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总统,”李明学轻轻低头,跟先向他打招呼的崔昌帝回礼,再看向李佑和李连昌,“会长nim,李总统。”
“原来是李市长,”李连昌面上带着欣赏,眼中更是满是欣慰。
李明学再怎么算,也是全州李氏的一份子,李佑提拔他自然也等于在向全州李氏示好。
李连昌马上就要退休了,退休后大概率就要接手全州李氏,做新的族长,看到人才辈出,自然是欣慰的。
“如果是李市长的话,那确实不成问题,”崔昌帝也回过头来,肯定的点了点头。
对这个差点在大国家党内和他抢总统候选人的李明学,崔昌帝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东西。
比如李明学希望成为‘首尔CEO’,也不难看出他的抱负有大部分都在经济上。
在李明学的眼中,恐怕政治手段要先放在经济之后。
崔昌帝和李连昌不知道,李佑可是一清二楚。
前世李连昌这个位子是卢武玄坐的,卢武玄确实有着满腔抱负,可这种热血在担任了两年总统后就荡然无存。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
但在那个由他担任总统的五年内,经济放缓、财政赤字增加、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着重打击了房地产投机,可房价反而平均上涨了百分之五十五。
韩半岛人均GDP确实翻了一番,由一万余美元到零八年初接近两万美元,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韩元对美元汇率的大幅升值,韩半岛的经济总量反而由排名第十位倒退到第十三位。
那个韩半岛零八年的经济要比现在李佑所在的韩半岛,差的太远太远了。
李佑想想,都觉得难做。
但就算是那种局面,李明学上任后,仍然把韩半岛的经济翻了回来,甚至还供后面的三位总统霍霍了十五年。
在李佑看来,李明学巩固了韩半岛人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式。
想把经济金融搞好,就选一个右派上去,而想把社会风气搞好,就选一个左派上去。
于是继李明学之后,第一位左派文在尹上任,把风气搞的很好,但文在尹真的不懂经济,光说房价四年就涨了百分之八十,这还不说其他的事。
李明学五年任期中还有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半岛平均经济都在百分之二点九,这看上去是个不怎么样的数字,但零八年到一零年,韩半岛一度被认为会是继冰岛之后,成为第二个破产的国家。
偏偏在零九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还都呈现负增长,李明学治理的韩半岛还能维持经济正增长。
甚至在任期最后经济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七。
而文在尹任期前三年,没有发生灾害前的经济增长,平均只有百分之二点六。
李明学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经济总统’的这个名头当之无愧。
李佑思考之际,另外三人已经寒暄了一阵子,都微笑着等着李佑思索完,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
“你们觉得大营海洋现在怎么样?如果这个泥潭中天下集团、大营集团、大营海洋三家持续进行下去,该怎么办?”
虽然李佑面向三人,但崔昌帝和李连昌都知道,这是在为崔昌帝考核李明学的能力。
李明学来之前就被李佑交代过,自然毫不怯场的开口。
“目前对大营海洋,还是要先做好充足的布局准备,不说指望它好起来,因为海运的萎缩是全球性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萎缩期,这是政府一定不能触碰的漩涡,就算让大营海洋赖活个几年都行。”
“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另外两家上。”
李明学沉声道:“对付大营集团以及天下集团,就必须要降低他们的负债率,让他们为韩半岛的经济复苏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压制他们的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世‘团结’在一起的三星还有现在的金门,其他财阀并不是总统的对手。
比如朴锦善时期,乐天辛家受到生命安全威胁被迫屈服把大片土地卖给了半岛政府,还有文在尹对不团结的三星的重拳出击。
李明学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总统真的是能做到这些事。
“要强制他们两家实施‘主力业种制’,让他们剥离他们的非核心资产。”
李明学的话让崔昌帝和李连昌面容一肃。
所谓‘主力业种制’,就是要求把手伸向各界的财阀,必须明确一到三个核心产业,比如说半导体、汽车、造船,将资金与技术优先投入这些领域,接着韩半岛政府限制他们对非核心领域的扩张,避免资源分散和债务累积。
金门集团倒还好,贸易、地产、半导体就是大头,最多再算上一个娱乐业。
但天下和大营可就是纯被打压了。
单说大营集团,包括了贸易、汽车、房地产
各行各业算上去,得涵盖了近十种产业,天下集团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什么?”李佑微笑着。
“对他们的债务进行管控,”李明学恳切说着,“强制他们将负债率从金融危机前的百分之三百以上降至百分之百到百分之一百五。
并且要求他们出售非核心业务,回笼资金优化财务结构。”
“这样一来,对财阀倒是有坏有好,”崔昌帝看了李佑一眼。
“尽管说,”李佑点了点头。
“虽然压制了他们在金融危机不顾国家死活,强行发展的念头,但他们的核心行业反而在全球的竞争力提高了,缺点就是在这种过度聚焦下,会导致中小企业边缘化,不能完全遏制财阀扩张。”
“是,”李明学朝着崔昌帝点了点头,“主力业种制,就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结构性改革政策。”
他就坐在崔昌帝旁边,声音放慢了一些,“通过对产业进行聚焦,逼迫他们进行技术升级,再把债务进行优化后,就能重塑财阀们的竞争力。”
但这样一来,想继续对大营海洋下手,扩张自己的产业,就是白日做梦了。
“如果能看清本质的话,”李佑慢条斯理的喝了杯茶,“这是在断臂求生,用短期阵痛来换取核心产业的长期国际地位。”
“当然,”李佑耸了耸肩膀,“我是不需要做的。”
“因为我在危机开始前就做了防范措施,金门集团的重心早就聚焦到金门电子上了,半导体以及网络,将是金门集团未来数年的发展重点。”
“其他的行业都开始进行收缩了。”
在零七年初,李佑召开金门集团管理层的会议,又召开各个子公司的会议,就是提前做了这些准备。
在那些饱受损失的财阀们,被政府逼着断臂求生的一年前,金门集团做了这些准备,也就无需再进行所谓的‘断臂’。
李明学一时间沉默了一阵子,半响后笑了笑,“会长的先见之明,天下集团和大营集团如果能学会,就不会在今年对大营海洋动手。”
第600章 衣冠楚楚的眯眯眼
“崔总统,”李佑不在意李明学有些简陋的夸赞,“明年就任后,可以多和李市长一起商谈经济相关的事情。”
“当然,”崔昌帝强调般的说着,“李市长的能力,首尔市民们都看在眼里,治大国如烹小鲜,我相信他。”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只要大营集团短时间内拿不下大营海洋,那大营海洋带给大营集团的反噬就已经很惊悚了。
毕竟大营海洋在朱梦远的操控下,摆明了就是不想留给大营集团,不然也不会出售部分产业给天下集团。
甚至大营集团还不如直接逼得大营海洋破产保护,这样还能让大营海洋赖了债务后低价重组,重组的时候,作为理论上的母公司,再怎么着也能捞回半数以上的大营海洋。
可是韩半岛政府现在又不允许大营海洋破产,不然就会让韩半岛的受到金融危机更大的冲击。
其实不管是李明学还是李连昌,都有些意外崔昌帝的态度。
毕竟这种上来就对财阀开刀的架势,很容易让推行这些政策的崔昌帝把人得罪死。
也只有李佑知道崔昌帝就是这样的人,知人善用也是了不得的本事。
“还有一件事,”表完心意,崔昌帝话音一转,“是大统合民主新党那边的事。”
见李佑有了兴趣,崔昌帝便说的详细了些,“因为大统合民主新党是为竞选而生的党派,输掉之后郑东永为竞选失败负责,而大统合民主新党本来应该一起分崩离析,但那位赵泰燮议员准备竞选党首,甚至这些天把大统合民主新党的许多议员稳住了。”
“竞选前一百四十三位国会议员的大统合民主新党,现在也还有九十七位议员,大统合民主新党被暂时保住了。”
“下个月他要是竞选上新的党首,说不定真能将大统合民主新党,建设成真正的党派。”
“赵泰燮以前还是大国家党的一员,”李连昌叹息了一声,“是个很有抱负和理想的政治家。”
抱负和理想,不加美化就是野心勃勃。
赵泰燮当然想留在大国家党这个执政党,也想依靠一下李佑的力量。
但奈何李佑不会选择这个野心勃勃,甚至称得上狼子野心的政客,赵泰燮以前也示好过几次,不过后来两人就没了联系。
赵泰燮也在这些年的政治生涯中掌握了足够的力量,在去年年末离开了大国家党。
“他是被天下集团扶持起来的议员,”李连昌补充了一句。
总统、下一届总统、首尔市长,三人齐齐看向李佑,想看看他的态度。
“大统合民主新党是敌非友,”李佑摇了摇头,“赵泰燮这个人.”
李佑顿了顿,“心机颇深,布局也大,眼光也很长远。”
“他近些年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但十年甚至十五年之后就不一定了。”
赵泰燮这个人,可能是年轻时的磨砺,耐心不是一般的好。
十多年的议员生涯,才开始竞选党首,就力求一击必中,很可能会在党首这个位置上坐个十年,从这个位置上发展到极点后,才会开始谋求下一步,去竞选总统。
他跟天下集团搞得一起去,也不出乎李佑所料。
本来在《再次我的人生》中,天下集团就跟赵泰燮的尿壶没什么区别了,最后甚至拔了金建英的管子,送他归西后想要扶持金建英的长子金永俊作为傀儡上台。
金建英和这家伙合作,李佑也放心了。
看着天下集团越来越差,都不能叫放心,应该叫开心。
“然后就是最后一件事,”崔昌帝犹豫了一下,“是卢议员那边的事情。”
“卢议员?”李佑皱了下眉毛,“卢武玄?”
“是他,”崔昌帝点了点头,“这事我说不上来,感觉怪怪的”
“他联系我,想要进入内阁。”
一时间连李佑都被搞沉默了,不知道卢武玄和他密友文在尹是怎么想的。
韩半岛大统领上任后,一般需要重新任命三百个左右的高级政治职位。
这些职位里最重要的就是内阁成员了,比如半岛国务总理还有各部的长官,也就是部长.
包括了外交部、国防部、经济财政部等十七个部门的部长,都由大统领直接任命。
内阁还包括了总统府的高级幕僚,比如青瓦台秘书室长、政策室长等核心顾问职位。
其余的监查院院长、国家情报院院长这种独立机构负责人,以及半岛电力这种国企的CEO都是要更换的。
但卢武玄想进内阁
要知道,内阁的官员都是新总统心腹中的心腹。
要是允许一个连理念都不同的重量级政客加入内阁,这确实是开政界先河了。
但是加入也有很多好处。
李佑沉吟了一会,看向崔昌帝,“崔总统自己的主意如何?”
崔昌帝稍一迟疑,还是说了出来,“我倾向于让他加入。”
“塞到什么位置上?”
崔昌帝这时候恶趣味的笑了笑,“他是在釜山进入了政界,算是釜山出身。”
“之前又在金民中总统那时候,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海洋水产部长官,”崔昌帝银边眼镜后的眼睛眯了起来,“这次不如还让他做海洋水产部长官?”
李佑一听这话,就知道崔昌帝心思够‘坏’的,脸上笑容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