今晚得早点睡!”

  “幸好我让阿娘请人,不然又要干到半夜。”

  “阿娘节省惯了,花十块钱请人,跟割她的肉差不多。”

  兄弟仨说笑着到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只见李大嫂已经带着十几个妇人干起来了。

  李父带着几个孩子坐在桌前剥皮皮虾,李母和周若楠在厨房做饭。

  今天全家都在一起干活,兄弟几个都在父母这边开饭。

  李长乐提着一筐马鲛鱼过去,发现这些妇人叽叽喳喳的跟林子里的麻雀一样,见他来了夸他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倒,把他搞的毛孔都竖起来了。

  觉得还是以前一群妇人看到他过来,就集体哑声的时候自在。

  陈永威提着满满一筐虾子过来,倒进大竹筐里滤水,走到板车前,小声说道:

  “哥,八爪鱼和望潮一共才卖了六十多,我觉得罐子可能又被人偷过。”

  “下次把罐子弄外海下去!”

  几人把车上的鲜货都搬下车,橡皮桶里还冻着几条大货,明早要去祭船,陈永威骑车拿了头灯连夜送去下桥。

  李长乐和李二哥帮忙兑盐水腌制已经滤干水分的马鲛、青占、多春鱼……

  李大哥拿刀帮着杀鳗鱼,杀鳗鱼本地人叫做劈鲞,和杀别的鱼是从鱼肚下刀不同,杀鳗鱼和杀鳝鱼的时候一样,是从背部下刀劈开。

  用刀从鳗鱼尾部沿着背脊,直劈至鱼头部鱼嘴端位置,鳗鱼切口位置的鱼肉要平整光滑,整个脊骨得完全露出,这样劈出的鳗鱼,晒制出来的鳗鲞品相才好。

  然后将劈开的鳗鱼内脏、鳃片等杂物摘除,用刀将污垢刮除干净,不能清洗,直接用布巾或是蘸了白酒的布巾擦拭干净。

  收拾好的鳗鱼不用腌制,直接用竹篾最大限度地将鱼身撑开来,使其呈片状,然后用渔线在鱼头处穿绳打结后悬挂起来。

首节上一节133/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