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1997半岛之王 第218节

  李佑不在意的看着窗外,“即使是简单的同盟,他们心中都很警惕,只是他们没办法.”

  “金门集团已经不是他们能用商业手段拿下的,武力更无法与我们比肩,”李佑吐了口烟雾出来,“他们倒是很想动手,但巧合的是现在各方势力都在互相制衡。”

  崔斗日点点头,“还有崔武镇那边,已经停掉了和日本山王会的合伙,不再继续卖白粉。”

  李佑淡淡道,“联盟的大势已成,他不可能违背我的话,冒着风险继续做下去。”

  崔斗日沉默了一会,“会长nim,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正式联盟之后,相当于京畿道甚至更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我们在这里立起的大旗,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张下去,将更多的人吸纳进联盟。”

  崔斗日笑起来,“这个月的账务我看了,签了合同的那些,赚到的钱要比之前没签合同的时候多个四成,这甚至只是刚刚开始,以后赚的会更多。”

  捏合到一起的灰色产业包括夜店、KTV、桑拿、按摩店等等,隐隐约约涉及了些颜色产业。

  “现在他们尝到了甜头,”李佑抽着烟回到位置上,轻轻点头,“这些人体会到资源捏合在一起运作的好处,多赚了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甚至会主动拉拢人进来,形成良性循环。”

  “你对于联盟很重要,斗日,”李佑盯着崔斗日,“你是我在联盟的代言人,负责这些灰色产业的运营。”

  “你很擅长这方面,办事我也放心,希望你能做的越来越好。”

  崔斗日怔了怔,丢掉手中烟头,“会长nim,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九月六日,一家新公司悄无声息的在首尔注册成立,金门集团作为大股东发布了合作声名。

  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经营各种娱乐休闲场所,范围涵盖近半的京畿道城市。

第260章 屋顶上的韩国人(5K)

  李佑从金门安保召见了车奇成这些脱北者,这些天李佑没安排他们干什么活,他们也算是过了段安生日子,不过他们看起来,似乎不是很适应这种平静的日子。

  李佑站在金门安保那装饰得略显冷硬的会议室中央,目光如炬,扫过面前这些神色各异的脱北者。

  车奇成作为他们的领头人,站在最前端。

  会议只有一个议题,PMC公司的成立。

  李佑在之前详细给他们解释过PMC公司的意义,现在只是来走个流程。

  他环顾了一下这些人,“我会安排你们坐船偷渡到泰国,王伍你们应该见过,这次他们会跟你们一起行动,办理身份的事情交给他们。”

  会议室里开始出现窃窃私语,讨论起来。

  “泰国?”

  “我”

  “安静!”车奇成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别忘了你们的身份。”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击打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原本躁动的心迅速平静下来。

  现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没人再多嘴多舌。

  李佑轻轻笑着看面前的这一幕,并没有什么不悦,这些天下来,车奇成的忠诚度不断上升,已经能让李佑放心的将他外放出去。

  “你们在泰国可以暂时休整,”李佑靠着椅子,慢悠悠的说道,“等正式身份办好,再前往美国,那里将是我们新事业的起点。”

  “美国?”车奇成一直是张冷冰冰的脸,“会长nim的公司准备在美国成立?”

  “是,”李佑挑挑眉毛,看了他一眼,“你有别的意见?”

  车奇成挪了挪嘴皮,慢慢摇摇头,“没有。”

  李佑之所以要在美国成立公司,也是准备发一笔横财。

  就在明年,会有催动世界发展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发生。

  私人军事承包公司,将在这次事件后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是最合适的。

  没有出乎李佑的意料,这些脱北者每一个人畏畏缩缩,虽然眼睛中有些抗拒‘美国’二字,但还是很听话。

  对于他们而言,美国是被他们上级强调过不知道多少次的,代表着‘恶’的地方。

  即使脱北,现在这种观念也仍然刻在他们脑子里。

  “我会亲自去一趟美国成立公司,等你们到了,其他事情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李佑看了眼车奇成,深知他的戾气和狠劲都藏了起来,也是因为如今的首尔风平浪静,没有用武之地才被藏起来。

  “你会英语?”

  “会,”车奇成点点头,“我是少数外派到其他国家执行过任务的人,语言是必备条件。”

  李佑目视着他,满意的点点头。

  “那就好,免得你们出现交流问题。”李佑轻轻一笑,“除了你们,郑在中还有一部分原金门安保也会一起,增添这家公司的人手。”

  车奇成知道他的意思,他默默点头,“人生地不熟,自然要听郑部长安排。”

  “那就这样说定了,”李佑一锤定音,“你们回头就常长驻在美国,刚开业的PMC公司生意不会很好,在日常可以接一些安保训练工作,商业运营的事由安尚久负责。”

  “安秘书?”车奇成看了眼站在李佑边上的安尚久。

  安尚久也是一脸吃惊,“会长nim,我”

  “事情就这样定了,”李佑轻轻摆手,“你负责公司的商业运营,确保我们的资金链稳固。,车部长和郑在中负责进行任务。”

  “也是幸好你英文不错,也算是做好了去美国的准备,”李佑靠在椅背上,“等会回去好好准备准备行李,这可是个长期的活。”

  安尚久摸摸头,随即连忙应声道,“是,会长nim。”

  九月十日的仁川港,晨光如同薄纱轻拂过码头。

  车奇成面色严肃的领着人,悄无声息的上了船,这船是金门海洋贸易公司的船,本来也负责一部分偷渡生意。

  他们将随着这次航线,前往泰国拥有新的身份。

  船舷上,王伍等人则显得从容得多,他们作为公行的随行人员,享受着光明正大的身份保护,

  李佑亲自送他们上了船,目送轮船消失在水平面上。

  三天后,美国旧金山机场。

  阳光透过大片的玻璃墙,将宽敞明亮的机场大厅照亮,与地面上光滑的大理石瓷砖反射的光泽遥相辉映。

  人来人往中,旅客们的交谈声、行李轮子在地板上滚动的声音交织着。

  李佑从飞机上下来,步伐沉稳而有力,他身后紧跟着安尚久和陈道俊,他们的手中拿着文件和公文包,准备处理即将到来的事情。

  他们走的是机场的贵宾通道,出门后来到事先预定好的休息室暂时休整。

  休息室中已经提前坐了几个美国人,正互相谈笑着,见到三人进来后,他们连忙起身。

  其中一人开朗的笑着,挥手朝陈道俊打着招呼,叫着他的英文名,“凯文。”

  陈道俊笑了笑,上前和几人握手,“其实我们也才见过没几天。”

  他转身向几人介绍李佑,“这是我们未来电子的董事长。”

  “会长nim,”陈道俊韩英文切换着,“这是FingerWorks的管理层,也是技术人员。”

  几人了然,陈道俊是未来电子的首席执行官,他身旁的李佑要比陈道俊的身份高一些。

  “是那位看中我们技术的李先生?”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白人豪放的笑着,大胡子脸上还有些雀斑。

  好在‘李’的发音简单,这些人说的还比较流畅,大胡子上前和李佑握手,“第一次见面,Boss。”

  “你好,”李佑笑呵呵的和他打着招呼。

  “会长nim,”陈道俊笑着介绍,“这是詹姆,这是”

  好不容易介绍完完这几人,大胡子詹姆热情握着李佑的手,叨叨叨说了一通话,十句里有八句都是在表达感谢。

  说出来的话显得很有那种很矫情的感觉,完全和他粗犷的外表不一样。

  “我先到酒店休息,”等他抒发完情感,李佑笑着说道,“晚上等你们请我们吃饭。”

  大胡子愣了愣,咧着嘴拍了拍胸膛,发出砰砰两声,“交给我们,Boss。”

  李佑这次秘密出行,只带了陈道俊和安尚久,至于郑在中他们,在公司正式成立后再乘坐飞机到美国。

  因为他们都是要长留美国,人数又多,要受到的检查也麻烦一些,不如成立公司后办理工作签证。

  李佑上车,安尚久坐到副驾驶上,陈道俊则来到李佑旁边,大胡子詹姆亲自开车。

  车子并不是什么好车,甚至坐起来有些嘎吱嘎吱的,詹姆摸了摸车子内饰,也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这车的档次,确实有些不太衬Boss。”

  他解释道,“我们的资金都用来开发技术了,所以这些东西一般不会换”

  “这辆车是我提供给公司的,也用了有五六年了,实在抱歉Boss。”

  “没事,”李佑摆摆手,笑道,“有些年头的车子,我以前也坐过很多次,没什么好道歉的。”

  詹姆感慨了一声,“没想到Boss竟然有过这样的经历。”

  李佑笑了笑,没再继续说话。

  回酒店的车上,詹姆开着车,等红绿灯时还回过头来,“想不到这次居然是Boss亲自前来。”

  其实在机场接到李佑的时候,詹姆就颇为意外。

  毕竟之前收购他们公司的时候,这个韩国老板都没有露面,只是让执行官出面解决问题。

  他本以为老板只是用来付钱,实际业务都是由执行官陈道俊负责。

  像是‘老板看中你们的技术’这种话,按理说应该是都是客套话才对可看执行官陈道俊的意思,很明显老板是有大把实权的。

  “这次主要还有其他业务,”李佑笑了笑,“正好你们公司开在旧金山,顺路过来看看。”

  他单手扶着方向盘,笑容看上去很是真诚,“等Boss休息好了,我们好好为您展示一番研发出的技术。”

  “在我看来,”李佑淡淡说道,“你们研究的,都是事关以后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

  “Boss过誉了,”詹姆一踩油门,车稳稳的加速,“我们也不过是将他人的技术概念,真正运用到了技术当中,并不是从无到有研究出的。”

  “自古以来,能够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也只有那寥寥数人。”

  “但他们很多都是资本家,”詹姆笑了笑,“其实技术的发明人都在他们身后,为他们辛勤的工作。”

  “比如爱迪生?”李佑神色平静。

  “爱迪生”詹姆看了眼中间的后视镜,却看不到李佑的眼神,只能笑着摇摇头,“那也是他的头脑好。”

  爱迪生确实是具有发明天赋的人,但他的资本运作天赋更加过人。

  他共有一千零九十三项个人专利,但后来被人们发现,爱迪生通过第一项关于一种印刷机的专利取得第一桶金。

  后来他用这第一桶金建立了一个研究所,雇佣了一批工程师、机械师和物理学家,让他们来帮助他完成发明实验,也是在这里诞生了爱迪生的留声机和白炽灯泡。

  虽然爱迪生有时也会参与到发明当中去,但相比之下他更多负责的是想点子,联系客户与投资方、和媒体打交道等。

  客观上来说,爱迪生就是他团队的品牌和领头人,而非发明工作的主力,发明的过程主要是由他雇佣的团队去完成。

  而那些发明,最终都被爱迪生注册到了他个人的名义下。

  爱迪生对专利的垄断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团队之内,有时候为了推销他的产品,他会直接从其他人手里买下专利。

  詹姆没想到李佑能说的这么坦然,毕竟在他眼里,李佑其实是准备和爱迪生走同样道路的人。

  “爱迪生对专利过于痴迷了,”李佑淡淡道,“我毕竟是个韩国人,也没法做到他那种程度,专利确实不会注册到你们名下”

  “因为我付出了金钱,研究处的东西起码要注册到未来电子的名下,”李佑看着詹姆的侧脸,轻轻一笑,“不过你们的名字我会挂在这些技术下面,不会吞掉你们的名声。”

首节上一节218/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