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22节

  兄弟俩回到长塘,李大哥已经把绑在鱼竿上的麻绳解开,他们钓河鳗用的鱼钩都是那种大钩。

  这样鳗鱼才不容易把钩吞到胃里,不容易取出,鱼钩在胃里鳗鱼死得也快。

  一人三根鱼竿,李长乐抓了条小泥鳅拍晕,穿在鱼饵上挂好,下了第一竿。

第186章 吉米,阿加

  李长乐把鱼饵全都挂好下水后,伸腿勾过小板凳坐下,看着渔线慢慢下沉,兄弟仨都没说话,只静静的等着鱼儿上钩。

  坐那等了有十几分钟,才看到渔线上的浮漂点了一下,握竿的手感觉水下钩饵在颤动。

  这是有鱼在试探,他稳稳地握住鱼竿没动,当手上感觉到鱼咬饵,传来的拖拉力道时,握竿的手用力向上一顿,用力快速提竿。

  鳗鱼上钩后,得立即提竿将鱼拖出水面,不然吃痛的鳗鱼会到处乱钻,缠在水草上或是钻进障碍物,线断钩折后逃脱。

  李二哥见吃痛后卷缩成一团的鳗鱼,被他拉出了水面,忙用抄网将鳗鱼接住,放进水桶里面,用手指扣住其头部,将鱼钩取了出来。

  李长乐看着桶里的比小树杈粗不了多少的河鳗,“哈哈,开张了,继续干!”

  那边李大哥也有鱼咬钩,拉起来一条六七两重的河鳗,只有李二哥还没拉起过鱼了。

  “这位置不行,得换个位置下钩。”

  “哥,我跟你换换?”

  “不用,我到前面试试看。”李二哥说着换了个位置,继续下钩。

  过了半个小时,李长乐和李大哥相继钓起了两条河鳗,还有一条鳜鱼,他的鱼竿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手气还想钓几条大的,连一条都不上。”

  钓鱼是需要耐心,但他等了一个小时,阿乐钓起了两条河鳗。

  大哥钓到两条河鳗,一条一斤多的鳜鱼,就他还没开张,手跟摸了大便一样臭。

  李二哥有些坐不住了,将三根鱼竿收起,拉起来有的只剩下个虾头,有的只剩下一个泥鳅脑袋挂在上面。

  “我不钓了,半天一条都不上,还不如拿抄网去前面那个排水口捞鱼来的快!”

  他刚才跟李长乐去小树林那边看水的时候,看到有个水缺往长塘排水,下雨天这种水缺口的鱼特别多。

  “二哥,我跟你一起去!”

  李长乐也耐不住性子在这守鱼竿,拿起大抄网冲李大哥说道:“大哥,你在这守着,我们去那边捞几网试试。”

  “你俩都是猢狲屁股,坐不住的!”李大哥笑骂一句,冲两人挥手,“去捞两网回来,等雨快停下来,我们也该回去干活了。”

  “嗯嗯!”李长乐拿着抄网,提着水桶朝前面水缺跑去。

  刚到第一个水缺,就听到泛起白色浮沫的入水口,传来噼噼啪啪的拍水声。

  “有货!”李长乐激动的将抄网斜插入水,握住手柄将抄网朝水缺口推进,快速舀起,只见里面有泥鳅、鲫鱼,河虾。

  最多的还是小的只有牙签粗细,大的跟小指差不多,一条条如玉似雪,洁白透明的银鱼。

  身形纤细,身长寸许的银鱼,只有一根自头部贯穿至尾部的脊椎软骨,细嫩透明、洁白如银,肉密且无鳞无刺,无骨无肠,肉质细腻,没一点腥味。

  “阿乐,我捞到不少银鱼,你那有么?”李二哥激动的问道。

  “有,我这里也有不少。”李长乐提着抄网过去,“你看,这一网该有七八两重了吧?”

  “不错,能卖到七八角一斤呢!”

  “比钓鳗鱼划得来!”李长乐将鱼倒进水桶,再次将抄网放入水中,沿着塘岸边缓缓推进,到水缺口时提起抄网。

  网里也有不少银鱼,还有一条一斤来重的草鱼,和一些麦穗鱼还有泥鳅。

  “阿乐,快看,那边有彩虹!”李二哥指着南面的山顶喊道。

  李长乐扭头看去,只见一道美丽的彩虹横亘天际,闪烁着七彩的光芒,憋了半天,说道:“风雨过去了!”

  “过去了,明天就可以出海捕鱼了。”李二哥应了一声,提着抄网到岸边捞了起来。

  两人的欢呼声引得钓鱼的李大哥也没了兴趣,拿着抄网跑了过来,“我看看有多少?”

  “一次捞起来的银鱼都有几两重。”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他,“你那没鱼上钩啊?”

  “没有,你们走了,鱼也不来了。”李大哥拿起抄网在塘边捞了起来,网兜里忽然溅起一阵水花,手柄差点滑落在长塘里面。

  “卧槽~杀甲得猛!”他连忙握紧手柄,将抄网提出了水面,只见里面有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鱼时,他兴奋的喊了起来,“大鳜鱼一条。”

  鳜鱼头尖,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

  因其肉多刺少,蒜瓣状的肉质洁白细嫩、鲜美,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

  “我看看!”李二哥和李长乐都提着抄网跑了过来,“乖乖,大哥今天的手气爆好,明天出海定能弄到大货。”

  李二哥乐呵呵的点头,“没白来,加上鳗鱼和那条小的,也能卖个七八块了。”

  李大哥也很高兴,“雨都停了一会儿了,桶也快满了,一人再捞两网,就回去干活。”

  接下来两网,又捞到两条鲻鱼,一条鲤鱼,无数的小银鱼,还有些泥鳅,兄弟仨才收工往回走。

  “哥,台风过去了,我们明早出海还是今天半夜出海?”

  李大哥看了看天,“今晚三点就可以出海,我们选的日子还有两天,明早我们陪你阿威一起去。”

  李长乐点了点头,“那我们两点起来去水路张开船去。”

  李二哥接过去说道:“今晚我跟大哥去水路张开船,到时候就在水路张把油加满,你在家多睡一会儿,到时候跟阿威一起把东西拉到码头,三轮就放阿东家。”

  “好嘞!”

  到家,只有李父和几个孩子在家,周若楠婆媳已经去了南山干活。

  “阿爸,我们去干活,你跟小洋一起把鳜鱼和鳗鱼送去卖钱,银鱼和鲻鱼留着晒鱼干,其他的烧了吃。”

  “你们去忙你们的,我来收拾就行。”李父这段时间受伤的腿能用上一些力,放开拐棍也能走几步。

  李长乐三人把鱼竿放好,就挑着箩筐扛着锄头、铁锹去了新地基,到那见陈永威推着翻斗车从山上下来。

  打了招呼,李大哥和李二哥朝山上走。

  李长乐看着他推着的翻斗车,笑嘻嘻的问道:“看电影的回来啦!”

  “嘿嘿!”陈永威憨笑,“回来一会儿了,我们看的歪果电影,跳迪斯科的,唱的歌好听,跳的舞也好看、带劲。”

  “我晓得,吉米,阿加!吉米,阿加!让我们手牵手,来跳跳迪斯科,爱你在心里头,忘掉那忧和愁……”

  李长乐边唱边还扭了几下。

  “对对对,就是这样唱的。”陈永威一脸崇拜的看着他,“哥,你扭得还有点像。”

  “那是,连迪斯科都不会跳的话,就没人说我天天混街的二溜子了。”李长乐踢了一下翻斗车,“哪来的新式武器?”

  “阿蝉家的!”陈永威心情愉快的应道。

  “怎么样?跟阿蝉还有话说么?”

  “有,她说她家在岛上的时候,她怎么捕鱼的,还说她只读了两册书,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要是能早点移民过来,她就能多读点书了。”

  “我让她以后跟嫂子学……”

  “呆瓜,又不用教啥知识,名字你教她不就行咯,文化人管这叫红袖添香!”

  “我们哪来的香添!”

  陈永威把黄泥倒草棚里,推着翻斗车朝山上走,“我送阿蝉回家,金大伯说海水还没退下,可能要明早才退。”

  “我们明早就开船出海,你两点半过来,我们一起去码头等我哥。”

  “好啊,总算能出海捕鱼了!”

  “是啊,两天没钞票进账,天晴钱哥就要送木料过来。”李长乐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一事,“等收工我去姐夫家一趟,让他抽空来看看木料。”

  “木料也要不少钱了吧?”

  “是啊,只要开始动工,钞票就像水一样往外流。”

  到了山上,李母她们挖出来的黄泥已经堆成了山,雨后土质疏松,比晴天土质板结的时候,好挖多了。

  有了三人帮忙,黄土堆肉眼可见的缩小,陈阿奶和李母婆媳几个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挖起来的黄土还勉强供应得上。

  收工后,李长乐拿了些银鱼和鲫鱼,骑着脚踏车去了里岙,到桥头就看到李长喜在塘岸边洗菜,“姐,我给你带了些银鱼还有鲫鱼来。”

  “你怎么这会儿来了?”李长喜见他天都快黑了来家,还以为家里出啥事了,连菜也顾不得洗了,急忙朝岸上走。

  “没事!阿发带我去鲤鱼山他朋友那买的木料,明天应该会送来,让姐夫有空带上木匠去看看。”

  “哦!吓我一跳。”李长喜松了一口气,“木匠你姐夫已经叫好了,他大哥跟他师兄弟一起去。”

  “张大哥带木匠去当然最好了。”李长乐把腌制海蜇卖的事跟她说了一下。

  “你跟姐夫说,我们打算先把后面那排破房子修整好,先搬到那边住,看工地啥的也方便。”

  “不错嘛,等腌好了又有进账了。”

  李长喜高兴的看着他,“你姐夫干活的那家,本来明天就要完工的,打台风又耽搁了几天,你姐夫这会儿还在那边加班干活呢!”

  “没事,这两月台风本来就多,你跟姐夫说,我们又不等着房子住,安全要紧!”

第187章 台风后出海

  李长乐从里岙出来,去张家埠头看了安装好的起动机和滑道,跟老张打了声招呼,蹬着脚踏车往回走。

  刚到镇子路口,就看到一个戴着根大金链的男人,骑着摩托车上迎面驶来,再一看,发现他后面坐着的是王麻子老婆。

  郑彩花看到李长乐,脸色一下就变了,忙扭头躲藏,等他过去才对骑车的男人说道:

  “赵姐夫,我们村的李长乐看到我坐你车上了,怎么办?”

  赵金财扭头看了一眼,“李长乐?打你弟弟,跟阿旺闹翻了的那个?”

  “就是他!”郑彩花犹豫了一下说道,“他一直都想跟你一起跑货,阿旺觉得他太机灵,担心坏事就一直没跟你说。”

  “你怕什么?阿旺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事。”赵金财一脸得意的说道。

  郑彩花娇嗔的拍了他一下,“讨厌,人家也要名声的呀!万一他在村里到处传,我以后还怎么做人啊?”

  “那就别回去了,我在镇上给你租间屋子,你住镇上,不用天天在乡下闻海腥味吹海风。”

  “我不要,我听阿旺说,你们下一趟全是来钱的好货,我还有点私房钱,姐夫你帮我带点货上来就成。”

  “只管拿来,两次就翻番!”赵金财伸手捏了她大腿一下,哈哈大笑着朝下桥驶去。

  李长乐停在转角看着飞驰而去的摩托,嗤声道:“一窝子不知廉耻的东西,快了!”

  ……

  翌日两点,李大哥和李二哥就动身去了水路张,李长乐又睡了半个小时,起床换上出海穿的衣裤出门,周若楠正在炒饭。

  “好香!”

  “我拿鸭蛋给你做的咸鸭蛋炒饭,紫菜蛋花汤。”

  周若楠把饭铲起来装进斗碗,“昨晚泡的糯米,我蒸的吹饭,给你们煎几个鸭蛋、炒了些咸菜、蒸了些虾仁夹在里面。”

  “吹饭好,耐饿!”

  李长乐拿着手电去跑了一趟茅坑回来,周若楠已经把裹好的吹饭放饭盒里了。

首节上一节122/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