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32节

  他一边吃饭一边处理小世界的事情。

  把东片区的各种票和杂物移到中央小平台,把南片区存储的木材全部移到东片区,果树还没种,先用点地方放木材。

  重新整理南片区,从左到右,弄三个土墙围栏,几个围栏中间都有立一些木桩,用于拴住野鸡、野兔和已经绑了脚的野猪。

  西南交界弄了个涵盖一个小池塘的围栏,以后用于养鸭。西北一小片地方种水稻。

  中间的小平台也要准备建房了。李铭把整个小世界的布局调整完。

  他也顺便捋一捋最近要忙的事情,向阳花建土坯房,空间建小别墅,研究香菇种植,寻找果树苗,收集生长能量。最重要的薅气运能量。

第53章 票是有时效的

  傻柱的再次相亲才开始着手,易中海的收养任务还在缓慢推进。刘海中、阎埠贵两家又还没有惹是生非。贾张氏、许大茂也还没作妖。娄晓娥、秦淮茹已经被李铭拿下。

  一时半会,四合院还挺平静的。

  吃好晚饭,李铭手拿《农业知识》杂志、小马扎走到前院中。

  天色还很亮,闲着也是闲着,他看会儿书打发时间。

  刚好秦淮茹提着个袋子要出门。

  “秦姐,出去啊?”

  “快月底了,票不用就要过期了,我上副食店一下。”

  李铭挥了挥书,“嗯,我得好好学习,你晚上有学习不?”

  秦淮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白了他一眼说道:“是要好好学习,我晚上也学习。”

  暗号对完,秦淮茹就快速离去了。

  经秦淮茹的提醒,李铭想到他自己手上好些票要处理。一斤以上的京城粮票必须赶紧处理,因为是当月有效。

  京城这两年开始零碎的一两、二两、半斤这样的票也是长期有效。全国粮票不管任何斤两都是长期有效。

  所以,很多人会想方设法把旧票换成新票,把地方粮票换成全国粮票,把零碎全国粮票换成大额全国粮票。作为压箱底,大额全国粮票比黄金都更受欢迎。

  “我说呢,怪不得阎埠贵家有大米,这是月底了。阎埠贵家需要的是棒子面,不知道他怎么跟同事换的。”李铭又想到了,“之前没注意时效,花钱买来的票,不用掉就可惜了。”

  李铭自己的粮本、副食本都安排好了,他明天要去领一下。以前这些是是交道口街道办负责,人手不足,下放给居委会负责,现在是改成交道口粮店负责了。

  每家每户买粮只能在指定的粮店买,粮店工作人员除了收粮票收钱,还会查看粮证上的管辖粮店、住址及居民姓名是否一致。

  “小铭叔,你讲故事嘛。”原来,他身边已经围过来几个小屁孩了。

  “今天不给你们讲故事了,看到没,我这是农业知识的书。”

  李铭不干人事,“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我给你们讲讲好吃的,炒红果知道不?”

  “知道”,“不知道”,不一而足。

  “有不知道的,我就给你们讲讲。炒红果呢,就是人们先把山楂洗干净,用开水煮到半熟,然后捞出来剥掉皮去掉核。这时候加糖加水进锅里继续熬成汁,再把刚才的半成品红果加进锅里,用文火煮,等到果瓣呈半透明的时候就做好了。放凉了吃,冰凉冰凉、酸甜可口,比冰糖葫芦还好吃哦。”

  咽口水声一片。

  讲完一个,李铭打算讲个更贵的,“雪花酪吃过吗?”

  “没有。”这下回答比较统一了,这些小孩岁数不大,小时候即使吃过也记不住,这几年大人都比较节省。

  “先把碎冰、鲜奶、糖做成雪花一样细细的,浇入浓浓的酸梅汤,加入瓜子仁、花生仁、麦仁、葡萄干等等,最后再撒上一层软软的豆沙,这样就做成了。雪花酪半喝半嚼,冰凉冰凉,越嚼越香,那真是甜得透彻,酸得清爽啊。”

  棒梗咽了一口口水,挑刺道:“小铭叔你骗人吧,冰块怎么可能做成雪花一样。”

  “做法当然没这么简单,我是简单的描述给你们听的。”

  阎埠贵吃完饭出来,听到了几句,笑道:“小铭,等下小孩找家里要这些吃的,你就找骂了。”

  “哈哈,消暑解渴的,又不是当饭吃,给小孩尝一尝,长长见识嘛。”

  吴名手提一条小板凳出来了,“小铭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有点酸梅汤喝就不错了。”

  见大人们要聊天了,小孩们就自己玩去了。

  “厂里的酸梅汤,加的水太多了,没味。”李铭随口说道。

  阎埠贵羡慕道:“你们轧钢厂还有这样的福利,我们学校可没这么好的条件。”

  “三大爷,你们都放暑假了,这还不好啊!”

  越聚越多人,夏夜的乘凉恳谈会就这样开始了。

  晚上,乘凉人群散去。

  秦淮茹熟练的进了前院东厢房。

  小方桌上,两双筷子,一盘醋溜白菜,一盘卤味,两瓶北冰洋。

  秦淮茹进门就抱怨,“你就给我找麻烦,小当要吃雪花酪、炒红果。我问了才知道是你给说的。”

  “嘿嘿,快过来,坐我这边上来。棒梗没闹吗?”

  秦淮茹笑道:“我估计棒梗是打算月底拿到工钱了就去买。”

  “最近他没去偷傻柱的东西了吧。”

  “没有。可能是傻柱最近比较忙,天热放不住也没带什么东西回来。”秦淮茹也不确定棒梗会不会听她的话。

  李铭给秦淮茹开了一瓶汽水,“家里好吃的,估计你都给三小孩吃了,晚上我就给你补补。”

  “你这卤味怎么全是瘦肉?”

  “这不是怕太油腻了,你肠胃一时受不了嘛。之前的猪蹄汤你也没感觉油腻吧,都是我精心弄好的。”

  秦淮茹目光闪动,“等会儿再吃,我现在想要先吃人。”

  一个成熟的女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直接。

  。。。

  。。。

  高难度的体育运动后,桃腮的秦淮茹抱着李铭不想动了。

  “感觉怎么样?”

  “很好。”

  两个人用毛巾擦拭了一下,坐着边喝边聊。

  秦淮茹笑着八卦道:“昨天,许大茂又被傻柱打了。”

  李铭好奇问道,“这两人又是闹哪样?”

  “傻柱不是跟对象分手了嘛。许大茂在傻柱面前阴阳怪气的,也就是一大妈拦着了,不然许大茂肯定被打得满地找牙了。”

  “昨天什么时候?我回来都没听到动静。”

  秦淮茹边夹菜边说,“下午,我听我妈说的。他两昨天都提前溜班回家了。”

  “那么巧,两人走到一起?”

  秦淮茹不屑道:“是许大茂特意从后院到傻柱家说的,见傻柱动手了,鬼哭狼嚎的逃到院里,一大妈才给拦下了。”

  “这许大茂,又菜又爱找打。”李铭心想,这么重要的情报,那群小屁孩居然没人给他报信。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见秦淮茹一直夹白菜吃,李铭夹了一块猪心喂她,“随他们闹去,打不死人。”

  吃着猪心,秦淮茹心里甜滋滋的。

  “对了,等会回去,我给你拿10斤粮票,要不是你傍晚提醒,我都忘记快要过期了。”李铭此时手上的粮票还一堆,真吃不完。

  “嗯,我就没见你吃过窝窝头。”这个男人真让她着迷。

  “你就瞎说,我下乡在老乡家里也是吃窝窝头的。”李铭争辩了一下。

第54章 原来大家都知道了

  “那不是我没看到嘛。”秦淮茹不好意思的说道。

  秦淮茹有点感慨,“周六24号领了下个月的粮票,周日25号刚好可以在粮站领下个月的定量,我家这个月是够吃的了。这都多亏了你借我的那20斤棒子面。”好多家庭的定量不够吃,所以政策允许提前使用下个月的粮票,寅吃卯粮,各地时间不一。

  “对你婆婆说那是借的。对你,那就是我心疼你,送你的。”太大了,李铭一只手把握不住,用上两只手捣乱。

  秦淮茹的感慨没了,小男人对她的迷恋让她很是欣喜,也有点小骄傲。

  “上回,你说娄晓娥不会回来了,你是知道什么吗?”秦淮茹的直觉告诉她,事情不简单,想套李铭的话。

  “我说了吗?我那次是想去请许大茂喝酒,刚好碰到他两吵得厉害。娄晓娥收拾了衣服箱子,还是我送她离开的。”

  李铭开始转移话题,“他们以前吵架有收拾衣服行李的么?”

  “不太记得了,好像没有。”秦淮茹思索着。

  “对啊,我想她连衣服都收拾了,一时半会是不会回来了。”成功带歪了秦淮茹,李铭暂时不想让秦淮茹知道他跟娄晓娥的关系。

  秦淮茹问道,“娄晓娥这回为什么这么生气?”

  “你别跟你婆婆说啊,保密。听他两吵架内容,许大茂的后背好像有指甲的抓伤。二大妈应该也听到了,这个她怎么没到处传播?许大茂拿点中药回来,她就给满世界传消息了。”

  “早传得满大街了,这附近的所有四合院的人估计都知道了。你之前没问我,我就没跟你说。许大茂鬼混不是一回两回了,我是好奇这次为啥这么久没被哄回来。”

  李铭无语...

  没打入女人群,这消息就是有点闭塞,小屁孩们的消息不太行!

  这小女人不早点告诉他,李铭决定要狠狠的教训她一下。

  “我有个新思路,咱们两来深入研究一下。”

  。。。

  。。。

  深夜,腿软的秦淮茹带着10斤粮票回中院。

  23日周五,看起来还会是个大晴天。

  大清早,李铭就骑车去洼里公社赶集,集贸市场也叫自由市场。

  集市,有约定俗成的开市日期,却没约定具体的开市时间。街上人聚集起来了,就是开市了,街上没人了,就是散市了。

  集市旺不旺,人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是够热闹集市才旺。现在赶集卖东西的人,有的是替生产队卖东西的,有的是卖自家剩余物资的,也有的是手工合作社之类的,甚至有城市商业部门下乡的,当然里面也会有倒买倒卖的人。

  李铭赶到的时候,已经有点人气了,他买了4只小公鸡2只老母鸡用鸡笼装着,两只老母鸡一看就是不怎么下蛋的了。家养的专门用来下蛋的母鸡,一般三四年之后就会淘换。

  第一年,春天孵的雏鸡,秋后基本也是下不了鸡蛋的,所以家养鸡当年大部分不下蛋。第二年就是产蛋高峰期,能产100到200个鸡蛋,看喂养的情况,也看温度气候。第三年的产蛋量会比第二年减少20%以上,状况不好的话,就剩80、90个了。这样的时候就开始不太划算了,可以考虑炖老母鸡吃了。

  几十年后专业养鸡场的下蛋母鸡就恐怖了,一年可以下300多个鸡蛋,下了两年蛋必然换掉母鸡。

  李铭也不急着走,有些社员要步行走三四个小时才能赶到,他打算等等看后面有没有好东西。

  摩肩擦踵的人群,小孩子是难得来看一次热闹的,家长一般都会叮嘱小孩子,不小心走散了就在供销社门口等比较有标志的地方等着。

  也有人支起铁锅炖肉卖,有的小孩子闻到肉香走不动道,小孩家长就会小声告诫,集上卖的炖肉都是病死的猪羊牛,不能吃。

  不全算是忽悠,李铭也不吃,确实这些肉的来源一般不是很正规。

  赶集时候的小饭馆也火爆,他懒得去挤,嘴里含着自带的奶糖,东张西望关注路口新来的赶集人。

首节上一节32/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