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金币只是一种手段,借机绑定黄金价值为比特币背书,才是真实目的。
很多人看明白了,无非就是一种新的金融债券玩法而已。
比特币还是那个比特币,所谓银行对应金库编号,只是蒙蔽世人的障眼法而已,毕竟很少有人真的跑到银行金库,找到对应编号。
去验证真伪。
何况还得提前预约,对应银行机构有充足时间,将对应密钥价值存入其中,方便消费者查验。
比特金币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绑定黄金,加强比特币的信用,毕竟真金白银随时可以变现(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有限制)。
“那么锻造出来的发行主体是谁,是否可以真的将金币带回家?”
很多合作友商都动心了,现在国际金价已经无限接近2000美元,而欧萌债务危机,眼看还没达到峰值,年底还有第二轮大规模救援。
届时相关国家会出台更严苛的自我限制经济政策,以防止债务规模失控,明眼人都知道,欧盟经济基本完蛋。
当今世界主流经济体,一个摆烂,一个更烂,不投黄金投什么?
青云此时提出用黄金实物增加比特币信用,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到手从虚无缥缈,无法大规模套现的虚拟货币,变成真金白银。
随便一倒手,就能变成货真价实的真实收益,谁不开心?
“因为国内特殊限制,所以央行无法公开发行,我们将以将以即将成立的民生金融控股东南亚主体,推广发行比特金币。
而在美洲欧洲,将以美洲银行为主体,两家预计初步发行300-350吨黄金的比特金币,当然啦,这笔成本,可能需要各位一起出。”
随着李泽华话音落下,几乎所有人都懵逼了,连梅庄主人和高盛的负责人都忍不住先后开口。
“开玩笑呢,两三百亿美元的推广成本要大家均摊?”
“这是不可接受的,重来没人告诉我,推广比特币需要这么多本金。”
其他人也开始窃窃私语,质疑李泽华的动机。
“请安静,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比特金币的真实价值有托底保障,黄金就在这里,谁出钱谁就可以拿走。
当前金价不用我多说,起码还有十几二十个点的涨幅,哪怕最后比特币交易平台没做成,大家也有充足时间兑现账面收益。”
李泽华不得不出面安抚大家情绪,好在有真金白银托底,大家思考片刻后,慢慢安静下来。
“其次,有实物黄金托底以后,比特币的认可程度必然再上一道台阶,各位可别忘记,我们要的是真实交易量。
而不是大家自娱自乐的炒作,只有比特币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存在价值,加入进来参与交易,各位手里通过免费渠道拿到的数量。
才能转变成真实价值,不然一个100次交易,95次是内部倒手的纯炒作数据,猴年马月才能全部兑换完成?
所以我们要发行比特金币,交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货币兑换,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密钥的价格将会远高于50克黄金价格。
而另一种,就是通过比特币兑换,只要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超过比特金币,就能成功兑换。
借此机会,我们可以将交易平台正式推向全世界,按照现有持币数量估算,90%以上库存都在我们手里。
而通过提前布局相关产业投资,又能掀起包括区域链货币挖掘热潮,众所周知,挖黄金永远不是矿工最赚钱。
而是守着金矿,出售挖掘工具的商人最赚钱,只要能带动潮流,仅仅矿机和电力消耗,就足够我们收回前期投资。
至于后续增幅收益,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翻倍,都足够在座各位在身家上,再增加一个崭新的10位数。
甚至通过掌握交易平台的抽佣,和坐庄收益,未来每年都能额外提供上百亿美元的其它收益,分一分,每家都有十几亿。”
“可是这一举措,会遭到外界强烈质疑和反对,尤其是那些没有掌握比特币的势力,可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走向成功。
刚才你说我们掌握了90%库存货币,可还有10%在其他人手里,如果他们通过比特币兑换金币,怎么办?”
很快有人提出质疑,并得到其他人附和,“对啊,尤其我们这些人中间,未必就没人心动,如果某个人拿出自己手里的比特币。
大规模兑换金币,然后从中获利,怎么办?”
“很好办,因为分配给到各位的比特币数量,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谁私自兑换,很好查。”
李泽华早有准备,“至于其他人兑换比特币,也得它们首先将比特币暴露给交易平台,登记注册以后才行。”
“卧槽,你该不会是想一锅端吧?”
马斯克回想起交易平台之前,发生过的小规模黑客入侵转移事件,秒懂,“那可太刺激了,之前廉价流出去的比特币,终于可以一次性回收了。”
“我可没说。”
李泽华哈哈大笑道:“网络世界的安全谁能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都是大家自愿的,我可没强求任何一个人参与。
总之等这件事一过,市场上9成9的货币都将集中到我们手里,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拿着虚拟货币到银行兑换,也无所谓。
最多几亿美元就能打发,再通过传媒向外界灌输比特币有金币托底保障,还担心没人买单吗?
何况它们也未必会全部选择拿走金币,因为基于互联网无法追溯的交易,才最安全!”
“也只有你手里握着几百吨黄金才敢说这话,不过比特金币,我喜欢,只要能让它顺利增值,让更多人主动参与进来交易。
我就没意见。”
梅庄主人和其他人商量后,率先投下赞成票,美洲银行也没意见,因为凭空多了上百吨黄金通硬货,还是其他玩家买单。
它怎么可能把送上门的财富退出去?
倒是央行的代表还在犹豫,因为青云集团怎么看,都有绕开监管层,发行另一种货币的嫌疑,虽然主体不在国内。
但民生金融控股,走到哪,它也是东大的企业啊!
“如果把它当成一种纪念货币呢?”
李泽华劝道:“截止到现在,央行和其它国有银行手里,掌握着全球10%以上的虚拟货币,超过100万枚比特币躺在银行掌握的密钥里。
当初获取这部分比特币的成本不超过10万美元,而如今,它的价值已经无限接近10亿美元,两年,一万倍增幅。
而现在,只需要央行默许,我们有把握在两三年内,将其价值推高到一万美元上方,届时百亿美元财富还是其次。
最关键是能通过交易平台,随时监控私下交易明细。
你不做,外面人也要做,届时交易明细看不到,自然无法管控其中的某些细节……”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国家和公司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经济账并不是它们最看重的,央行代表干脆说出他的顾虑。
无非是担心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不好管控罢了。
李泽华反问,“那换个名义,以央行为主体发行纪念金币呢?”
“那怎么可能!为虚拟货币托底,上面通不过。”
央行代表猛摇头,“何况央行出手,国内卖不卖?这玩意在法律层面是不受保护的。”
李益龙趁机跳出来,“如果民生无法通过审批,那星展银行愿意代劳。”
央行代表可是带着任务来的,怎么可能让出主动权,“还是不劳烦李董事长,具体怎么办,还是等上面通知吧。”
第531章 ,打散行业不动个人
“还别说,金币的款式还挺好看。”
“喜欢?拿回去玩吧。”
开完会,等着央行批准空隙,恰巧杨志超进来汇报工作,其他人眼见暂时聊不出具体结果,纷纷离开。
留下杨志超看到桌上的样品,把玩一阵后发出由衷感叹,公司的业务,已经发展到他都看不明白的阶段。
或者说,单纯赚钱维系公司生存,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青云,更像是依托于国家存在的怪胎,很难用经济手段打垮。
李泽华对50克比特金币兴趣不大,这玩意就是个单纯的信用凭证,真实价值也就那么点。
“那就却之不恭了。”
杨志超也不客气,直接揣兜里,笑哈哈道:“下次还有这好事,记得提前叫我。”
李泽华顺手丢他一支,点燃,“什么时候少过你那份?对了,找我什么事?”
杨志超瘪瘪嘴,“大动静没有,就是繁琐事比较多,近期公司弄得推广线上预约出租车服务,和机场集团谈的还行,不过线下推广过程中。
竞争更加激烈,下面推广团队都快变成救火大队,您看看这几份报告,还是在魔都呢,一天打四次,根本打不过来啊。
还有这几份,里面还有燕京衙门的质询文件,让我们收敛点,别在市中心繁华区域惹麻烦。”
李泽华拿起来一看,头疼,“真是没完没了,就一个出租车行业想做点改变都这么难,更别提以后烟草专卖破局。”
杨志超作为推广运营部总裁,对各子公司业务多少都清楚一些,比如青云零售旗下的连锁超市,近期和吃了么餐饮配送合作。
准备升级一下同城配送领域的跑腿业务,带水带菜送餐送文件还算正常,可是涉及烟草零售,就没那么简单。
因为这里面有个区域销售的限制,它是配额制,不是敞开卖的日用百货,各地烟草公司有各自利益地盘,轻易不会让外人涉足。
而青云的跑腿帮买模式,恰恰能突破这层限制。
因为在销售门店和顾客之间,加入了一层中间采购配送环节,可做的文章很多,且不说是否保证为正品,仅仅一个集中出货刷单。
对烟草销售评估体系的冲击,就不是所在地部门能容忍的。
比如青云旗下一家连锁超市,理论上它的售卖范围就是周边人流,可随着加入同城配送领域后,往往几十家门店,就能覆盖全城。
当别的便利店,超市,还在苦哈哈积攒销售积分,升级自己门店的尼古丁产品等级,方便拿到更多畅销单品。
以及苦恼配额制里面那些不好卖的单品,如何变成现金时,青云旗下零售业务,已经在和专卖局谈判,如何拿到更多全品类产品。
无它,因为涉及产销地不一致,每个省都有自己独家品牌,税收上交和就业岗位归属地不同,大家的利益也不相同。
比如湘省的尼古丁要卖到魔都,首先就是一个配额问题,要和当地专卖局打好招呼,做好利益交换,卖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多,就容易冲击当地专卖局利益,会被从明面上公开限制。
太少,又不能保障自身利益,毕竟每个省专卖局都有自己的年度考核,超额完成有奖励,没完成任务相应人员收入会降低。
以前嘛,主要是通过各地专卖局谈判来协调利益,私底下如何操作那是另外一回事。
可自从青云这个线上公开售卖的渠道一出(相应的还有药品),就打破了原有利益分配模式。
专卖局不给,青云也有手段通过品牌生产地拿到配额,再加上智慧物流网络的运输渠道,想神不知鬼不觉运送到目标地,轻而易举。
好在李泽华还没看上这点小钱,犯不上因此得罪专卖局,可下面人也要吃饭,一些畅销品牌就是卖的好,经常会缺货。
如果公司层面供应不上,下面就会有人挺而走险,通过私下渠道中饱私囊,利益动人心,一味的阻拦效果不大。
所以公司也在和专卖局谈判,希望能谈出双方都受益的结果,可是从别人碗里抢饭吃,哪有那么容易达成一致,目前还拖着没动静。
李泽华也很烦,可是现代社会,出来求财不是求气,他不可能公开掀桌子,何况人家背后站着的,也不是小鱼小虾。
能垄断一地经营车辆牌照的人,多少有些能量,青云对付一个很简单,对付整个行业,还是嫩点。
“这样下去不行啊,天天打,还有运管部门拉偏架,动不动就拦停检查,最近给网约车发放双证的审核速度也慢下来。
有故意拖着不发的意思在里面。”
这些事本不该由杨志超提,但运运帮那边因为配合青云农业战略调整,对新增运力资源需求极大,曾海洋和卡车生产商谈判去了。
准备就将来统一采购,买车资金来源,购车款金融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战略合作,光赚司机买车的钱有什么意思?
通过青云平台,集中预期采购数量,提前大规模囤积原料,在期货市场提前做正向操作,甚至依靠青云的渠道,向海外原材料供应商领域。
做提前针对性布局,反客为主掌握行业上游才是正道。
他忙,一时半会没顾得上网约车业务,正好杨志超在魔都担任轮值副董事长,就委托他代为处理问题。
老杨也算是倒霉,好事没赶上,麻烦事躲不开。
李泽华听了也头大,“网约车双证和线下竞争,尼古丁专卖,药品渠道,每一样都不是那么好解决,可偏偏又涉及顺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