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102节

他用了几天时间,将自己能回想起来的一切榨干净,说明一个大致的研发方向,最后交给那些专业的军工人才去努力了。

温三相信,有自己提供的详细资料,研发的过程不可能会走很多弯路。说不定有个一年半截的时间就能搞出来了。

再经过使用过程中快速改进,很快就能成为一款成熟的拳头产品。不但可以装备自己的部队,还能在国际上赢得好的口碑,以此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

根据地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齐头并进并不现实。人才的偏向性也非常大,某些方面有很专业的人才,发展的速度就会快很多,前期根本没有瓶颈。

而有些方面则要从头开始摸索,这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温三主抓的还是战斗部队。

营级以上的指挥官,定时进行战略战术方面的培养。高级指挥官方面,温三这边真的太欠缺了。

温三需要的是师长,旅长一级的指挥官。现在他手上的部队这么多,连个合格的旅长都挑不出来。这对温三来说,绝对是一个痛点。

虽然他现在还能直接指挥营团一级的部队进行作战,可队伍的编制越来越大,兵也越来越多。必须要形成更大的作战编制,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下级指挥官的能力也要跟着提高才行!

温三要把自己脑子里的那些先进的作战理念都灌输给手下的指挥官。所以他开办起了一个高级指挥官的培训班,营级以上的部队主官,必须定期进行学习。

然后他们再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手下的连排长。形成一个高效的学习氛围,稳定的成长模式。

连续一段时间培训下来,老万、林良国、王志兵、丁大毛、李白沙、张云涛,张国顺,王强等人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温三除了给他们讲战场态势,战术应对之外,最主要还是讲战略决策。

大兵团作战,战略部署和预判才是最重要的作战手段,也是占得先手的重要契机。

第235章 鬼子新动向

第235章 鬼子新动向

虽然各级指挥官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他们能不能在战场上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还有待实战的考验。

38年1月30日,正好是农历除夕。这是华夏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

抗日革命军的根据地虽然刚刚建立起来,但这个重要的节日肯定也是要操办的。这是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根据地之内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一年国人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也总算是挺过来了。我们并没有倒下,小鬼子也不可能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

新年新气象,根据地一片欢腾,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军民之间举行了盛大而又欢乐的联谊动活。

以温三为首的高层指挥官,以及各部门头头,下基层慰问官兵,战士,以及普通老百姓。

温三专门调集了一批物资,和钱粮,在根据地里搞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新年里还特意给大家放了三天假。让劳累了一年的战士们放松一下。

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都差不多,辞旧迎新,愿来年美好祝福与展望。

然而小鬼子却是这个时候动起了坏心思。它们正在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徐州会战。

徐州既是连接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也是苏鲁豫皖四省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鬼子高层指挥官妄图以首府、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面攻占徐州地区,从而打通华北和华中占领区。形成有效的控制区域,更为便利的用自己的兵力。

鬼子的异动立马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并且很快分析出了它们的作战意图。

为牵制鬼子军队主力,延缓鬼子对华夏内陆的进攻,国军各部快速往徐州境内集结,以重兵阻击鬼子进攻。这次的总指挥是第五战区李长官,论指挥能力,比唐某人强了不止一个层次。

温三的根据地其实受到了多方关注。他们离徐州本就不远,大战在即,各方放下成见,力邀温三率部参与。

温三也不矫情,他把根据地选择在此,本就有意参与徐州会战。就算他们不请,温三也会主动参与。现在各部积极行动,他自然也跟着行动了起来。

鬼子方面,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共计8个师团又3个旅团、2个支队约25万左右,分兵南、北夹击徐州。

目前鬼子兵力正在快速集结之中,从多个方向往徐州进犯,来势汹汹。

温三仔细研究了徐州周边的兵力部署,以及国府给他们安排的进兵路线。他们的第一目标是增援宿县,阻挡鬼子华中派遣军进兵路线。

历史上,进攻这一区域的是鬼子第9师团,和13师团。首府之战,温三已经打残了第9师团,目前还在补充兵源,休整之中。13师团也只剩下部队残余兵力,鬼子补充兵力之后,战斗力也比原来弱了不少。

目前往这个方向进攻的,除新组建的13师团之外,还有末松茂治的114师团,以及第3师团。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已经走马换将,现由腾田进出任师团长,也算是回归了正统。

可以说,这三个鬼子师团,都曾是温三的手下败将!国府这么安排,也是有意震慑鬼子的进攻,最好能让温三给它们当头一棒。

看到这几个鬼子师团又活动了起来,温三也有些兴奋了起来。在汤山,温三因为拖累太多,不敢轻易向鬼子发起进攻。

现在转一圈儿,转移到别外的地方,没想到又遇上了。这一次,温三决定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三个师团的鬼子兵。

与之前相比,温三现在手上的作战部队数量在增,可采取的战术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灵活。

三天的新年假期一结束,温三便调动自己的主力部队,共计两万余人向宿县方向挺进,行军的速度相当快。

这次出战依然由温三亲自率部出战,几支精锐部队全部出征。根据地内,留下的兵力虽然不少,基本都是新兵和待康复的伤兵。有老万坐镇后方,温三心里非常踏实,不用担心自己的后花园出什么问题。

2月10号,温三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宿县范围。此时的鬼子还在路上,时间节点与历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报告,鬼子三个师团目前已经分兵,第13师力和114师团驻扎在蒙县,它们的意图可能绕道涡阳,可能进犯永城。鬼子的第3师团正向宿县扑来,腾田进这是要准备找我们报仇来了。”

温三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鬼子三个师团的动向,基本与原进攻路线一致。

不过温三却不相信鬼子13师团和114师团会让第3师团独自进攻自己。虽然现在不是华中方面军司令指挥它们,但只要鬼子不是傻子,不会傻到拿一个师团就敢几温三发起进攻。

它们最大的可能还是想动用兵力优势,对温三进行合围。这样的战略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宿县的守军现在是哪一支部队?他们的防御工事做得怎么样?”温三细问。

“宿县守军是77军下属一个师。不过这个师也是被打残之后,新组建起来的,整体战斗力并不强。如果不是我们及时出现,他们很大可能顶不住鬼子第3师团的进攻。”

“行,先头部队知会宿县守军,让他们尽量严防死守。我们的部队将会在城外进行机动作战。”温三并不打算让自己的部队进入县城。

虽然进城之后,防御方面是变强了很多。但被动防御一向不是温三的选择,正所谓久守必失。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在旷野之中消灭敌人,才是温三最愿意做的事情。

“对了,问宿县守军找一份周边详细的军事地图,趁鬼子没来之前,我们的侦察兵全部撒出去,在对照地图的情况下,将周边的一切情况都摸清楚。自己没有把握的,就去找本地的老乡,这件事情必须办好,不能有丝毫的遗漏。”

温三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合理利用地形是一个指挥官的必修课。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些工作必须落实到位。

今天大年初一,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来年学业有成,事业进步!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赚钱发财,开心每一天!

第236章 不出所料

第236章 不出所料

除了收集当地地形地貌特征之外,了解鬼子的动向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鬼子第三师团换了师团长,武器装备方面也有所增加。光是坦克就有15辆,各型火炮更是补充到了位。

如果没有温三率部过来支摇,光凭77军的下辖的那个师,守住宿县的可能性非常小。

宿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进攻路线,鬼子如果占领宿县,兵锋将会直接威胁到徐州,中途再无险可守。

可以说宿县就是徐州的南大门,非常重要的门户。鬼子派出三个师团的兵力从这边发起进攻,确实下了很大的决心。

宿县地处淮河流域,县内大小河流不少。小鬼子得重准备比较多,渡河对它们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目前这支部队还没有渡过浍河,还在寻找最佳的渡河地点。

温三拿到宿县的军事地图之后,便认真的研究起来。他要第一时间判断出第三师团鬼子的行军路线。同时还要考虑第13师团和114师团的作战意图。

只有将鬼子的所有动向都摸清楚之后,才能作出准确的预估,并安排出针对性的战术。

“报告!鬼子第三师团还在胡沟镇,它们很可能在胡沟镇寻机渡河,然后走任桥镇沿路北上,直击宿县。”侦察兵很快就把鬼子的消息传了回来。

温三连忙在地图上查看具体位置,仔细观察了一阵之后,觉得这种可能性还真的很大。

因为这条路线,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行军难度。从胡沟镇过绘河之后,基本都是大路,利于行军,已经没有河流阻挡它们了。

继续北上虽然能找到更好的渡河地点,路线也更直接。可路上大小河流不少,这对带着重装备的鬼子来说,将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走这条路线,反而会极大的拖慢行军速度。

“13师团和114师团的情况如何?它们有没有半路折道,向宿县扑过来?”温三极为重视蒙城县这边的鬼子兵动向。这边的兵力更多,就算它们不全部扑过来,只要分出一个师团,就能对宿县形成极大的威胁。

“这两个师团已经渡过了涡河,正在往杨家集方向运动。”侦察兵给出的消息很是及时。

如今温三的部队之中,侦察兵的数量已经多出不少,基本上每个团都有一个侦察连的编制。

宿县的地盘不小,这么多侦察兵撒出去,都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不过他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小鬼子身上,观察大部队的动向,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温三很快就在地图上找到了杨家集的位置。这一看,还真发现鬼子放弃了永城,直扑宿县而来。

鬼子下的本钱还真是不小!

事实上,13师团和114师团原计划是真的要进攻永城的。当鬼子收到温三率领两万兵力进入宿县之后,鬼子顿时就有些慌了。

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鬼子派遣军司令官俊六临时改变了这两个师团的进攻方向,主攻宿县。

尽管鬼子总兵力接近五万人,可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因为第三师团的兵力与第13师团和114师团距离过远。俊六非常担心温三趁这两个师团没有过来之前,率先收拾第3师团。

所以第3师团得到的命令是暂缓渡河,等13师团和114师团接近宿县之后,再加快速度逼近宿县。

这样一来,鬼子三个师团的兵力就能相互呼应,就算某一部分受到温三所部的压制,另外的部队也能及时冲上解围。

毕竟宿县很大部分地形非常平坦,非常利于大兵团作战。对于鬼子的机械化部队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轻重武器都能顶得上去。

温三的侦察兵只是报告了鬼子的动向,并没有看出来第3师团的鬼子是故意没有渡河。还以为它们在寻找渡河的地点。

“去把几个团长都叫过来。”温三说了一句,继续埋头查看军事地图。

这一次在平原上作战,敌我双方各有优势。

温三的优势是手上的兵力更多了,并且休整了好长一段时间。不但是兵强马壮,并且再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小鬼子的部队也得到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整。打掉的兵员补充了上来,装备方面也补充齐了。

敌我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加,等于是换了一个地方,摆开阵势重新开战。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全力出击,打垮温三的部队!”腾田进信心满满。

第一次交锋,他还不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鹰森孝出现了重大的指挥失误,损失了不少兵力,所以才被鬼子高层撤换,由腾田进担任第3师团的师团长。

腾田进上任以来,不但严格整训部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兵员也补充齐了。损失的武器装备也完全配齐。

最主要是作战主官换了人,部队的心态也不一样了。小鬼子又恢复了之前的骄横,它们很是轻易的击溃了国军两个团的兵力,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要不是派遣军司令官俊六不让他快速渡河,恐怕他早已经率部接近宿县县城了。

“腾田阁下,温三的部队很不好对付,你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作战参谋不得不提醒腾田进。他是第3师团的老人,对温三的了解非常多,对温三所部的深深顾忌。

“小小一个温三,难道就把你们吓破胆了?他能多厉害?两万兵力而已,我们三个师团合围拢来,兵力比他们多一倍都不止。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能全歼温三所部,也能将其部队重创打残。”

腾田进很是牛气的说道,他是真不相信温三有那么神奇。鬼子各线进攻都取得了极大的战果,虽有战损,但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今南北两线的进攻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只要打通徐州,鬼子的部队就能南北连成一线。

整个沿海地区,平原省份,大部分都落入了小鬼子的手中。它们的兵力机动性会更强,战略部署更有针对性。

在这种状态下,腾田进的骄傲也是有道理的。

首节上一节102/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