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834节

  他跟包钰刚关系最好,所以这里面有些话,他也主动开口问。

  他们担忧的就是战争,毕竟一旦开战,对地产商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战争是不可能打起来的。”

  李长河这时候果断地说道。

  “嗯?”

  “阿阳,你这么确定?”

  何添这时候惊奇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没错,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对于北边来说,三十年前,他们都没打港岛,现在,他们更不会打了。”

  “它们现在在进行改革,其实就是适当的引入商业资本盘活他们的经济活力。”

  “但是这种改革前期肯定是小范围的,不可能大范围铺展开。”

  “毕竟船小好掉头,小范围的经验成功了,再慢慢推广也不迟。”

  “另一边,对北边的改革,欧美那边现在应该也是半信半疑的态度,它们需要北边做出改变,但是它们也时刻保持着戒备。”

  “目前的情况,就是两边都有各自的顾虑,谁都不敢放开手脚。”

  “北边自己有自己的担忧,欧美也有他们的迟疑,这种情况下,我看北边的上层是非常睿智的,以点带面,先通过几个特区来慢慢的尝试,也利用这种专属特区跟西方打交道。”

  “而他们把特区放在了深城那边,明显就是选定了港岛。”

  “在我看来,深城是他们自己选定的内部实验特区,而港岛就是他们选定的欧美资本进入内地的桥头阵地。”

  “所以港岛在这里面,可以算作是两方合作的一个非交战贸易区,这种情况下,它们武力收回的可能性不大。”

  听到李长河的分析,郭得胜他们点点头,这确实也符合他们跟北边顶层接触后,得知的信息。

  “可是英国这边呢?你确定他们会松手?”

  “如果双方谈不拢,英国人会不会选择战争?毕竟他们可是刚打赢了马岛战争,也是老牌的欧美列强。”

  李兆基这时候也跟着开口问道。

  李长河则是摇头笑了笑:“四叔,如果说英国没打马岛战争,我觉得唐宁街或许还会有几分底气。”

  “但是恰恰是打了马岛战争,让唐宁街更明白了如今它们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几斤几两。”

  “我这边得到了一些马岛战争的内幕,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外交上,英国让米国和法国切断了对阿根廷的军事装备援助,马岛战争那边谁输谁赢,恐怕还真是两说。”

  “而阿根廷军队的实力,跟北边可没法比。”

  “在我看来,英国人或许会带着马岛战争胜利的威势来跟大陆谈判,但是它是绝对不敢开战的,因为一旦开战,输掉的后果英国人承担不起。”

  “那会让它彻底丢失掉列强的底色,非常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而在外交上,大陆也不是阿根廷,米国和法国或许会根据外交利益选择支持英国,放弃阿根廷。”

  “但是他们绝不会为了支持英国而去放弃大陆,毕竟北边对他们的重要性,远不是阿根廷能比的。”

  “米国跟大陆交好,是为了分摊苏俄带来的压力,在这一点上,一百个港岛的重要性,也比不上一个苏俄。”

  “所以,我的判断是,北边不想打,唐宁街不敢打!最后双方终究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目前的唐宁街,手里没有太多可以打的牌。”

  “这或许也是他们迫切的想要打民【意】牌的原因,他们手中能出的牌,太少了。”

  听完李长河的分析,何添他们几人表情舒展了开来,心里则是若有所思。

  原本一头迷雾的时局,在李长河的句句分析下,竟然一下变得清晰了起来。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起然你为什么让阿阳来说这件事。”

  “你别说,照他这么一说,这事还真就清晰明了了!”

  郭得胜这时候无比感叹的说道。

  有些事情,他们是属于当局者迷,而且没有足够的消息,比如说英国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获胜的内幕,这些绝不是郭得胜他们几个地产商人能打探出来的消息。

  所以对于中英之间的谈判实力,也就无从对比。

  而大家都知道,李长河在米国很有关系,也能跟法国总统搭上话,他在巴黎的投资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就传遍了港岛。

  从李长河嘴里说出来的玛尔斯维那岛战争的内幕,郭得胜他们也并不会怀疑。

  “阿阳,那照你这么说,港岛这边最终肯定是回大陆那边了?”

  “那这样的话,我们这边的制度,到底会不会改?”

  “之前我们去京城的时候,倒也得到过保证,说是咱们这边不会改,可是说实话,这种保证太虚无了,我们心里没底!”

  冯景禧这时候又迟疑的开口问道。

  郭得胜他们此刻也再度看向了李长河,想继续听他的分析。

  两国之间的谈判逻辑倒是理顺了,但是还有大陆这边呢。

  “我这段时间也有关注新闻,大陆那边频繁的提出了一个构想,即两种制度,我认为他们并不是在说空话。”

  “还是那句话,港岛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要做欧美资本的桥头堡,这一点不只是英国人,包括米国人,法国人,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国家,都需要这么一个特殊的地区。”

  “一旦港岛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那同样也意味着,它失去了西方资本的信任,这一点后果,我想大陆那边的顶层是很清楚的,他们也不想要这样的结果。”

  “我个人是认为,对方这个两种制度的思路,是绝对会实施下去的,港岛这边,一定会获得一些特殊的地位,以保证它能够继续获得欧美的信任。”

  “但是同样的,我想投名状大家都懂得,港岛可以是一个整体,但是也可以是分散的个体,即便是整体的制度不变,但是只要主权回到了北边手中,那么他们一定是具有影响力的。”

  “我知道各位叔伯其实也都频频对京城示好,我个人觉得,这种示好可以加强,反正我们包家这边,已经加强了跟大陆的合作。”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各位叔伯们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考量,这个我不会多言。”

  “我这边倒是有另一个机会,想跟各位叔伯聊聊。”

  李长河这时候准备放诱饵了。

  “哦?什么机会?”

  郭得胜好奇的开口问道。

  “抄底!”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中英今年一定会有一次最顶层的接触,而到时候不管能不能谈成,一定会有消息流出来。”

  “消息面无非是两种,一种,英国拿到胜利,但是我说了,我不看好这个,而且就算是出来,大家也无非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经济稳步发展。”

  “另一种,就是英国谈判失利,这对于港岛的冲击必然是巨大的,别的不说,房地产肯定是首当其冲。”

  “后面包括股市,甚至外汇,应该都会有一波冲击。”

  “我说的抄底的机会,就是这个。”

  “我是打算筹集一批资金,准备抄底的,不知道各位叔伯,有没有兴趣?”

  李长河缓缓地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而在场的几个人,则是纷纷面面相觑。

  抄底?

  “阿阳,你这么断定,消息一出来,会对港岛的地产等市场产生冲击吗?”

  何添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包钰刚这时候终于开口了。

  “阿阳之前跟我聊过,他的想法是,一旦消息传出来,有很多人肯定会选择离开港岛。”

  “比如说卖药起家的张家,他们当年在朝鲜战争中卖给大陆假药和过期的药,他们肯定怕被清算。”

  “还有很多之前一直在报纸上批评大陆的人,包括一些接受不了大陆制度的人。”

  “这些人一旦有点风吹草动,第一时间肯定是选择撤离,他们一走,就要抛售房产,然后兑换资金,往外出逃。”

  “阿阳觉得这会是个引子,从而引发一阵风潮,连带着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崩塌。”

  “我是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的,而且这些年,他的判断一直非常精准,所以这件事上,我挺支持他的。”

  “这件事你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跟他合作,操作好了,对你们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反过来说,即便是没有出现这种机会,那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无非就是白忙活一场,浪费点时间罢了。”

  包钰刚这时候帮李长河站起了台,拉拢起了郭得胜他们。

  而听到包钰刚的话,郭得胜他们也微微有些心动。

  主要是对方这分析的确实挺有道理的,而且就像包钰刚说的,如果这种机会没出现,对他们来说,影响也不算大。

  但是一旦出现了,如果他们提前准备的话,那抄底获得的收益,绝对超乎想象。

  “你还别说,别的不说,就张家,还真有点处理资产的味道。”

  “按理来说,去年港岛的楼市大好,像联邦大厦这样的好位置写字楼,应该稳稳地留在手里才是,即便会德丰有债务压力,也完全可以通过贷款来缓解。”

  “但是会德丰还是毫不犹豫的就把它卖了,我还觉得挺惊奇的。”

  “也许就像起然和阿阳说的那般,他们其实是想跑了。”

  冯景禧这时候跟着开口说到。

  他之所以说起这事,因为联邦大厦的买家就是他。

  联邦大厦是位于中环德辅道的一栋甲级写字楼,曾经还有一段时间是港岛最高的大厦,这可是位于中环的大楼。

  马登的会德丰正是由于收购张家的联邦地产,导致自己变成了小股东,张家成了会德丰的大股东。

  而联邦地产的价值绝大部分都是联邦大厦带来的。

  当然,冯景禧也不是自己收购,他其实只是牵线,帮国外的财团收购的,所以才知道这里面的内幕。

  “我觉得这事能做,阿阳,你要不介意的话,我这边可以参与一下!”

  郭得胜这时候率先开口说道。

  李兆基这时候也紧跟着开口说道:“我也觉得这事有谱,我愿意参与。”

  李兆基这时候觉得【包泽阳】分析的是很有道理的,他想跟着赌这一次。

  即便是失误了,也无所谓,不太影响他们的业务。

  “房地产我现在是不搞了,不过要是股市的话,我倒是可以参与一下,正好我这边银行刚成立,可以做一下投资,也算是打响招牌。”

  冯景禧这时候也跟着说道。

  他现在不搞地产了,而是搞起了金融,先是做了新鸿基证券,今年三月更是刚拿到了港府的牌照,升级成了新鸿基银行。

  如果接下来港股真的要大跌的话,那对他的证券和银行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行吧,你们几个参与,我就不参与了!”

  何添这时候则是摇摇头无奈的说道。

  恒生银行如今虽然是港岛的大银行,独立运行,但是大股东却是汇丰。

  而李长河这个所谓的“抄底”,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趁火打劫,这事恒生确实不怎么好参与。

首节上一节834/8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