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6节

  “小妹,我跟你三哥先去街道看看,家里就交给你了。出去别忘了锁门。”

  说完,还小心看了下外面,生怕人听到。

  四合院嘛,号召大家不锁门,傻子才不锁门呢!

  小妹早就很自觉的收拾起桌子碗筷了。

  王援朝道:

  “也不知道以后便宜哪个家伙了,我妹这么勤劳,学习又好,长得又俊。”

  结果羞的王利脸色“唰”红了:三哥被二哥带坏了,瞎说什么呢!

  王援朝拿起桌上母亲放下的户口本和5毛钱,又回房间拿起自己的毕业证,朝解放包里一装,跟着二哥出门去了。

  跨出了家门,再一打量这大院,在瓦蓝天空的衬托下,更加灰扑扑的,除了岁月的沧桑和烟火气,哪里还有半分四合院的气派和美感?

  二哥已经窜到了大门口,一扭头看到三弟在家门口长吁短叹的样子,也只好在那干等。

  王援朝连忙提脚赶上。

  碰到比他年长的,都点头打招呼。

  到了大门口,碰到一个瘦小的小老头,正将一辆破自行车往外饬。

  不正是放暑假的三大爷闫富贵,还能是谁嘛。

  昨晚天色暗,没看仔细,这会,能清楚的看到三大爷的眼镜腿,用白色胶布缠了几圈。

  而他二哥就站在一边,好似没看见人一般。

  王援朝打了声招呼:

  “三大爷早!您这是一早就要去钓鱼哪!”

  三大爷道:

  “哎,看来年轻人恢复的就是快。昨个还是你家老二背回来的吧?”

  说了,提溜了一下手里的小铁皮桶,桶里有个戳了不少孔的小铁盒,湿润的泥土气息,以及一股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土腥味。

  得,这是鲜活的饵料,蚯蚓。

  三大爷又将旁边的鱼竿、鱼篓绑在车上,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

  “哎,就这么点爱好了。”

  看一边焦躁的二哥,王援朝连忙道:

  “三大爷,我跟我哥还有点事,就先走了。祝您今个满载而归啊!”

  闫富贵看着远去的王家兄弟俩背影,感觉王家老三似乎有点不对劲,但也没有多想,跨上自行车,直奔西北边的颐和园而去。

  南锣鼓巷在城北,至少城北的钓鱼爱好者,一般喜欢去颐和园那边钓鱼,鲫鱼很多。不过有点远,骑车得个把小时。

  这也是他不同意把车子借给大儿子他们用的原因。

  年轻人,多走走路怎么了?

  哥俩先去商店买了包大前门。

  俗话说的好,省中华,地牡丹,一般干部前门烟。

  虽然苗翠没让王援朝带麦乳精,但也给他5毛钱,用来买烟交际。

  中华6毛5,牡丹4毛9,大前门3毛5,工农兵(北海牌)2毛3,大院里二大爷,7级锻工,80+的工资,也就抽抽1毛5的大公鸡、握手。

  普通工人,抽8分的经济!烟名字就叫“经济”。

  农民?弄点烟丝卷卷,弄个烟嘴点点好了。

  对街道干部,大前门绝对拿得出手。

  王和平麻利的拆了烟盒,先给自己点上一支,真是让他激动的要泪流满面。

  多久没抽过这玩意了?

  一个5毛的罐头,都让他那么垂涎欲滴,更不要说3毛5的大前门了。

  要独立自主的大小伙,日子难过啊。他也是“经济”烟一员大将啊!

  他深吸了两口,才又抽出一支递给王援朝。

  王援朝也没拒绝,老话说的好,“烟酒不会,祖宗败类”,说明你不会交际啊!

  美美的吸上一口,那柔顺纯正的口感,烟丝饱满而又轻盈,回味悠长!

  交道口街道东西1.8公里,南北0.8公里,屁大点的地方,兄弟俩很快就来到了街道办事处的大院。

  王和平刚要进大院,被王援朝拽了一把。

  王援朝直接从二哥口袋里摸出大前门,递了一颗给门卫。

  门卫没有接烟,而是严肃问道:

  “你们是谁,来干什么的?”

  王援朝连忙从挎包里拿出户口本和毕业证,道:

  “大爷,我们是南锣鼓巷95号院的,我哥在楼梓庄农场工作,我今年刚毕业,我哥特意陪我来看看,街道这边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作机会。

  您看,我这该去哪个办公室合适?”

  大爷识字不多,但户口本还是认识的,毕竟他家也有嘛。

  这么一看,这娃子就显得懂事多了。

  他这才接过烟,别在了耳朵上,指了指西边的一间办公室,道:

  “那儿,门口有三个牌子的那个,进去找赵干事。

  娃儿你找工作不够积极啊,这8月都过了一半了。”

  王援朝点了点头,就拽着二哥往里走。

  王和平突然觉得三弟有点陌生:

  这还是跟在自己后面混的那个三弟么?两句话的功夫,该去哪找谁,他全都摸清楚了,那还要自己跟着干嘛?那自己带着他到处晃荡……

  王和平就没来过街道大院,他的工作,也是父母给安排好的,直接去报道了就成。

  于是他道:

  “既然这边的情况援朝你也打听到了,那我就先回农场了!”

  王援朝道:

  “那么急着回去不像二哥您的作风!您再陪我一会呗,等我问清楚啥情况不是?”

  王援朝拽着二哥,主要是想万一有啥事,身边有个人能帮忙跑跑腿。反正只要不去农场上班,二哥向来乐意。

  他还特意拍了拍大前门,小声道:

  “要是办完事,剩下的我都给你!”

  王和平没法拒绝三弟这个诱人的建议,挺了挺胸脯道:

  “中!”

  两人来到那个有三个牌子的办公室门口,王援朝敲了敲敞开的大门,问道:

  “赵干事在么?”

  办公室里有4张办公桌,两男两女,4位工作人员。

  里面的一位年轻女士抬起头,清脆地应了一声:

  “我就是,您二位?”

  王和平有点傻眼,这给女人递烟……

  结果三弟十分自然,给两位男工作人员,一位年长的女工作人员,直接散烟,然后道:

  “赵干事您好,我是南锣鼓巷95号院王全家的老三,王援朝。

  这不我今年毕业了,想来您这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机会,适合我这样的年轻人。

  您要来一支不?”

  那边,两男一女,三人已经开始吞云吐雾了。

  赵干事接过烟,但没抽,随手划在了一边,从桌上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道:

  “王援朝是吧?您什么学历?有什么特长?您这来的有点晚,工作机会没几个呢!”

第8章 文工团招聘

  王援朝有点腼腆道:

  “我初中学历,擅长文学、艺术。”

  王和平这会也陪着那几个工作人员抽上了,插嘴道:

  “我弟上学的时候,就是学校军乐队成员呢!”

  赵干事也没生气他的插话,和蔼道:

  “那最合适你的可能是铁路文工团的招聘了。他们就要求初中学历以上,有文艺特长。不过要考试的。

  别的也有,不过都是临时工居多,你要是高中学历就好了,这里有好几份适合的呢!”

  这话说的没毛病,要是中专的话,更是包分配,还干部编,也不需要来街道这找机会了。

  当然,赵干事这,都是一些硬杠杠的工作机会,尤其以临时工居多,更好的更灵活的机会,都在街道主任手里捏着呢。

  王援朝仔细翻看了铁路文工团的招聘需求,至少条件,他都符合。

  实在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工作了。

  别的不提,抄几首红歌,几句现代诗,这个本事还是有的嘛。

  真要上场,甭说相声,他还能说几句脱口秀呢。

  人家一首歌,一句诗,就能红一辈子,他只要熬过接下来这十年,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铁老大哎!

  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干扰吧?

  再一看报名截止时间,8月18日。

  今天可是16日了!

  于是王援朝道: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王援朝掏出纸笔,就开始记录相关信息,赵干事笑着抽出一张报名表,道:

  “你得填这个!得由街道交上去才成。没有街道盖章,可没法去考试。”

  忘了,这年头。

首节上一节6/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