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没有司仪,但是也会请一些嘴皮子溜的人来客串一下主持人,包括一些敬酒啊,改口,拜天地之类的仪式。
比起李长河结婚那会,仪式感又丰富了一些。
沈君诚这次的主持人是沈玉川从京城曲艺团请的一位先生,听说这两年经常帮新人主持婚礼,嘴里的好话也是一套套的。
不过时间并不算长,全程也就十来分钟,然后一群人就下了楼,开车回到了沈家。
沈家楼上,此刻也是张灯结彩,到处贴着大红喜字。
回去之后新娘子改了口,大家热热闹闹的闹腾了一番,然后就准备去吃酒席了。
酒席顶在了中科院门口的一家国营饭店,考虑到两家的单位情况,大舅沈仲云一口气定了20桌,一桌60块钱的标准。
放在这年代,已经算是很豪华的酒席了,毕竟很多人家,更多的是做流水席,不会去饭店待客。
也就是这两年京城物资供应好了,粮食和肉都没那么稀缺了,国营饭店才开始接一些婚宴。
而饭店里,李长河又有了新的工作,就是记礼单。
这也是大舅一点点的虚荣心,为了不在亲家那边弱面子,让自己这个当高干的弟弟来主迎宾客,让自己这个有名气的外甥记账。
李长河对此也不以为意,包括沈玉川,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完全没有身为高干的傲气。
就这样,小舅沈玉川作为沈家出面的人,就在门口帮着迎来送往,而李长河这个晚辈,就坐在门口,帮着记礼单。
也是因为这两年生活条件好转一些,风气也开放了一些,一些人结亲,亲朋好友除了送暖瓶,送搪瓷盆,送鸡蛋之外,也有的开始直接给包钱了。
普通人家结婚,一般也就在一两块钱的红包,亲朋好友给五块十块的。
不过沈君诚这,或许是他们的单位和级别的关系,来随礼的人,给的礼都不算轻,最低的也是三块钱,还有不少年轻人给五块的。
这种一看就是沈君诚的下属,李长河也只是如实的记录下来。
“你好,中科院柳志,十元!”
就在这时候,一张十块的大团结放在了李长河的面前。
李长河下意识的想要记录,不过紧接着忽然间反应了过来。
“你好,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
李长河好奇的抬起头,看着眼前还略显年轻的男子。
这难道是那位?
“你好,我是中科院的柳志!”
男子礼貌的冲李长河再度重复了一遍。
李长河笑着点点头:“好,我记下来了。”
“你进去吧,里面会有人安排你入座的。”
待柳志进去之后,李长河笑了笑。
不出意外,这就是未来那位电脑帝国的老大了。
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下碰上。
李长河对他,倒没什么恶感,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好感。
虽然后世的网友喜欢批判他们这一家。
只能说,时代给了他们这一家机遇,而他们一家也在时代中做出过贡献,只不过未来,又或许忘记了初心。
时代的变革下,柳家其实只是某一个阶层的一个缩影罢了。
不过中科院,倒是给李长河提了个醒。
现在都1981年了,距离84年也快了,自己似乎也可以适当的在国内布局了。
李长河心里正思索着,不过很快又将这念头驱逐,因为又来客人了,他现在可没办法分心。
随后,李长河又在那里认真的记录了起来。
第600章 破财消灾!
晚上,忙完了一天的沈家人,齐聚在沈君诚家里吃饭。
饭桌上的饭菜,当然是中午婚宴的很多剩菜。
这个年代大家都缺油水,饭桌上的饭菜基本上都吃的干干净净,但是婚宴桌数多了,终归是有些剩余的。
剩下的菜沈家人收拾了一下,自然带回家,晚上一大家子又凑在一起吃了一顿。
李长河对这些剩菜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中午他喝了太多的酒,现在没什么胃口。
一方面,是他们那帮发小起哄跟他喝,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沈家的领导故旧出现,知晓李长河的名声,跟他都要喝上一杯。
纵然他酒量大,下午也没抗住。
其实不止是他,沈家的男性,这会几乎都无精打采的,一方面是累,另一方面是喝多了,只有那些女眷在兴冲冲地吃着。
“大舅,你知道柳志这个人嘛?”
一众人坐在那里闲聊,李长河这时候想起上了十块钱的柳志,随即冲着大舅沈仲云问道。
这年头十块钱的随礼绝对不是一个小数,李长河笃定沈君诚跟柳志肯定是不熟的,那关系只能说是在沈仲云这边。
沈仲云听到李长河的话,随即恍然大悟的说道:“你是说小柳啊。”
“那怎么能不知道呢,他可是院里的名人。”
“名人?”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着沈仲云。
“怎么?你也认识他?”
沈仲云倒是没解释,而是看向了李长河。
李长河摇摇头:“没,我就是好奇,他今天上账一口气上了十块钱,我还以为他跟您关系很好呢!”
“十块钱?这么多?”
听到李长河的话,沈仲云也有些惊讶。
不过思索了一下,沈仲云笑着说道:“不过这也符合小柳的做事风格。”
“他吧,在中科院计算机所,有一部分人讨厌他,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喜欢他。”
“讨厌他的人,是因为他不做事,在所里基本上就是混日子,正经的工作一点也不干。”
“但是也有喜欢他的人,这个人情商很高,迎来送往很有一套,尤其是这两年,他手里有钱了,做事开始有一定章法了。”
“我觉得这个人,跟君诚这小子有点像,平时看着有点混,但是只要把他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他就会发光发热。他不是搞研究的那种人,在我看来,他更适合搞行政。”
沈仲云这时候慢慢的给出了他的评价。
“那照您这么说,他在所里其实不怎么受重视吧?”
李长河此刻若有所思的说道。
要是如此,未来他怎么搞的计算机?
中科院那会搞电脑公司,能让柳志挂帅,绝对属于重用,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跟中科院合作的。
可如果按照大舅的评价,柳志在中科院那边,其实不算很得人心。
那是因为什么?
家庭?
而沈仲云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你要说前几年,小柳确实不怎么受重视,他又不努力工作,在项目上是能凑合就凑合,科研团队肯定是不待见他的。”
“不过这两年嘛,他的地位倒是水涨船高,中科院对他颇为重视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
“你或许不知道,小柳的父亲,是如今国内很少见的精通西方法律,尤其是商业法的人才,听说立法委那边在很多法律方面的重新修订,都有找他父亲咨询过。”
“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父亲现在是贸促会法律事务部的副部长。”
“你在外事部门工作,应该熟悉这个吧!”
沈仲云此刻微笑着冲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听道这里,若有所思。
贸促委他确实很清楚。
贸促委的全名,是ZG贸易促进委员会,明面上来说,它其实是一个民间组织,不是官方组织,但是实际上,它就是国家设立的代官方行驶职权的一个部门。
因为前些年我们跟资本主义敌对的关系,明面上的商业往来是很难公开的,所以就有了贸促会,表面上是商会性质的民间机构,但是实际上,却是帮国家处理很多商业合作。
其中最主要的是,就是海外商业纠纷,还有商标代理,进出口产品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诸多工作。
可以说,这个委员会,是中外商业合作的协调者,尤其是协调双方在知识产权和法律冲突方面的各种冲突,是具备桥梁性质的半官方机构。
甚至过去有一段时间,它完全代替官方行使了商标代理的工作。
而这个委员会里面,法律部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因为他们负责的就是在中外贸易法律冲突中达成一个平衡。
“贸促委那边法律部的部长是任建同志,但是任建同志不止负责法律部,他还是整个贸促委的副主任兼D组副书记,他的工作有很多,所以贸促会法律部那边的工作,其实日常都是由小柳的父亲负责的。”
“这你应该知道他的重量了吧,这么说吧,咱们中科院现在不管是跟国外合作,还是跟国外交流,贸促会都是绕不开的一个组织,尤其是双方合作,很多时候需要法律援助,那时候就需要贸促会法律部门的帮助。”
“所以这两年,小柳在院里的地位是水涨船高,他为人其实也算是八面玲珑,我听说后续他想转到行政工作方面去。”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他竟然一口气给上了十块钱的礼金。”
沈仲云摇头感叹的说道。
“长河,你小子不会要对他打什么主意吧?”
这时候,一旁的沈玉川忽然间开口说道。
“小舅,我能打什么主意?”
李长河有些无语的说道。
沈玉川摇摇头:“我还不知道你,你问这个同志,绝不是无的放矢。”
“我跟你说,虽然他这个父亲我没听说过,但是贸促会的任建同志我是知道的,那是咱们国内政法战线的老资格了。”
“按照大哥的说辞来看,那位柳先生是建新同志的得力助手,而建新同志现在虽然主持贸促会工作,但是接下来大概率会调整。”
“我听说上面政法部门和最高法那边,一直想把任建同志调回去工作,保不齐哪天他就回去了。”
“你真要是有想法,先衡量一下这里面的事情。”
沈玉川冲着李长河提醒说道。
他是真担心自己这个外甥肆无忌惮啊。
虽然他的关系在外交那边上达天听,可是沈玉川知道,建新同志那边也是老资格,在政法系统工作了几十年。
而那个柳家,明显是建新同志这条线上的人,到时候真产生了冲突,最好肯定捞不着好。
“我真没啥想法,我就是今天好奇,这么一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