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反对声音太大才作罢。
可现在,这笔费用换个说法,照样堂而皇之收起来,卖流量,卖链接,卖推广渠道,曝光位置。
再加上正常抽佣,赚的盆满钵满。
这就是平台化的好处,相当于阿狸在虚拟网络上,弄了个大商场,全国各地的商家都来租地方卖产品。
你非得说有什么科技创新,那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秦朗翻看手中资料,“现在最麻烦的还不是商家,而是针对消费者的补贴。
每个新加入店铺,三种爆款组合套餐,相当于原价10%的促销优惠,对消费者来说,价格上的差异决定一切。
哪怕我们做的再好,提供的时效性,服务质量做的再完美,也不能阻止用餐客户用脚投票。
短短两天时间,淘点点的订单业务量暴增600%以上,吃了么网站能留存下来的顾客,还是不知道淘点点在做促销。
一但他们知道,这些人也绝对留不下来。”
“价格战嘛,也就那么一回事。”
李泽华挥挥手,“目前淘点点仅局限于钱塘周边开展类似活动,如果加以限制,下一步就是魔都,整个江浙沪。
一但让它们站稳脚跟,接下来就是同城配送领域也保不住。
所以各位董事,怎么选,就看你们的了。”
方国辉是暂时赶不回来,不过吃了么各股东代表都来了,连仅占2%股份的京东,都委托胡志沅代表刘强栋投票。
“来之前,大家都进行紧急磋商,委托我作为代表,提出股东们的集体意见。”
吴奕斌和旁边魔投的代表打过招呼,得到确认后,开口道:“跟,是肯定的!
但李总要给出一个明确答复,要用多少钱才能彻底取得优势,对方可是阿狸啊!
如果没完没了的价格战打下去,谁来保证股东们的权益呢?
同时,高岭的张总委托我向董事会提出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引入腾达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让出一定份额股份。
我个人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毕竟bat格局中,腾达发展的最好,还能为公司业务,提供至关重要的流量扶持。”
李泽华看其他人都是类似反应,也不动怒。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个人预估一个月内,这场外卖配送领域的战火,将烧遍整个江浙沪地区。
如果单凭吃了么加蜂鸟去竞争,就如阿狸所说的那样,十个亿也只是起步。”
高岭的代表眼前一亮,“所以呢?”
“听我把话说完先。”
李泽华继续面带微笑,“首先从阿狸的体量分析,10个亿对它的主营业务影响并不大。
而我们呢,暂时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吃了么首轮融资的资金,大多已投入各项计划中,算上贷款最多拿出1.5-2个亿来应付。
蜂鸟这边呢,曾总,你说个数。”
曾海洋很想说外卖业务,在公司占比又不多,没必要拼到倾家荡产啊,上午的沟通中他明确提过,奈何李泽华执意不肯。
也给他解释过整个青云体系,生态链建设的重要性,身为军人的他,关键时候也豁的出去。
不就是打吗?
打吧,打个天翻地覆,反正也是为蜂鸟争取发展时间,吃了么垮了,蜂鸟就是下一个被压制的。
干了!
“董事长,蜂鸟前期可以拿出1个亿来,后续随着业务量提升,再咬咬牙挤出三五千万不是问题。”
“那就按2.5个亿来算吧,1比4。”
李泽华想了想,“补贴大战一打,外卖市场肯定要续火一阵,加上大学生即将开学,这些消费者加入进来。
补贴数字每一天都会增加,刚开始可能每天一两百万就行,后续随着影响力扩散,越来越多人会加入进来,享受补贴。
按目前市场规模,轻轻松松翻个三五倍不成问题,也就是每天百万单规模左右,商家和消费者两头补,最低也是1500万开销……”
随着他每说一个数字,在场各位股东代表的脸色,就黑上一分。
可他的话还在继续。
“我们取个平均值,到9月底之前,45天每天一千万,就是4.5个亿。
那4.5亿够吗,我看是远远不够的,起码多打两三个月,才能彻底见胜负,这期间加上广告宣传费用等支出,保守估计得20亿才行。
所以,现在是考验各位股东财力的时候,我建议按比例增资入股,只要打赢这场硬战,吃了么才能彻底站稳脚跟。”
连淡马锡都被吓住了,吴奕斌吞咽一口唾沫,艰难道:“打是要打的,但这么大金额,恐怕要总公司综合评估后,才能拿到。”
高岭代表再次提出拉拢腾达入局的请求,这次李泽华没拒绝,表示可以先谈谈看。
他内心是对此不抱期望的,腾达么,眼下吃独食吃的正欢,就算肯入股,肯定也是提一大堆要求。
大公司尿性,就是缺钱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压价,动不动用什么稀缺资源代替现金,顺带把自家业务服务卖个好价钱。
不过眼下不是纠结这个时候,连林文辉都忍不住开口,“李总,你能保证20亿资金以内,顺利结束竞争吗?”
“拜托,那可是阿狸啊,你以为是什么阿猫阿狗。”
说归说,一点也不耽误他悠闲的吐个烟圈,“先准备钱吧,能不能顺利拿到还是个问题呢。”
吃了么眼下这个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一个月也就一亿多的业绩,虽然说第一轮融资估值加追加轮,市值近6亿美元。
但算上大学生开学,业绩也就两个多亿,想增长,得看pc端用户继续增长才行。
没对手按部就班发展还好,阿狸这么强大的对手进场,说不定有些股东都要打退堂鼓。
不过李泽华毫不担心,他是打算融资20亿,可没说全部用来打阿狸啊!
就淘点点,菜鸟网络这一手价格战?
早特么两个月前,他就想好了应对招式。
真以为他一直挂在嘴边的生态链建设是笑话?
“不以人为本的企业,都是渣渣!”
第240章 ,快来人啊李总疯了
增资入股,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完成。
股东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尤其这里面还涉及魔投,中行投两家特殊单位,连亏损都需要提前打报告申请。
幸好,有托底协议在,加上国资所占股分不多,阻力并不大。
风投也想借机看看,吃了么加蜂鸟手里有两个多亿,打价格补贴大战,究竟有没有效果?
如果能打出几倍新增用户数量,又或者,能迫使阿狸回到正常竞争道路上来。
那就打,后续该投钱就投钱,风投的逻辑是不怕前期亏,而是怕亏的没价值,今天亏一亿,明天赚一百亿,闭着眼睛也会投。
哪怕高岭也是这个态度。
但如果效果不好,或者阿狸铁了心打到底,那就不好意思了。
风投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最多看在蜂鸟和拼夕夕项目上,以债转股模式凑个几千万出来。
多了分币没有。
李泽华也不在意,最后开完会留下顾时节和林文辉时,意味深长说了句。
“人力资源部和拼夕夕,在钱塘专门设一个招聘公司,别的不管,专门针对阿狸旗下,一线业务使劲挖。
低于五千月薪的不用问,有多少要多少,最好挖到淘点点加菜鸟没人为止。”
顾时节一脸懵逼,林文辉则满心欢喜,两个人几乎同时想到一个问题,这特么阿狸砸钱,似乎没砸对地方啊?
问题阿狸敢砸在一线员工身上么?
哪怕十几年后,去问问菜鸟网络,他们的加盟商员工,有五险一金,能拿到09年的四千多月薪吗?
2024年都拿不到的高薪,凭什么要求09年的阿狸,给出这个薪资待遇?
……
总之,钱塘周边做餐饮的商家,是第一批嗨皮的。
前脚阿狸铁军离开,后脚青云集团推广部上门,条件都类似,推广服务加抽佣比例一切好说。
几乎白帮工,不要钱啊,免费帮你宣传拉客源。
免费帮点餐顾客配送上门。
不仅如此,店里招牌套餐来上三五个,价格直接打到底,美其名曰阿狸/青云,请全国人民吃免费午餐。
主打一个用后不要钱。
走过路过别错过,上淘点点/吃了么看看咯,这里早中晚餐应有尽有,菜品多分量足,好吃还不要钱咧。
阿狸依靠自家庞大的流量支撑,硬生生切入外卖行业,一开始就显示出无可匹敌的态势。
在获客渠道上,阿狸比青云也更容易。
包括不仅限于钱塘周边的公共交通,广播卫视台,出租车,报纸,互联网等大大小小宣传渠道。
这方面的资源,青云无论如何是赶不上阿狸的。
所以李泽华避虚就实,采用浙省分公司递交上来的策略。
按照唐忠民的想法,全面竞争,在当前形势下很难直接取胜。
最简单的例子摆在这,阿狸国际市值原本有800多亿港币,经过和雅虎的支付系统股权之争,连续暴跌后仍有600多亿市值。
最近眼看风平浪静,阿狸要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融资。
从阿狸成立至今,累计融资规模超百亿,08年集团总收入30多亿,净利润超12亿。
公开资料显示,阿狸集团掌握的现金及等价物过百亿,这也是其在收购物流快递企业,被套牢一个多亿。
仍旧可以迅速调集资源,快速反击的底气所在。
而青云集团手里,除去拼夕夕和青云投资,置业公司资产,可供动用的现金只有2亿多,加上后期贷款,金融市场公开发行的债券。
在不考虑股东增资的情况下,三个月内可动用的资金,也只有不到10亿(包括吃了么和青云置业联手发行的4.5亿,及银行贷款)。
即使李泽华动用其它资金,做短期借贷周转,一时半会也凑不齐更多资金。
但钱少有钱少的打法,按唐忠民实地考察市场后,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当前pc端客户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圈,写字楼周边。
加上外来人口集中区域,这些地区的人口不及城市总人口的15%,却贡献了订单量规模的70%左右。
与其全面补贴开战,不如在重点区域保持竞争优势,战略性放弃新市场开拓,先把阿狸勾引进深水区,等它做好了市场培育工作后。
青云再视具体情况展开重点进攻。
这一方案传到总部后,迅速被李泽华所采纳,只是在细节方面略微调整,加上了学校周边。
因为这是青云系传统优势区,开学在即,可不敢轻易丢给阿狸。
在圈定的敌必攻,我必守区域内,青云的战略目标是全面跟随,在核心地区加码跟进,确保市场占有率。
针对其他想要在吃了么网站下单,但距离过远的消费者,只能说声抱歉,超过三公里免配送费区域,配送价格直线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