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98节

  京城6月份的天气比较乱,最高温度,有些天能高到三十七八度,有些天只有二十七八度。

  没下雨,今天比较热,李铭也拿了个大蒲扇凑热闹。

  董大爷开启一个新话题,“自来水公司的人下午上院里来宣传了,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吴名翘着二郎腿,“咱们这个四合院,没有公共厕所,就只有四个水龙头,浪费不了什么。”可能忘记李铭房里还有一个。

  李俊义接话道:“就是,不像那些楼房的小区大院,还能用脏水种菜什么的,咱们的脏水只能倒掉,没得节约。”

  吴名抱怨道:“我看啊,最要节约的就是那些住楼房的人。”

  “咱们的水费,还得全院分摊。他们的用水,交个两毛钱就算完事了,用多了单位给补贴。”李俊义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

  此时京城的水价是0.12元每吨,上嗨刚好也是0.12元。全国各地有些不一样,基本都是一两毛钱一吨。

  跟电表一样,水表也没有每家每户都装,所以经常是一个大院、一栋楼,按人数分摊算钱缴费。

  家里来客人借住久一点的,主人家还得主动多掏一个人的水费,这才是讲究人。

  50年代,京城就开始节约用水的宣传,宣传了那么多年,节水措施该懂的都懂了,能不能节水全看平常的使用习惯。

  自来水公司时不时上门宣传一下,可以让院里大多数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院子里一些不太自觉的人。

  阎埠贵精打细算道:“还是可以节水的。比如水龙头及时关紧。洗菜、洗衣服的时候用水悠着点。”

  董大爷提醒道:“咱们院也有两三个月没有检查漏水了,明天检查一下。”

  自来水管不会上冻后,就没人在意水管的事了,不是大的漏水,平常难以察觉。

  李俊义同意道:“这个是要好好查一下,漏水那就是漏钱。

  李铭没意见,反正挺简单的一件事,随便折腾。

  表面上他没做饭,还经常没在家,用水不多,虽然他多了个水龙头,院里也没人有意见。

  实际上他确实没怎么用四合院的水,去收了一些泉水,存在了他小世界的饮水池里,他用的都是这里头的水。

第449章 展开行动

  京城的水,总体上可以按东西南北中划分,北区的水质是最好的。

  李铭个人感觉来看,只有北区的水,马马虎虎能喝,其他区域的一言难尽。

  大清朝的时候,好喝的水也是一门大生意,打出一口甜水井,每天可以坐在井边数钱。

  ‘王府井附近的大甜水井胡同,就有一口甜水井,据说井主每日光卖水就收获五十三两白银。’

  阎埠贵比较上心,“我等会跟其他院的说一声,明天上午4个水龙头都关紧了,多找两个眼神好的察看水表会不会动。等检查完了再用水。”

  路过要去上厕所的刘海中听到了这话,赞同道:“跑冒滴漏是咱们可以控制的,少花钱的事,大伙还是要多自觉。”

  李铭也适时的表示了支持,“二大爷说得好,个人可以少花钱,也为国家减轻了负担。这事还得麻烦三大爷主持一下,以后每个月都检查一次,形成一个制度。”

  刘海中挺乐呵的,心想的是,‘小铭说话就是好听,不像傻柱老是抬杠。上升高度的能耐,还得多跟小铭学学。’

  阎埠贵也挺开心的,别人浪费的水,也会分摊到他阎埠贵头上,刚刚就多说了几句。

  没想到,又捞到一个负责的差事,现在四合院里,一大爷易中海已经越来越边缘化了。

  他阎埠贵负责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在95号院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

  夜里,

  秦淮茹到东厢房也说起这个事,

  “小铭,你给三大爷安排了好多差事。现在大院里,好像三大爷才是一大爷一样。”

  “也没多少事吧?”李铭还真没注意这个事。

  秦淮茹随口就说了几样,“在家的人学习思想,温室大棚他跟董大爷负责,他跟冉老师负责爱心小队、出黑板报,现在又是检查用水。”

  “现在院里头的事情,基本都是他三大爷在掺和。一大爷、二大爷都没怎么管事了。”

  李铭想了一下是有点多了,“三大爷他有的是空闲时间。不让他负责,其他人也没时间。董大爷毕竟年纪有点大。”

  “好好的停什么课嘛!真烦人!”

  “你这话在外面不能说。不然有心人举报你,说你对这个有意见,到时候批你。”

  “嗯。”

  “我有个事想跟你聊一聊。”

  秦淮茹以为他又想出了什么新花样,“什么事?”

  “你说,我要是把职工楼的差事推掉了,怎么样?”

  有点出乎意料,秦淮茹纳闷道:“你做得好好的,干嘛推掉?”

  李铭把自己的郁闷跟秦淮茹说了一下。

  秦淮茹跟娄晓娥一样劝他,“要不你先跟陈国栋科长聊一聊?”

  “明天,我问一下陈科长的意见。”

  秦淮茹是既开心又忧心,开心的是李铭会找她商量事情。

  一般情况,男人是不会把工作的难事跟女人讲的,这是真把她当知心人、自己人。

  忧心的是李铭的工作不顺心,她又不太懂里面的弯弯道道,不敢乱给建议。

  她没其他别的能耐,就只能发挥个人优势,用柔情蜜意化解他的烦恼。

  。。。

  ...○| ̄|_

  。。。

  第二天,早上。

  神清气爽的李铭回到轧钢厂上班。

  他这次没先去保卫科的办公室,先去的是采购三科,好些天没去了。

  值班的是张有禄大哥,很是惊讶,“小铭,你今天怎么来了?”

  “有禄大哥,雪瑶姐呢?”

  “去打开水和拿报纸去了。”

  “科长还没有来呀!”

  “还没来,就连今天打算练车的胡来、钱进都还没来,就我跟雪瑶两个人先到了。”

  李铭懒得过来的原因也是因为办公室里没什么人,采购三科的采购员又开始上山下乡的寻摸好东西了。

  他走到自己桌子边,干干净净的,应该是同事们顺手帮忙擦了。

  没停留,走到张有禄桌旁散了根牡丹,李铭自己也点了一根,很久没抽了,陪一根,不然张有禄一个人抽,气氛那就有些尴尬。

  “最近有没有采购到什么好东西?”

  “就你弄回来的那一头大野猪比较特别。”

  有好烟抽,张有禄惬意道:“还有就是食堂这两天在包粽子,品种口味还挺多的,也算是个新鲜玩意。”

  明天端午节了,虽然没放假,吃吃喝喝还是有搞的。

  京城以前还有端午节庙会看杂耍什么的,这几年更多的人选择看电影、逛公园、逛百货商店之类的。

  “说出去好听,品种丰富,其实就是材料不够。我以前听钱进说过,每次都是小枣、豆沙、火腿、腊肉、鲜肉,乱七八糟的凑足数量。”

  “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吧。有总比没有好。”

  “这倒是。”

  陈国栋科长推门而入,“小铭你今天也在呀!”

  李铭把烟掐灭,“嗯,找您有点事情。”

  张有禄起身笑道:“你们聊,我去方便一下。”

  陈科长走到位置上,把公文包放下,轻松道:“说吧,什么事情?”

  面对陈科长,李铭把不想干的事情,说得更委婉,找了一个还算靠谱的理由:建筑工地的劳动强度大,加班对工人的身体不负责,休息不足容易出安全事故,想早点抽身走人。

  陈科长反对道:“糊涂!”

  “而且刚刚调来一个副组长,你就撂摊子,厂里领导怎么看?厂里的其他干部职工怎么看?”

  对这点,李铭是无所谓的,爱咋看咋看,大多是些自身都难保的人。

  工作组的败退,已经把火从学校引到了各个单位。

  那些部长、副部长都是麻烦上身了,更不用说轧钢厂的这些小喽。

  “你明知道这样做之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会增加,更应该挺身而出,保障工人们的安全。”

  “干脆别加班了呗。”

  “那你去做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大家自然会支持你的工作。”

  砰,砰砰。砰,砰砰。

  “进来。”陈科长有点惊讶,张有禄很有眼色的离开,不至于这么快回来。

  打开门的不是张有禄,是治安股的范家文。

  李铭先开口问道:“范叔,有急事么?”

  “这个还真是急事,跟陈科长也有关系。”

  李铭点头道:“您说吧。”

  范家文把门关上,走到两人跟前才小声说道:“我收到消息,赵守青科长在组织人手,他们想偷偷调查陈科长。”

  李铭看了一眼陈科长才问范家文,“怎么回事?”

  “好像是从查转卖大棚蔬菜方面入手,仔细查采购三科的往来账目。”

  “范叔,消息可靠么?”

  “一队的队员王义说的。”

  这人是李铭跟着钱进第一次下乡时候,在大门口碰到的保卫人员,后面关系处得还不错。

  把报信的人说出来也没什么问题,陈科长也需要知道是谁帮了他。

  “不谋而合了哈,我也想把赵守青掀翻了。”

  李铭转头跟陈国栋解释道:“科长,我昨天想把一队二队的两个队长先整下来,让赵守青没有爪牙。没成想他的心比我大多了,他都想整您。”

  “那他们打错主意了,这个大棚蔬菜,很多都是走了李副厂长的关系。”

  “他们会不会是想打击李副厂长呢?”

  “李副厂长没有从中做手脚。更可能是因为那天开会,咱们两引起了后面的事端。我这没问题,倒是你的菜!”

  陈科长是知道李铭的账目肯定不经查的。

  “向阳花那边不会配合他们的,会拖着他们。”

首节上一节298/637下一节尾节目录