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64节

  周晓白反问道:“你问那么多干嘛?调料不够了你就说,会补上的。”

  罗芸从旁补充道:“张海洋你可别贪吃带去给你那些狐朋狗友。”

  张海洋回呛道:“你才不要贪了转手拿去卖掉换钱。”

  罗芸怪声怪气的说:“我可不像张副组长一样手里握有钥匙。”

  张海洋也阴阳怪气道:“罗副组长有检查库存的职责,管仓库的人最容易监守自盗。”

  周晓白无语道:“你们两个别斗嘴了。”

  张海洋有点小小的不服气,“周组长,这次是她先血口喷人的。”

  创新技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小组,李铭自居顾问的职位,让周晓白当了组长,罗芸,张海洋当副组长。

  真正搞研究的人反而没有加入这个小组,只算是临时外请的协作人员。

  周晓白没好气的说:“好了,估计等会张研究员他们就要回来了。”

  “咱们得快点作好表格。”

  罗芸边画边说:“他们做试验的时候直接作个表也行吧?”

  周晓白耐心解释道:“他们既要计时计量,还要登记社员对口味的评价,事情挺多的。”

  “我们提前做好数据表格,他们填进去就可以用,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张海洋笑道:“就是。罗芸,你这个副组长要当得名副其实。”

  罗芸直接翻了个白眼,没有搭理,换了个话题。

  “我倒是认为那个‘猪骨浓汤’口味可以后面再研究,可以先搞‘小鸡炖蘑菇’口味的。”

  周晓白也不知道缘故,“小铭这样安排肯定是有他的考量的。”

  李铭优先选红烧牛肉和猪骨高汤,是因为港城的口味。

  要不是海鲜口味的原料没找好,他都会先让人研究海鲜口味的。

  香菇炖鸡的受众还很多,老坛酸菜、香辣牛肉这些口味的受众在港城暂时只是少数。

  各种各样的口味迟早都会推出,每隔一段时间推一款,保持市场的新鲜感。

  罗芸用鼻子闻了闻香味,“以后即使不用方便面,煮挂面那些面条用上酱料、调料估计也是很香。”

  周晓白微笑道:“是啊。所以小铭说,我们要是成功了,就是做了一件改善群众生活的好事。”

  罗芸提醒道:“调料包的包装材料,看起来不像是简单的东西。”

  包装材料肯定是计划内的物资。

  周晓白微微皱眉说:“小铭会想办法解决的。”

  罗芸调侃道:“晓白,在你这里那个李铭是无所不能的了。”

  大殿的木门被人推开了。

  李铭笑道:“罗芸你又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罗芸抱怨道:“事先没点声音,你这神出鬼没的怪吓人的。”

  寒风冷冽,李铭关上房门,“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火星贸易公司的事情,大舅哥回家跟娄母说了一嘴,娄母立马打电话到玩具厂让娄父去星辰公司看看情况。

  老丈人的到来,李铭陪着泡茶闲聊。

  他把整件事的起因经过、处理情况、后续计划,完完整整的告诉了娄父。

  有娄父帮忙坐镇公司,李铭就先回了京城。

  罗芸肯定不承认刚是打趣闺蜜,“我刚才是在夸你无所不能呢。”

  斗嘴而已,李铭关心的问周晓白,“冷不冷?”

  周晓白已经倒好了一杯热水,“屋里不会冷。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煤炉子、煤都有准备好,可以放开了烧,靠近门窗的地方稍微冷一些,靠近桌子的地方还是挺暖和的。

  满满的心意,已经喝了一肚子茶水的李铭小咪了一口:“你们在忙什么呀?”

  周晓白甜甜的说:“给研究员们提前做好登记表格。”

  李铭点点头,转头问道:“张组长。张研究员他们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么?”

  现在才有些存在感的张海洋说:“天黑之前会赶回来,不用等多久了。”

  “李铭,你从哪弄来的这么多调料呀?”

  李铭笑着含糊道:“我是采购员,什么东西都有渠道。”

  “怎么?你想要么?要多少你说。”

  张海洋解释道:“不是我要。调料包要是配成了,原料的来源就是关键了。”

  李铭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研究小组的四人开了一个原材料研讨会。

  今天下午的京城。

  上面的头头也举行了一次‘抓**,促生产’的碰头会。

  谈着谈着就离题了。

  这些大佬对此时的很多做法表达了不满。

  这样的会,大年初三那天也开了一次。

  新历2月份。

  这个时候是一股逆流。

第567章 每一步都有坑

  10年后,定性改为‘抗争’。

  李铭等人此时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大事发生,他们在商量调料包原材料的小事。

  香辛料,盐,味精,酱料,这些的生产都不用讨论。

  脱水蔬菜这个没有难点,在50年代初,为了支援战争,就紧急研究出来了。

  脱水牛肉粉末,脱水鸡肉这些才是难点。

  大家调侃的笑话:康师傅一年都用不完一头牛。

  稍微有些夸张,实际需要的牛还是要好些的。

  分配到每一包调味料确实非常少。

  所以比较紧缺的猪肉、牛肉、鸡肉都不是问题。

  关键问题是制作技术不行。

  热风干燥方法。

  热能不能充分利用,能耗较高,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可以暂时不计较。

  高温热风对物料籽粒的内部结构损伤严重,容易产生焦糊味,这个缺陷要处理好就有难度了。

  冷冻干燥方法。

  51年,在上嗨由葛学煊工程师最早设计成功冻干机,53年由五昌机器厂、合众公司、上嗨医疗器械厂分工制造。

  由于质量差、品质不稳定,能耗比热风干燥更高,总共只生产了10套供应全国。

  京城、上嗨只有一些试验性的冻干设备。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不说。

  这个技术暂时只在瓯镁日有在使用。

  轮到罗芸好奇问道:“你这些调料是从哪弄来的?”

  李铭坦言道:“估计你们也猜到了,是从国外进口的。”

  张海洋心想路子真的野,连国外的东西都能弄到,“总不能以后也靠进口吧?”

  李铭笑呵呵问道:“为什么不行?”

  “真正做出来的调料包不贵,一包也就两三分钱的事,进口100万包也才两三万块钱。”

  “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进口小麦,出口面饼;用一小部分赚来的钱进口原材料生产调料包。”

  原来还可以这样,张海洋被这天马行空的思路弄得有点懵,追问道:

  “那面饼又可以出口到哪里?”

  “港城就是一个很好的进出口通道,也可以出口给北朝藓,甚至弄到越国。”

  实际上是胡扯,把陆路的运费算进去,最终成本会比港城高一大截,没有商人会采购这些面饼。

  越国正在跟镁国佬打仗,屁钱没有。

  北朝藓倒是一个不错的市场,此时有老大哥的照应,小日子美滋滋,农村已经全部通电,南边的人时不时跑去北边。

  李铭接着说:“再说了,战场上瞬息万变,方便面也可以派上大用场。”

  张海洋眼神一亮,“是啊,部队埋锅做饭很耗时间,只烧开水的话可以减少很多时间,可以降低因为生火而暴露位置的风险。”

  “所以啊,咱们这个创新研究室责任重大。以后部队有紧急任务的时候,可以用方便面先对付两顿。”

  李铭这下是真的没有忽悠,即使几十年后大大改善了野战食品,方便面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

  罗芸更关注进出口的贸易操作,感觉这才是做生意的正确思路,“晓白你也觉得这样能行吧!”

  “可以吧。我感觉没问题。制作罐头的马蹄铁就是靠的进口,做好了出口罐头,一进一出还赚了外汇回来。”

  跟着李铭长了好多见识,但每次有外人跟李铭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周晓白就不爱说话,爱看男朋友挥斥方遒的帅气。

  可惜这次是被忽悠了。

  不谈运输成本,之前说过方便面的面饼制造用油不是那么好解决,棕榈油需要进口。

  其他油炸出来的面饼没那么好吃,还会附带有油的味道,特别是保质期很短。

  大豆、菜籽、花生这些油炸不了多久就会因为高温,发生氧化变质,发黄发黑,会让煎炸的物品变色,产品品质不稳定。

  此时还不知道容易产生致癌物,知道的话更不可能用。

  棕榈油可以承受长期高温,炸出来的东西品质稳定。

  手工制造一些物品,任何国家都行,一上升到工业生产就处处都是技术门槛。

  这也是很多人容易被忽悠的一个缘故。

  项目听起来很符合逻辑,很靠谱,以为赚钱不难。

  实际上里面每一步都有坑。

首节上一节46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