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83节

  “在厂里闲了大半年了,我要是不搞些东西出来,大家还以为我江郎才尽了。”

  范家文和杨大奎想到自家科长确实是很能折腾的人。

  写书写论文、建材厂、养殖场、职工楼建设,还有诸如学习农业先进、食堂改造、徽章奖励等等一大堆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李大科长会有什么稀奇的想法貌似都很平常。

  杨大奎提前打听道:“科长,那这凑钱要多少钱左右?”

  李铭认真的说:“现在还不知道要凑多少钱。我暂时有了这个打算,连要投资多少钱都还不清楚。”

  “主要是机器设备不好弄,所以我最近会挺忙的。”

  “还有,明天下午我要去向阳花大队试种香菇,因为是第一次试验,我人走不开。”

  厂里较为安稳了,李科长的项目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

  眼花缭乱的范家文说:“我们会守好保卫科的。”

  “厂里应该也没什么事。”

  范家文、杨大奎先后离去。

  李铭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看报纸,最近一直都是在宣传春耕的事迹。

  ‘抓好命促生产,只争朝夕闹春耕!’

  ‘浙省春季造林大种一百多万亩油茶!’

  ‘川省争分夺秒赶造农具!’

  ‘粤省降春雨吉省喜下雪!’

  ‘鄂省风雪湖上打捞土筐!’

  四名战士利用休息时间,上午八点到下午三点,把前一天掉进湖里的二十七担土筐全打捞了回来。

  李铭不知该说什么,除了要讲勤俭节约,下雪天还下湖打捞,终究还是穷惹的祸。

  要是物资是极大的丰富,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就是重新采购一些土筐。

第580章 想跟你一起干坏事

  每次看到身边各种各样的抠抠搜搜,李铭都会起恻隐之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多数的国人都是以这句话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已经生活好过的李铭也尽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夜里。

  95号四合院。

  听到消息的秦淮茹摸到了东厢房。

  李铭小声的问道:“你这两天不是身体不舒服么?”

  秦淮茹没有回他的话,轻声说:“咱们去那里聊。”

  “好。”

  小世界,桃园小别墅门口。

  李铭直接把秦淮茹带到了她自己的地盘。

  “那个10万港元是你捐的吧?”

  李铭坐到院子里的双人藤椅上,笑呵呵道:

  “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大事呢。那钱是我捐的。”

  秦淮茹横了他一眼,“都引起调查了,你还笑。”

  “秦姐,你放一百个心吧。没人能查到我的。”

  听他这么说,秦淮茹也知道改变不了他的决定,抱怨道:“真是的,热心捐钱的人还要被调查。”

  李铭嘿嘿笑道:“因为我还在一大叠钱的中间留了一句话。”

  “要是挪用或者贪污,后果自负。”

  “明摆着还有后手,上头肯定要搞调查了解清楚情况。”

  秦淮茹恍然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李铭招招手,秦淮茹听话的脱掉厚外套,坐到他的身旁。

  “你在人事科太忙了。我想给你安排个新岗位。”

  “什么岗位?”

  李铭娓娓道来,“淀粉火腿肠研究成功了。”

  “我打算在厂里成立一家新工厂,专门生产淀粉火腿肠。”

  “等火腿肠生产厂筹办好了,我就把你调过去,负责福利待遇的工作。”

  “相比现在的人事科,那里人少事少,你人可以清闲一些。”

  秦淮茹没有意见,也认为换工作对他而言就是举手之劳,没有婉拒。

  “已经研究出来了么!是港城研究出来的,还是京城这里?”

  李铭语气萧瑟的说:“京城缺乏设备,港城那里研制成功的。”

  “本来以为没什么市场的方便面,反而在京城顺顺利利的生产出来了。”

  “想着造福大家的火腿肠,偏偏困难一个接一个。”

  看他有些无奈的样子,秦淮茹关心道:“又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生产制作香肠机器的机械厂忙着搞**没空搞生产,还得等他们腾出时间了才可能有供货。”

  秦淮茹头枕着他的肩膀,“好多工厂都慢慢恢复了生产,他们估计也要不了多久了吧?”

  “不好说呢。一直等着的感觉,让我挺不习惯的。”

  除了娄家跑路港城,等待调查局的调查。李铭之前做其他事情,都不用这样没有预期的干等。

  秦淮茹劝道:“不用着急嘛。你又不是没有时间等。”

  “嗯。慢慢来。”

  李铭这个事确实不用急。

  有些人就很着急了。

  今天4.4日,**小组的人说的话支持了一伙人,让这伙人恢复了往日的气势。

  因为昨天4.3日,**小组的人说的话是支持了另一伙人的观点。

  像是拿到了尚方宝剑,4.3日这伙人在今天很是得意。

  4.4日这伙人现在也有了尚方宝剑。

  双方互不相让。

  本来大伙都在参加训。

  事态稍有平稳的。

  现在,平静的湖面又掀起了新的波澜。

  第二天,下午。

  向阳花大队罐头厂附近。

  有一大群小屁孩围着看热闹。

  高队长、高连长带着几个人在场地中间忙得热火朝天。

  李铭站在旁边指指点点,讲解要点。

  “这种圆盘锯的木屑颗粒比较粗,刚好拿来用。要是全用那种拉锯锯出来的细木屑,透气性不够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高连长你这个还要再加点水。”

  “技术指标是添加1比1.2的水,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直接用手感觉,把培养料紧握成团,一碰又能散开,手掌上能留有水印才足够。”

  高连长擦完脸上的汗,“这跟我们筑土墙的时候,检验黄土的湿度是一样方法。”

  李铭也记起来了,笑呵呵说:“没错。有共通之处。”

  隔壁的高队长边忙活边说:“还好之前建罐头厂的时候,把这里的地板用水泥硬化了。”

  “不然要找这么一大片水泥地,咱们还得把木屑和麦麸挑到晒谷坪那里去拌料。”

  高连长不以为然道:“这里要是没有水泥地,咱们之前会直接把木屑堆积在晒谷坪那。”

  做事情的时候有闲天聊着,时间都过得快。

  最后一堆料拌好,最早拌好的料可以开始装袋了。

  李铭又仔仔细细的讲解技术要点。

  “要注意塑料袋是否有破口。简单偷懒的办法就是抓紧口子,看漏气情况。”

  “谨慎的做法是倒凉开水进去,看袋子是否漏水。”

  “装料的时候边装边压实,不能装满,只能装5分之3,要留足位置做接种口。”

  ......

  这种简单的活,小孩子洗干净手脚,也能帮得上忙,互相配合着装袋,进度很快。

  人多力量大。

  很快又装进了各个灭菌锅。

  李铭看着柴火越烧越旺,“咱们这种小的灭菌锅一次可以装1000袋。一天就可以弄好一锅。”

  “第一次启用,咱们每个锅只装500袋,先试试。”

  辛苦了一个下午,高队长惬意的抽着牡丹烟,“是不能急。要是有什么纰漏,那就麻烦了。”

  李铭微笑道:“这次5000袋,即使只用1个锅,一个星期也可以搞定。”

  “多弄了1个灭菌锅,以后可以借给那些来学习技术的生产队,他们可以带着锅体、活动栅格等回去找工厂帮忙加工。”

  财大气粗,加上他自己本身很有把握,第一次就弄了5000袋的量。

  有大规模的生产,木屑种植香菇的产量才能让人信服。

  高队长琢磨道:“他们的要学的话,我觉得难度不在这个灭菌锅,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壳子。”

  “而且你说过了,也可以用砖切一个。”

  “他们想用木屑种植香菇的话,难度应该在获得你带来的塑料袋上。”

  此时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的产量不多。

首节上一节483/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