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756节

  吉姆摇头无奈的说道。

  “所以微软那边,你谈下来多少?”

  “百分之二十。”

  “他们只愿意出让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过他们的估值很低,我都不知道,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个公司。”

  “一百万美元,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他们真是赚了大便宜了!”

  吉姆已经看过了,那个叫微软的公司,完全就是个很小的创业公司,就那么几个员工,说实话,五百万美元的估值,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扯淡。

  但是那两个创业者咬死了这个价格,跟拉里森一样,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了信心。

  而李长河也告诉了他,务必拿下两个公司的股份,无奈,吉姆只能谈到这一步。

  “可以了,这些股份对我来说,足够了!”

  “吉姆,你做的很棒!”

  听到吉姆的成果,李长河笑着夸赞道。

  来到这个时代,他当然不会错过甲骨文和微软,不管以后他的公司是不是会给这些企业造成冲击,李长河都不介意先吃下一些股份。

  两手准备,总是好的!

第625章 米国的独食!

  “维克,其实我觉得,如果你要是真的看好计算机这个行业,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

  “其实不管是那个关系式软件,还是那个所谓的微软公司,都只是很小的企业。”

  “加州那边做这些软件的公司有很多,人才也有很多,我们完全可以招人自己做类似的企业。”

  “你那边不是有个计算机公司嘛,我记得他们也做软件研发不是嘛!”

  吉姆终究还是没忍住心中的好奇,主动冲着李长河说道。

  那两家现在真的算作是不怎么大的小公司,随便招几个人,规模都不会比他们差太多。

  这两家的报价都有些偏高,在吉姆看来,他不明白李长河坚定地要入股这两家公司的原因。

  李长河听完吉姆的话,笑着摇摇头。

  “吉姆,计算机这个行业,在我看来,跟其他的行业不一样,这个行业很注重公司领导人的才能。”

  “这不是说你砸多少钱,组织多少人力就一定能成功的。”

  “而且我选的这两家公司,一家做数据库,一家做计算机系统,算是跟我自己的计算机公司相互搭配。”

  “而且有一点,我不得不提醒你。”

  “计算机这个行业,现在虽然小,但是它的科学性却很高,未来一定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

  “而现在这个行业的诸多技术和应用,都在米国军方的手中。”

  “我们的公司,如果像王安电脑公司那样,只做一个单一的软件,比如说文字处理器,那无所谓。”

  “但是如果我们介入的太深,比如说整个行业的各个层面都介入,而且还做的特别优秀的话,那到时候,我们就很可能受到米国政府的打压。”

  “尤其是我还是个外国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更可以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借口对我们下手。”

  “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下场,要么就是跟米国政府硬抗到底,要么就是被压制甚至离开米国市场。”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我以后不想看到的。”

  “所以,我们适当的多分散投资,拿一部分股份,然后借此达成合作就可以了,其他的,暂时不要考虑太多。”

  李长河微笑着冲着吉姆说道。

  吉姆听完,若有所思。

  从技术和商业层面上来说,他们投钱搞个公司超越关系式软件和微软都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像李长河说的这种政治层面的影响,吉姆确实未曾考虑过。

  但是身为一个米国人,尤其是一个在华尔街的米国人,吉姆知道,李长河说的很对。

  他们的这种前瞻企业不做大也就罢了,一旦做大了,那一定会引来有心人的关注和打压。

  毕竟确实,计算机这个行业,跟米国的军工捆绑太深了。

  “维克,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知道,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一旦我们做大了,那帮该死的政客,保不齐真的会这样对付我们。”

  吉姆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互联网早期这块蛋糕,一定是米国人自己吃下绝大部分大头的,它是不容许别人染指的,包括他们自己内部,有人吃独食都不行。

  所以后来一家独大的微软被接连提起反垄断调查,生生把它变成一座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这种情况下,李长河想的很明白,他可以借助前瞻性搞比甲骨文和微软更牛逼的公司,但是搞出来容易,守住很难。

  别扯什么专利法,专利法米国人认的时候那才叫专利法,要是不认,他们有的是办法绕过这些法案。

  一句【危害国家安全】,足以抹消所有的国际法案。

  否则,未来的半导体行业巨无霸就应该是东瀛,而不是米国和阿斯麦。

  这一点,李长河看的很明白,也不想从核心上去刺激米国人。

  他的思路很清楚,两千年以前,他只会在这边混点股份,搞搞外围的计算机技术,顺便为核心技术铺路。

  等到国内的互联网市场起来,那时候才是他真正下注的时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洪武大帝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后人,一无所有的时候该怎么做,李长河自然不会那么急切的暴露自己的意图。

  入股微软和甲骨文,一方面借着他们的发展,搞一波财富增值,另一边,就是借着股东的身份,慢慢的培养些人才。

  寄生,才是最好的孵化器!

  “对了,还有这些,这些是我目前搜集的一些比较不错的有潜力的企业,我们的风投机构,总是要投一些企业的。”

  “有几家重点,我已经标出来了,你可以看看资料,如果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我想做一些适当的投资。”

  “当然,这些都是小企业,我只是打算先熟悉一下这个行业,顺便磨合一下团队。”

  吉姆这时候又把一份文件推到了李长河的面前,认真的说道。

  李长河翻开看了看,大部分企业他其实都没怎么听过,显然,这里面没大有未来很出名的企业。

  直到他看到一家小公司。

  创新市场系统公司!

  “吉姆,这个创新市场系统公司,是今年新成立的公司,也找你投资?”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冲着吉姆问道。

  吉姆听到李长河的询问,轻轻地点点头:“事实上,迈克尔布隆伯格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

  “他之前在所罗门兄弟公司任职,也是从事股票经纪,财经证券这些方面的工作。”

  “我觉得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搞出的这个公司,我也觉得很有新意,他们在尝试做一个新闻数据的销售终端机,构思很奇妙,尤其是适合财经证券行业的人。”

  “我个人是非常看好他的,尤其是他的要求也不高,一千万美元,给我们百分之三十的初始股份,我个人认为,可以值得试一次!”

  吉姆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完,同时正色的看着李长河。

  他其实对这个公司,并没有特别的看好,但是这家公司,是他特意放进去的,就是想看看李长河的态度。

  既然李长河邀请他来做风投机构的负责人,那当然要给他足够的权限。

  这个权限,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的给他投资权限。

  创新市场系统公司,就是吉姆对自己权限的一次试探。

  当然,这个试探也比较冒险,毕竟这笔投资如果失败了,他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压力。

  可既然放弃了职业生涯来到这个新赛道,吉姆觉得自己必须有所改变,要更大胆一点,更果断一些。

  “哦?既然你这么看好这家公司,那不妨试试看吧。”

  “你是风投机构的负责人,自然有权利,决定对哪些公司的投资,这些事情,只要不是数额超级巨大的投资,其实不用都要我审批。”

  “毕竟如果那样的话,我得累死!”

  李长河微笑着说道。

  一千万美元,投资一家初创的新公司,其实这听起来很天方夜谭。

  但是吉姆仍然把它放到了李长河的面前,很明显,吉姆肯定是有自己的考量。

  李长河没有必要这时候驳吉姆的面子。

  更何况,如果他认得没错,这个创新市场系统公司,未来应该会挺出名。

  因为按照中文的翻译,这家公司老板迈克尔布隆伯格,翻译过来,其实可以叫做迈克尔彭博,就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彭博社】的那个彭博。

  李长河还真知道这个迈克尔布隆伯格,因为前世他写过这个人,这个人创立了【彭博社】之后,后面跟洛家关系很密切,还三度出任纽约市长。

  不出意外的话,吉姆这笔投资,应该会大赚。

  听到李长河没有反对,吉姆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那前提也得是,老板是知己者才行。

  被邀请过来之后,吉姆其实在最初的兴奋之后,开始考虑自己跟李长河的关系。

  他知道李长河是个放权的人,港岛的企业,都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但是风投机构跟企业毕竟不一样,这是个主要负责花钱的行业。

  李长河吩咐的方向,他当然会做,但是吉姆也不想单纯的做个傀儡工具人,一点都没有自主性。

  那样的话,他的跳槽将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吉姆借此机会,试探了一下维克,而结果让他很欣喜,维克给了他很充足的权限。

  “谢谢你,维克,我会对这些投资公司负责的,时刻盯着他们,如果公司出了问题,我会立刻撤资,减少我们机构的损失。”

  吉姆这时候正色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我说了,吉姆,这些你看着安排,回头我会做个规划,给你明确的资金权限。”

  “咚咚咚!”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的房门被轻轻地敲响。

  “进!”

  李长河开口,房门被推开,安娜站在了门口。

  “boss,您跟大卫先生约的见面时间已经快到了,咱们该出发了。”

  安娜这时候冲着李长河提醒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安排好车队,我们这就出发。”

  他来之前,跟大卫洛克菲勒约好了见面时间,约在了今天晚上。

  时间比较匆忙,但是没办法,大卫洛克菲勒比他更忙。

首节上一节756/8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