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点了?”李佑问道。
“上午八点零一,”李诱墨有些疑惑,但紧接着就看到李佑转过头看向她,面色严肃。
“你去提醒金门证券,”李佑沉声道,“让他们召集所有重要员工,到隔壁会议室去。”
大检察厅内,这里的刘检察长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
他手中的案件资料堆积如山,每一份文件看上去,都可能有一点案件的蛛丝马迹,可一细看两者又毫无关系。
房间里的气氛紧张而沉重,刘检察长的脸色如同外面的天气,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从纷乱的思绪中理出头绪,但这个案子让他感到无从下手,甚至让头皮上的每一根神经都在紧绷着。
说的更简单些刘检察长不敢插手这件事,可这是检察总长交给他的,他摆脱不了。
大营集团会长朱荣逸死亡,让这个案子已经成了目前整个韩半岛最受瞩目的案件。
先不说大营集团对检察厅的施压,就是韩半岛上上下下对这件事的关注,都让他这个老油条感觉慌张。
办公室的灯光在阴暗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眼,日历上的九月十日和十一日被他打了个圈,象征着这个案子。
他坐在桌前,手中的文件堆成了小山,但他的眉头却依旧紧锁,对于如何打开调查的僵局或者说怎么尽快弄出一个犯罪组织,他一筹莫展。
不止是首尔被昨晚的阴影笼罩,大洋彼岸就在刚刚的一个多小时内,陷入了更庞大的危机。
纽约上空中,两架银白的客机,如同失去理智的钢铁巨兽。
它们的身影在城市的上空,划出一道道惊恐的弧线,一前一后.无情地冲向了前方高耸入云的两栋大楼。
在一瞬间过后,尖锐的金属撞击声刺破了天空,世界被撕裂了一道口子。
它们原本的目的地,早已被恐慌和混乱所取代,飞机与大楼的撞击声仿佛是末日的钟声,沉闷而绝望。
巨大的火球瞬间在空中膨胀,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透过烟尘,可以模糊地看到大厦的窗户上留下的焦黑痕迹。
当尘土和烟雾弥漫,它们共同遮蔽了原本清晰的天际线,而玻璃、金属碎片携带着绝望的尖叫声,如雨般散落。
大楼在冲击之下摇摇欲坠,几乎下一秒就要崩塌成废墟。
尖叫声、哭泣声、祈祷声响彻云霄,很多人跪倒在不远处的地面,惊恐表情凝固在脸上,被赶来的消防员拉走。
天空还不停地掉落碎片与残骸,空气中满是汽油和燃烧后的塑料味,刺鼻而浓重。
还有火焰在大楼的窗户里肆意跳跃,黑烟从裂缝中涌出,浓烈而阴森,嘲笑着人类的无力。
不知道多少消防车的警报声在不远处响起,红色的灯光在烟尘中闪烁。
即使不远处孤独的流浪汉,此时也跪在地上,手不停在胸口画着十字,默默祈求着奇迹的降临。
高楼之间,残垣断壁间,很多没有进入大楼而幸存下来的人,脚步声沉重而无序。
他们在灰暗的天空下,双眼被烟熏得发红。
时间过了几个小时,整个世界都已经知道了纽约发生了什么,韩半岛也不例外。
在朱荣逸死后的韩半岛上,金建英、陈东基、陈荣基、朱梦永四人,就是首尔.或者说韩半岛上的四座高峰,各自掌握着巨大的财富。
他们四个人是目前韩半岛,掌握财富最多的四个人,第五个人才是李佑。
本来发生了大营庄园爆炸案之后,韩半岛民众的目光应该是放在这个案件上。
而金建英和陈家兄弟,则要准备将矛头,对准失去主心骨朱荣逸的大营集团。
可纽约的袭击事件,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他们所有的计划,不管是朱梦永的防守计划还是另外三人的商业进攻计划,都无情地卷入了漩涡。
三大集团都拥有至关重要的一个子公司,就是他们的证券公司。
比如掌握在陈东基手中的顺洋证券,金建英经营许久的天下证券,还有朱梦永手中的大营证券。
这些子公司,在经历了韩半岛的经济危机后,都出现了一个特点,大多都买入了大量的外股。
顺洋证券中,阴沉的天色透过落地窗,将陈东基的办公室染的幽暗。
紧张的气氛几乎可以凝固,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数字在屏幕上不断跳动。
陈东基的脸色阴沉,急匆匆的脚步声在地毯上响起,他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正在不断跳动的血管。
一进门,他便挥挥手让秘书关上门,深呼吸着,目光如炬地扫过里面精英团队成员。
他的声音低沉而急促,“恐攻的影响?预计会掉多少?”
秘书同样眉头紧锁,他一面看着团队的操作,“科斯达克在10到15,KOSPI大约17。”
科斯达克是韩半岛的创业板市场,而KOSPI是韩半岛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代表主板市场上最大和最活跃的股票表现。
两者掉这些老股票人,都知道这是大跌的预兆。
陈东基深吸一口气,差点眼前一黑。
他和另外那些人不同,顺洋证券是他最重要的产业,这次如果操作不好,会让他超级大出血,甚至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
陈东基眉头紧锁,甚至焦虑的没法坐下,他手指敲击着桌面,眼神透露出一丝决绝,知道必须迅速行动,“可以预见的是,明天只要一开盘,不管是公司还是散户,都会恐慌性的进行抛售。”
他锤了下桌子,“我们先把价格容易出现波动的那些项目,全部脱手。”
“把剩下的流动资金先全都拿出来,明天一开市,先买入卖出选择权。”
卖出选择权,就是选择权的买方,有权利要求以特定价格卖出交易物。
陈东基拍拍手示意自己的交易团队,他的声音不容置疑,“动作一定要快,尽可能减少损失。”
“那大营那边”秘书低着头。
本来今天是要准备,对大营集团动手的,可这一出,让他们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别管了!”陈东基咬咬牙,“错过了就错过了,他们的麻烦也应接不暇,我们先管好我们自己。”
秘书点头,立刻拿起电话,而陈东基则注视着那些不断下降的曲线,心中计算着每一个决策的后果。
他的表情满是沮丧,错失了这次吃下一些大营产业的机会,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机会。
陈东基使劲晃了晃头,稳住心中的惊涛骇浪,他认为这是金融危机的前奏,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找到安全港。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更加稠重,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来自陈东基的压力。
灯光明亮,键盘的敲击声越发急促,每个团队都全神贯注于他们的屏幕,每个人的指尖都在与时间赛跑。
陈东基站在窗边,看着外面还不断响起警笛声的首尔。
与他一样,金建英三人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金建英和陈荣基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对大营集团动手了,他们都需要在这场危机中自保。
陈荣基这部分的顺洋,还是他新成立的证券部门,其中寄托了他很多东西。
朱梦永更惨,大营本就不稳固,父亲朱荣逸刚死,他刚刚上位就要面对如此大的危机。
连同陈荣基,他们四个没当场骂娘,就已经是有涵养了。
金门集团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但紧张却都来自于金门证券的团队。
巨大的落地窗将外界的阴沉引入,天花板上的灯光洒在李佑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薄薄新衣。
李佑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双手交叉置于桌面,目光平静淡定,没有一丝波动,与深不见底的湖水一样。
外面的全世界都开始经历着股市的风暴,投资者们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不过李佑身上倒是看不大见。
一切的喧嚣都被紧闭的门隔绝,李佑的嘴角甚至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选择昨天动手的原因,他可不会信这群言而无信的商人,更想趁着这次机遇,拿下更多的东西。
会议室的长桌上,员工们坐直身体,他们眼中闪烁着紧张和专注,认真注视着李佑。
“我会给金门基金放开资金利用权,”李佑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恐攻发生,大量公司和个人会抛售出很多优质的项目。”
“我要求你们低价购入所有的债优股。”
绩优股,指的是业绩优良且比较稳定的公司股票。
这些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会长.您说所有的?”
“只要能买,就全部买下来,”李佑笑了笑,“当然.是不损害其他公司项目的情况下。”
李佑的神情丝毫未变,这世界就是这样,会有非常多的证券公司,在这一次风波中彻底熄灭火焰。
没人知道,发生了恐攻之后,还会迎来金融业的发展浪潮。
“另外.”李佑从容的拍拍身旁的李诱墨,“用金门和我的名字,各给纽约那边的牺牲们,捐助一笔钱。”
第393章 抓我?
一个月后,顺洋证券办公室。
“西八!!!”陈东基狂摔着桌子上的东西,“西八!!!”
摔了桌子上不知道多少东西,他才喘着粗气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向身前同样满脸苦涩的秘书身上。
“KOSPI在这一个月里连续反弹,”陈东基茫然的指着桌子上仅剩的电脑,“这合理吗?”
“纽约市中心发生恐攻,造成了超过三千人死亡,但当月就开始回升,这合理吗?”
“甚至KOSPI200期货指数也因为股市暴涨。”
“那些说得.就跟马上就要开战一样的人,都西八的去什么地方了?”
“怎么这么国泰民安?”
陈东基满脸的不可置信,他双手捂着脸,有些绝望。
市场和他的判断完全相反,他本来为了减少损失的动作,反而让自己亏损最大化。
现在他已经不是大出血和伤筋动骨了,是连顺洋证券都要被收购了。
秘书看了看他的脸色,还是咬咬牙,“很有可能是因为美国联准会降息,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这一个月中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KOSPI是韩半岛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代表主板市场上最大和最活跃的股票表现。
本来发生恐攻的那几天,大量的个人和公司都在抛售手中的资产,可偏偏在他们抛售之后.
恐攻那几天确实大跌了,陈东基当时还洋洋自得,减少了损失,可随着KOSPI指数迎来了疯涨,在一个月内接连涨停板,甚至现在已经突破了540点。
这是历史最高。
陈东基不嘻嘻了。
由于就在上个月,也就是二零零一年八月份,韩国提前还清了IMF贷款,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所谓的IMF贷款,则是当时的韩国金融危机导致的。
在韩半岛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美国资本纷纷撤离,还有部分海外银行强迫韩半岛政府偿还债务。
而韩国欠下的巨额外债远远超过了其外汇储备。
于是海外银行停止对韩半岛政府以及企业放贷,多家韩半岛企业破产。
顺洋集团,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