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包括核电那一块。
然后国内接下来也得最少两亿多美元的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钱得留作资本运作的底金,不能全都花出去。
所以李长河手里的资金整体来说,还是紧张的,主要是东瀛那边,现在压了太多钱。
前前后后,光李长河自己,已经提前砸了十多亿美元进去了。
最初从黄金市场流出来的美元,李长河通过包钰刚转了三亿美元进东瀛,后面他的石油,自己那二十四亿美元的石油,都被东瀛吃下,其中有差不多五亿多美元折算成了日元留在了东瀛。
后面他又帮美洲银行和富国银行那帮二傻子接手了他们的日元份额,折算下来,也有三亿多美元。
所以总体算下来,李长河已经在东瀛流进去差不多十二亿美元了。
这笔钱在未来或许会乘以十倍计的额度流出来,但是时间终归是太久,就现在而言,他们挤占了李长河大量的流动资金。
所以李长河已经决定,如果罗家投资,他不介意再分出一部分日元投资份额给他们,以缓解自己的自身压力。
反正现在不过是早一步布局而已,等再过两年,东瀛金融放开了,大量的资金还是可以进去。
“果然,还是金融最动人心啊!”
“我觉得,回头我也得把自己的一些老婆本存到你那里了,感觉让你投资带来的收益,以后比我的工资还要高了。”
卫尔思这时候忍不住感慨的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放心,等回头集团步入正轨,你肯定是有股份的,我保证,以后你最少身家百亿,单位是美金!”
“我不用百亿,你给我减个零就行!”
百亿美元的身家,卫尔思现在都不敢想,毕竟李长河自己现在算下来,有没有百亿美元的身家都不好说。
倒是十亿美元,还是比较有可能的。
“行,你记住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以后别怪我!”
李长河听道卫尔思自己意向减了个零,忍不住笑着打趣说道。
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减个零,以后后悔去吧!
很快,一周的时间过去。
李长河再度跟彼得会面,不过这一次,双方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各自带了一个团队。
“维克,这是4.5亿美元的资金证明,如今就存在洛希尔银行之中,只要我们签署好合约,这笔钱就可以汇入你指定的银行。”
“彼得,这次代表只有你吗?达索家族他们不派代表出面?”
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彼得摇摇头:“不用,他们的钱,已经都整合到我们这边了,到时候我们会是一体的,我为全权代表,具体的收益,我们后续会自行分配。”
李长河听彼得这么说,也没再操心,他们自己爱怎么分怎么分。
“彼得,这是我拟定的投资协议,跟加州财团的投资协议是一样的,当然,投资公司并不是那家公司。”
“我在欧洲新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这笔钱可以放入这家新的风投公司之中,不过操作模式,跟米国那边是一样的。”
李长河将自己律师拟定好的投资协议推到了彼得的面前,微笑着说道。
身后洛希尔银行的律师立刻接过了协议,然后仔细的审查了起来。
“维克,到这个时候了,我想你总该告诉我们,投资的方向了吧!”
彼得这时候轻声的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走吧,我们换个地方谈,让他们先相互交流着!”
随后,李长河跟彼得来到了单独的一间房间。
“让我猜一下,你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东瀛,对吧?”
一进屋,坐下来之后,彼得冲着李长河认真的说道。
李长河倒是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平静的点点头:“不错!”
“我的目标,就是东瀛!”
随后,李长河将他对东瀛接下来的分析跟彼得讲述了一遍,而彼得听完,眼中此刻泛起了惊人的光芒。
没错,就是这个操作,赌一国的国运!
当年他们罗家的先祖,就是在反法战争中,押注了反法联军的获胜,从而一举奠定了罗家的辉煌。
而现在,李长河的模式,其实跟当年罗家先祖的操作,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他们赌的,都是一个国家的国运,只不过罗家赌的是军事战争,而李长河赌的,明显是金融战争。
不同的是,罗家当年的风险更大,收益也更高,而李长河这一波赌注,风险更小,毕竟即便是东瀛真的没有金融放开,他们的亏损也不会太多。
当然,与之对应的,收益也就更小了些,不过整体来说,这种投资的回报率,一旦成功,还是很惊人的。
“维克,我就知道,这样的投资,一定是国家体量。”
“对了,我想问一下,如果说,事情真的像你说的这个走向,那我们家族到时候,可以单独投资吗?”
彼得这时候压着心中的激动,认真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听完之后笑了笑:“当然,我想,如果到时候东瀛真的放开了金融和汇率,那不只是我们,全世界的银行炒家,恐怕都会向东瀛市场进发。”
【就怕到时候,你们舍不得!】
李长河心里又默默地追加了一句。
因为他很清楚,广场协议,针对的不止是东瀛,应该说,除了东瀛的日元,像英镑,法郎,马克,里拉这些货币,都同步实现了对美元的升值。
到那时候,是一场全球金融界的狂欢,美元对全球主要的货币同步贬值,那时候罗家的重心,或许会停留在欧洲,毕竟欧洲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也是,如果真到了那时候,全球资本恐怕会大量涌入东瀛,而那时候,他们就是我们资产升值最好的推手。”
彼得这一刻也是微笑着说道。
金融上讲究的就是个先机,李长河现在提前布局,掌握有大量的资产,而等到东瀛金融放开之后,全球资本进去的时候,承当的就是接盘侠。
当然,这种金融战争,最后的接盘侠,一定是东瀛的国民和政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彼得,反正他们审核协议,还需要一些时间,我觉得我们不妨谈一点其他方面的合作,如何?”
“哦?维克,你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彼得一听,好奇的问道。
或许,这就是李长河的条件?
“对,两个小合作。”
“第一个,我想跟罗家旗下的珠宝集团合作,我想在亚洲那边打造一个珠宝品牌,需要钻石以及一些非洲宝石的供应商,洛希尔家族在这方面一直深耕百年,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合作。”
矿产一直以来都是罗家的基本盘之一,在石油能源以前,钢铁,矿产,电力这才是当时世界上最核心的产业资源,而罗斯柴尔德的核心也是在这些方面。
就像未来世界大名鼎鼎的力拓,戴比尔斯,据说幕后都跟罗家有关。
李长河对铁矿产兴趣暂时不大,即便是未来国内需求巨大,那也是各大钢铁厂的活,他不可能去中间插上一杆子。
他看重的是,罗家在珠宝矿产的底蕴,除了钻石,还有非洲的各种红宝石蓝宝石这些,想来罗家都有资源。
而李长河打造珠宝集团,也不可能只靠翡翠,像黄金和钻石这些,也都是必须的,毕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西式珠宝市场是远远领先传统珠宝市场的。
“哦?珠宝集团吗?维克你是想要在亚洲,打造一个珠宝集团?”
彼得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不错,如果后续合作的好,像迪奥,卡地亚这些品牌的珠宝原材料,我也可以一并纳入其中,到时候统一采购。”
“这样啊,洛希尔家族在矿产业确实有一些资源,这样,我回去帮你协调一下,到时候给你一个答复,如何?”
彼得主要负责的是家族金融这方面的业务,矿产方面,他得协调,让家族出面。
“当然没问题。”
“那不知道你其他的合作意向是什么?”
彼得这时候又继续问道。
既然李长河说了第一,那显然,就是还有其他的合作。
“第二个合作,就是跟贵家族的艺术品公司合作。”
“我想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艺术品公司,一并合作做一个全球化的电视节目!”
李长河这时候轻声的说道。
而彼得听完,则是诧异的看向了李长河。
“跟艺术品公司合作,做一个全球化的电视节目?”
这个组合听起来,怎么有点怪怪的?
第624章 入股甲骨文和微软
“其实就是一个文物鉴别栏目。”
“主要目的是想收点收藏品。”
李长河随后把自己那个鉴宝节目的思路跟彼得讲述了一遍,彼得听完,目瞪口呆。
好家伙,原来那些收藏品,还可以这么光明正大的收购吗?
“怎么样,我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历代都对艺术品收藏很感兴趣,你们家族的艺术品公司,在欧洲和米国也是鼎鼎大名的。”
“这种节目,光我这边有人是没有用的,需要有个知名的艺术品公司做合作方,才好跟电视台谈合作。”
“到时候我们可以做好划分,西方的艺术品归罗斯柴尔德家族,而东方的艺术品归我,如何?”
李长河这时候微笑着说道。
他搞鉴宝这个栏目,光有张士奇他们是不行的,必须得有一个西方的合作方,这样方便他们跟欧美各大电视台合作。
除此之外,还得有一个光明正大的渠道把这些艺术品买卖和运回,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艺术品公司合作。
欧洲这边艺术品公司知名的就那几家,苏富比,佳士得,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拍卖公司也在这其中。
李长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罗家谈一下合作。
彼得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家族的拍卖公司,一直是英国那边的家族成员主导的,法国这边并没有主导权。”
“但是我可以帮你牵线做这件事,从整个节目的策划来看,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电视节目,如果我家里有些这种古玩,我也愿意去探究一下它的实际价值。”
“甚至有些人借此换些钱花,也很正常。”
欧美人可不像华人那样喜欢存钱,他们的消费观念,向来是享受当下,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家庭是十分缺钱的。
不过罗斯柴尔德艺术品公司一直都是英国那一脉罗家的产业,彼得是法国这一脉的人,并没有一口气替那边做决定。
“当然,彼得先生帮我联络一下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对两家双赢的事情,而且这种电视栏目如今是独一份,除了欧洲以外,我们还可以去米国那边,相信到时候,我们一定会收获颇丰的。”
李长河倒也不着急,这种事情慢慢来,他那边人手也得组建。
“那除了这两件,Victor先生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长河摇摇头:“暂时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