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河听到包钰刚的话,笑着点点头:“伯父,其实我这边是没什么问题的,国内那边我已经完全安排妥当了,日后就是以包泽阳这个身份为主。”
“所以跟港督府打交道是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我还不想跟港督府打交道。”
“为什么?”
听李长河说完,包钰刚有些疑惑。
李长河则是笑着说道:“说白了吧,我觉得港督府不够格,他无非就是在港岛这边占据着英国人的名义,这种大义对别人来说或许有威慑力,但是对我而言,不算什么。”
“以置地如今在港岛的体量,我想港督府那边也拿不出什么条件来跟我谈了。”
“想拉我当大旗,那没点付出怎么行呢?”
或许对包钰刚他们来说,港督府的威慑力依然存在,但是对来自后世的李长河而言,港督府的威慑力真不大。
一个政权最重要的威慑力就是来自于它的武力,而在港岛,英国人的武力几乎已经完全废除了,哪怕如今它还有近万人的军队驻扎。
但是在中英谈判的大环境下,这些英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李长河如今的手里也不是没人,他的安保公司,如今零零散散的,进来了也两千多人了,虽然分散在各个行业,但是不代表他搞不了事情。
而抛开武力这一点之外,港督府对于港岛的管控更多的便是商业上的,但在这一点上,又恰恰是港督府的软肋。
港岛承袭英国制度,又一直身处海外,是典型的殖民地治理模式,而殖民地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小政府大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边早就是撒切尔和里跟推行的那种“新自由主义”了。
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就是政府职能缩小,商业资本权限扩大,以前在港岛,这种商业资本的分享是分享给怡和太古这样的洋行。
所以怡和在港岛以前有无冕之王的外号,而这也意味着,怡和拿到的很多权限,是港督府格外特批的超规格权限。
就好比置地旗下的地产,批租权限都是九百九十九年,这些地已经批下来了,那港督府对这些地块影响力就近乎于无了。
而纵观李长河的资产,在港岛主要是两大方向,置地和服装,置地这些资产,港督府能动手脚的很少,而服装,先不提是跟欧洲人合办的,只说这些服装供应米国市场,港督府那边就得考虑。
毕竟现在博萨克服装集团的名气在米国和欧洲可谓是如日中天,这种情况下,港督府不可能轻易对它搞事情,哪怕是搞了,李长河也不怕打官司,甚至还能引发国际舆论。
更不用说,如今的【包泽阳】还跟米国政府交好了。
这种背景下,李长河确实不需要卖港督府面子。
“我知道你跟米国政府那边交好,但是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不管怎么说,港岛现在还在英国人的手中,你不能跟港督府置气。”
“该接触的时候还是要适当接触的,这些人或许现在覆灭你的能力没有,但是恶心你的能力还是有的。”
包钰刚轻声的冲李长河规劝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随后认真的跟包钰刚说道:“伯父,我其实是这么想的。”
“既然汇丰那边能把和记黄埔卖给李加诚来拉拢他,那我这边,港督府肯定也要有所表示吧。”
“我其实是想透过港督府,来帮我向唐宁街争取利益。”、
“跟唐宁街争取利益?你想要什么?”
包钰刚这时候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微微一笑,随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汽车!”
听到李长河的话,包钰刚一下恍然大悟。
这小子竟然想要介入汽车行业?
不过想想也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工业能力是它提升国家实力最直观的展示,而汽车行业则是工业类别之中最重要的一项。
任何一个强大的工业国,都必然伴随着强大的汽车工业,这是工业体系之中很重要的一环。
而大陆那边的汽车工业,现在可以说不值一提。
李长河手里有钱,既然要为大陆那边考虑,汽车工业确实是很值得入手的一个方向。
不过这个方向难度也大。
一方面投入大,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工业的转移,很多国家也看的很重,比较谁都知道,这玩意儿是能快速提升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
“你想要从英国拿到汽车技术?”
包钰刚这时候认真的冲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没错,伯父,我觉得现在是个机会。”
“英国曾经是汽车的发源地,但是从二战以后,英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快速衰弱,直到现在。”
“现如今,整个英国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在利兰公司旗下,而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亏损,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既然要从英国拿到汽车技术,李长河这两年当年有过认真的研究,也慢慢的知道了,为什么英国要私有化汽车技术,说白了,亏损太大了。
二战后,为了应对崛起的米国汽车和东瀛汽车,英国汽车界开始了一种很神奇的操作,那就是并购。
不断地收购其他的汽车品牌,然后做大公司,抢占市场。
这种并购发展到六十年代,整个英国,就剩下了两家车企,一家是利兰公司,一家是英国汽车公司。
然后这种并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两家车企还是亏损,索性一合计,继续合并吧。
于是乎,利兰汽车合并了英国汽车公司,从此在英国一家独大,成为了整合了绝大部分车企品牌的超级巨无霸。
利兰旗下不只是家用汽车,也包括了卡车,巴士,机械特种车辆等各行各业的35个汽车品牌,然后这亏损成了超级巨无霸。
利兰公司一看没招了,找英国政府,当初是你让我合并的,现在怎么解决吧?
然后英国政府不能坐视利兰公司破产,索性就把它收购了,让利兰汽车变成了国企,不止如此,还宣布八年内投资十亿英镑扶持利兰汽车。
这事是英国政府一九七五年办的,那时候还是工党执政。
然后如今已经过去七年了,英国政府投入的英镑几乎都打了水漂,而利兰汽车如今情况更糟糕了。
不过就李长河得到的消息,起码目前为止,英国政府和撒切尔夫人那边还没有私有化利兰的准备,对他们来说,或许利兰还能挽救一下,亦或者利兰还不到破产的时候。
但是李长河等不及了,因为他很清楚,等到英国政府真的宣布私有化利兰的时候,李长河很可能吃不上肉了。
毕竟那时候,福特,奔驰,宝马这些巨无霸都会盯上利兰,李长河对这些汽车巨头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而且等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李长河的重心也很难放在汽车行业,毕竟不管是东瀛还是苏联,那会可都是即将迈入膏肓了。
所以对李长河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先下手为强,现在或许就是个机会。
“伯父,我觉得,以你跟撒切尔的私人交情,我们是有机会获得利兰之中的一个汽车品牌的,但是这是在利兰大规模出售的前提下。”
“现如今利兰没有出售的意图,我们不能贸然开口,我觉得这个时候,用港督府做跳板,或许是很好的办法。”
在英国政府没有明确私有利兰汽车的前提下,李长河如果贸然上去找英国政府买汽车品牌,那肯定是相当冒失,即便是包钰刚跟撒切尔关系不错,这种交易成功率也很低。
但是现如今,如果通过港督府向唐宁街或者说撒切尔那边开口,李长河觉得这事或许就有的谈。
因为这会从一桩经济贸易,变成一桩政治交易,对唐宁街和撒切尔来说,他们要考虑的是在这个方向上,英国能得到的政治回报,而非经济。
这个时候,如果再佐以包钰刚跟撒切尔的关系,那么对李长河来说,这事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即便是不成功,李长河觉得也可以在唐宁街面前展示包氏对汽车行业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英国政府私有化利兰汽车的时候,李长河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横插一脚了。
“你是想让港督府帮你开这个口,拿一家汽车品牌跟你做交易,换取你在港岛对他们的支持,你觉得港督府会答应?”
包钰刚迟疑的问道。
李长河笑了笑:“那就得看港岛在他们心中到底多有地位了。”
按照李长河前世的了解,港岛在英国政府心中还真的是挺有地位的,要他们出售一个汽车品牌来换港岛这边一个顶级家族的支持,这种交易对他们来说,未必不能干?
毕竟反过来说,李长河还有米国的关系,这也许会是唐宁街衡量的一个筹码。
“这事.”
包钰刚有些犹豫。
这事怎么说呢,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是就跟以前李长河的计划一样,仔细思索,还真特么的有点道理。
虽然很扯淡,但是也不是没有成的可能性。
“这个你可以谈,但是我得跟你说,谈完了,你是不能立刻跟大陆那边合作的,这样意图太过于明显了,真要是那样,不只是英国,包括米国那边,可能都会对你起疑,你的风险会大很多。”
包钰刚这时候想了想,冲着李长河提点说道。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伯父,这事,我还真不是单纯为国内考虑的,国内那么大,也不会只靠一个汽车品牌就发展出工业,别的不说,东瀛的各大汽车公司就对大陆市场虎视眈眈。”
“我其实就是单纯的看好国内的发展,尤其是汽车市场,您可以想想,一个十亿人口的汽车市场一旦培育出来,那是完全可以媲美整个米国加欧洲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是完全可以同时养活好几个世界级巨无霸车企的,我打算入场,就是押注这个。”
李长河心里很清楚,就算真拿到了英国的汽车品牌,他也不着急进入国内。
先把技术培养出来再说,高筑墙广积粮,反正国内的汽车工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起来的。
听到李长河的话,包钰刚点点头:“你既然有这个思路,那我就放心了。”
“看来你对港督府和英国这边有了思路,我就先不多说了。”
“咱们现在谈谈你的另一件事,你也得认真考虑一下。”
“那就是你的婚姻问题,在这方面,说实话,我现在也有些扛不住了。”
包钰刚这时候又苦笑着冲李长河说道。
第669章 摊牌!
“阿阳,之前盯上你的,其实大多是港岛的富豪家族,这些家族大部分在商业上一枝独秀,但是其他方面倒是差了些。我也能帮助顶住。”
“不过现在,不光是那些富豪,港岛之前的一些传统豪门也看上你了,这些人到处用人情请托我,说实话,我有点没办法了。”
包钰刚这时候摇头无奈的说道。
他现在虽然说是港岛顶尖,但是这不意味着他来到港岛得到时候就是如此,事实上包钰刚也算是一步步走上来的,也因此在成就辉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些人情往来。
而这些人情往来,大部分都被当时港岛的老钱家族收下,比如说老一代的四大豪门。
现在盯上【包泽阳】的,正是这些老钱家族。
毕竟对他们来说,作为如今港岛最赫赫有名的钻石王老五,包泽阳现在可以说是满足各大豪门联姻的一切幻想。
要家世有家世,包氏如今在港岛就是站在最顶级的那个层面,哪怕是比起以前的四大家族也不遑多让。
而要说能力,包泽阳更不用说。
如果说前两年大家还觉得,包泽阳是包钰刚推出来的傀儡,是挡在明面上吞并怡和的挡箭牌的话,那么这两年【包泽阳】的表现已经向他们证明了,他到底是傀儡还是真材实料。
事实上,港岛的那些豪门世家,如今个个都很清楚,包泽阳现在已经不能单纯的说是商业精英了,那是极其罕见的商业天才。
这样的人,对于各大豪门,尤其是那些逐渐衰弱的老钱豪门家族来说,那是最完美的联姻对象。
毕竟大部分老钱家族只是在商业上衰弱了,但是在政治上,反倒是节节开花,如果能联姻一个商业天才,对他们来说,是最合适的互补。
只不过李长河这位【小包生】的行踪向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怎么参加商业酒会,因此想要给他制造相亲的机会太难了。
最终这些老钱家族开始动用以前的人情和关系,找包钰刚这边请托。
偶尔一次包钰刚还能拖延一下,但是现在人次一多,他也没办法了。
你可以拒绝一家,但是你不能拒绝所有吧,那样对港岛的豪门来说,就不是拒绝,而是羞辱了。
所以包钰刚现在也有点扛不住了。
另外他隐隐的也有些想法,就是看包泽阳结婚,能不能带来一些喜气。
家里老爷子年龄毕竟大了,或许李长河结婚带来的喜气给冲一下,能让自己的老父亲多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