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二天中午,李长河就再度见到了廖老,不过这次是光明正大约见的。
廖老的办公室里,李长河把昨晚跟包钰刚的一部分对话跟廖老讲述了出来,廖老听完之后,轻轻地点点头。
“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态度是值得肯定的,而且现在,他对我们来说也确实很重要,毕竟他是可以直接跟唐宁街对话的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通话渠道,远比港督府那边更为可靠。”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也不能坐视包氏跟港英的关系恶化,这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所以,只要你这边接受,我觉得包先生这个计划,是非常好的。”
“英国那边现如今虽然不如米国厉害,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人现在手里,还是有不是很好好东西的,而且他们胆子大的很,很多时候,是不会照顾米国的态度,愿意跟我们做交易。”
“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虽然咱们现在主要跟米国交好,但是我觉得,欧洲那边对我们来说其实更重要,尤其是在工业技术方面。”
“米国这边,因为两党制的原因,他们的态度会经常飘忽不定,时好时坏,但是欧洲不一样。”
“现在那边都是些小国,尤其是没了殖民地之后,他们很多国家其实变得更现实,很多生意,给钱就做。”
“这一点,苏联其实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廖老这些年一直负责外事工作,情报上的信息自然是了解的极多,也因此对国际形势看的相对透彻。
“而且长河,包钰刚这么做,对你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的身份。”
“你跟他们走的越近,你的身份问题就越无关紧要,因为到了那时候,你已经变成他们跟我们中间的纽带呢,即便是查到一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
“除非我们跟他们的关系,再度恶化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是你知道的,那不可能。就算是前些年,咱们也没到那种完全没有贸易往来的地步。”
廖老笑呵呵的说道,李长河则是跟着点点头。
是的,要不然柳家老爷子那个贸促会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等会?
李长河这时候忽然间有些懵!
好家伙,自己要是真按照廖老这说辞,以后成了所谓的东西方之间的纽带,那岂不是.
这要是过几十年以后解密出来,自己不会也被骂买办吧?
第634章 三年规划!
“你这待不了几天,又要走了!”
家里,朱琳满是无奈的冲李长河说道。
今天晚上就他们两个在家,龚雪又出去拍戏去了。
“这次去呆不长时间,处理一下那边的事情我就回来了。”
“接下来我估计会长时间待在家里,那边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完了,接下来就是等开花结果了。”
李长河搂着自家媳妇儿,轻声的安抚说道。
这两年,该做的投资都已经做了,该埋的暗线也都埋了,后续就得消化一波了。
不管是东南亚的工厂,还是大陆的工厂,包括米国那边的公司,都需要时间来进行孵化,另外,李长河还打算趁着接下来一两年的时间,好好积累一波人力储备。
等到八五年以后,世界局势,就又要开始乱了。
“对了,长河,趁着你没走,还有个事,我差点忘了。”
“我这接下来不就得实习了嘛,咱们就定好去央视了?”
“咱们定好的话,我赶明儿就去上班了,反正在家我也没事!”
朱琳轻声的冲李长河说道。
现如今七月份,她们大三也已经结束了,然后就是大四,大四就开始实习了,也不用到校。
这也是李长河这个暑假没回来考试的原因,他还有一个学期就北大毕业了,大四压根不用考试了。
“嗯,就去央视吧,反正后续电影你也不拍了,该拿的奖都拿了,就在央视安稳着工作,等我回来,咱们就该要孩子了。”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算下来今年自家媳妇儿都28了,正好卡在黄金生育期的末端,学业也大四了,要娃正是时候。
听到这里,朱琳白了李长河一眼。
“为什么还要等你回来?现在不能要吗?”
“早要了早生,总不能明年大着肚子去拍毕业照吧!”
“不是,我得回去,帮你买点东西,比如说叶酸什么的。”
“到时候提前吃着,对孩子好啊!”
李长河这时候柔声的说道。
这年头还不讲吃叶酸什么的,基本上就是怀上了顺其自然,但是未来李长河可是知道,孕妇怀孕前和怀孕后吃叶酸已经成为必备选项。
国家甚至免费发!
“叶酸?这东西做什么用的?”
朱琳这时候好奇的问道,她虽然也是医学生,但是又不是妇产科的,对这些东西并不太懂。
“促进神经元发育,减少流产和脑瘫风险的,反正就是补充胎儿营养,具体的你可以查查看看嘛。”
李长河其实不怎么担心,毕竟他的身体现在得到了莫名的强化,种子质量妥妥的是超级优质。
不过这玩意儿咋说呢,也算是为了自家媳妇儿好呗。
有些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你在国外研究的还挺多的,连生孩子吃什么都研究?”
朱琳这时候狐疑的看向了李长河,他懂得咋这么多?
李长河听完,心里一阵无语,自家媳妇儿这是起了疑心?
“我有时候会关注一些医学期刊,毕竟这边也要投资药厂,港岛那边,也要建个医院,自己一点不懂是不行的。”
“杂七杂八的看到了,就记下来了,反正这些知识咱们也能用上。”
“嗯,那你买吧,抓紧时间。”
“前段时间咱爸妈已经开始旁敲侧击的问了,说我这都大四了,也该考虑要孩子了。”
“我估计这两年,把他们都给等急了。”
朱琳也懒得较真,龚雪都在眼前了,有些事情,不能深究。
还是先把孩子生了吧,现在两边四个父母都盯着了,这可是大事。
“行,等我回去就安排,去待不了几天我就回来了。”
李长河这次回港岛,就是露个脸,等露完脸,他就打算回来了。
翌日,李长河带着阿虎他们,跟包家人一起,坐上了去魔都的飞机。
至于凯瑟琳和其他的团队成员,还得留下继续进行细节谈判,包括选址规划这些。
短时间内,还是走不开的。
到了魔都,一行人随后就去了包家的宁波老家,李长河并没有全程跟着,而是在那边呆了两天,随后就找了个借口,从魔都直飞港岛。
港岛,深水湾别墅,偌大的别墅里面,此刻安安静静。
而在书房里,李长河则是在那里拿着笔记本,开始认真的梳理了起来。
既然决定要回大陆待一阵子,那目前他手下的公司,就必须得安排好。
李长河其实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把手下的公司整合一下,做一下未来三年的规划,主要是他现在的公司,太纷杂了。
港岛这边,置地公司,博萨克服饰,然后还有他先后参股的一些股东,比如说现代箱货,包玉星的船运公司,再就是澳娱那边,以及接下来的俱乐部幕后的公司。
米国那边,博萨克的分公司,Lonng科技,卡罗尔的红牛饮料,华尔街的两家投资公司(一个李长河自己,一个联合加州财团),MCA娱乐,以及加州的一些小公司,比如说接下来做中介咨询的那些。
然后欧洲这边更不用说了,除了收购的拉图酒庄,还有什么卡地亚,江诗丹顿这些,再就是跟罗斯柴尔德联合成立的投资机构。
算下来,林林总总已经十几家了,这还是他直属的,不算一些企业的下属,像置地旗下,各种杂七杂八的公司,加起来也得好几十家。
太多了!
李长河正好打算借着这个时间,把旗下的公司梳理一番,重新拆解合并一下。
随后,李长河在笔记本上慢慢的写了起来。
首先是投资机构,美洲,欧洲,亚洲,各有一个投资机构,再加上幕后的控股公司,李长河觉得是合适的。
狡兔三窟嘛,三个投资机构,分散开来,各自投资不同的地域,对李长河来说,也是个保障。
紧接着,李长河又写下了几行字。
地产,能源,零售,工业,科技,文化!
思索了片刻,他又把交通和船运放在了工业后面。
这算是他未来的大方向。
地产不用说,港岛这边的地产是核心,除此之外,包括东瀛,米国,欧洲现在也有一部分地产项目。
李长河打算把这些地产整合到一个母公司里面,然后专业做商业地产和文旅地产,把几个地方的地产项目加上以后,李长河想了想,又把米国那家中介机构也写在了后面,把这家公司,一并纳入地产后面。
地产他觉得以置地为核心,到时候重新组建一家新的集团公司就行了。
反正欧美的商业地产,他并不会过多的涉及,估计后续肯定是以酒店为主了,地产这方面,重中之重还是在港岛和大陆。
而能源这个,其实主要还是跟以洛克菲勒家族的合作为主,李长河的方向还是石油化工,其他的能源方向他暂时不想考虑,毕竟未来四十年,石油能源还是世界主流。
科技这个,李长河想了想,也画了个圈表示待定,毕竟他的科技目标,主要还是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科技,起码要到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后才发力,就目前来说,他的科技公司,规模不算大。
然后,李长河把目光落在了零售和工业上面,零售可以说是目前他业务最大的板块,但是相对来说,太过于分散。
博萨克的服装和纺织可以算作是零售,迪奥,卡地亚,江诗丹顿这些奢侈品也可以算是,而包括卡罗尔的红牛饮料,置地旗下的牛奶国际这些,也都算做是零售方向。
这一块的整合,对于李长河来说,才是重中之重。
罗列了一下旗下的这些公司,李长河陷入了沉思。
零售的整合,不仅仅是目前这些公司的整合,还包括了以后企业的分支发展。
比如说,博萨克的服装,除了如今的流行休闲服饰之外,李长河还打算进军运动服装甚至装备市场。
毕竟知晓着未来方向的他很清楚,依靠着接下来的NBA和欧洲足球,运动装备全球市场会快速的膨胀,成为一片巨大的盈利市场。
更何况提前押注什么乔丹,科比,罗纳尔多,贝克汉姆之类的,完全可以轻松地把运动品牌做起来,这个方向放弃是有些可惜的。
而且服装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对于国内这样有着大量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是解决就业和提升收入的大行业,李长河没理由放弃的。
随后,李长河又看向了卡罗尔的红牛饮料,这严格来说,也算是运动产品的一种。
李长河本来想把它归类到博萨克旗下,但是思索了片刻,他又把它拿了出来。
虽然红牛是李长河看好的全球市场产品,但是饮料这个,李长河其实内心对比的还是康师傅和娃哈哈那种,核心在国内大陆市场。
他没想过跟可口可乐喝百事可乐这些公司竞争什么全球市场,他的目标其实就是国内。
什么矿泉水啊,茶饮料啊,凉茶啊这些。
这些才是他比较熟悉,又有把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