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13节

  不是忽悠娄晓娥,京城还真有事等着他。

  职工转正定级的通知全厂都知道了。

  轧钢厂委会肯定要开会研究研究,部署职工升级的大事。

  至于说星期天应该休息。

  不好意思,这是职工的休息日。

  干部加个班、开个会、学习文件很平常。

  开会之前,李铭和陈科长闲聊天,“求情想要去掉处分的人,这两天都围着保卫科。”

  陈科长也知道这个事,“我在办公楼也看到好几个人找李主任他们。”

  “一年差了一百多块钱,学徒工还不让结婚。他们会担心转正的事情也挺正常的。”

  有规定,学生、学徒工在学习培训期间不得结婚。

  所以,周晓白要是能继续上学,别说没到年龄,就是到了年龄也要等她毕业了才能结婚。

  李铭其实有些烦那些来求情的人,“是的,找过来的几个人都是以要结婚为理由。”

  “我哪里说了算,只能说会帮忙反应给厂里,由厂里开会做决定。”

  陈科长叮嘱道:“李主任打算把甄别的工作交给你。你要多盯着点。”

第676章 买来要做啥?

  李科长爱把这样的事丢给手下人去处理。

  轧钢厂里的人都知道,陈国栋科长这是怕李铭又没有放在心上。

  工资,是职工的头等大事,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李铭当然知道陈科长的好意,“要是推不掉,我会认真审核的,把关这个工作我一直没有松懈。”

  “我是不想接这个任务。保卫科本来就是得罪人的工作,不能尽让我干得罪人的事。”

  “刚巧,城东联合巡逻队的任务也要开始了,我的人手还有点不太够。”

  看着李铭迅速成长起来的,知道他鬼点子特别多,该怎么推卸任务,陈科长没有多说。

  “京城最近的治安是好了很多,巡逻队这个事要支持,不然容易死灰复燃。”

  李铭笑道:“我向来是大力支持治安工作的。”

  城东治安分局收集的调查问卷里,大伙都对于刚冒出来的街头小混混很不满。

  ‘流氓’的选项排在了第一位。

  这在李铭的预料之中,盗窃的事情终究只有少数人遇到,诈骗、打架之类那就更少了。

  街面上的二流子是人人都能看到,有人能治一治他们的话,普通人会个个拍手称快。

  调查的动静很大,小混混们虽然知道要避风头,但大冬天的也没有其他好地方可以躲藏。

  有群众的支持,有街道办、居委会的配合,缩在家的小混混全被城东分局给抓了出来。

  没有把小混混们关着,混吃混喝这样的好事是不可能有的,自带饭菜去城外参加修路的劳动。

  风声太大了,没有一个小混混敢不去干活的。

  城东发生的事,有力地震慑了附近区县,所谓的顽主什么的也缩回了学校或者家里,京城街面上的治安有很显著的好转。

  既然有用那就要加大力度。

  城东又把以前的治安巡逻队给想了起来。

  由于主导的不再是治安分局,这次是管小组领导的,现在又很讲究大联合,名头改成联合巡逻队。

  名字改了,内核没有改。防火防盗,维护治安。

  人员还是各个工厂的保卫科、察队提供,组成一支支义务的巡逻队伍,领头的是部队战士,主要巡逻的是大街、公园等人多的地方。

  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话事人已经换了人,很多工作需要重新沟通,这一段时间就是在协调配备人员。

  对于治安的看法,李铭还是原来的判断,“好不了多久。人手不足,过完年还会老样子。”

  陈科长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以前也是这样管理的。以前能行,现在怎么不行了?”

  李铭详细说道:“以前的学生要在学校、在家里写作业,现在闲得很。”

  “这些人要是东聚一堆、西聚一堆的,哪里有那么多人手一直盯着他们?”

  “就是能盯着他们,真要打起来,每支巡逻队的人数远远没有人家多,等增援赶到的时候,闹事的人肯定早撒丫子跑光了。”

  “一次两次后,巡逻队的威望也就下降了,估计到时候他们都敢主动嘲讽巡逻队了。”

  “那些小混混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被吓着的胆子又会冒出来。”

  陈科长皱眉道:“没有办法管好了么?”

  李铭递了根烟给陈科长,“应该没有吧。我是暂时想不到。”

  “不过您放心,咱们轧钢厂这一片,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嚣张起来。”

  陈科长笑着接过好烟,“你办事,我向来是很放心的。”

  李铭笑嘻嘻道:“您别太夸我了。”

  “火腿肠加工厂,我之前只顾着猪肉的供应了,没留神食品添加剂的供应问题。”

  “自动化生产线满产能的话,食品添加剂会严重不足,我现在都快愁死了。”

  嬉皮笑脸,没点干部的形象,陈科长白了李铭一眼,“工作刚刚开展,有遗漏很正常。”

  李铭感叹道:“太出乎意料了。那么微量的东西,总数量上去了,使用量也是按吨来算了。”

  陈科长说道:“你和我说的时候,我不是也大吃一惊么。”

  “量变产生质变,我这次是受到教育了。”

  “要你负责的事情多,而且大家都没想到。”

  “待会推掉审查的工作,我有了个很好的理由。”

  这也将会是李铭用来开会的时候做自我批评的例子,既批评了自己,也显摆了自己的功劳。

  谁要是真的不知所谓的批评李科长,肯定会沦为全厂的笑柄。

  年产量1亿8000万根火腿肠不是谁都能搞出来的。

  实际产能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一直让食品公司送猪肉,让食品进出口公司提走火腿肠。

  产量不可能保密的,别人不是傻子。

  这么亮眼的成绩,下一次的‘新闻简报’其实已经预定上了,想躲也躲不了。

  就像煤矿产量的宣传一样,优秀的煤矿会被挑出来当做典型表扬。

  宣传的时候,肯定会避免讲集资的过程,主要讲火腿肠的研发、设备的改进,以及出口的新成就。

  在轧钢厂的职工定级会议上,李大科长以自己身上的工作多,兼顾不过来,已经在火腿肠生产上犯了错,推辞了职工正治背景的审核工作。

  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李主任等人也没有强人所难。

  毕竟李铭还要负责加工厂的分红工作,这也是一件大事。

  一晃眼半个多月过去。

  进入1968年,1月18日。

  海淀火腿肠加工厂。

  红旗招展,人人兴高采烈。

  李铭带着加工厂的人把李主任等轧钢厂领导送上了车。

  今天,火腿肠加工厂给职工分红,轧钢厂的领导也跑来凑热闹。

  目送厂领导离去,陈国栋科长还没有走,有些话要提醒李铭。

  “上头批转的《广洲***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的工作报告》,你已经看过了吧?”

  李铭回话道:“看到了,昨晚上就看到了。”

  陈科长长吁一口气,“以后的采购工作更不好做咯。”

  李铭有些纳闷,“去年(67年)出了好几份通知要求加强市场管理,12条规定也有专门讲到。”

  “这次批转的这份文件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啊?”

  旁边的刘红秀等管几名委会成员都竖起了耳朵。

  陈科长的正治较为敏锐,“看起来像是没有威力,但是能够批转,这本身的涵义很明确,是希望大家照着去做的。”

  李铭不确定的说道:“我研读了通知的精神,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前讲过了的。”

  “文件只是多了好些详实的例子,给大家一些参考的作用吧?”

  “而且那些无牌商贩、无牌手工业,本来就不太好,乱买乱卖,哄抬物价,影响我们的采购工作。”

  个体私人的可以随意开价买卖,类似轧钢厂的采购是不合适那样做的。

  价格乱了,非常不好进行财务监管,而且容易扯皮。

  是不是故意高价采购好收人家的回扣?可以被质疑的点不是一个两个。

  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很多变数和麻烦。

  有受到影响的陈科长蹙眉道:“那一小部份人确实有些无法无天。”

  李铭同样觉得很无语,“还有买卖枪支的、炸药的,都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卖这些,买来要做啥?一群神经病!”

  想要说服大部分群众支持某项政策,还是需要给出一些合情合理的解释说明的。

  这种人的所作所为,让别人都不用去找借口了,是送上门的靶子,是加强经济管理的很好的理由。

  陈科长不想聊那些破事,“你就别管那些了。你还是多想想今年(68年)的采购任务。”

  李铭疑惑道:“厂里安排了新的任务?”

  陈科长明着说道:“上次传言的不许单位下乡采购,现在又有这样的风声了。”

  “咱们总厂的猪肉供应是没问题了,加工厂的猪肉供应很有问题,可能会被波及到。”

  刘红秀等人齐刷刷的看向李科长。

  李铭不以为意道:“不让收还更好,我们还可以省钱呢。”

  “划拨的猪肉比自己下乡去收购的更便宜。”

  陈科长没这么乐观,“不一定能给我们足够的猪肉。”

  李铭也会来乱的,“不让收,食品公司那里也没有足够的猪肉转过来,我让加工厂的职工去堵他们的大门。”

  “没有猪肉就没法搞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产出和利润,分红那是想都不要想。”

首节上一节613/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