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01节

  李长乐见他一脸担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不仅晓得老虎鱼有毒,还晓得这种遇到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挺高,是大补之物。

  “哥,我认得的,这东西虽说毒,味道却很好,肉质滑嫩、鲜美,送酒楼一斤能卖好几块呢!”

  李二哥听说一斤能卖好几块一斤,这么大一条卖掉柴油钱就挣回来了,“先捞起来养旁边小水坑里,等把水坑摸完了再捞起单独装着。”

  说罢伸手拿过他手里的抄网,将鱼倒进了旁边的浅水坑。

  陈永威看着在水坑里蹦的老虎鱼,背鳍上那像钢针似的鳍刺,“我的乖乖,还有这么毒的鱼!”

  “海里有毒的东西多了去,海鲶、石九公、金鼓鱼、油锥、蓝环水母,鸡心螺……但凡遇到着些毒物,一定要小心。”

  说着又指挥两人把水坑里的石缝用抄网手柄戳了一遍,又有两条老虎鱼从石缝里钻了出来,还抓到了两只大青蟹,几条白姑鱼。

  李二哥高兴把青蟹绑好,“两只青蟹有五斤的样子,没白忙一场。”

  李长乐一点都不满意,把皮皮虾扔进水桶,“忙了半天就这么点渔获,还没白忙啊?搬开石头看了没鱼,我们就赶紧撤漂。”

  李二哥担心他这几天每天都进大钱,心飘了看不起小钱,“阿乐,不可能天天挣几大百的,真要这样,渔村的人早就发财了,我们家早就起了新楼房。”

  “是啊哥,以前我一个人淘海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收获,已经高兴的唱小戏了。”陈永威把白姑鱼装水桶里说道。

  “晓得了,你俩跟老妈子一样嗦。”李长乐嘴硬心明白,他察觉自己有点飘了,老老实实的干起活来。

  过了一会儿,水坑里的礁石全部显露出来,水管也吸不上水了,三人收了塑料管,开始搬石头。

  陈永威刚搬开一块石头,一只兰花蟹张牙舞爪的快速逃离,“哥,快点,兰花蟹跑了。”

  李长乐忙用抄网罩住,陈永威上前压住蟹壳,将它抓起来,掏出麻绳麻利的绑起来,放进水桶。

  那边,李二哥又抓到几尾皮皮虾,剩下的小杂鱼他们也没了兴趣,上岸用小抄网,将四条老虎鱼捞起来,快速放进桶里,提着往回走。

  上船后,把鱼虾倒进活舱,加了几块冰在里面,陈永威发动柴油机,渔船缓缓驶离了小岛,三人打算去前面的海域撒两网。

  有大鱼当然好,没有的话,小杂鱼也不错,反正地笼的饵料不够,刚好合适。

  船速很慢,到了昨天虎子捕鱼的附近,李二哥提着渔网从船舱出来,朝船头走,边走边将渔网一圈一圈地盘在手腕上。

  当网坠块离开甲板时,右手抓住渔网腰部一点一点地握住网,当渔网只剩下一点时,牵到于肩平,用左手的中指钩住,双腿微微下蹲,上身回旋,将渔网用力往远处一甩,

  被甩出去的网在空中均匀散开,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渔网在网坠的重力作用下齐刷刷地落入水中。

  待网坠完全沉入海底,过了一会儿,李二哥缓慢的往回收网,尽量压缩鱼儿在网里的活动空间。

  随着渔网拉近,只见水面波浪层层散开,一朵朵水花溅起,网里的鱼好像已经知道被囚入牢笼,为了逃生正在渔网里四处乱窜。

  网里的鱼激起的波浪越大,溅起水花越多,说明鱼不但多还大,李长乐激动的伸着脖子等渔网离开水面。

  “乖乖,这网有货!”

  李二哥点头,“拉绳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有些费力。”

  陈永威关掉柴油机,也跑了过来,“鱼大不大,都有些啥鱼?”

  “还没拉起来。”李长乐激动的连忙上前帮着李二哥往上拉网,兄弟俩合力轻松的将网拖上了船,抖开渔网开始捡鱼。

  三条刀鱼,这种鱼不大,也就几两重一条,马鲛有十来斤,青占八九条有十几斤,最多就是黄占,总共有七八十斤的样子,这种鱼比青占稍微贵一些,能卖到四分一斤。

  还有七条鳓鱼,个头都不错,大的有四五斤的样子,小的也有两三斤。

  鳓鱼鱼身修长如刀,一身银白软鳞甲,吃鳓鱼的时候跟鲥鱼一样,不用刮掉鱼鳞,用它熬制的鱼冻,跟黄鱼冻、带鱼冻一样鲜美。

  以前渔村在四五月渔汛期捕获的鳓鱼,还会用酒糟拌盐腌制,放置鱼陶瓷瓮中,码一层鱼加一层酒糟,层层叠加,直至瓮满封口。

  三个星期左右取出后清蒸,鳓鱼肉质软烂,口感鲜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酒糟香味。

  美中不足的就是,这种鱼除腹部有几根大刺外,鱼肉遍布小刺,渔村人讽刺谁家把事办得过于复杂,就说称他把事办的像“鳓鱼刺”。

  还有句俗话“鳓鱼多刺,矮人多智”意思就是鳓鱼的细刺很多,矮人的头脑好使。

第157章 再见大米鱼

  陈永威提着竹筐把鱼倒进货仓,“哥,撒网太累了,我觉得还是我阿叔家的拖网用着省力。等网织好了,挑个日子把船开到水路张埠头,请张叔把起网机、滑道装上。”

  李长乐点了点头,“网你嫂子和我阿娘已经在织了,还要两三天就好。”

  船上的桁杆改装渔船的时候就装上了,因为拖网、浮球、缆绳,起网机、滑道还要一笔钱,当时钱不够就没装上。

  李二哥说道:“幸好家里的女人都会织补渔网,不然,每年织补渔网的钱也是一笔开支。”

  陈永威点头,“我阿奶说她以前在码头帮合作社织补渔网,挣的还是满工分。”

  “我阿娘和阿爸也挣满工分,家里兄弟姐妹多,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们累死累活的干一年,一家几口连米饭都吃不上。”

  李二哥觉得还是现在好,虽说也苦,但捕捞回家的渔获自己能做主,想卖就卖,想吃就吃,不用像以前那样交给别人去卖钱,最后你连零头都得不到。

  “哥,不说以前了。”李长乐拍了他一下,“做人得往前看,现在分到户了,自己当家做主,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说的对!”李二哥说罢提起整理好了的渔网,“干活,不干活哪来的好日子。”

  李长乐笑道:“哥,我来撒一网试试。”

  “行,给你试试!”李二哥笑着将渔网给他,“阿乐,我怀疑你能把渔网撒圆么?”

  “你也太小看你弟弟了,我是谁啊,脑子最灵光的李老三,渔船上不管啥活,只要我想干,就没干不好的。”

  如果不是重生回来的李长乐,还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但他是重生的老阿乐,一个在渔船上干了三十多年的老渔民,别说这样的小渔船,现代的大渔船也不在话下。

  “不愧是吹牛乐,这牛吹的我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李二哥说着还夸张的搓了搓手臂。

  “不信!”李长乐笑着提着渔网走到船头,“给你们见识一下,吹牛乐撒网的手艺。”

  “好,我看着呢!”李二哥笑着走到他后面,随时准备接手。

  “哥,我看好你。”陈永威毫不犹豫的站在他这边。

  李长乐把网盘好,深吸一口气,扎稳下盘,身体侧倾,蓄力,上身回旋,奋力把网从身体一侧抛向海面,渔网被扔出一个漂亮的大大的圆,齐刷刷地落入水中。

  “好!”陈永威激动的鼓掌叫好。

  李长乐得意的扭头,“哥,怎么样,看傻眼了吧!”

  李二哥愣住了,他记得上次回来这小子还是连网都撒不圆的,阿爸当时还踹了他几脚。

  难不成这小子为了偷懒,故意抡不圆?

  “肯定是。”李二哥自言自语的点头,横了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的李长乐一眼,“臭小子,为了偷懒,还真是啥办法都想啊!”

  “嘿嘿!”李长乐尬笑着开始收网,随着网绳逐渐收紧,感觉不到多少重量,觉得这网肯定没搞头。

  冲巴巴的看着自己的两人摇了摇头,三两下将网拖到船上,果然不出乎他所料,里面只有几条黄占在蹦。

  “今天的手气不对哦!”陈永威上前将网里的鱼儿扒拉出来,“要不换我来拉一网试试?”

  “再来一网,如果还没有渔获,我就让你来。”李长乐将渔网理顺后,盘在手腕上,将渔网用力往远处一甩,等渔网沉底后,开始收网。

  李二哥伸着脖子,看着水面那两点水花,摇了摇头,“阿乐,这网可能又没搞头了。”

  “嗯!”李长乐沮丧的将网收了起来,不信邪的冲陈永威说道,“再来一网,这网不行,我今天就不撒了。”

  陈永威点头,“行,你想撒几网都成。”

  李二哥拍拍李长乐肩膀,“最后一网吧,不行就没必要再来了。”

  “嗯!”李长乐往手心啐了两口,又用力搓了三下,“好运来,大货来!”说罢深吸一口气,将渔网撒了出去。

  李二哥觉得他刚才可能是拉的过快的缘故,忙上前指导,“等网沉到海底后,再慢慢收网。”

  “嗯嗯!”李长乐缓慢的将渔绳收紧,逐渐感觉到手上的重量沉了起来,欣喜的看着两人,“不错,有货。”

  陈永威忙道:“哥,我来帮你!”

  “不用,我拉得动。”李长乐觉得可能也就是几十斤的渔获,就这点重量,又不是爆网了,他一个人轻而易举就拉起来了。

  李二哥见他总算上货了,也高兴的上前,不放心的嘱咐着,“慢慢拉,别拉太快,拉得过快渔网容易浮起,鱼儿就会从空隙里逃走。”

  “晓得的。”李长乐缓缓收紧手里的渔绳,只见水面荡起的波浪层层散开,水花比刚才李二哥那网溅起的还高。

  他感觉到渔网里的大货在拼命挣扎,想要逃出牢笼,感觉都快抓不住渔网了。

  “哥,是大货入网了,网里有大货。”陈永威激动的喊了起来。

  “嗯嗯,就不晓得是啥东西了。”李长乐咧着嘴将渔网拉住水面,三人都看清楚了,渔网里有一条大鱼。

  “哇哈哈,我的个老娘,这么大一条,起码好几十斤!”陈永威兴奋的又喊又叫。

  “看样子像是大米鱼?小心点,千万小心!”站李长乐旁边不远的李二哥,连忙上前帮他把网拉到了船上。

  三人看着网里的大鱼,都惊喜的张着嘴,眼睛瞪得溜圆!

  “霸天,是大米鱼,真的是大米鱼!”

  “海龙爷保佑!多谢海龙爷保佑!”李长乐冲着大海拜了几拜,又看着自己的手,激动的在脸上搓了几下。

  “太好了,太好了,这条比上次那条还要大。”

  陈永威兴奋的直接扑了上去,飞快的将里头那条大米鱼扒拉出来,“我的乖乖,这么大的米鱼,至少有五六十斤,发了,发了、大发!”

  “放气,赶紧放气!”李二哥兴奋的转了一圈,飞快的跑去将放气针拿了过来,李长乐和陈永威也上前帮忙压住米鱼放气。

  大米鱼出水后,鱼鳔会在短时间内变大,将内脏挤出口腔,形成“鱼舌”。

  同时,鱼鳔上的血管也会破裂,当鱼血浸入鱼鳔后,取出来晾干后的鱼胶胶体上有深色斑块出现,从而影响品质。

  陈永威激动的抱起放气后的大米鱼,李长乐兄弟俩跟在他屁股后面,小心翼翼的护着大米鱼,连在渔网里蹦的几条黄占和马鲛也不顾不上了。

  等鱼放进活舱,李长乐飞快的打开棒冰箱,铲了些冰块放进水里。

  三人站在活舱边,陈永威看着在水里一动不动的大米鱼傻笑,“哥,太大了,差点连活舱都放不下。”

  想想又问,“连动都不动一下,不会死了吧?”

  “已经放过气了,死了也不会影响鱼胶的品质。”李二哥开心揽着李长乐,“阿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用手抛网拉起大米鱼的,你肯定是海龙爷关照的人。”

  “多谢海龙爷保佑!”

  李长乐冲着大海又拜了几拜,笑得见牙不见眼,想想又拉着李二哥问:“哥,大米鱼的鱼胶现在到底卖多少钱一斤?”

  “鱼胶可值钱了!”李二哥激动的搓着手,“跟我们渔船一起出航的那艘船的船老大,卖了一块米鱼胶给广东老板,那块鱼胶才四两不到就卖了两百二,大概六百来块一斤吧!”

  “卧槽!不到四两就卖了两百多,比珍珠还值钱!”陈永威激动的喊出了声,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他,“那咱们这条米鱼能出多少胶?”

  李二哥笑道:“十斤鱼出一两胶,我估计这条鱼的重量在五十斤以上,鱼胶起码五两以上,至少能卖三百多。”

  李长乐听后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上次那条米鱼可是四十多斤,连肉带鱼鳔才卖了一百多,海鲜行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深!

  “哟呵呵!”陈永威激动的怪叫起来,一把搂住李长乐,“哥,发财了!”说着又问,“你上次那条米鱼卖了多少钞票?”

  “别说了,血亏!”李长乐气得脸色铁青,“才卖了一百多,卧槽踏马的,血亏!老子还以为陈记的价钱公道,巴巴的跑去卖给他,原来也是妥妥的奸商一个。”

  陈永威也气得不行,骂骂咧咧的说道:“踏马的,太黑心了,我回去非骂他一顿不可!”

  李二哥忙道:“阿乐,阿东家还算靠谱的,我们这边的价钱本来就要便宜一些,主要是人家广东那边的老板给的起价。”

  李长乐:“你说的鱼胶是卖给广东老板了啊?”

  陈永威:“对,刚才哥说了,是广东的老板收去的。”

  “那条船的船老大运道特别好,在渔场他家只要下网,每次都爆网。台风来了,我们停靠在码头,上岸去玩,刚好遇到广东的货船,那块鱼胶才卖了个好价钱。”

  李二哥顿了一下,又道,“米鱼主要就是鱼胶值钱,肉又值不了啥钱。再说,人家海鲜行肯定要挣一些的。”

首节上一节101/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