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81节

  因为他还没买糖葫芦,郑娟不得不陪着聊天,道:

  “怎么算?”

  王援朝道:

  “伸出手来!”

  郑娟也就听话的伸出了手!

  王援朝啪地将手拍回去:

  “男左女右,右手!”

  郑娟“喔”了一声,换了只手。

  王援朝会看个屁的手相,只是握住了郑娟冰冷的小手,真的跟冰块一样,拔凉拔凉的让人起不到任何歪念。

  “你”

  郑娟不由得看着王援朝,有点紧张起来。

  “是孤儿!”

  “嗡”地一声,她脑海炸了一下,他怎么知道的?真的是算的?还是,看她一个人出来买糖葫芦,猜的?

  “你胡说,我明明有家人的!”

  王援朝将她的表现看在了眼里,心里有数了,道:

  “你是被收养的!”

  郑娟的杏眼已经瞪圆了,这也能算出来啊!这会她已经信了八成!

  当即心虚的缩回了手,再说下去,感觉在人家面前已经没有秘密了。

  “那又怎样?”

  王援朝乘胜追击道:

  “收养你的奶奶应该已经老了,而且你应该还有个弟弟,但他是个盲人。”

  郑娟死死的盯住了王援朝,道:

  “你跟踪我?”

  王援朝笑着塞过两毛钱,道:

  “给我来四根糖葫芦,我得去师公那上课了。要是想改变命运,就来找我!我在这只呆到这个周末。”

  然后王援朝将糖葫芦送给了招待所的几人,便视若无人的,叫车离开了。

  只有郑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脸的不可置信。

  她已经没有动力去卖糖葫芦了,当即决定跑回家问奶奶。

  但今天反而路上买糖葫芦的人多了几个,让她不得不停下脚步,思考,到底要不要跟奶奶说?

  如果奶奶不信,不让改变命运,她就不去了么?

  奶奶不让她出来卖糖葫芦,她不一样出来卖了么?而且还卖的不错。至少这个冬天,一家人不用忍饥挨饿,可以用暖和的煤取暖,过年的时候甚至能包一顿白菜饺子!

  既然奶奶可能会不同意,那就算了,不跟奶奶说了吧。

  明天去找那个人!

  2月上架后月票增加了60票,达到了之前说的50票一加更,肉肉说话算话。

  3月求票票,除了福利月票,友友们投的50票肉肉就加一更。

第95章 我给你面子(月初求月票)

  王和平不得不回家跟母亲解释。

  留下秦静茹孤零零的站在院子里,人家没邀请她进去坐坐。

  她无助的转身看向父亲和堂姐。

  秦老三看了看秦怀茹。

  秦怀茹无奈道:

  “先去我家坐坐,我跟你们说说吧。”

  这会不清不楚的,必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啊。

  秦怀茹能怎么说?

  能说婆婆贾张氏不好么?能说她自己不好么?他们家在四合院怎么样,能说么?

  但她又想堂妹能嫁给老王家。

  这样,不就是能方便过去吃点好的了?老王家条件,是个上班的都比她厉害!

  就算她秦怀茹不方便过去,棒梗他们小孩去看自己的小姨,总可以吧?

  于是她只能为难的说:

  “前阵子王家老大结婚,我就凑着看新娘子,想多要点糖果、好吃的给孩子。

  凑的近了,被他们家嫌弃要触碰霉头。

  三叔,你们也知道,我是个苦命的,男人走了,我还要去单位上班。

  这上有老,下有小的,看到邻居们都凑上去讨要点好的彩头,一时半会哪会想那么多呢……”

  说到后面,秦怀茹开始一边抹眼泪,一边小声啜泣起来。

  “本来没想到你们说的王和平,就是王家老二,我还以为同名的呢。

  就算是同一个人,我就寻思着,后面总有时间慢慢修复大家的关系,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是么?”

  秦老三听了,眉头皱的可以挂瓶酱油了,大侄女说话估计委婉了,不然人家不会这么不给好脸色,孩子一看都处朋友了,连客气一下都没有。

  但他也没资格怪大侄女啊。

  刚刚他还觉得,要是堂姐妹俩在一个四合院,以后互相帮衬,多好。

  结果,转瞬,泡泡一样,破了。

  秦怀茹继续道:

  “如果真是这个王和平,其实他们家条件好的很,父母都是工人,大哥大嫂是医生和护士,还有一个兄弟在铁路文工团,剩下一个小妹,上初中,成绩也特别好,当年也是跳级上的。

  多少姑娘想嫁进他们家去呢!”

  秦怀茹生怕三叔因为这事儿,打了退堂鼓,那得多可惜?这可是大饭票!

  看三叔有点无动于衷的样子,她眼珠子一转,又继续道:

  “实在不行的话,上午那个来窜门的厨师怎么样?厨师就不愁吃的。人家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年纪大的男人,会疼人呢。”

  堂妹都来了,就不能轻易放跑,这是秦怀茹的简单想法。

  秦老三能说什么呢,那个厨子也不是不行,就怕有王老二在前,闺女不一定看得上了。但这个也不是小妹看不看得上的问题,是人家王老二的母亲,怎么看的问题。

  既然知道了这点原委,他也就道: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得回去了,不然天黑了赶不到家。后面小妹过来的话,还要这个做姐姐的,多帮帮她。她从小就想跟你一样,嫁到城里享福呢!”

  贾张氏在一边听着,嘴角都要笑咧出来了,忍不住插嘴道:

  “可不?

  乡下那土里刨食,怎么能跟城里比?

  棒梗他妈啊,命好,嫁到了我们贾家。

  您看,可不是养的白白嫩嫩的?三十几岁,在乡下,都要老得不能看了。

  她叔,您说老婆子我说的,是不是?”

  秦老三十分赞同,道:

  “老嫂子,就是这么回事啊。

  我二哥,她爸,闺女嫁到城里,在屯里老得劲了,走路都带风呢!

  我也是心疼我家老小,舍不得这闺女吃苦呢!”

  ……

  王和平只能跟母亲老实交代,扯出了三弟王援朝当挡箭牌,不然他担心自己独自一人,承担不起母亲的怒火。

  “……事情就是这样,援朝也是支持的,他说农村姑娘朴实,适合过日子……”

  苗翠似笑非笑道:

  “你真要找农村姑娘,我们也没多大意见,没定量,我和你爸,以后还有你,这个家撑得起来。

  但是!

  怎么,你还想把中院那家五口人,一起养啊!

  我们老王家,就要为人家做牛做马的命啊?”

  王和平牙根子都要咬碎了,坏就坏在这儿了,他哪里知道,秦小妹居然是秦寡妇的堂妹啊!

  早知道,他铁定不会去招惹人家啊!

  他还那么大老远的跑去采购了那么多农货,没赚一分钱,还搭进去老大的人情。

  他图啥?

  他只能再次跟母亲强调:

  “妈,我是真不知道啊。

  我要知道,我刚刚还在院子里和她说话?

  我要瞒着你的话,肯定一直瞒着你,直到生米煮成熟饭啊!”

  苗翠气的想找扫帚,王和平很是乖巧的递上,希望母亲看在他自觉的份上,下手轻一点,然后一阵母慈子孝。

  黄玲和王胜缩在房间里,黄玲紧张的小声道:

  “你不出去说句话?”

  王胜头都没抬,道:

  “我什么都不了解,怎么说?”

  黄玲道:

  “那劝劝咱妈啊,二弟都这么大人了,还这么打。”

  王胜跟打了摆子一样,连忙道:

  “你没事看书,睡觉,发呆,都行。我要去劝,我都结婚了,我妈都照打不误!”

  媳妇这是让他送人头呢,怎么能去?!

  王利有点看腻了母亲的扫帚了,怎么不换成父亲的武装带呢?打起来啪啪响,多带劲儿?

首节上一节81/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